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关灯
小
中
大
沈筝越琢磨越觉得这个办法可行。
她卖给各地官府的稻种,远远大于他们公田的稻种需求,那多出来的稻种,各地官府会怎么处理,在春种之时就会体现出来。
官府家眷,地主乡绅不必管,到时候只看有多少平民百姓种了这水稻,再按出芽育苗率,倒推出官府卖了多少稻种给百姓。
相当于无形之间,在官场筛了一批人出来。
但这个方法,也有弊端,工作量太过庞大,她与余正青二人来做,怕是吃不消。
沈筝将自已的疑虑讲了出来。
余正青轻笑,有些感慨:“本官之前,恨不得没人知道本官的家世,永宁伯之子这个身份,让本官永远活在父亲的庇佑下,在上京城中,我不是余正青,不是余大人,而是永宁伯之子,小余大人。
” 沈筝垂眼,没有接话,上京城的权利中心,如今还不是她能接触到的,少说,多学,多看便是。
余正青说出来,也并不是想得到沈筝的回答或是安慰,他继续说道: “那时候不喜欢,是因为空有个名头,本官做起事来反而碍手碍脚,要顾忌我亲的名声,和......官场势力分布。
” 沈筝点点头,整个官场就是一棵参天大树,地底树根错综复杂,有些紧密缠绕,密不可分,有些又必须互相争夺养分。
余正青笑了笑,眼神都比方才明亮了些。
“但本官如今换个角度,审视本官这高官之子的身份,才发现不全是苦恼。
” “方才你我所说之事,如若只有你我二人,消息渠道浅薄,人手不够,耳目不够。
但本官换个身份,不是柳阳知府,而是永宁伯之子的话,那咱们便可放开了手脚去做事。
” 余正青说完舒了口气,“本官来柳阳府后,一直隐藏身份背景,如今看来,倒是不必了,永宁伯之子便永宁伯之子吧,那本官便好好用这一身份办事儿,待到后面,本官不信,靠自已不能成为余正青。
” 沈筝抬起头来看向余正青,这时才明白,他一直以来的心魔所在。
他想做自已,但他的父亲永宁伯,像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横在他与世人面前。
他无奈,痛苦,却又无能为力。
沈筝也轻叹了口气,人生在世,无论身居何等地位,都会有属于自已的烦恼,他们这些小人物也不能例外。
烦恼不分高低贵贱,不同的人对待问题的感受自是不同。
就像之前的同安县民为了填饱肚子烦恼,但这在富裕人家眼中,像是个笑话。
但你又如何能说,肚子填不饱就不是一件烦恼事儿? 所以之前在沈筝眼中,高官之子,是多值
她卖给各地官府的稻种,远远大于他们公田的稻种需求,那多出来的稻种,各地官府会怎么处理,在春种之时就会体现出来。
官府家眷,地主乡绅不必管,到时候只看有多少平民百姓种了这水稻,再按出芽育苗率,倒推出官府卖了多少稻种给百姓。
相当于无形之间,在官场筛了一批人出来。
但这个方法,也有弊端,工作量太过庞大,她与余正青二人来做,怕是吃不消。
沈筝将自已的疑虑讲了出来。
余正青轻笑,有些感慨:“本官之前,恨不得没人知道本官的家世,永宁伯之子这个身份,让本官永远活在父亲的庇佑下,在上京城中,我不是余正青,不是余大人,而是永宁伯之子,小余大人。
” 沈筝垂眼,没有接话,上京城的权利中心,如今还不是她能接触到的,少说,多学,多看便是。
余正青说出来,也并不是想得到沈筝的回答或是安慰,他继续说道: “那时候不喜欢,是因为空有个名头,本官做起事来反而碍手碍脚,要顾忌我亲的名声,和......官场势力分布。
” 沈筝点点头,整个官场就是一棵参天大树,地底树根错综复杂,有些紧密缠绕,密不可分,有些又必须互相争夺养分。
余正青笑了笑,眼神都比方才明亮了些。
“但本官如今换个角度,审视本官这高官之子的身份,才发现不全是苦恼。
” “方才你我所说之事,如若只有你我二人,消息渠道浅薄,人手不够,耳目不够。
但本官换个身份,不是柳阳知府,而是永宁伯之子的话,那咱们便可放开了手脚去做事。
” 余正青说完舒了口气,“本官来柳阳府后,一直隐藏身份背景,如今看来,倒是不必了,永宁伯之子便永宁伯之子吧,那本官便好好用这一身份办事儿,待到后面,本官不信,靠自已不能成为余正青。
” 沈筝抬起头来看向余正青,这时才明白,他一直以来的心魔所在。
他想做自已,但他的父亲永宁伯,像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横在他与世人面前。
他无奈,痛苦,却又无能为力。
沈筝也轻叹了口气,人生在世,无论身居何等地位,都会有属于自已的烦恼,他们这些小人物也不能例外。
烦恼不分高低贵贱,不同的人对待问题的感受自是不同。
就像之前的同安县民为了填饱肚子烦恼,但这在富裕人家眼中,像是个笑话。
但你又如何能说,肚子填不饱就不是一件烦恼事儿? 所以之前在沈筝眼中,高官之子,是多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