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铜镜藏玄映魔纹 巧识落魄藏书翁
关灯
小
中
大
第四回铜镜藏玄映魔纹巧识落魄藏书翁
诗曰:
异宝蒙尘历劫波,青鸾镜里藏玄歌。
魔纹流转通天地,道韵徘徊贯海河。
落魄书生知古意,飘零幻戏遇新科。
灵荒初解阴阳秘,且向残编问几何。
话说方翔在乱风广场小巷中偶遇懂东土言语的费恩老者,二人相谈之下惊觉奇缘,当下费恩便拉着方翔穿过九曲回肠的窄巷,来到一处毗邻“旧书墟”的破败木屋前。
此屋歪斜欲倒,墙皮剥落处露出灰黑色的砖石,屋顶铺着破碎的琉璃瓦,在灵曜大陆特有的双月微光下泛着惨淡的幽蓝。
门楣上挂着一块朽木牌,用通用语刻着“费恩的残卷阁”,字迹已模糊不清,倒像是被岁月啃噬过的痕迹。
一、陋室栖身,铜镜初研 “方兄弟莫嫌简陋,老夫在此已蛰居十载矣。
”费恩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一股混杂着旧纸霉味、草药气息与淡淡墨水味的浊气扑面而来。
屋内光线昏暗,唯有后窗透进一丝双月的冷辉,照亮满室狼藉——四壁皆被高及屋顶的木架占据,架上堆满了卷帙浩繁的兽皮卷轴、破损的魔法典籍,甚至还有几颗泡在浑浊液体里的怪异头骨。
地面散落着羽毛笔、墨水瓶与啃剩的硬面包,唯一的一张橡木桌也被书籍文稿掩埋,只在中央留出巴掌大的空地。
方翔自幼在长安见惯了文人雅士的书房,纵使落魄如寒士,亦有三分清气。
眼前此景却是乱中有序,每一卷书、每一件“杂物”似乎都有其固定位置,透着一股狂生般的不羁。
他侧身避过一个滚落在地的、刻着星图的铜盘,随费恩走到屋角一张铺着稻草的木板床前,算是这陋室中唯一的“卧榻”。
“老夫这残卷阁,除了这些破书,便只剩半袋麦麸与一坛寡酒了。
”费恩尴尬地笑了笑,从木架上搬下两个布满灰尘的陶杯,斟了些深褐色的液体,“此乃‘枯藤酒’,灵曜南方特产,虽粗劣,却能驱寒。
” 方翔接过陶杯,只觉一股浓烈的草药味直冲鼻腔,入口辛辣刺喉,下肚却有一股暖流散开。
他放下杯子,目光落在费恩方才紧紧抱在怀中的羊皮纸残卷上,那上面的东土文字虽已斑驳,却仍透着一股古朴的韵味。
“费恩老丈,方才见您拼死护着这卷文字,可是大有来历?”方翔用略显生涩的通用语问道,同时刻意夹杂了几句汉语词汇,以便费恩理解。
费恩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光芒,将残卷小心翼翼地铺在桌上:“不瞒方兄弟,此乃《苍颉遗篇》残卷,记载着极东之地‘东土大唐’的文字起源!老夫年轻时曾随一支商队穿过‘迷雾之海’,远赴东土,可惜商队中途遭海魔兽袭击,唯有老夫与这卷残卷侥幸流落至此。
”他抚摸着残卷上的字符,语气充满缅怀,“琉璃堡无人识得此字,皆笑老夫守着废纸,方才那几个地痞……” 方翔心中一动,想起自己穿越前的长安,忍不住指着残卷上一个类似“龙”的图腾字符:“老丈可知,此字在大唐念作‘龙’,乃鳞虫之长,能兴云布雨……” 二人你一言我一语,以半通不通的通用语夹杂着汉语,竟就东土文字的渊源畅谈起来。
费恩虽只懂皮毛,却对东土文化极为痴迷,而方翔也从费恩口中得知,灵曜大陆对“极东之地”仅有模糊记载,传说那里是一片被“永恒迷雾”笼罩的神秘国度,从未有确切的通商记录——这更让他确定,自己穿越的距离,已非山海可丈量。
