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誊录房内鬼影动

关灯
    李承宗的警告言犹在耳,孙有福那阴冷的笑容、三皇子幕僚书房里可能酝酿的毒计,如同无形的阴影,始终盘旋在他意识的边缘。

     他不能被动挨打。

     当写到一篇以“论仁政之本在于养民”为核心的策论时,李明笔锋稍顿。

    这是关键之处,也是极易被人曲解篡改之处。

    他目光微凝,手腕轻轻一抖,笔尖以一种独特的韵律在纸上划过。

    几个核心的句子,如“轻徭薄赋,使民以时”、“省刑宽狱,导民以德”,在收笔的瞬间,墨迹并未完全饱满,而是留下了一丝极其细微、自然流畅却又异常独特的“飞白”效果。

    那飞白并非刻意为之的枯笔,而是如同风吹过麦穗留下的痕迹,带着一种行云流水般的气韵,巧妙地融入了整体的书法风格之中。

    若非事先知晓,或者对书法有极高造诣者刻意观察,绝难察觉这是人为留下的印记。

     这是他的暗记。

    是他的护身符,也是他埋下的引信。

     时间在笔尖的沙沙声中悄然流逝。

    午后的贡院,疲惫和麻木开始蔓延。

    有人对着卷子抓耳挠腮,唉声叹气;有人支撑不住,趴在号板上昏昏欲睡;也有人如李明一般,依旧在奋笔疾书,只是速度明显慢了下来。

     突然,一声凄厉的、如同鬼嚎般的哭喊划破了考场的沉闷死寂! “哇——!娘啊!儿……儿想不起来了!全忘了!全忘了啊——!” 李明笔尖一颤,一滴浓墨差点滴落卷面。

    他循声望去,只见斜后方不远处一个号舍里,一个中年考生状若疯癫,双手死死揪着自己散乱的头发,对着面前的试卷又哭又叫,涕泪横流,身体剧烈地颤抖着,眼神涣散而绝望。

    他面前的卷纸上,有大片被泪水洇开的墨团,显然已经毁了。

     “肃静!考场喧哗,立刻逐出!”巡考厉声呵斥,迅速带着两个兵丁冲了过去。

     那考生被粗暴地架起,拖离号舍时,双脚还在徒劳地蹬踹着,口中发出意义不明的呜咽,像一只被拖向屠宰场的羔羊。

    他的哭嚎声在幽深的巷道里回荡,久久不散,如同为这场科举盛宴献上的一曲悲怆挽歌。

     这突如其来的惨剧,像一盆冰水浇在所有考生心头。

    本就压抑的气氛更是降到了冰点,恐惧如同瘟疫般无声蔓延。

    许多人脸色更加苍白,握笔的手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

     李明收回目光,深深吸了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悸动。

    他低头,看着自己卷面上那几处精心留下的飞白暗记,在昏黄的灯光下若隐若现。

    他蘸了蘸墨,将最后一段策论写完,字迹依旧沉稳有力。

     墨痕未干,暗记已藏。

     他搁下笔,轻轻吹了吹未干的墨迹。

    贡院内烛影幢幢,无数墨浪在方寸号舍间无声翻滚,或壮阔,或枯竭,或暗藏杀机。

    卷子上的飞白印记,如同沉睡的符咒。

    而贡院之外,那被买通的誊录官,是否已磨利了篡改的刀锋?这场无声的攻防,才刚刚开始。

    烛火跳跃,将他沉静的侧影投在冰冷的墙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