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李老君崆峒会群真 王重阳宁海度诸子
关灯
小
中
大
第五回 李老君崆峒会群真 王重阳宁海度诸子
词曰:
仙籍以功为上道,宜在尘间讨。
三千八百果完全,一旦了然跨鹤会众仙。
随机应化善因缘。
昔日奉丹诏,今朝采取七金莲。
果满功成飞步瑶天。
(右调《虞美人》) 话说王重阳真人到了惠州,访陈翠虚。
见一箍桶者念颂云:有漏成无漏,如何水泄通?既能圆密了,内外一真空。
且说泥丸隐于市,尝与人箍桶时,念了这篇颂,见一道者目中神光四射,必非凡流,急忙上前鞠躬迎谒。
重阳曰:“子何所见而迎我也?”翠虚道:“仙长目有神光,顶有紫气,某因识之。
”重阳问道:“汝曾师紫贤乎?”曰:“然。
”重阳与翠虚走至避静之处,论金丹之旨,无不契合。
遂同人天台山面晤紫阳真人,盘桓久之。
重阳辞别,邀游海滨。
癸未,未改元隆兴。
是冬,诏征陕州郭雍,不至。
雍父忠孝,师事程颐,著《易说》,雍得其学。
曾与重阳辨论养生之道,自号白云先生,帝赐号冲晦处士。
甲申夏,张浚卒。
是冬,金攻楚州,魏胜拒敌而死。
乙酉春,宋改元乾道。
陈康伯卒。
枢密院王刚中昼坐校书,见陈康伯至,曰:“予日傍桂宫,以子节烈可嘉,帝君命召归王局,同赴峰同会去。
”刚中遂卒。
却说太上老君命尹喜真人邀集群真,类叙有功之仙,于丁亥三月十八日齐到崆峒报功复命。
道旨一出,诸仙咸集,谒见老君。
老君命各谈玄旨,别叙真功,语类不同,会归宗旨。
老君命设天厨之宴,次第排坐。
上元天官唐尧圣帝曰:“人起贪嗔,酿此劫运。
某等不能化及万汇,保合太和,虽勤厥职,实愧无功。
”老君顾文始等曰:“善哉诸子,功德大矣!救苍生于水火,化烦恼于清凉。
天心顺遂,金篆垂勋。
但度人济世,以何为旨,试再言之。
” 文始真人曰:“古今四方之俗,先和后事,捐忿塞欲,简物恕人,权其轻重而导之可也。
”老君曰:“子言甚善。
” 正阳曰:“旁门小法,易为见功,而人喜之,互相传授,至死不悟,败坏大道。
自己深沉苦海,返思牵引他人,劝诱愚人,自彰法式,死人重泉。
真可悲也。
”老君曰:“此固凡夫少识,亦由邪说流行,故使迷徒难以省悟。
汝等急宜救正,可令其觉悟耳。
”正阳呈上《破迷正道歌》,老君观之,曰:“得此足破旁门,使迷者觉悟。
今生虽不能成真,转世可涉大道之径也。
” 纯阳呈《敲爻歌》并《直指大丹歌》、《渔父词》,海赡呈《还丹赋》、《至真歌》,阴长生呈《龙虎歌》,严君平献《铅汞歌》,许施阳进《醉思仙歌》,诸仙纷纷进呈。
老君视之,赞日:“足见诸子度世心切,可称吾道长城也。
”命侍女各进醍醐,诸真畅饮。
中上地官虞舜圣帝曰:“适奉玉敕:岳氏忠良,已升天界;秦桧奸雄,立堕三途。
但宋金强弱,将何了结?”老君曰:“金人好杀,惨毒太甚,将来受报于蒙古,必当倍之。
”遂命大容启《道藏》,取经付诸仙曰:“此《度人经》、《玉枢经》、《三官经》人能受持读诵,可以消灾解厄。
《大梵斗》、《朝真科》,礼之可以请福延生。
《生神章》、《济炼科》、《救苦经》、《生大经》,诵之可度亡升迁。
《玉皇经》、《三洞经》、《大洞经》、《道德经》、《黄庭经》、《龙虎经》、《阴符经》、《清静经》悟之而可得道成真。