夜深时分,费恩渐渐抵不住困意,在木桌旁的藤椅上打起了呼噜。
方翔却毫无睡意,他躺在硬邦邦的木板床上,望着头顶漏下的月光,心中思绪万千。
他下意识地摸向胸口,那枚祖传的阴阳鱼铜镜触手冰凉,自穿越以来,除了初到时的异变,便一直沉寂,宛如一块普通古镜。
“难道真的只是巧合?”方翔喃喃自语,将铜镜取出,放在手心。
铜镜约巴掌大小,边缘刻着八卦纹路,镜面光滑如砥,此刻正映着双月的光影,竟隐隐泛起一圈淡金色的光晕。
他凑近细看,发现镜面并非完全平整,而是布满了极其细微的、如同水波纹般的刻痕,这些刻痕交织成一个复杂的图案,与镜背的阴阳鱼图腾遥相呼应,却又并非同一纹路。
他曾以为这是年代久远的磨损,此刻在双月微光下,却发现这些刻痕似乎在缓慢流转,宛如活物。
二、魔纹初现,镜映玄机 方翔心中好奇,撑起身子,借着窗外荧光蘑菇的微光,仔细观察铜镜。
他转动镜面,试图看清那些细微刻痕的全貌,忽然间,镜面反射的光线扫过屋内悬浮的一粒尘埃——那尘埃并非静止,而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推动着,沿着某种固定的轨迹飘动! 更让他惊骇的是,在尘埃飘动的路径上,竟残留着一道淡绿色的光痕,如同萤火虫飞过留下的轨迹,转瞬即逝。
“这是……”方翔屏住呼吸,再次转动铜镜,这一次,他刻意将镜面朝向窗外。
只见街道上一名晚归的法师正施展“照明术”,他指尖弹出一点火星,化作一团悬浮的光球。
方翔通过铜镜望去,竟看到那法师指尖有无数细小的红色光丝涌出,如同蛛网般连接着光球,每一根光丝上都跳跃着微弱的火星,构成一个复杂的能量回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原来如此!”方翔心中剧震。
他曾在琉璃堡街头见过魔法师施法,只觉光芒万丈,却从未看清其中细节。
此刻通过铜镜,竟能清晰地看到魔力流动的“轨迹”!那些光丝、光痕,想必就是费恩所说的“魔力”! 他连忙收回目光,看向屋内。
这一次,他不再是用肉眼观察,而是透过铜镜的镜面——只见空气中弥漫着无数细小的、色彩各异的光点,它们并非随机分布,而是沿着某种规律的路线流动,时而汇聚成溪流,时而分散成星芒。
当他的目光扫过费恩堆放魔法典籍的木架时,发现那里的光点格外密集,尤其是一卷用锁链束缚的黑色典籍周围,竟环绕着浓郁的紫色光带,光带上刻着扭曲的符文,散发着危险的气息。
“这铜镜……竟能映照出魔力的轨迹!”方翔握紧铜镜,心脏狂跳。
他想起在哀嚎林地看到巨兽搏杀时空气中的能量涌动,想起梅林法师施法时汇聚的水龙,原来那些都是“魔力”的体现,只是肉眼难辨,唯有这枚铜镜才能洞察其本质! 他迫不及待地想要验证自己的发现。
他想起白天在街头看到一名土系法师施展“石肤术”,那法师双手按地,周身便泛起土黄色的光晕,皮肤变得如同岩石般坚硬。
方翔闭上眼,努力回忆那法师的动作与光芒的变化,然后睁开眼,透过铜镜看向自己的双手。
起初,什么也没发生。
他的双手空空如也,只有粗糙的皮肤与常年练习幻戏留下的薄茧。
他有些失望,难道必须看到真实的魔法才能解析? 就在他准备放弃时,忽然想起自己穿越时,铜镜曾吸收“九星连珠”的光环,难道那也是一种“能量”?他集中精神,回忆起寿辰那日,万千金环在头顶凝聚的景象,试图在脑海中复现那股能量的流动。
