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曹操:我的梦想是做华夏领袖!

关灯
    李世民看着天幕要评价曹操的帝王能力。

     思考片刻之后,做出了他的评价。

     “曹操吗?” “临危制变,料敌设奇。

    ” “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 曹操虽然没有名正言顺地成为帝王,但是却是东汉末年魏国的实际掌权者。

     而且曹操在后来被追封为魏武帝,可以说是魏国的开国皇帝了。

     曹操军事和策略上表现还是很出色的,可以临危不惧处理急变,料敌设置奇兵,可以说是一位杰出的将领。

     但是在治理国家上的才智上却略有不足。

     简而言之,就是曹操的帝王术不行。

     首先,帝王术体现在治民上。

     曹操对待百姓的态度极为残酷。

     曹操早年为了替自己父亲曹嵩报仇,在攻打徐州之时,每攻下一座城池,便会屠城。

     光史书上记载的,就有十余次,当然其中也包含了曹操手下军队的屠城行为。

     而曹操对待百姓的态度,不仅屠城,还会杀降。

     官渡之战结束后,曹操俘虏了袁绍手下军队七八万人,这些人全部被曹操坑杀。

     杀降之后,后面的战争就变得很难打。

     所以曹操虽然在官渡之战打败了袁绍,但之后收复河北却用了七年时间。

     这极大地拖延了曹操统一天下的步伐。

     可能曹操是怕归降的军队,日后会反叛自己吧。

     但是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屠城和杀降,都让百姓对其离心离德。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是每一个帝王,都应该明白的道理。

     如果日后能统一天下,那么这些归降的百姓,在日后都是自己的百姓。

     总之,曹操的治民策略是:恩威并济,暴力辅助。

     其次,帝王术体现在治吏上。

     东汉末年是士族豪强的天下,他们的力量甚至能左右政治局面。

     曹操的手下有众多出自士族的人才,但他对于士族豪强却是打击并不重用的态度。

     甚至杀害了不少出身士族的名士,也引发了不少叛乱。

     而且曹操多疑,手下掌控兵权之人皆是他的宗族,即曹氏和夏侯氏。

     所以曹操手下优秀的外姓将领,只能当他宗族之人的部下。

     最后,帝王术体现在中央集权上。

     曹操早年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样确实能够利用匡扶汉室的名义为他网罗人才。

     就连跟随曹操多年的荀彧也是忠于汉朝的。

     然而到了后期,一些忠于汉朝的人就变成了反对曹操的人。

     所以曹操在外征战时,都不敢远离政治中心太久。

     生怕出去久了,忠于汉朝的大臣会发起叛乱。

     李世民觉得,曹操的帝王术甚至不如诸葛亮。

     诸葛亮就把蜀治理得井井有条,还深受百姓爱戴。

     天幕还要拿曹操和他比。

     那必然是比不上他的。

     他以民为本,广开言路,文治武功,开创了“贞观之治”。

     他虽然不能在帝王榜上排第一,前十肯定是可以排进去的。

     至于这曹操嘛,就不好说了。

     ...... 天幕开始播放。

     【曹操:“我身高一米五六,梦想是做华夏领袖,想比肩秦皇的男孩。

    ”】 【曹操:“智谋是他的王牌,后世争议像是我的兴奋剂。

    耶~”】 【曹操:“大家好,我是来自三国的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