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要出差了,别高兴得太早
关灯
小
中
大
打一份报告。
” “还有那个...海鸥牌啤酒,我要他们厂子的最新酒类调研单和产品分析单,要尽快。
” “等会,谁收拾办公室了,这么亮堂?” 赵亮和周亮一回公司,签了差旅费报销单后,便回家休息去了, 这是单位给出差员工归来后的小福利,可休息两天。
周大宇则是一头扎进了科员办公室,准备打印几份外贸局,对进出口大豆的最新政策。
这一进屋,就看到两个多月没回来的办公室,屋内一点灰尘没有, 桌椅板凳包括沙发档案柜,都擦得锃亮锃亮,这哪还像久不动用的办公室? 遂来到档案室,打算找一些文件, 就见原本应该乱糟糟的档案室,被人整理的干干净净,所有档案袋都摆放的整整齐齐。
当他看到所有货架上的文件袋,都贴上了已翻译的标签后,再一看执行人都是李华麟,不由有些愣神。
这一回头,就看到李华麟正抱着一箱子文件准备进来,不由诧异道:“李华麟,档案室这么多的文件,你都给翻译完了?” “对啊,周哥要找什么文件,我给你找。
” 李华麟并没有看到周大宇眼中的诧异,他把箱子里的文件按类别摆放到对应的货架上, 便在墙上挂着的记录册上,标注了对应的文件编号。
“这是啥?” 周大宇刚刚并没有注意到墙上的记录册,遂凑了过来,一页页翻看着,眼神发亮。
李华麟笑道:“之前的档案室有些乱,我就给整理了一下,又怕我整理好文件,你们需要时找不到。
” “我就弄了这个记录册,这上面记录了每份文件的独立编号与对应国家的政策,这样同事们找文件时就不用盲目了。
” “可以,这个点子可以...” “之前我们也想过整理档案室,然后把所有的文件归类,做个记录,但是一直没空出时间。
” 对照着记录册,周大宇按照文件编号,很快便在档案柜里找到了自己需要的文件,不由连连点头: “你小子不愧是大学生,这东西太好用了,值得推广。
” 遂抱着文件准备离开,又退了回来:“华麟,你想不想出差?” 李华麟准备锁上档案室,闻言纳闷道:“出差?” “我现在在办公室天天翻译文件,满脑子都是英文字母和俄文符号,如果能出去走走,自然是好的。
” “可咱们单位不是有规定吗,新人入职两年不能外出?”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入职两年不能出差的规定,大多是给其他部门设定的!” “咱们业务科主打就是一个全国各地到处跑,一共才12个人,真要按照规定来,忙得过来吗?” “之前把你留在办公室,是怕你刚毕业就入职,年轻人浮躁,让你翻译文件,也是为了磨练你的耐心。
” “两个月,你能把一个档案室的文件给我翻译完,你这业务能力,已经合格了。
” “这样,一会我跟领导批个条子,过两天你跟我去彭城。
” 李华麟跟着周大宇回到了科员办公室,帮着他整理文件,好奇道:“周哥不是刚从彭城回来吗,咋还去?” “周哥,你要的文件都在这了,还有什么别的需要吗?” 张晓蕊拿着几份文件进了办公室,将文件袋放在周大宇的面前,见李华麟也在,便对着他露出一副笑容。
“嗯,没想到连这份文件都翻译了,不错不错。
” 周大宇翻看着文件袋,见张晓蕊要离开,便叫住她:“过两天你还有李思佳,跟着我们去彭城出差。
” “出差?”张晓蕊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之色:“好的,那我去通知李思佳。
” 李华麟注视着张晓蕊离开,皱了皱眉: “周哥,现在吴哥和冯哥都在外地跑业务,张晓蕊和李思佳也出差,那业务科可没人了。