尔等可将此经传示信道之人,令其读诵参悟,有志者自可人圣超凡矣。
”众真拜辞,老君命伶伦等送出山前,各登云程。
老君知两河大疫,虽有冯长等在彼,救济不逮,欲往助之。
李凝阳亦愿随行。
却说河东冯渐,即冯长化世。
初以明经入仕,性与俗背,弃官居伊水,时以药治疫。
时有道士李君,以道术行于金邦,尤善视鬼。
李君更推重冯渐,人称渐名,鬼即遁去。
李君更教患家以“渐”字题门,鬼见之即避。
却说李凝阳去游长安,自称李客,常披蓑戴笠,腰系葫芦,在城中卖杀鼠药,以木鼠为记。
或有人买药,即曰:“此药不单杀鼠,兼疗疾病。
”书店张赞买药杀鼠,灯下见大鼠数头争食其药,俄见鼠生羽翼飞去。
赞异之,因问李客求药。
客云:“药已尽矣。
”赞归言之,其父年余七十,久患风症,乃取鼠食余药舐食,顿觉病除。
凝阳去往终南,会正阳、纯阳。
正遇王重阳来到,拜谢师恩,并将妻和玉赡成道之由细说一遍。
正阳道:“汝妻本瑶池守花青鸟精卫降凡,夙因不昧,汝传授他修成道果,更兼积功累行,他日位证金仙,无复羽毛之累矣。
” 三仙正在笑谈,只见凝阳到来。
正阳、纯阳出洞迎人,命重阳拜见道祖:“此位即异形真仙李凝阳道君。
”重阳倒身下拜,凝阳急忙留住,道:“汝是通程真人王升下世,不昧前因,幸得钟、吕二仙化度,方能得道成真。
夙愿宏深,度人心切,他日功圆,仙秩高矣。
”重阳听凝阳之言,始知本来面目。
复向凝阳行礼道:“不是二师度化,焉能得觐道祖仙容?今蒙恩指点,誓当尽心济度。
”遂拜辞三仙,回转东海。
三仙亦送出洞门而别。
凝阳与钟、吕二仙在终南游玩。
不表。
且说马宜甫娶孙氏为妻,男材女貌,夫妇如鱼水一般,朝夕吟诗答对,其乐可知。
后直甫身人黄门,不求上达,不乐仕进。
连生三子:长曰庭珍,次曰庭瑞,三曰庭圭。
三子长成,各
三千八百果完全,一旦了然跨鹤会众仙。
随机应化善因缘。
昔日奉丹诏,今朝采取七金莲。
果满功成飞步瑶天。
(右调《虞美人》) 话说王重阳真人到了惠州,访陈翠虚。
见一箍桶者念颂云:有漏成无漏,如何水泄通?既能圆密了,内外一真空。
且说泥丸隐于市,尝与人箍桶时,念了这篇颂,见一道者目中神光四射,必非凡流,急忙上前鞠躬迎谒。
重阳曰:“子何所见而迎我也?”翠虚道:“仙长目有神光,顶有紫气,某因识之。
”重阳问道:“汝曾师紫贤乎?”曰:“然。
”重阳与翠虚走至避静之处,论金丹之旨,无不契合。
遂同人天台山面晤紫阳真人,盘桓久之。
重阳辞别,邀游海滨。
癸未,未改元隆兴。
是冬,诏征陕州郭雍,不至。
雍父忠孝,师事程颐,著《易说》,雍得其学。
曾与重阳辨论养生之道,自号白云先生,帝赐号冲晦处士。
甲申夏,张浚卒。
是冬,金攻楚州,魏胜拒敌而死。
乙酉春,宋改元乾道。
陈康伯卒。
枢密院王刚中昼坐校书,见陈康伯至,曰:“予日傍桂宫,以子节烈可嘉,帝君命召归王局,同赴峰同会去。
”刚中遂卒。
却说太上老君命尹喜真人邀集群真,类叙有功之仙,于丁亥三月十八日齐到崆峒报功复命。
道旨一出,诸仙咸集,谒见老君。
老君命各谈玄旨,别叙真功,语类不同,会归宗旨。
老君命设天厨之宴,次第排坐。
上元天官唐尧圣帝曰:“人起贪嗔,酿此劫运。
某等不能化及万汇,保合太和,虽勤厥职,实愧无功。
”老君顾文始等曰:“善哉诸子,功德大矣!救苍生于水火,化烦恼于清凉。
