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平衡的艺术:滞空的秘密
关灯
小
中
大
帝光篮球馆内,清晨的阳光透过高窗,在光洁的木地板上投下斜斜的光柱。
空气里弥漫着汗水、橡胶和清洁剂混合的味道,以及篮球撞击地面的规律回响。
与昨日高强度柔韧性训练后的酸痛感不同,今天的训练重点悄然转向了另一个同样支撑“白色幻影”核心能力的基础——**平衡感**。
虹村修造队长站在场边,锐利的目光扫过正在进行专项训练的一军成员。
他的视线最终停留在白泽悠身上。
这个初一新生,昨日展现的柔韧性天赋令人惊艳,但虹村深知,在激烈的空中对抗中,仅靠柔韧是远远不够的。
如何在高速移动、身体扭曲、甚至遭受碰撞后,依然能稳定核心、精确完成技术动作,才是空中作业者真正的“滞空密码”。
“悠!”虹村的声音在空旷的球馆内显得格外清晰,“过来这边。
” 白泽悠停下手中的运球练习,小跑过来,脸上带着专注的神情:“队长。
” 虹村指了指旁边一块铺着厚垫的区域,那里摆放着几个看起来有些奇怪的器械:一个低矮的平衡木,一个半球形底座的平衡垫(BOSU球),还有几个大小、重量不同的实心球。
“昨天的‘空中芭蕾’很精彩,”虹村开门见山,“但别忘了,再优美的芭蕾舞者,也需要极致的平衡才能立足。
篮球场上的空中对抗,比舞台残酷百倍。
对手不会等你摆好姿势再封盖。
” 他拿起一个实心球,递给白泽悠:“单脚站上那个平衡垫。
” 白泽悠依言,将重心移到左脚,小心翼翼地踏上那半球形、软硬适中的平衡垫。
球体立刻开始晃动,他身体不由自主地摇摆起来,手臂张开才勉强稳住。
“现在,接住这个球,然后把它平稳地传回给我。
过程中,身体保持稳定。
”虹村说着,将手中的实心球轻轻抛向白泽悠。
白泽悠在晃动的平衡垫上伸手去接,重心瞬间被带偏,差点摔倒,球也脱手滚落。
“看到了吗?”虹村捡起球,“在对抗中,对手的碰撞、封盖的干扰、甚至自己发力动作带来的反作用力,都在不断破坏你的平衡。
你需要的是,在失衡的瞬间甚至失衡之前,就调动全身的肌肉群——核心、下肢、脚踝、甚至脚趾——进行微调补偿,重新找到那个动态的、微妙的‘支点’。
” 虹村亲自示范。
他稳稳站上平衡垫,身体微微起伏,仿佛扎根其上。
当实心球抛来时,他接球的瞬间,腰腹核心明显收紧,支撑腿的脚踝做着细微而快速的调整,整个动作流畅自然,球稳稳接住,又平稳传出。
“核心力量是基石,但感觉更重要。
你需要训练你的**本体感觉**——不用眼睛看,也能精准感知身体每一部分的位置、角度和发力状态。
这决定了你在空中失去视野或被冲撞时,能否本能地做出调整。
”虹村指着平衡木和BOSU球,“这些工具,就是用来‘破坏’你的平衡,逼迫你的身体去‘寻找’平衡。
” 接下来的一小时,对白泽悠而言是全新的挑战和煎熬。
***平衡木上的折返跑:**窄小的木条要求他每一步都精准踩踏,稍有分心或核心松懈就会跌落。
他强迫自己加速,在高速移动中保持动态平衡。
***BOSU球上的接传球:**站在晃动的球面上,接住虹村从不同角度、不同力度抛来的篮球或实心球。
每一次接球都是对平衡的冲击,每一次传球都需要在失衡边缘重新凝聚力量。
汗水顺着他的额角滑落,滴落在晃动的球面上。
***闭眼单腿站立:**在平衡垫上闭眼单腿站立,摒弃视觉依赖,纯粹依靠肌肉、关节和神经末梢的反馈来维持平衡。
时间仿佛被拉长,每一秒都是对身体感知极限的挑战。
他能清晰感觉到脚底肌肉的细微颤抖和小腿筋腱的紧绷。
***失衡状态下的投篮模拟:**虹村会在他站在平衡垫上重心不稳时,突然轻推他一把。
白泽悠必须在身体歪斜、即将摔倒的瞬间,模仿投篮动作,核心爆发,手臂稳定指向“篮筐”(墙上一个标记点)。
