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关灯
    粮食也要上缴。

     但这规定虽说是酌情,但真正使用的地方官员却不多,基本也都按照十之税二的标准在征收秋粮。

     只因之前'酌情'调整税收的官员,都没个好下场。

     其中的道理再简单不过,一般的官员也都懂,这压榨民众,乃是下下之选,你这时提高了赋税,县衙是收得盆满钵满没错,可下面的民众是叫苦连连啊。

     民众们生活困难,整体经济水平下跌,你这个地方还想盘活起来?还想富起来? 无稽之谈罢了。

     只要这么搞过一次,那这个地方往后的日子便会越过越苦,陷入恶性循环。

     除非有人能跟沈筝似的,'啪'一下拿出一种能亩产千斤的粮食,不然想提高秋粮赋税?那便是自寻死路! 果然,赵休接下来的话,便印证了沈筝方才的想法。

     “其实那之前咱们县没大人您刚来的时候那么穷的,还稍微能......好上那么一点点。

    ” 赵休说这话时有些没底气,因为他话里的一点点,还真就只是一点点,照样比不上柳阳府里的其他几个县。

     沈筝顿时有些心疼,在她没来之前,大家伙都是过得什么苦日子啊。

     赵休叹了口气,接着说道:“那人当真比不上大人您分毫,那时他就为了修建他那个府邸,大肆征税,搞得大家苦不堪言,所以那魏府如今也没人想涉足,并且那时的知府大人还不是余大人,县里的人费了好大的劲,那位知府大人才派人过来,不过好在最后还是将那姓魏的给发落了。

    ” 沈筝听到这,伸手拍了拍赵休的肩膀。

     “都过去了。

    ” 赵休闻言立即一笑,“可不是都过去了!如今大家都在说,之前的苦日子,是为了遇到大人您做铺垫呢!一切都值了!” 沈筝一愣,这也能把她扯进去。

     赵休见她不说话,又开口问道:“大人问这魏府,是有什么事儿吗?” 沈筝回过神来,指着地图上的魏府说道:“若是咱们将县学设在这儿,你觉得如何?” 赵休闻言一拍手,“属下怎么没想到呢,这魏府不论是位置上,还是占地上,改作县学,都极为合适啊!” 其实也不是他没想到,而是这魏府,对于同安县的众人来说,算得上是一耻辱。

     这魏府是拿什么修起来的? 是拿他们的血汗粮食修起来的!所以他们每每看见那魏府之时,心中便不是滋味得很。

     但如今沈筝这一提议,让赵休心中舒畅不少。

     将魏府改作县学,不就是实打实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