随着他的意念集中,掌心的铜镜突然微微发热!镜面中,他看到自己的双手周围开始浮现出淡淡的金色光点,这些光点并非来自外界,而是从他体内某个未知的深处缓缓溢出,沿着手臂的经络游走,最终在指尖汇聚成几不可见的微光。
“这是……我的‘戏元’?”方翔又惊又疑。
他在长安时,曾听一位云游的老道说过,凡习幻戏到极致者,体内会产生一丝“戏元”,可驱动精妙机关,却从未想过这“戏元”竟也能被铜镜映照出来,且呈现为金色光流。
他尝试着像白天看到的法师那样,引导这些光点。
他伸出食指,想象着一点火星。
果然,指尖的金色光点微微凝聚,形成一个比针尖还小的亮点,随即就消散了。
“原来如此,”方翔恍然大悟,“铜镜的作用,是‘映照’与‘解析’能量轨迹。
无论是外界的魔力,还是我体内的‘戏元’,只要有能量流动,就能被它捕捉并呈现出来!” 三、残卷翁指点,魔纹初解 “方兄弟,你不睡觉,拿着镜子做什么?”费恩不知何时醒了,揉着眼睛看向他,见他对着铜镜出神,好奇地凑过来。
方翔连忙将铜镜收起,掩饰道:“只是……思念故乡,看看镜中影像罢了。
” 费恩叹了口气,拍了拍他的肩膀:“老夫懂你。
想当年,老夫也是夜夜对着这残卷,聊解思乡之苦。
”他看向方翔,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不过方兄弟,老夫看你并非寻常卖艺人。
白天在巷子里,你那手‘凭空变物’的戏法,虽无魔力波动,却精妙绝伦,倒像是……像是东土传说中的‘幻术’?” 方翔心中一动,决定不再隐瞒:“老丈慧眼。
在下确是大唐幻戏师,靠手法与障眼法娱人耳目。
只是来到这灵曜大陆,方知天外有天,这‘魔术’在真正的‘魔法’面前,实在微不足道。
” “非也非也!”费恩却摇头道,“方兄弟你有所不知,灵曜大陆的‘魔法’,究其根本,亦是对‘世界规则’的运用。
而你那幻戏,能在无魔力的情况下制造奇迹,想必对‘视觉欺骗’与‘能量引导’有独到见解。
”他顿了顿,指着桌上的残卷,“就像这东土文字,看似只是符号,却蕴含着天地大道的密码。
” 方翔心中一凛,觉得费恩此言深合他意。
他想起铜镜映照出的魔力轨迹,忍不住问道:“老丈可知,何为‘魔纹’?在下今日偶然发现,这空气中似乎有某种能量流动的痕迹,形如纹路……” 费恩闻言,眼中精光一闪:“你能看到‘魔纹’?!”他激动地抓住方翔的手臂,“快!告诉老夫,你是如何看到的?是天生的‘魔纹视’,还是借助了什么宝物?” 方翔犹豫了一下,终究将铜镜的异状简略说了一遍,只称铜镜能隐约映照出能量痕迹,却未提及穿越之事。
费恩听完,拿起铜镜反复端详,又对着月光照看,良久才叹道:“奇哉!奇哉!此镜材质非金非玉,纹路自成一体,竟能解析魔纹轨迹,怕是一件失落的‘魔纹解析器’!只是……”他皱起眉头,“寻常魔纹解析器需以魔力驱动,且只能解析固定属性的魔纹,你这铜镜却能自发映照,还能解析你体内的‘戏元’,实在闻所未闻。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放下铜镜,从木架上翻出一卷泛黄的兽皮卷,摊开在方翔面前。
兽皮上用红色墨水画着复杂的图案:中心是一个旋转的火球,周围环绕着无数扭曲的线条,线条上标注着各种符号。
“此乃低阶火魔法‘小火球术’的魔纹图谱,”费恩解释道,“灵曜大陆的魔法,皆需通过‘魔纹’来引导天地间的元素魔力。
魔法师冥想时,需在脑海中构建这些魔纹,再以自身魔力为引,沟通外界元素。
