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庆阳之战(中)

关灯
    庆阳作为此次明军北征西进的最后一个重要节点,其攻守之战的结果将影响整个西北的战略态势。

    明军已在庆阳集结大军呈围攻之势,但未能一举拿下,大将军徐达心中颇为焦虑。

    他担心大军在庆阳城下迁延日久,所耗甚多,若不能速胜,定会引起各方觊觎,稍有不慎此次西进的大好局面恐怕就保不住了。

     然而,着眼当下,情势正向着徐达最不想看到的方向发展,张良臣先用诈降计挫了明军的锋锐,再凭借庆阳城高池深、粮草充足与明军展开对峙,其虽然屡有败绩,但尚能支撑。

    庆阳俨然成了一个烫手的山芋,一时吃不下,但其重要战略位置也轻易扔不得。

    此外,北逃的张良弼、盘踞宁夏虎视眈眈的扩廓帖木儿以及割据西南的蜀夏政权,难保不会借此机会搅乱西北的局势。

     “传令军中诸将到帅帐集合。

    ”徐达沉声说道,随后一名传令兵急急奔出营帐,传令去了。

    不多时,营帐之中就汇集了此次西进的主要将领。

     “诸位,我军屡攻庆阳不下,已是再而衰、三而竭,没有了初来时的锐气,现已成两军对峙之势。

    就此而言,战况对我等颇为不利。

    大军被牵制在庆阳周围,一旦有其他势力趁虚而入,占据一些战略要点,就有可能打破当前的围城之势,令我们功败垂成,无法向陛下交代。

    ”徐达开门见山地说。

     “启禀大将军,末将以为,张良臣所依凭的无非是庆阳的高墙,我军势大,其必无突围的可能。

    在无外援的情况下,早晚得耗尽存粮,举城投降。

    至于外援,其兄张良弼差不多是只身逃亡宁夏,还被扩廓帖木儿给抓了,想来已掀不起什么大风浪。

    至于扩廓帖木儿,先前遭逢大败,正在收拢士卒,恐怕短期内没有勇气再战吧。

    ”汤和出列说道,此言一出,引得几位将领点头同意。

     徐达听了汤和所言,又环顾众将,说:“鼎臣所言有些道理。

    不过,从前几日的战况来看,张良臣所部叛军颇为强悍,我军几番猛烈攻势,诸如架云梯、挖地道都没有起到效果。

    再者,其已开始联系外援,我军斩杀的斥候便是明证。

    此外,我军人数众多,围而不攻,攻而不破,所耗的粮食比敌军还要多。

    况且,国朝初立,北方战事未息,大军供给、轮输转运所耗人力、物力甚多。

    若是时间拖得久了,可能敌未困死,我军先乱了阵脚。

    至于扩廓嘛,宗异,你给大伙儿说说吧。

    ” “末将遵命。

    诸位,近几日围攻庆阳,我军于外围抓捕了数名来自扩廓的探子,可见,其并没有作壁上观,而是积极地探听我军虚实。

    而且,扩廓虽败,但北元军队组织起来相比我军要容易得多,特别是骑兵,更是稍加训练便可作战,所以切不可以为扩廓无兵可出。

    ”冯宗异出列转身,对众人说道。

     “就是这么回事儿。

    扩廓帖木儿被陛下誉为‘北方的奇男子’,可不是浪得虚名的,我等不可轻敌”。

    徐达走出帅案,在帐中踱步,“此次西进虽然势如破竹,但四散的北元残部还有很多,盘踞四周,窥伺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