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旁观者清

关灯
    “既然没有其他事,那我们就各自回去准备吧,让那些人带足银子再来。

    我只要现银,金子也行,哪怕是铜板呢。

     但不接受其他东西抵扣。

    ” 萧鼎说完起身离开,带着怯薛军回了京都。

     萧鼎离开后,离王也离开了,最后才是靖王,他在心疼刚组建没多久就死了的两千重甲兵。

     而萧鼎也开心了一下,好歹收回来两千套重甲。

     不过他更期待拍卖。

     回到京都,萧鼎下令常备军去打扫战场,他自己回宫安抚三姐妹和三个怀孕的女人。

     走在回宫的路上,萧鼎想了很多。

     阶层问题由来已久,就算上辈子生活在那样一个盛世,依旧有无数人人挤破脑袋想端上铁饭碗,原因就是跨越阶层,实现永久脱贫。

     这方世界更是如此,世家贵族,豪门大户,没落寒门。

     哪怕这个寒门已经落魄到没有田地家产,依旧将自己的出身挂在嘴边。

     百姓人家识字已经是大机缘,读书,更是难如登天。

     他的出身决定了前期不会有人看重他,而他的政策,决定了后期也不会有人投效他。

     因为谁都想借着当官,重现祖上荣光,甚至更进一步。

     萧鼎给麾下官吏的俸禄确实比其他反王的高,也不限制他们做生意, 可俸禄只能让家人衣食无忧,想靠做生意积累家资,确实可以积累家资,但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因为萧鼎不许他们用盘外招,只能老老实实做生意。

     想靠俸禄和老老实实做生意积累家资,重现祖上荣光,这不是一代人能完成的,除非有大机缘。

     这个天下不是只有萧鼎一个反王,寒门有的选,也有机会。

     加上萧鼎对那些大家族的态度,一个不接受,一个不愿意。

     而在寒门子弟眼中,这些大家族的投资就是风向标,得到了大家族的认可,寒门子弟才会考虑这个人是否值得追随。

     除了态度和政策,还有一方面,那就是军队。

     萧鼎麾下常备军,千夫长这个官职并不多,即使有,也多数由萧鼎麾下退役的重甲兵担任。

     这就给了寒门子弟一个信号,即使他们投靠萧鼎,也不会得到重用,区区一个千夫长都不会从常备军中提拔任总,更何况治理一方的主官。

     这不仅是没人投效的原因,也是治下叛乱的原因。

     萧鼎以前从来没想过这些,只是一味的按照自己心中构想办事。

     这种想法有利有弊。

     好处是可以藏富于民,得到百姓的认可。

     坏处就是这种办法根本无法大范围执行。

     有锦衣卫主政,麾下重甲兵守城,确实可以。

     但萧鼎麾下的重甲兵也不是无穷无尽。

     军中士兵得不到升迁,将领没有油水,铤而走险捞油水和叛变是早晚的事。

     区别在于一个是主动,一个是被动。

     这种政策时间长了也不行。

     现在的锦衣卫和士兵都是从系统商城买来的,忠心耿耿,哪怕萧鼎让他们自杀,他们都不会犹豫。

     但萧鼎会老,会死,他死之后呢?萧鼎的后人买不到这些忠心耿耿的人,只能任用这个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