比如这小火球术,便需构建‘火焰核心纹’与‘元素牵引纹’,二者结合,方能从空气中汇聚火元素,形成火球
魔纹流转通天地,道韵徘徊贯海河。
落魄书生知古意,飘零幻戏遇新科。
灵荒初解阴阳秘,且向残编问几何。
话说方翔在乱风广场小巷中偶遇懂东土言语的费恩老者,二人相谈之下惊觉奇缘,当下费恩便拉着方翔穿过九曲回肠的窄巷,来到一处毗邻“旧书墟”的破败木屋前。
此屋歪斜欲倒,墙皮剥落处露出灰黑色的砖石,屋顶铺着破碎的琉璃瓦,在灵曜大陆特有的双月微光下泛着惨淡的幽蓝。
门楣上挂着一块朽木牌,用通用语刻着“费恩的残卷阁”,字迹已模糊不清,倒像是被岁月啃噬过的痕迹。
一、陋室栖身,铜镜初研 “方兄弟莫嫌简陋,老夫在此已蛰居十载矣。
”费恩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一股混杂着旧纸霉味、草药气息与淡淡墨水味的浊气扑面而来。
屋内光线昏暗,唯有后窗透进一丝双月的冷辉,照亮满室狼藉——四壁皆被高及屋顶的木架占据,架上堆满了卷帙浩繁的兽皮卷轴、破损的魔法典籍,甚至还有几颗泡在浑浊液体里的怪异头骨。
地面散落着羽毛笔、墨水瓶与啃剩的硬面包,唯一的一张橡木桌也被书籍文稿掩埋,只在中央留出巴掌大的空地。
方翔自幼在长安见惯了文人雅士的书房,纵使落魄如寒士,亦有三分清气。
眼前此景却是乱中有序,每一卷书、每一件“杂物”似乎都有其固定位置,透着一股狂生般的不羁。
他侧身避过一个滚落在地的、刻着星图的铜盘,随费恩走到屋角一张铺着稻草的木板床前,算是这陋室中唯一的“卧榻”。
“老夫这残卷阁,除了这些破书,便只剩半袋麦麸与一坛寡酒了。
”费恩尴尬地笑了笑,从木架上搬下两个布满灰尘的陶杯,斟了些深褐色的液体,“此乃‘枯藤酒’,灵曜南方特产,虽粗劣,却能驱寒。
” 方翔接过陶杯,只觉一股浓烈的草药味直冲鼻腔,入口辛辣刺喉,下肚却有一股暖流散开。
他放下杯子,目光落在费恩方才紧紧抱在怀中的羊皮纸残卷上,那上面的东土文字虽已斑驳,却仍透着一股古朴的韵味。
“费恩老丈,方才见您拼死护着这卷文字,可是大有来历?”方翔用略显生涩的通用语问道,同时刻意夹杂了几句汉语词汇,以便费恩理解。
费恩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光芒,将残卷小心翼翼地铺在桌上:“不瞒方兄弟,此乃《苍颉遗篇》残卷,记载着极东之地‘东土大唐’的文字起源!老夫年轻时曾随一支商队穿过‘迷雾之海’,远赴东土,可惜商队中途遭海魔兽袭击,唯有老夫与这卷残卷侥幸流落至此。
”他抚摸着残卷上的字符,语气充满缅怀,“琉璃堡无人识得此字,皆笑老夫守着废纸,方才那几个地痞……” 方翔心中一动,想起自己穿越前的长安,忍不住指着残卷上一个类似“龙”的图腾字符:“老丈可知,此字在大唐念作‘龙’,乃鳞虫之长,能兴云布雨……” 二人你一言我一语,以半通不通的通用语夹杂着汉语,竟就东土文字的渊源畅谈起来。
费恩虽只懂皮毛,却对东土文化极为痴迷,而方翔也从费恩口中得知,灵曜大陆对“极东之地”仅有模糊记载,传说那里是一片被“永恒迷雾”笼罩的神秘国度,从未有确切的通商记录——这更让他确定,自己穿越的距离,已非山海可丈量。
夜深时分,费恩渐渐抵不住困意,在木桌旁的藤椅上打起了呼噜。
方翔却毫无睡意,他躺在硬邦邦的木板床上,望着头顶漏下的月光,心中思绪万千。
