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关灯
小
中
大
想着想着,她绞着松花汗巾的手指突然收紧,指节都泛出了青白之色。
犹豫再三,她还是开口劝道:“良媛,这藕带性寒,又不好消化……”可话还没说完,抚琴已经舀了一勺辣汤拌进饭里,原本洁白的米饭瞬间被染成了淡红色。
抚琴的筷子尖在米饭里顿了顿,唇上还沾着亮晶晶的辣油,笑着说道:“嬷嬷,我也不知怎么回事,总是饿得厉害。
我就吃一碗饭,应该不打紧的。
”说完,还冲着刘嬷嬷甜甜地笑了笑。
虽说嘴上这么说,但听完刘嬷嬷的劝阻,抚琴伸向桌上菜肴的手还是慢了下来。
她心里清楚,古代可没有现代那些专业的医生和先进的医疗工具,若是胎儿太大或者胎位不正,连剖腹产都做不了。
前世她的表姐生孩子时,就是因为营养太好,孩子过大,表姐又坚决不愿剖腹产,怕留下疤痕,最后遭了不少罪。
女人生孩子,本就是半只脚踏进鬼门关,想到这儿,抚琴也不敢吃得太饱了。
放下筷子后,刘嬷嬷赶忙递上一杯炒米茶,这可是她专门做的民间偏方。
糙米在铁锅里用慢火细细翻炒至金黄,再煮成淡黄色的茶汤,米香扑鼻。
抚琴捧着碗,小口小口地啜饮着,炒米微微的焦苦味反而让她觉得胃里舒坦了许多,那股酸辣的感觉也渐渐消散了。
吃饱喝足的抚琴慵懒地靠在椅背上,浑身懒洋洋的,想着自己现在舒服的在宫里有人伺候,太子却不知现在身在何处。
抚琴想到自己刚被原身爹娘卖掉的时候,正值旱灾,地里全是干裂的田地,四处都是逃荒的流民,为了活下去,卖儿卖女的场景随处可见。
可是这个时候她身在深宫,也不知道怎么样才能帮到太子。
她想着去捐银子在宫外建个粥棚,可又犯起了难。
自己虽有不少赏赐,可都是宫中的物件,不方便拿到宫外去变现;再说了,自己在东宫根基尚浅,也没几个能用得上的人,这事怕是行不通。
想到洪水之后可能发生的疫病,抚琴只觉得一阵心慌,突然,她灵机一动,自己虽说不懂医术,可之前也了解过不少简单的防疫知识,她可以写信寄给太子啊,说不定可以帮上忙。
说干就干,抚琴立刻起身,朝着书桌走去…… 第四十七章 "含烟,研墨。
"她挽起衣袖,露出纤细的手腕,"再取些上好的宣纸来。
" “良媛,天色已经晚了,这是要写些什么吗?”含烟拿着灯火放在了书桌上,又开口道:“主子,要不还是先休息吧,等明天再弄,这天色晚了仔细熬坏了眼睛。
” “不必,很快就好的。
”见抚琴坚持,含烟无奈,只得快步去拿砚台,又端来清水,用墨条慢慢研磨起来,动作娴熟又利落,不一会儿,墨香便在屋内弥漫开来。
待笔墨备齐,抚琴深吸一口气,提笔写下"防疫要略"四个字。
笔锋刚落到"疫"字最后一捺,她突然僵住了宣纸上的字歪歪扭扭像蚯蚓爬,横不平竖不直,连墨迹都深浅不一。
"这..."抚琴耳根发烫。
她这才想起自己虽然识字,可作为现代人,毛笔字水平仅限于小学书法课。
就这种字寄给殿下,只怕他连看都看不懂,抚琴尴尬地讪笑两声。
含烟瞧着抚琴的模样,眼中满是不解,又关切地开口问:“良媛,怎么了,可是这笔不合用吗?”宫中的侍女大多没什么机会识字读书,所以含烟看了半天,只觉得自家良媛学识渊博,会写字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压根没看出这字写得有多糟糕。
抚琴苦笑着摇了摇头,无奈说道:“我写的字太丑了,只怕殿下看不懂。
” 含烟这才恍然大悟,“哦,良媛您原来是想给太子殿下寄信呀,咱们府上有专门写信读信的小太监,我去把他召过来。
