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嬴政:刘邦,朕对你感兴趣了

关灯
    嬴政顿时对刘邦越来越感兴趣了。

     他早已从天幕中知道,秦朝二世而亡之后,是刘邦建立了汉朝。

     于是,他下令让手下四处搜寻刘邦的踪迹。

     只可惜,请回来的那些名为“刘邦”的人,个个看到他都唯唯诺诺,一副害怕得要死的模样。

     这些人,必定不是这位汉朝的开国皇帝。

     他寻刘邦,又不是要杀了刘邦以绝后患,而是想要为他所用。

     既然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那必然有其过人之处。

     想到这里,嬴政继续看向天幕。

     他很想知道,三天三夜都说不完的刘邦的优点,到底有些什么。

     ...... 洪武年间。

     朱元璋可是刘邦的铁粉了。

     他已经开始在细数刘邦的优点了。

     汉高祖刘邦,起于微末,斩白蛇起义之时,已经年近半百。

     这个年纪,在那个时代基本上就应该要安享晚年了,而刘邦却能坚持创业,而且还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这种愈挫愈勇的心态和意志怎能不让他心生敬意。

     相较于秦始皇、唐宗宋祖等帝王,刘邦几乎是毫无背景可言。

     刘邦却能带着一群出身乡野的屠狗、吹丧之徒等人白手起家,最终成就大业。

     而刘邦最强大的对手项羽南面称孤,仁义不施,自矜功伐。

     刘邦能够审时度势,以柔克刚,用宽仁之道逐步瓦解对方势力,最终赢得天下。

     这种高超的政治手腕与战略眼光,正是他所追求的治世之道。

     简而言之,刘邦在他心中,就是拥有治世之德,能安万世之基的明君典范。

     朱元璋忽然又想起一桩旧事。

     在他还未登基之时,他曾招待李善长喝酒。

     酒酣耳热之际,他问李善长,他们如今到处打仗,这天下何时才能平定? 李善长当时说的那番话,他至今记忆犹新。

     李善长说,秦末大乱,刘邦起于布衣,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嗜杀戮,仅用五年便成就帝业。

     如今元朝四分五裂,他是濠州人,距离刘邦的老家沛县也不远,山川相连,王气都聚集在他身上。

     若他能效仿刘邦,平定天下定是易如反掌。

     于是,他和李善长越谈越投机,酒也越喝越痛快。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这番话,对他来说无异于一盏指路的明灯。

     刘邦有汉初三杰,他也慢慢培养起了一套与刘邦时期相似的夺取天下的核心人才。

     再后来,他总是喜欢将一些读书人聚集在一起,讨论治国之道。

     而他也总喜欢以汉高祖的事迹为例,甚至认为汉高祖比唐太宗更为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