他下意识地摸向胸口,那枚祖传的阴阳鱼铜镜触手冰凉,自穿越以来,除了初到时的异变,便一直沉寂,宛如一块普通古镜。
“难道真的只是巧合?”方翔喃喃自语,将铜镜取出,放在手心。
铜镜约巴掌大小,边缘刻着八卦纹路,镜面光滑如砥,此刻正映着双月的光影,竟隐隐泛起一圈淡金色的光晕。
他凑近细看,发现镜面并非完全平整,而是布满了极其细微的、如同水波纹般的刻痕,这些刻痕交织成一个复杂的图案,与镜背的阴阳鱼图腾遥相呼应,却又并非同一纹路。
他曾以为这是年代久远的磨损,此刻在双月微光下,却发现这些刻痕似乎在缓慢流转,宛如活物。
二、魔纹初现,镜映玄机 方翔心中好奇,撑起身子,借着窗外荧光蘑菇的微光,仔细观察铜镜。
他转动镜面,试图看清那些细微刻痕的全貌,忽然间,镜面反射的光线扫过屋内悬浮的一粒尘埃——那尘埃并非静止,而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推动着,沿着某种固定的轨迹飘动! 更让他惊骇的是,在尘埃飘动的路径上,竟残留着一道淡绿色的光痕,如同萤火虫飞过留下的轨迹,转瞬即逝。
“这是……”方翔屏住呼吸,再次转动铜镜,这一次,他刻意将镜面朝向窗外。
只见街道上一名晚归的法师正施展“照明术”,他指尖弹出一点火星,化作一团悬浮的光球。
方翔通过铜镜望去,竟看到那法师指尖有无数细小的红色光丝涌出,如同蛛网般连接着光球,每一根光丝上都跳跃着微弱的火星,构成一个复杂的能量回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原来如此!”方翔心中剧震。
他曾在琉璃堡街头见过魔法师施法,只觉光芒万丈,却从未看清其中细节。
此刻通过铜镜,竟能清晰地看到魔力流动的“轨迹”!那些光丝、光痕,想必就是费恩所说的“魔力”! 他连忙收回目光,看向屋内。
这一次,他不再是用肉眼观察,而是透过铜镜的镜面——只见空气中弥漫着无数细小的、色彩各异的光点,它们并非随机分布,而是沿着某种规律的路线流动,时而汇聚成溪流,时而分散成星芒。
当他的目光扫过费恩堆放魔法典籍的木架时,发现那里的光点格外密集,尤其是一卷用锁链束缚的黑色典籍周围,竟环绕着浓郁的紫色光带,光带上刻着扭曲的符文,散发着危险的气息。
“这铜镜……竟能映照出魔力的轨迹!”方翔握紧铜镜,心脏狂跳。
他想起在哀嚎林地看到巨兽搏杀时空气中的能量涌动,想起梅林法师施法时汇聚的水龙,原来那些都是“魔力”的体现,只是肉眼难辨,唯有这枚铜镜才能洞察其本质! 他迫不及待地想要验证自己的发现。
他想起白天在街头看到一名土系法师施展“石肤术”,那法师双手按地,周身便泛起土黄色的光晕,皮肤变得如同岩石般坚硬。
方翔闭上眼,努力回忆那法师的动作与光芒的变化,然后睁开眼,透过铜镜看向自己的双手。
起初,什么也没发生。
他的双手空空如也,只有粗糙的皮肤与常年练习幻戏留下的薄茧。
他有些失望,难道必须看到真实的魔法才能解析? 就在他准备放弃时,忽然想起自己穿越时,铜镜曾吸收“九星连珠”的光环,难道那也是一种“能量”?他集中精神,回忆起寿辰那日,万千金环在头顶凝聚的景象,试图在脑海中复现那股能量的流动。
随着他的意念集中,掌心的铜镜突然微微发热!镜面中,他看到自己的双手周围开始浮现出淡淡的金色光点,这些光点并非来自外界,而是从他体内某个未知的深处缓缓溢出,沿着手臂的经络游走,最终在指尖汇聚成几不可见的微光。
“这是……我的‘戏元’?”方翔又惊又疑。
