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张居正:独裁,非得是皇帝吗?

关灯
    【裕王朱载坖登基之后,张居正以裕王府旧臣的身份,顺利进入内阁,成为了整个大明帝国的主要决策者。

    】 【此时已经42岁的张居正,正如他17年前一样,再次给隆庆帝呈上了《陈六事疏》。

    】 【《陈六事疏》基本上就是《论时政疏》的翻版。

    】 【有所不同的是,除了之前的改革大计之外,张居正又强调了一个新的观点。

    】 【独裁。

    】 ...... 嘉靖帝看着独“独裁”这两个字,露出一丝苦笑。

     独裁的意思他懂,就是要改革,要将皇权牢牢握在自己手上。

     想当年,他初登大宝,也是一片雄心壮志。

     他清除弊政、澄清吏治、减轻赋役,力求国库充盈,百姓安居,一切欣欣向荣。

     直到嘉靖二十一年壬寅宫变,他差点就命丧几个宫女之手。

     他本就身体不好,从那以后,他的心态就发生了些变化。

     他更加谨小慎微,甚至直接躲到西苑开始修道,不再面见朝臣。

     虽然他不上朝,但是不代表他放手了权力。

     内阁官员争权夺利,斗得不可开交,他则是在幕后维持微妙的平衡。

     他也知道,如今的大明有些死气沉沉。

     任何政令的下达推行,都难以实现其初衷。

     他也想改变,但是并不是事事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他虽然可以平衡如今朝堂上的局面,但国家却日渐衰败,国库空虚依旧无法解决。

     边防问题更是如鲠在喉,北方边境防线岌岌可危。

     此时,嘉靖帝已经看到了张居正之前呈上的《论时政疏》。

     年轻的张居正提出,大明一共存在着六大弊病。

     一是宗室骄横贪腐,占用资源过多,大明不堪重负。

     二是官吏任用失当,人才错位,大量官位被不适合的人占据。

     三是官员贪腐,尸位素餐。

     四是国防空虚,北境防备不足。

     五是奢靡之风盛行,朝廷财政入不敷出。

     六是言路闭塞,弊病难除。

     嘉靖帝看完这些有些沉默。

     这确实是大明当前面临的严峻问题。

     或许真的如张居正所说,不改制、大明危矣。

     ...... 【张居正认为,此时的明朝已经彻底失去了对基层的掌控权。

    】 【想要重新从地方官僚以及富商的手中,拿回整个王朝的控制权,就必须要实现独裁。

    】 【就必须要出现一位如同朱元璋、朱棣一样的铁腕独裁者。

    】 【因为只要涉及到改制,那就要做好和天下人为敌的准备。

    】 ...... 洪武年间。

     朱元璋此刻对大明中后期皇帝的感受,就只有怒其不争! 他身为大明的开国皇帝,首先做的便是中央集权。

     随后,他又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