第26章 黑风的刃与痕

关灯
    泪砸在灯身上:"张叔叔,灯坏了..." "没坏。

    "陈五用袖子擦了擦她的脸,"甜灯是枣泥做的,裂了缝才更甜——蜜油渗出来,霜城的娃娃们闻着味就找来了。

    " 毒刺回来时,天已经擦黑。

    他的靴筒里塞着截断箭,箭头裹着块碎布,沾着狼粪烧的烟味:"他们往东北走了,过了黑风口三十里有处石滩,留了堆篝火——布上写着'甜州墙薄,盐仓东'。

    " 陈五的鱼符烫得灼手。

    他摸出怀里的甜盟典,最新一页是阿月写的"甜州防务":"城墙高两丈,盐仓在东城根,狼旗骑兵日巡三次..."这些字,现在成了寒狼部的刀靶子。

     "马三立,"他压低声音,"你派个快驼回甜州,告诉阿月:黑风口有寒狼部的马匪,让铁柱加派夜巡,把盐仓的沙包再垒高两尺。

    " "那咱们?"马三立指了指剩下的路程。

     "继续走。

    "陈五把狼皮塞进怀里,"霜城的百姓等不起,甜盟的信更等不起。

    "他摸了摸豆豆的甜灯,灯芯上的蜜油还在渗,"但咱们得留个记号——寒狼部要咬甜州,得先过咱们这关。

    " 商队重新上路时,月亮刚爬上沙梁。

    陈五走在最后,望着驼队的影子被拉得老长——盐篓上的甜盟印、枣粮车上的甜旗、还有豆豆怀里裂了缝的甜灯,在月光下连成串,像条发光的河。

     "陈将军。

    "毒刺凑过来,手里攥着截狼皮,"我在沙海听过寒狼部的传说。

    老可汗活着时,他们只抢商队,不碰城池。

    新可汗...听说他娘是被甜州的盐商逼死的。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陈五没说话。

    他想起甜州城墙上的刻痕——七年前,这里连块砖都没有,是甜州人用盐巴换砖、用枣粮换瓦,一砖一瓦垒起来的。

    墙是薄,可墙里的人,比砖硬。

     后半夜,商队在石滩扎营。

    陈五守着篝火,翻看着狼皮上的字。

    豆豆抱着甜灯蜷在他脚边,灯芯突然"噗"地亮了——裂了缝的灯身渗出更多蜜油,火苗蹿得比之前还高,把石滩照得通亮。

     "陈叔叔,"豆豆迷迷糊糊地说,"灯...变亮了。

    " 陈五摸了摸她的头,望着跳跃的火苗。

    火光里,他仿佛看见甜州的城墙下,阿月举着鱼符指挥青壮搬沙包;铁柱带着狼旗骑兵在城墙上巡逻,刀鞘撞着城砖"叮叮"响;铁蛋握着木刀站在盐仓前,眼睛亮得像星星。

     "会亮的。

    "他轻声说,"甜州的灯,只会越烧越亮。

    " 寒风吹过石滩,卷着沙粒打在狼皮上。

    陈五把狼皮塞进篝火,看着白狼头在火里蜷成灰。

    他知道,这把火烧不掉寒狼部的野心,但至少能让甜州的人知道——危险来了,他们得磨快刀,垒高墙,把甜州护得更紧些。

     商队出发时,天还没亮。

    陈五望着东方的鱼肚白,手腕上的银镯子突然一凉——那是阿月在甜州,用鱼符碰了碰镯子,像往年他出远门时一样,说"路上小心"。

     驼铃又响了。

    陈五拍了拍骆驼的脖子,望着前方的沙海——霜城还远,可甜州的灯,已经在他身后亮得刺眼。

    他知道,等回到甜州,迎接他的不会是鲜花,而是更硬的砖、更利的刀,还有更紧的抱成一团的甜州人。

     喜欢胡沙录请大家收藏:()胡沙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