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关灯
    沈筝刚走出书房,赵休与那位府衙捕快便迎面走来。

     赵休上前一步,将手中用湿布包着的稻子递给了沈筝。

     “大人,这是王广进替咱们选的两株稻子,您看看。

    ” 沈筝将稻子接过来,揭开湿布一看,稻子的根系也被他们用湿布缠了起来,看那大小,其中还裹了不少泥土。

     这两株稻子与沈筝想的差不多,不算特别茂盛,但也称得上是整个稻田的平均水平。

     只见整株稻子颜色还偏青,十几个稻穗上挂着的谷粒已然灌浆完成,看起也是颇为饱满。

     沈筝点头,将两株稻子重新包了回去,递给了府衙捕快。

     “到时候给送稻子与棉布的人说一声,这一路上勤洒水,包着的布不能干,下面的土也要保持湿润,不然到时候圣上见到的可就是枯稻子了。

    ” 府衙捕快点头接过稻子,沈筝接着说道:“快些回去复命吧,本官的回信记得给余大人。

    ” 府衙捕快本就有命在身,朝沈筝拱手后便快步而去。

     第120章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加更小章) 沈筝见他走后,便唤住了赵休,从怀中掏出了地图,在两人面前展开来。

     赵休还是第一次见这地图,止不住地惊叫连连。

     “大人,这地图竟是如此精妙,地貌地势一览无余不说,竟连街道名称,大户府邸都有标注!” 赵休在心中暗暗想着,他家大人如若不是神仙转世,那便是世外高人,连这种东西都能搞到手! 沈筝并未回答,而是伸手指着魏府的位置,问道:“这魏府,是何人的府邸,为何无人居住?” 赵休都不用朝她手指的地方看,便知道她说的是哪个地方。

     这整个同安县就只有一个魏府,那便是上上任县令的居所。

     一想到这个魏县令,赵休撇了撇嘴,同为县令,那人连大人的一根毫毛都比不上! 沈筝见他光撇嘴不说话,忍不住问道:“怎的了,可是那魏县令做了什么事儿?” 一说这个赵休可就来劲了,他面色不屑,不屑中还夹杂了些许厌恶,那人在同安县任职,其实也就是四年前的事儿,那时赵休也是刚入县衙的小小捕快。

     片刻后赵休问道:“大人可知,那位魏县令任职之时,我同安县秋收时的赋税是多少?” 这沈筝还真没去了解过,她直接问道:“多少?” “十之税五。

    ”赵休恨恨说道。

     “什么?!他为何敢如此?” 饶是沈筝也是一惊,灾荒严重之时,地方衙门是可以酌情调整税收,毕竟衙门要运行,该上缴到国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