”说着,
犹豫再三,她还是开口劝道:“良媛,这藕带性寒,又不好消化……”可话还没说完,抚琴已经舀了一勺辣汤拌进饭里,原本洁白的米饭瞬间被染成了淡红色。
抚琴的筷子尖在米饭里顿了顿,唇上还沾着亮晶晶的辣油,笑着说道:“嬷嬷,我也不知怎么回事,总是饿得厉害。
我就吃一碗饭,应该不打紧的。
”说完,还冲着刘嬷嬷甜甜地笑了笑。
虽说嘴上这么说,但听完刘嬷嬷的劝阻,抚琴伸向桌上菜肴的手还是慢了下来。
她心里清楚,古代可没有现代那些专业的医生和先进的医疗工具,若是胎儿太大或者胎位不正,连剖腹产都做不了。
前世她的表姐生孩子时,就是因为营养太好,孩子过大,表姐又坚决不愿剖腹产,怕留下疤痕,最后遭了不少罪。
女人生孩子,本就是半只脚踏进鬼门关,想到这儿,抚琴也不敢吃得太饱了。
放下筷子后,刘嬷嬷赶忙递上一杯炒米茶,这可是她专门做的民间偏方。
糙米在铁锅里用慢火细细翻炒至金黄,再煮成淡黄色的茶汤,米香扑鼻。
抚琴捧着碗,小口小口地啜饮着,炒米微微的焦苦味反而让她觉得胃里舒坦了许多,那股酸辣的感觉也渐渐消散了。
吃饱喝足的抚琴慵懒地靠在椅背上,浑身懒洋洋的,想着自己现在舒服的在宫里有人伺候,太子却不知现在身在何处。
抚琴想到自己刚被原身爹娘卖掉的时候,正值旱灾,地里全是干裂的田地,四处都是逃荒的流民,为了活下去,卖儿卖女的场景随处可见。
可是这个时候她身在深宫,也不知道怎么样才能帮到太子。
她想着去捐银子在宫外建个粥棚,可又犯起了难。
自己虽有不少赏赐,可都是宫中的物件,不方便拿到宫外去变现;再说了,自己在东宫根基尚浅,也没几个能用得上的人,这事怕是行不通。
想到洪水之后可能发生的疫病,抚琴只觉得一阵心慌,突然,她灵机一动,自己虽说不懂医术,可之前也了解过不少简单的防疫知识,她可以写信寄给太子啊,说不定可以帮上忙。
说干就干,抚琴立刻起身,朝着书桌走去…… 第四十七章 "含烟,研墨。
"她挽起衣袖,露出纤细的手腕,"再取些上好的宣纸来。
" “良媛,天色已经晚了,这是要写些什么吗?”含烟拿着灯火放在了书桌上,又开口道:“主子,要不还是先休息吧,等明天再弄,这天色晚了仔细熬坏了眼睛。
” “不必,很快就好的。
”见抚琴坚持,含烟无奈,只得快步去拿砚台,又端来清水,用墨条慢慢研磨起来,动作娴熟又利落,不一会儿,墨香便在屋内弥漫开来。
待笔墨备齐,抚琴深吸一口气,提笔写下"防疫要略"四个字。
笔锋刚落到"疫"字最后一捺,她突然僵住了宣纸上的字歪歪扭扭像蚯蚓爬,横不平竖不直,连墨迹都深浅不一。
"这..."抚琴耳根发烫。
她这才想起自己虽然识字,可作为现代人,毛笔字水平仅限于小学书法课。
就这种字寄给殿下,只怕他连看都看不懂,抚琴尴尬地讪笑两声。
含烟瞧着抚琴的模样,眼中满是不解,又关切地开口问:“良媛,怎么了,可是这笔不合用吗?”宫中的侍女大多没什么机会识字读书,所以含烟看了半天,只觉得自家良媛学识渊博,会写字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压根没看出这字写得有多糟糕。
抚琴苦笑着摇了摇头,无奈说道:“我写的字太丑了,只怕殿下看不懂。
” 含烟这才恍然大悟,“哦,良媛您原来是想给太子殿下寄信呀,咱们府上有专门写信读信的小太监,我去把他召过来。
”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