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集:大功告成,制度初成

关灯
    一、艰难的改良之路 在丞相府那间弥漫着陈旧竹简气息的书房里,陈渊已经不知度过了多少个日夜。

    自从被征召来改良《军功爵制》,他便如同陷入一场漫长而复杂的棋局,每一步都需小心翼翼,却又要大胆创新。

     烛火在风中摇曳,将他疲惫却坚定的身影投射在墙壁上。

    面前堆积如山的竹简,记录着秦国历代的军功制度以及他从系统中解析出的各种数据和算法。

    他深知,此次改良不仅仅是对一项制度的调整,更是关乎秦国未来走向的关键一步。

     为了找到系统代码与秦律之间最完美的契合点,陈渊日夜钻研。

    他将系统中关于升级、奖励机制的核心算法,与秦律中对军功赏罚的条文进行细致比对。

    两者虽处于不同的时代维度,但在激励士兵、维护军队秩序的本质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然而,要将这种相似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制度改良,并非易事。

     他不断地在脑海中模拟各种战争场景,思考不同等级的军功应该如何对应合理的爵位晋升与物质奖励。

    同时,还要考虑到秦国现有的社会结构、经济状况以及军队的实际作战情况。

    每一个细节的调整,都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整个制度的稳定性和可行性。

     二、融合即时反馈与赏罚威严 经过无数次的推倒重来和反复论证,陈渊终于找到了一个突破口——将系统的即时反馈机制融入秦律的赏罚体系之中。

    在传统的秦律中,军功的评定和奖励往往需要经过一系列繁琐的流程,从战场上报到最终落实,可能会耗费较长的时间。

    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士兵们对军功的即时获得感,降低了激励效果。

     而系统的即时反馈机制,就像一个精准的计时器,能够在士兵完成特定军功的瞬间,准确地给予相应的经验值提示和奖励预览。

    陈渊设想,在新的《军功爵制》中,当士兵在战场上斩杀敌人、攻克城池或者完成其他重要任务时,身旁的校尉便能通过一套简单的记录系统,迅速将其军功上报。

    同时,这套记录系统与系统后台相连,能够即时根据军功的大小,按照既定的规则,为士兵计算出对应的爵位晋升和物质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