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刚重生就差点高考迟到

关灯
    2002年夏天的一个午后。

     东海省,明州市,镇洋区,甬江边某酒店的钟点房内。

     一阵闹铃刺破午休的宁静,把自认为宿醉未消的顾辙吵醒。

    那低血压起床气,蹭地一下就窜上来了。

     “靠!我昨天难道没关闹钟?” 他眼都没睁,只是顺着声音的方向狠狠挥手一扫,翻个身继续睡。

     可惜,他也因此错过了第一时间意识到“自己已经重生了”。

     顾辙本该是一名2020年代的职场中年,在某科技公司当专利法务部长。

     他出身贫寒,学历一般,近二十年的摸爬滚打,搞过一线科研,当过专利代理人、知识产权律师;后来又机缘巧合弃商诏安、进过国知局,最后才被派到央企。

     昨晚,一个他布局了好几年的大案终于收网,成功坑了一家竞争对手。

     案子细节很复杂,一时难以赘述。

     对手委托的事务所是潘奥普蒂斯,其实力可见一斑。

    毕竟在专利布局领域,连苹果高通特斯拉都是委托的潘奥普蒂斯。

     所以公司上下一片欢腾,半夜大摆庆功宴——案子是在布鲁塞尔仲裁的,有时差,所以国内是半夜。

     庆功宴上,顾辙酒到杯干,反正后续有假期,喝多也不怕。

     但今天闹钟还是响了,让他很不爽,这才有了迷迷糊糊砸闹钟的一幕。

     或许有人会奇怪:20年代怎么还用机械闹钟?这不合理! 但其实很合理,很多自律人士都是这么干的。

     闹钟最大的好处,就是睡前可以把手机放远处,确保自己躺着拿不到。

     这样就能轻松避免“睡前或醒来后赖床刷手机”的劣习。

     躺下就睡,睁眼就起,雷厉风行。

     人工智能推送普及的时代,不注意管理自己时间和抉择的人,只会被**乐的劣习慢慢吞噬,从算法的主人沦为算法的奴隶。

     而生活黑客都懂得:能用制度设计去优化的生活,就不要浪费自己的意志力。

     他们不是没毅力,而是毅力要用在更宝贵的地方。

     就这样回想着昨晚的事儿、顾辙又躺了大约一刻钟。

     差不多要再次睡着时,旁边又响起了铃声,而且这次是老式的电话铃。

     他心中一惊,终于意识到不对劲。

    揪了一下头发,强行睁眼清醒过来。

     自己居然睡在一个陌生的房间里,装修风格很古早。

     他下意识放下挠头的手臂,结果一眼就看到手臂肉嘟嘟的,内心愈发懵逼——这绝对不是他这种自律中年该有的身材! 印象里,自己只在学生时代,因为忙于学习不运动,才有过这样畸形的状态! 难道重生了? 铃声还在催促,已经响了七八声。

     顾辙暗忖:要搞清现状,最快的办法还是直接接电话。

    只要措辞谨慎,应该不至于露出破绽。

     他便一咬牙,拿起话筒:“喂?找谁?” “找谁?你睡昏头了吧!这是高考啊!听力要提前十五分钟截止进场的!要不是我打电话确认退房,都不知道你还没走!” 听筒里一个女声,倒是很不跟他见外。

     顾辙觉得这声音熟悉而又陌生,回忆了几秒钟后,他整个人都微微战栗起来,对重生这种可能性,也信了七八成。

     “先不说了,我马上去考场,回头再谢。

    ”顾辙立刻挂了电话,冲到窗前确认了一下,楼下街对面果然是当年他高考的考场。

     那一瞬间,他内心之懵逼,简直如十万头草泥马奔腾而过。

     自己这是重生回了高考的时候! 确切地说,是考试第二天的下午、前三门语数理都考完了,只剩最后一门外语。

     尽管还有一些不真实感,但没时间解释了! 他飞速拿上书包、检查了一眼文具和证件,拔腿就跑。

    然后靠着证件上的信息,最快速度找到考场、抢在截止时间前五分钟顺利进场。

     顾辙的火线赶场,着实让同场考生侧目,嫌他破坏了大家做听力前的情绪平稳。

     极个别跟顾辙关系不好的同学,忍不住恶意偷笑: 早听说他去年年底指望冲化学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