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关灯
    到最后,他甚至这样想过。

     直到他高二夏季,江父将主要的事务转移到国内,于是他也跟着家里人回国的某一天。

     那时候的哥哥还在上大三,父亲开始带着他在公司里实习,江稚衍对这些不太感兴趣,再加上从小到大在国内待着的时间并不算长,还处于一种对各个地方都有些好奇的阶段,于是经常一个人出门到处逛逛。

     那天下午,他的目的地是某个带有教堂和湖泊的公园,听说那里的落日很漂亮。

     谢绝了司机的接送,江稚衍打算第一次尝试自己乘坐国内的公交车。

     不甚熟练地往投币箱里投了几枚硬币,江稚衍找了一个空位坐了下来,公交车关上车门,开始晃晃悠悠地前行。

     虽然车上的人并不多,空调的冷气也很足,但是他戴着耳机跟着晃悠了一路,罕见的有些晕车。

     等到电子女声播报出他要下车的站点时,江稚衍才后知后觉地抬眼,接着如蒙大赦般起身下了车。

     车门打开,带着潮湿气息的热意扑面而来,江稚衍站稳后,转头的瞬间,视线却被一个坐在站台边的身形吸引。

     男生穿着一件卡其色的外套,正垂着头看着手机,额前的碎发被湖边的风吹乱了一些,其主人却并没有要打理的打算。

     他的鼻梁高挺,眉眼疏淡,就连唇角压着的弧度和握着手机的指节都好看。

     太阳逐渐下沉,整片天幕的色彩很浓,湖面也被染上了相同的颜色,有许多游人站在不远处的湖边拍照,巨大的十字架静静地矗立在湖中,使得整个画面又平添了几分神圣。

     但这一切也不过都只是他的背景而已。

     都说樱花树下站谁都美,但这一刻,江稚衍却是切切实实地觉得,这场落日其实并没有多特别。

     只是因为面前这人的存在,才变得让人印象深刻了起来。

     江稚衍以前相当不能理解为什么历史上的那些艺术家会对自己的缪斯如此狂热,那不过是一个人而已。

     直到现在,他好像忽然明白了一点。

     这种感觉确实是可遇不可求的。

     那天晚上回到家,江稚衍重新审视起了自己先前那个被暂时搁置的剧本,发现有了很多新想法,主角的模样也似乎一点一点地变得立体了起来。

     一种来源不明的探索欲,和急迫又焦躁的心情同时出现,是很新奇的感受。

     第二天,江稚衍就跟家里人提了一个相当任性的决定----他想要在国内待一个学期。

     虽然不知道他为什么会提出这个要求,但是江父江母一直都对自己这个沉静的小儿子颇为放心,再加上由于事务转移,他们在国内待的时间也变得更多了,正好担心小儿子一个人在国外会不会不方便照顾。

     于是在高二那年,江稚衍转到了路喻迁所在的学校和班级。

     也是在那一个学期的时间里,他重新完成了那个剧本的创作。

     后来,他将修改好的剧本重新给先前那位导演看,导演第二天才给的他回复,回复的内容是希望他能将这个剧本交由他来制作。

     其实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机会,但是江稚衍却没有答应。

     一个学期的时间过得很快,江稚衍在国内待了太久,他需要尽快回去完成自己申请学校的作品集,于是在学期末的某一天,他打算悄悄离开。

     由于自己并不是真心来求学,所以他在这所高中中的日子里力求低调,争取让所有人都会忘记自己的青春里还出现过这样一个没有存在感的同学,也避免有任何不必要的社交出现。

     但可能是他对路喻迁的观察过于明目张当了,那天放学,他只不过走得比平时晚了一点点,就被那人抓了个正着。

     “你总是看着我。

    ”男生的语气笃定又平铺直叙,像是庭上铁面无私的法官敲下法槌,给犯人定下罪行。

     这是他们的第一次对话。

     江稚衍前额的碎发留的很长,闻言,发丝后的长睫飞快地眨了眨。

     接着,他垂下了头。

     “对不起,以后不会了。

    ”他轻声道。

     看来他还是不够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