” “没事,这边先把周亮和赵亮留下,他们拖家带口的,两个多月没回来,也不能让他们连着出差。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华麟,广州外贸局的同志,已经在筹备秋季广交会了。
” “这次秋季广交会国家极为重视,又是大力扶持,邀请了很多外媒参加,各省派去的都是精英!” “咱们业务科人太少,赵科他们又在边境一时半会回不来,你做为精通三国语言的人才,这次可轮到你好好表现了!” “这样,单位暂时没什么工作了,你先放假一天,回家去收拾一下行李,下周一咱们就动身去彭城!” 周大宇对于李华麟的质疑不以为意,而是取出了这次带回来的文件递给他,告知了今年秋季广交会的重要性。
“广交会?” 李华麟翻看着大会文件,不由挑了挑眉,广交会从1957年就复办了,每年分春秋两次,到目前为止已经办了50多届,但都是小打小闹。
但看文件上的政策和条目,恐怕真像周大宇所说,国家对这次秋季广交会极为重视,光投入的对外项目,就比上一届多了七十多种! 遂点了点头:“那行,我回去准备准备。
” 留下周大宇独自整理文件,李华麟拿着档案袋回了办公室,就见张晓蕊和李思佳都在。
她们见李华麟回来了,连忙凑了过来:“华麟,刚刚周哥说的是真的吗,咱们真出差?” 李华麟把文件袋递给二人,点了点头: “秋季广交会开始了,国家这次是重点扶持,较上春季广交会,多投入了七十多种对外项目。
” “业务科实在是人手折腾不开了,所以轮到咱们了。
” “我的天,国家看来对复苏中苏贸易,已经迫不及待了。
” “你们看这对外项目的详单,轻工业,纺织品...都是苏国需要的东西。
” 李思佳晃着手中的对外项目详单,这次广交会将推出142种对外交易项目,其中新添置的73种,都是苏国最需要的东西。
李华麟点了点头:“没错,所以我们怕是任务艰巨,先别那么乐观。
” 喜欢重生1977,我竟成了家中独棍请大家收藏:()重生1977,我竟成了家中独棍
” “还有那个...海鸥牌啤酒,我要他们厂子的最新酒类调研单和产品分析单,要尽快。
” “等会,谁收拾办公室了,这么亮堂?” 赵亮和周亮一回公司,签了差旅费报销单后,便回家休息去了, 这是单位给出差员工归来后的小福利,可休息两天。
周大宇则是一头扎进了科员办公室,准备打印几份外贸局,对进出口大豆的最新政策。
这一进屋,就看到两个多月没回来的办公室,屋内一点灰尘没有, 桌椅板凳包括沙发档案柜,都擦得锃亮锃亮,这哪还像久不动用的办公室? 遂来到档案室,打算找一些文件, 就见原本应该乱糟糟的档案室,被人整理的干干净净,所有档案袋都摆放的整整齐齐。
当他看到所有货架上的文件袋,都贴上了已翻译的标签后,再一看执行人都是李华麟,不由有些愣神。
这一回头,就看到李华麟正抱着一箱子文件准备进来,不由诧异道:“李华麟,档案室这么多的文件,你都给翻译完了?” “对啊,周哥要找什么文件,我给你找。
” 李华麟并没有看到周大宇眼中的诧异,他把箱子里的文件按类别摆放到对应的货架上, 便在墙上挂着的记录册上,标注了对应的文件编号。
“这是啥?” 周大宇刚刚并没有注意到墙上的记录册,遂凑了过来,一页页翻看着,眼神发亮。
李华麟笑道:“之前的档案室有些乱,我就给整理了一下,又怕我整理好文件,你们需要时找不到。
” “我就弄了这个记录册,这上面记录了每份文件的独立编号与对应国家的政策,这样同事们找文件时就不用盲目了。
” “可以,这个点子可以...” “之前我们也想过整理档案室,然后把所有的文件归类,做个记录,但是一直没空出时间。
” 对照着记录册,周大宇按照文件编号,很快便在档案柜里找到了自己需要的文件,不由连连点头: “你小子不愧是大学生,这东西太好用了,值得推广。
