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年少不懂孔乙己,读懂已是书中人

关灯
    各朝古人有些理解这些大学生父母的想法。

     若是他们成功的从农民或者商人变成了官员,等于说是阶级提高了一大截。

     那么,他们必定也不愿意自己的下一代重新回去务农、从商。

     毕竟望子成龙。

     若是他们的下一代真越活越回去了,他们也会觉得老脸无光。

     所以,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许多就业岗位与当代大学生的职业期望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匹配。

     ...... 【西方国家以前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 【不过他们的发展速度相对平缓,整个社会差不多用了50至70年的时间,完成了社会观念的转变。

    】 【相比之下,华夏的发展速度实在是太快了,我们只用了短短二三十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国家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

    】 【这种飞跃式的进步,虽令世界瞩目,却也带来了一个显著的问题。

    】 【华夏的社会观念难以迅速跟上社会形态与经济结构急剧变化的步伐,从而形成了观念与现实之间的脱节现象。

    】 ...... 各朝皇帝有些茫然。

     社会观念跟不上社会形态?! 这是什么意思? 他们不是很懂啊! 毕竟他们也没经历过短短二三十年就能发展起来这种事。

     而且就算有幸能将一个王朝达到巅峰,那也马上就会由盛转衰。

     所以,这些皇帝只好带着疑问继续看向天幕。

     ...... 【而在西方国家,他们的工厂内有大量的技术工人,都是大学生。

    】 【而且蓝领的工资比普通白领还要高。

    】 ...... 各朝皇帝脸色有些凝重。

     所以这就是社会观念吗? 要大学生放下身段,去当技术工人? 而当技术工人,也并不是什么丢面子的事情。

     ...... 【那如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一方面是国家的宏观调控。

    】 【中考、高考的分流机制,让一半的学生转向职业技术教育。

    】 ...... 李世民愣了一下。

     他回忆起了天幕中的一组数据。

     2024年,高考报名人数1342万。

    大学毕业生人数1179万。

     后世大学生上学四年,2024年的大学毕业生即是在2020年参加高考。

     而后世大学总是扩招。

     所以,差不多只要参加高考的人,基本都是可以上大学的。

     而现在说让一半的学生读大学,一半的学生学技术? 李世民不懂其中具体是什么样的流程,只是觉得非常疑惑。

     这样就能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 可是那些学生的父辈,还是持着当白领比当工人好的观念。

     他们为了自己的孩子能上大学,不得拼命卷孩子? 到时候不会出现什么新的问题吗? ...... 【另一方面则是市场的自动调节。

    】 【再过几年时间,当蓝领的工资越来越高,而白领岗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