天心顺遂,金篆垂勋。
但度人济世,以何为旨,试再言之。
” 文始真人曰:“古今四方之俗,先和后事,捐忿塞欲,简物恕人,权其轻重而导之可也。
”老君曰:“子言甚善。
” 正阳曰:“旁门小法,易为见功,而人喜之,互相传授,至死不悟,败坏大道。
自己深沉苦海,返思牵引他人,劝诱愚人,自彰法式,死人重泉。
真可悲也。
”老君曰:“此固凡夫少识,亦由邪说流行,故使迷徒难以省悟。
汝等急宜救正,可令其觉悟耳。
”正阳呈上《破迷正道歌》,老君观之,曰:“得此足破旁门,使迷者觉悟。
今生虽不能成真,转世可涉大道之径也。
” 纯阳呈《敲爻歌》并《直指大丹歌》、《渔父词》,海赡呈《还丹赋》、《至真歌》,阴长生呈《龙虎歌》,严君平献《铅汞歌》,许施阳进《醉思仙歌》,诸仙纷纷进呈。
老君视之,赞日:“足见诸子度世心切,可称吾道长城也。
”命侍女各进醍醐,诸真畅饮。
中上地官虞舜圣帝曰:“适奉玉敕:岳氏忠良,已升天界;秦桧奸雄,立堕三途。
但宋金强弱,将何了结?”老君曰:“金人好杀,惨毒太甚,将来受报于蒙古,必当倍之。
”遂命大容启《道藏》,取经付诸仙曰:“此《度人经》、《玉枢经》、《
《大梵斗》、《朝真科》,礼之可以请福延生。
《生神章》、《济炼科》、《救苦经》、《生大经》,诵之可度亡升迁。
《
尔等可将此经传示信道之人,令其读诵参悟,有志者自可人圣超凡矣。
”众真拜辞,老君命伶伦等送出山前,各登云程。
老君知两河大疫,虽有冯长等在彼,救济不逮,欲往助之。
李凝阳亦愿随行。
却说河东冯渐,即冯长化世。
初以明经入仕,性与俗背,弃官居伊水,时以药治疫。
时有道士李君,以道术行于金邦,尤善视鬼。
李君更推重冯渐,人称渐名,鬼即遁去。
李君更教患家以“渐”字题门,鬼见之即避。
却说李凝阳去游长安,自称李客,常披蓑戴笠,腰系葫芦,在城中卖杀鼠药,以木鼠为记。
或有人买药,即曰:“此药不单杀鼠,兼疗疾病。
”书店张赞买药杀鼠,灯下见大鼠数头争食其药,俄见鼠生羽翼飞去。
赞异之,因问李客求药。
客云:“药已尽矣。
”赞归言之,其父年余七十,久患风症,乃取鼠食余药舐食,顿觉病除。
凝阳去往终南,会正阳、纯阳。
正遇王重阳来到,拜谢师恩,并将妻和玉赡成道之由细说一遍。
正阳道:“汝妻本瑶池守花青鸟精卫降凡,夙因不昧,汝传授他修成道果,更兼积功累行,他日位证金仙,无复羽毛之累矣。
” 三仙正在笑谈,只见凝阳到来。
正阳、纯阳出洞迎人,命重阳拜见道祖:“此位即异形真仙李凝阳道君。
”重阳倒身下拜,凝阳急忙留住,道:“汝是通程真人王升下世,不昧前因,幸得钟、吕二仙化度,方能得道成真。
夙愿宏深,度人心切,他日功圆,仙秩高矣。
”重阳听凝阳之言,始知本来面目。
复向凝阳行礼道:“不是二师度化,焉能得觐道祖仙容?今蒙恩指点,誓当尽心济度。
”遂拜辞三仙,回转东海。
三仙亦送出洞门而别。
凝阳与钟、吕二仙在终南游玩。
不表。
且说马宜甫娶孙氏为妻,男材女貌,夫妇如鱼水一般,朝夕吟诗答对,其乐可知。
后直甫身人黄门,不求上达,不乐仕进。
连生三子:长曰庭珍,次曰庭瑞,三曰庭圭。
三子长成,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