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回 阁皂山孙耿炼丹药 冲虚观白沙送泥丸

关灯
    第二十回 阁皂山孙耿炼丹药 冲虚观白沙送泥丸 词曰: 学道人,玄又玄;达至道,炼汞铅。

    帝王屡问长生诀,绵绵呼吸气不辍。

    内外丹成入九天,功圆齐赴幡桃宴。

    从此蓬瀛会众仙,自然跳出三千。

    (右调《下山虎》) 却说丘真人在馆舍安歇,至望日,帝宣召人见于行宫。

    帝劳之曰:“真人远来,有何长生之药以资朕乎?”丘师对曰:“臣无长生之药,只有卫生之道。

    ”帝嘉其诚实,约以腊月八日问道。

    丘师退居馆舍。

    至是帝欲亲征山贼。

     至正月望日,帝设宴于偏殿,虚前席以安丘师之座。

    帝亲降阶,鞠躬请问卫生之道。

    师请帝复坐谛听。

    丘师曰:“太道生天育地,日月、星辰、鬼神、人物,皆从道生。

    天,阳也;地,阴也。

    人居其中,负阴而抱阳。

    故学道之人,去奢俭欲,固精安神,阴消而阳全,则升乎天而为仙。

    愚者以妄为常,以酒为浆,恣情纵欲,耗精损神,阳衰而阴盛,死则沈乎地而为鬼。

    修真者,如转石上山,山愈高而进意难,跬步颠沛,前功俱废。

    以其难为,故举世莫之为也。

    本来真性,静若止水,迨眼悦乎色,耳好乎声,舌嗜乎味,意著乎事,数者纷来而叠至,若飘风之鼓浪也。

    学道之人,修炼其心,一物不著,损之又损,以至无为,与太虚止水相似。

    道人之身耳,治心犹难。

    天于富有四海,日御万几,治心岂易哉?古人以立嗣而娶妻,既嗣立以戒欲。

    盖人生至于四十以上,血气渐衰,故宜戒之。

    今陛下春秋已高,宜修德保身,以介眉寿。

    服药不如独卧。

    药是草木,精为骨髓。

    枯骨髓而添草木,譬如囊中贮金,以金易铁,久之金尽,所存者铁耳,夫何益哉!饮食起居,珍玩货物,亦当依节,不宜稍过。

    天下美地,尽为陛下所有,奈何兵火相继,流散未集,有选清于官为之规画,量免税赋,使军国有足帛之用,黔黎复苏息之期,一举而两得。

    斯即祈福永命之大端也。

    ”帝大悦,令左右书之于策,礼谢而退。

     翌日,问以震雷事。

    师对曰:“尝闻三千之罪,莫大于不孝,天故以是警之。

    今闻国人多不孝者,帝乘威德,可戒其众。

    ”帝悦,遂以师言遍告晓谕国人。

     二月七日,丘师人辞,帝曰:“请师少俟数日。

    前者师之道语,朕有未解者,俟朕悟后,可许师行。

    ”是月,帝出猎于东山,射一大豕,马蹄失驭。

    豕傍立不敢前,左右进马,猎罢方回。

    丘师闻之,入谏曰:“天道好生。

    今圣寿已高,宜少出猎。

    坠马者,天戒也;豕不敢前,天护之也。

    ”帝曰:“朕已深省。

    ”又顾侍臣曰:“但神仙劝我语言,以后都依也。

    ”自此以后,遂不出猎。

     那长春真人归心一定,至三月初七日,又人朝辞驾。

    帝曰:“真人归心未息,朕不敢强留。

    但修身治国之理,朕未洞明,乞真人指示一二。

    使身修,一体无诸疾之苦;国治,百姓享平安之庆。

    天心顺度,万物昌荣。

    民安物阜,则天下平矣;心身安逸,诸神泰矣。

    何以治之斯可矣?”丘师对曰:“修身者,所以长生者是气,所以通灵者是神。

    非养元气,不能长生;非养元神,不能通灵。

    欲修其身者,保其精,养其气,含其神,然后方能精足不思淫,气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睡。

    三宝具足,风寒暑湿,不能入其体;疫疠邪祟,不能害其身。

    心身安逸,疾病不作;神气交结,灾难无侵;深根固蒂,而得长生久视之道也。

    治国者亦然,不外乎此。

    以神为君,以气为臣,以精为民,以一身为邦国,君明天心顺,官清民自安,民安则国富,臣贤则国强。

    治国修身,莫过于此矣。

    今主上身居万乘之尊,常以自身当先,亲冒矢石,是以身轻于天下,所谓保身者不处也。

    必须慎之。

    ”帝大悦,曰:“真人之言,皆金玉也。

    朕深省。

    ”赐礼极丰,丘师皆不受。

    帝命阿里鲜护师东还,送者皆泣别。

     师回,道出居庸,遇群盗蜂拥而至。

    阿里鲜欲拔剑相迎,师止之曰:“不必用武,恐伤性命。

    我特以言化之,斯可也。

    ”师坐车上,向群盗拱手曰:“我本南来道士,奉帝诏而入蒙古,今特归南,更无金银宝物,惟有护送将官。

    彼欲出马交战,犹恐伤生害命,贫道应而止之。

    盖闻为盗者,道、德、仁、义、礼、智、信,七者全备,方名大盗;悄然缺一,不名盗也。

    无道立身,此身不久;悖德行持,神人共恶。

    神恶人背,天心不顺,性命难保,何为盗也!夫大盗者,立身行道,上顺天心,以德育民,心不离背。

    无辜不得损害伤生,视万物众生皆如赤子,仁也;患难相救,异姓同亲,义也;赏罚分明,贞节人伦,礼也;以寡敌众,临危取胜,智也;出言如矢,约期不误,既诺不违,既与不悔,信也。

    凡为盗者,有此七字,能可以保身立名,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劫富赠贫,可以积功;伐暴济困,可以修德。

    生无臭秽之名,殁为正直之神。

    人人恭敬,方方瞻仰,芳名万世,岂不快哉!诸君当可效之,何独不然也?”众盗闻师之言,稽首称扬道:“此乃有道之人,言如金玉,众当信之。

    ”叩谢而去。

    丘师人燕,南行往山东齐州天长观居之,送回阿里鲜归北缴旨。

    不表。

     且说马丹阳同孙不二、耿仙姑在终南别过吕祖,丹阳用十三针治人疾病,著手回春,拯救生民,遍处行功,随方度化。

    不表。

     那耿仙姑同孙不二常至山中采药济世。

    时游南岳衡山,采药于回雁峰,遇见魏夫人,引入大虚洞天,朝见闲礼元君卫真人。

    元君命扶厄府君崔钰设宴,邀请朱陵仙嫔丁淑英元君相陪,命仙姬奏乐。

    孙、耿二仙上前拜谢,道:“我等愚劣,初入仙班,蒙上仙魏夫人引入仙府,得见上真,感激之至。

    更叨盛宴赐坐,实不敢当!”卫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