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卫鞅入秦施新法

关灯
    秦献公二十四年逝世,太子孝公继位,孝公即位已是战国初期。

    自从周朝失去了对诸侯的控制能力,诸侯国之间的兼并争战就没有停止过。

    在这无休止的争战中,一些小的诸侯国逐渐消失。

     在这个阶段的秦是衰败期,没有能力兼并别国,反倒是丢失了河西土地,还有西戎的千里沃野。

    中原的兼并更为残酷,黄河以东上千的诸侯国,兼并为六个强国。

    与秦接壤的魏国,君主是魏惠王。

    这时的诸侯国称王的还有齐国和楚国,而强大的楚国也与秦接壤。

    另外还有赵国,韩国,燕国,加上秦,共有七个强国。

     但兼并没有停止,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战争。

    这时的秦刚刚恢复元气,并不强大,随时都有可能被兼并。

    诸侯也不待见秦,孝公明白,要使秦强大起来,就必须要有所改变。

     于是孝公广施恩德,救济孤寡。

    招募战士,明确了论功行赏的法令。

    向全国发布:秦祖穆公,不论在岐山还是雍邑,行德政,讲武功。

    向东平定晋乱,以黄河为界。

    向西称霸戎狄,扩地千里,天子赐霸主称号。

     后来的几代不争气的君主,不懂得管理好国家的重要性。

    国家才有了内忧外患,丢了土地还被人瞧不起。

    幸好父君即位,安定边境,迁都栎阳,并出兵东征,斩杀魏军六万,夺回河西土地,重修穆公时政令。

     我缅怀先君遗志,心中万分悲痛,今天我在这里发布:无论是宾客还是群臣,谁能献出高明计策,使秦国强盛起来,我将让他做高官,分封给他土地。

    孝公的招贤布告,招来一位悲催的英雄。

     商鞅是卫国人,没去秦之前叫卫鞅,在魏国做官,说做官是说好听的,其实是公孙痤的门客。

    公孙痤知道卫鞅有本事,但不重用他,也不向魏王推荐。

    在公孙痤病重期间,魏惠王来看公孙痤,并问公孙痤:百年之后谁可为相。

     公孙痤说:卫鞅可以。

    但最后还说:如不用卫鞅就把他杀了。

     此时卫鞅也来看公孙痤,公孙痤告诉卫鞅,他跟魏王说的话,叫卫鞅赶紧逃走,免得有麻烦。

     卫鞅说:王不用我,自然也就不能杀我,不必担心。

     这时魏已不再强大,魏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