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分封之议(上)

关灯
    朱标来到奉天殿外,只见殿门大开,朱元璋正靠在大殿中央的一张躺椅之上,闭目养神。

    值殿内侍刚要高声唱和,朱标连忙摆手阻止,一个人轻手轻脚地走进殿内,在朱元璋面前站立不动,静静地等待着。

     约莫过了一盏茶的功夫,朱元璋睁开了眼睛,一下就看到朱标站在跟前,随即说道:“标儿何时来的?” “儿臣参见父皇。

    ”朱标边说边要跪下请安,被朱元璋阻止了,于是继续说,“回父皇,儿臣刚来不久,见父皇正在休息,未敢惊扰。

    父亲这几日为常叔叔的事情闷闷不乐,儿子甚是担忧。

    还请节哀,龙体要紧。

    ”朱标想先说几句贴心的话,哄得便宜老爹高兴,以免待会儿被训得太惨。

     听了朱标的话,朱元璋觉得非常暖心,略带欣慰地说:“咱身体好得很,不用担心。

    这几日琐事繁多,略感疲累。

    今天找你来,是有个事儿,想问问你的意见。

    ” “请父皇明示。

    ”朱标鞠了一躬,说道。

     “先前,咱定下了封建诸王,以为藩屏的国策,并下旨修撰《祖训录》,永为定制。

    自此之后,就总有言官谏言,引经据典地说此事不利社稷。

    你作为太子,国之储君,咱想听一听你的想法。

    ”朱元璋随口说。

     朱标闻言,心里一惊,他没想到会是这件事儿。

    此事之前他已有腹议,本来还担心贸然说出来不太妥当。

    今天就问到他头上了,还真是刚想睡觉就有人递枕头。

    不过,他的想法与朱元璋定下的国策有一些差距,甚至背离,他打算来个以退为进,于是回奏道:“此项国策确实关乎天下社稷。

    儿臣年少,见识不多,不敢妄言。

    ” “没什么要紧。

    上次那个关于火器改革的事情,你说得头头是道。

    此间只有你我父子二人,你放心大胆地说吧。

    ” “儿臣谨遵圣命。

    儿子最近读了些史书,听李先生说起过此事,心中有一些不成熟的看法,请父皇指正。

    ”朱标施了一礼,继续说,“封建之策,古已有之。

    周天子分封诸侯,以卫天下,国祚八百,汉高祖同姓封王,以镇地方,享国四百。

    由此可见,分封诸王乃国家长治久安之计。

    所有非议之人,实乃不识大体的短视之辈。

    ” “确实有此一说。

    那还有呢?”朱元璋不是想听他歌功颂德,于是继续追问。

     “诸王就藩,镇守地方,是谓‘上马管军、下马管民’,乃藩国之主,权力之大,仅次于天子。

    特别是在北方边镇,作为最高军事长官的藩王,为更好地应对与北元的战争,必然要接管,也必须要接管军队。

    这样一来就分散了原本掌握在元勋宿将手中的兵权,省得他们凭借掌兵之权不遵朝廷礼法,如此更有利于朝廷的稳定。

    ”朱标说完这一点便住了口,静静地等着朱元璋发话。

    他觉得这一点应该说到便宜老爹的心里去了,是其封建诸王的重要原因之一。

     “说得有点儿道理。

    咱派自己的儿子替那些个将军们上阵杀敌,跟元人玩儿命,他们非但不感激咱,还跟咱对着干。

    ”朱元璋有些生气地说。

     “父皇莫生气。

    这种事儿古来有之,汉高祖大杀功臣,宋太祖杯酒释兵权,都是为了从将军们手中夺回兵权。

    这是以武力建国,必然要走的一条路,将军们当然要提防,分了他们的权,他们当然不乐意。

    不过,父皇仁德,不似汉高祖,也不像宋太祖;将军们都是父皇的兄弟,定然不忍屠戮,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