他在长安时,曾听一位云游的老道说过,凡习幻戏到极致者,体内会产生一丝“戏元”,可驱动精妙机关,却从未想过这“戏元”竟也能被铜镜映照出来,且呈现为金色光流。
他尝试着像白天看到的法师那样,引导这些光点。
他伸出食指,想象着一点火星。
果然,指尖的金色光点微微凝聚,形成一个比针尖还小的亮点,随即就消散了。
“原来如此,”方翔恍然大悟,“铜镜的作用,是‘映照’与‘解析’能量轨迹。
无论是外界的魔力,还是我体内的‘戏元’,只要有能量流动,就能被它捕捉并呈现出来!” 三、残卷翁指点,魔纹初解 “方兄弟,你不睡觉,拿着镜子做什么?”费恩不知何时醒了,揉着眼睛看向他,见他对着铜镜出神,好奇地凑过来。
方翔连忙将铜镜收起,掩饰道:“只是……思念故乡,看看镜中影像罢了。
” 费恩叹了口气,拍了拍他的肩膀:“老夫懂你。
想当年,老夫也是夜夜对着这残卷,聊解思乡之苦。
”他看向方翔,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不过方兄弟,老夫看你并非寻常卖艺人。
白天在巷子里,你那手‘凭空变物’的戏法,虽无魔力波动,却精妙绝伦,倒像是……像是东土传说中的‘幻术’?” 方翔心中一动,决定不再隐瞒:“老丈慧眼。
在下确是大唐幻戏师,靠手法与障眼法娱人耳目。
只是来到这灵曜大陆,方知天外有天,这‘魔术’在真正的‘魔法’面前,实在微不足道。
” “非也非也!”费恩却摇头道,“方兄弟你有所不知,灵曜大陆的‘魔法’,究其根本,亦是对‘世界规则’的运用。
而你那幻戏,能在无魔力的情况下制造奇迹,想必对‘视觉欺骗’与‘能量引导’有独到见解。
”他顿了顿,指着桌上的残卷,“就像这东土文字,看似只是符号,却蕴含着天地大道的密码。
” 方翔心中一凛,觉得费恩此言深合他意。
他想起铜镜映照出的魔力轨迹,忍不住问道:“老丈可知,何为‘魔纹’?在下今日偶然发现,这空气中似乎有某种能量流动的痕迹,形如纹路……” 费恩闻言,眼中精光一闪:“你能看到‘魔纹’?!”他激动地抓住方翔的手臂,“快!告诉老夫,你是如何看到的?是天生的‘魔纹视’,还是借助了什么宝物?” 方翔犹豫了一下,终究将铜镜的异状简略说了一遍,只称铜镜能隐约映照出能量痕迹,却未提及穿越之事。
费恩听完,拿起铜镜反复端详,又对着月光照看,良久才叹道:“奇哉!奇哉!此镜材质非金非玉,纹路自成一体,竟能解析魔纹轨迹,怕是一件失落的‘魔纹解析器’!只是……”他皱起眉头,“寻常魔纹解析器需以魔力驱动,且只能解析固定属性的魔纹,你这铜镜却能自发映照,还能解析你体内的‘戏元’,实在闻所未闻。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放下铜镜,从木架上翻出一卷泛黄的兽皮卷,摊开在方翔面前。
兽皮上用红色墨水画着复杂的图案:中心是一个旋转的火球,周围环绕着无数扭曲的线条,线条上标注着各种符号。
“此乃低阶火魔法‘小火球术’的魔纹图谱,”费恩解释道,“灵曜大陆的魔法,皆需通过‘魔纹’来引导天地间的元素魔力。
魔法师冥想时,需在脑海中构建这些魔纹,再以自身魔力为引,沟通外界元素。
比如这小火球术,便需构建‘火焰核心纹’与‘元素牵引纹’,二者结合,方能从空气中汇聚火元素,形成火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