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土豆红薯

关灯
    、乌角束带、红扇面黑靴。

     “别怕。

    你职责所在,我没有责怪的意思。

    你叫什么名字,多大年纪?”朱标见他浑身发抖,像是害怕极了,连忙解释道。

     “谢太子殿下。

    奴婢叫秦顺,南京本地人,十五岁。

    ”那名小内侍答道。

     “哦,秦顺。

    起来吧,叫人进来伺候我更衣!”朱标吩咐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是!殿下”秦顺闻言刚要起身,便又喊道:“太子殿下小心,榻下有东西! 朱标被他吓了一跳,闻言下意识地抬起了双脚,忙问:“榻下何物?” “回殿下,里面有些黑,奴婢看不清楚。

    ” “昨天没有发现任何异常,晚间我没有听到任何动静,想来不是个活物,你且小心将其拖出来看看”。

    朱标定了定神,说道。

     秦顺心里有些怕,这时候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他猫腰探到榻下,用手戳了戳那东西,确实没有什么反应。

    离近了观察,是几个圆咕隆咚之物。

    他小心翼翼地用双手交叉,兜着那堆东西拖出了床榻。

    朱标定睛一看那堆东西,不由得喜出望外,原来是几个土豆和红薯,正是他穿越前准备的早饭。

     这可真是‘正愁没有招儿,天上掉下个粘豆包’。

    粮食问题就着落在这几个土豆和红薯上了。

    朱标赶紧蹲下身来,把红薯、土豆一个一个地拿在手里观察。

    土豆表面还残留些许泥土,有几个芽点,没有腐烂的迹象,红薯也还算是新鲜。

     “等把这两种作物推广开来,天下就不愁粮食吃了,人口问题解决了一半儿。

    太好啦,哈哈!自己早饭怎么没吃玉米呢,那可是高产作物。

    不过,貌似煮着吃的嫩玉米做不了种子。

    我是不是想太多了,有土豆、红薯已经是老天保佑了。

    嘿嘿。

    ”朱标一屁股坐在地上,一边想,一边傻笑起来。

     秦顺看着太子坐在地上傻笑,有些纳闷儿“这是什么东西,把太子爷乐成这样”,便试探地问道:“太子殿下,您怎么这么高兴啊?这到底是什么东西?” 朱标站起身来,笑眯眯地说:“没见过吧!我告诉你,这是......”话刚要说出口,却又咽了回去。

    他想到这俩东西在现代,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扔路边都不见得有人捡,但是明初却没人见过,更不知道可以种植食用。

    如若贸然拿出来,一旦被追问起来自何处,岂不无言以对。

    顿时又泄了气,坐回地上。

    秦顺见太子爷刚才还兴高采烈,话说一半儿,又愁眉苦脸,一时也摸不着头脑,站在一旁不敢出声儿。

     “有了,接着‘装神弄鬼’,就说这是天赐的,梦里神仙给的。

    封建社会迷信鬼神,正好利用。

    况且,这两种作物都是好东西,利国利民,老朱也不会对我疑心太重吧。

    ”拿定主意后的朱标又来了精神,随即站了起来,在秦顺好奇的目光之下,清了清嗓子,故作神秘地说道:“昨夜,我于梦中遇到一位鹤发童颜的仙人,其感念天下生民疾苦,特将此物等赐予我大明朝。

    那种形状粗短、表皮微黄的,名曰土豆;另外一种细长、表皮泛红的,名曰红薯。

    仙人说此二物都是......”话没说完,就被门口进来的一名内官给打断了,“启禀太子殿下,去大本堂的时辰到了,您该起驾了。

    ” 朱标发现了土豆、红薯,光顾着高兴,早把上学的事儿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这时候被提醒才意识到已然耽误了不少时间。

    当即,他指着那堆土豆、红薯对秦顺说:“秦顺,我给你一个重要的差事。

    你在此守着这几个神物,哪儿都不能去,等我回来。

    期间任何人不得靠近、触碰神物。

    明白了吗?” “是,太子殿下。

    小的明白了,一定保证神物万无一失。

    ”秦顺跪地叩首。

     “你,别愣着啦,赶紧把衣服拿过来。

    我要迟到了!”朱标转身一指刚才进来禀告的内侍,连忙吩咐道。

    听到太子殿下要衣服,一溜烟儿地跑进来几名内侍,每人捧着一件衣饰,有翼善冠、团龙圆领袍、束带、靴子、内衣等等,众人七手八脚地开始给朱标穿衣服。

    即便是太子常服,穿起来也十分麻烦,里三层外三层,足足搞了半小时才穿好。

     朱标拿过锦帕随便擦了擦脸,早饭没顾得上吃,一溜儿小跑直奔宫门,屁股后面跟着一众伺候的内官,喊着让他慢点儿。

    他问过秦顺了,今天大本堂是宋濂授课,这老头很古板,规矩甚严。

    他可不想因为迟到被打手板儿。

    老四那小子没少挨打,看着都疼。

     喜欢重生朱标,我才是明太宗请大家收藏:()重生朱标,我才是明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