这个动作异常艰难,开始时他几乎无法控制身体姿态,出手动作完全变形。
“感
空气里弥漫着汗水、橡胶和清洁剂混合的味道,以及篮球撞击地面的规律回响。
与昨日高强度柔韧性训练后的酸痛感不同,今天的训练重点悄然转向了另一个同样支撑“白色幻影”核心能力的基础——**平衡感**。
虹村修造队长站在场边,锐利的目光扫过正在进行专项训练的一军成员。
他的视线最终停留在白泽悠身上。
这个初一新生,昨日展现的柔韧性天赋令人惊艳,但虹村深知,在激烈的空中对抗中,仅靠柔韧是远远不够的。
如何在高速移动、身体扭曲、甚至遭受碰撞后,依然能稳定核心、精确完成技术动作,才是空中作业者真正的“滞空密码”。
“悠!”虹村的声音在空旷的球馆内显得格外清晰,“过来这边。
” 白泽悠停下手中的运球练习,小跑过来,脸上带着专注的神情:“队长。
” 虹村指了指旁边一块铺着厚垫的区域,那里摆放着几个看起来有些奇怪的器械:一个低矮的平衡木,一个半球形底座的平衡垫(BOSU球),还有几个大小、重量不同的实心球。
“昨天的‘空中芭蕾’很精彩,”虹村开门见山,“但别忘了,再优美的芭蕾舞者,也需要极致的平衡才能立足。
篮球场上的空中对抗,比舞台残酷百倍。
对手不会等你摆好姿势再封盖。
” 他拿起一个实心球,递给白泽悠:“单脚站上那个平衡垫。
” 白泽悠依言,将重心移到左脚,小心翼翼地踏上那半球形、软硬适中的平衡垫。
球体立刻开始晃动,他身体不由自主地摇摆起来,手臂张开才勉强稳住。
“现在,接住这个球,然后把它平稳地传回给我。
过程中,身体保持稳定。
”虹村说着,将手中的实心球轻轻抛向白泽悠。
白泽悠在晃动的平衡垫上伸手去接,重心瞬间被带偏,差点摔倒,球也脱手滚落。
“看到了吗?”虹村捡起球,“在对抗中,对手的碰撞、封盖的干扰、甚至自己发力动作带来的反作用力,都在不断破坏你的平衡。
你需要的是,在失衡的瞬间甚至失衡之前,就调动全身的肌肉群——核心、下肢、脚踝、甚至脚趾——进行微调补偿,重新找到那个动态的、微妙的‘支点’。
” 虹村亲自示范。
他稳稳站上平衡垫,身体微微起伏,仿佛扎根其上。
当实心球抛来时,他接球的瞬间,腰腹核心明显收紧,支撑腿的脚踝做着细微而快速的调整,整个动作流畅自然,球稳稳接住,又平稳传出。
“核心力量是基石,但感觉更重要。
你需要训练你的**本体感觉**——不用眼睛看,也能精准感知身体每一部分的位置、角度和发力状态。
这决定了你在空中失去视野或被冲撞时,能否本能地做出调整。
”虹村指着平衡木和BOSU球,“这些工具,就是用来‘破坏’你的平衡,逼迫你的身体去‘寻找’平衡。
” 接下来的一小时,对白泽悠而言是全新的挑战和煎熬。
***平衡木上的折返跑:**窄小的木条要求他每一步都精准踩踏,稍有分心或核心松懈就会跌落。
他强迫自己加速,在高速移动中保持动态平衡。
***BOSU球上的接传球:**站在晃动的球面上,接住虹村从不同角度、不同力度抛来的篮球或实心球。
每一次接球都是对平衡的冲击,每一次传球都需要在失衡边缘重新凝聚力量。
汗水顺着他的额角滑落,滴落在晃动的球面上。
***闭眼单腿站立:**在平衡垫上闭眼单腿站立,摒弃视觉依赖,纯粹依靠肌肉、关节和神经末梢的反馈来维持平衡。
时间仿佛被拉长,每一秒都是对身体感知极限的挑战。
他能清晰感觉到脚底肌肉的细微颤抖和小腿筋腱的紧绷。
***失衡状态下的投篮模拟:**虹村会在他站在平衡垫上重心不稳时,突然轻推他一把。
白泽悠必须在身体歪斜、即将摔倒的瞬间,模仿投篮动作,核心爆发,手臂稳定指向“篮筐”(墙上一个标记点)。
这个动作异常艰难,开始时他几乎无法控制身体姿态,出手动作完全变形。
“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