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第五阶层,不可接触者

关灯
    嬴政的眼中闪过一丝困惑。

     他难以理解,为何处于社会最顶端的,竟是僧侣与贵族。

     而统治一个国家的皇帝,仅仅只是位列第二阶层。

     在他的观念中,皇权就该是至高无上,绝不容许其他势力凌驾于自己之上。

     对于这种种姓制度,他内心充满了不认同。

     和嬴政有着一样想法的皇帝不在少数。

     ...... 而唐朝末年的黄巢对此则是不屑一顾。

     什么乱七八糟的种姓制度,什么三六九等。

     他出身于富有的盐商之家,五岁便能作诗,但在那些门阀贵族眼中,仍然是贱民一个。

     几次科举,都名落孙山。

     最后一次科举时,他气愤难耐,留下一首《不第后赋菊》后,便离开长安。

     几年之后,他真的带兵进入长安城。

     他的第一件事,便是大开杀戒。

     宗室侯王,屠之无类。

     屠刀之下,皆是亡魂。

     自诩高人一等的门阀又怎么样,不都是被他杀光了吗! 思及此处,黄巢眼中闪过一丝厉色。

     ...... 【但令人震惊的是,首陀罗并非天竺最底层的存在。

    】 【在四大等级之外,还有一个被称为达利特的第五阶层,他们是天竺的贱民,被视作“不可接触者”。

    】 【在天竺人的观念中,贱民仿佛连人都算不上,他们的存在只是为了供高种姓人驱使。

    】 【从出生起,贱民就被灌输着“自己是垃圾”的思想。

    】 【他们没有名字,不能接受教育,甚至不能与四大等级的人有任何接触,连影子都不被允许靠近他人。

    】 【这种对贱民的歧视与排斥达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天竺人深信贱民身带原罪,与他们交流都会变得肮脏不堪。

    】 ...... 各朝古人大感震惊。

     第四阶层已经够低贱了,没想到竟然还存在着连名字都不配拥有的第五阶层! 而且第五阶层的人,似乎很是认同了自己的地位。

     从出生起,就被灌输自己低人一等的思想,等到年迈,再给自己的子女灌输这种思想。

     难道一时卑微,就要一生卑微,甚至是生生世世卑微吗? 各朝古人中也不乏有着一些贱籍的奴仆。

     若是他们遇到善心的主人,绝大多数人还是能赎回自己的卖身契,脱离贱籍变成良民。

     所以,对于这种思想,他们真的无法理解。

     若是他们的子孙后代都只能为奴为仆,他们的生活还有什么希望。

     ...... 【唐玄奘当初在天竺取经时,曾遇到过这些贱民。

    他记载到,他们进城时要“击木自异”,用敲打木头的方式吸引注意,好让别人回避自己。

    】 【当然,贱民们也是有工作的,大多是掏粪、掏尸、埋葬死人等污秽之事。

    】 【令人讽刺的是,这些贱民之间也会互相歧视,彼此看不起。

    捕鼠的瞧不起掏粪的,掏粪的不搭理要饭的,要饭的嘲讽埋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