” 遂抱着文件准备离开,又退了回来:“华麟,你想不想出差?” 李华麟准备锁上档案室,闻言纳闷道:“出差?” “我现在在办公室天天翻译文件,满脑子都是英文字母和俄文符号,如果能出去走走,自然是好的。
” “可咱们单位不是有规定吗,新人入职两年不能外出?”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入职两年不能出差的规定,大多是给其他部门设定的!” “咱们业务科主打就是一个全国各地到处跑,一共才12个人,真要按照规定来,忙得过来吗?” “之前把你留在办公室,是怕你刚毕业就入职,年轻人浮躁,让你翻译文件,也是为了磨练你的耐心。
” “两个月,你能把一个档案室的文件给我翻译完,你这业务能力,已经合格了。
” “这样,一会我跟领导批个条子,过两天你跟我去彭城。
” 李华麟跟着周大宇回到了科员办公室,帮着他整理文件,好奇道:“周哥不是刚从彭城回来吗,咋还去?” “周哥,你要的文件都在这了,还有什么别的需要吗?” 张晓蕊拿着几份文件进了办公室,将文件袋放在周大宇的面前,见李华麟也在,便对着他露出一副笑容。
“嗯,没想到连这份文件都翻译了,不错不错。
” 周大宇翻看着文件袋,见张晓蕊要离开,便叫住她:“过两天你还有李思佳,跟着我们去彭城出差。
” “出差?”张晓蕊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之色:“好的,那我去通知李思佳。
” 李华麟注视着张晓蕊离开,皱了皱眉: “周哥,现在吴哥和冯哥都在外地跑业务,张晓蕊和李思佳也出差,那业务科可没人了。
” “没事,这边先把周亮和赵亮留下,他们拖家带口的,两个多月没回来,也不能让他们连着出差。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华麟,广州外贸局的同志,已经在筹备秋季广交会了。
” “这次秋季广交会国家极为重视,又是大力扶持,邀请了很多外媒参加,各省派去的都是精英!” “咱们业务科人太少,赵科他们又在边境一时半会回不来,你做为精通三国语言的人才,这次可轮到你好好表现了!” “这样,单位暂时没什么工作了,你先放假一天,回家去收拾一下行李,下周一咱们就动身去彭城!” 周大宇对于李华麟的质疑不以为意,而是取出了这次带回来的文件递给他,告知了今年秋季广交会的重要性。
“广交会?” 李华麟翻看着大会文件,不由挑了挑眉,广交会从1957年就复办了,每年分春秋两次,到目前为止已经办了50多届,但都是小打小闹。
但看文件上的政策和条目,恐怕真像周大宇所说,国家对这次秋季广交会极为重视,光投入的对外项目,就比上一届多了七十多种! 遂点了点头:“那行,我回去准备准备。
” 留下周大宇独自整理文件,李华麟拿着档案袋回了办公室,就见张晓蕊和李思佳都在。
她们见李华麟回来了,连忙凑了过来:“华麟,刚刚周哥说的是真的吗,咱们真出差?” 李华麟把文件袋递给二人,点了点头: “秋季广交会开始了,国家这次是重点扶持,较上春季广交会,多投入了七十多种对外项目。
” “业务科实在是人手折腾不开了,所以轮到咱们了。
” “我的天,国家看来对复苏中苏贸易,已经迫不及待了。
” “你们看这对外项目的详单,轻工业,纺织品...都是苏国需要的东西。
” 李思佳晃着手中的对外项目详单,这次广交会将推出142种对外交易项目,其中新添置的73种,都是苏国最需要的东西。
李华麟点了点头:“没错,所以我们怕是任务艰巨,先别那么乐观。
” 喜欢重生1977,我竟成了家中独棍请大家收藏:()重生1977,我竟成了家中独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