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关灯
小
中
大
有了一次生死劫,他们到底与薛瑜情分不同,新来的一批人也很服气这些之前调来的老伙计,新老两拨之间倒没有出什么大问题,就算是之前四人被免了职,刚刚回来就得了任命也一样。
和薛瑜一起从人群里悄悄离开的还有兵械坊五位匠人,水泥他们不曾接手,但弹簧马车是他们眼皮子底下出来的,看到能够被人认可,整个人都与有荣焉,兴奋得满脸红光。
“还是读书好啊,殿下什么做出来都很好。
” “之前谁说耽误修理的来着?” “去去,别胡说八道!殿下做得什么不好!” 走出一段路,几人一起进了薛瑜的别苑,面对装潢精致的小院,他们都有些拘束。
皇帝之前说的话他们也都听到了,从此后薛瑜就是他们的顶头上司,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
加上水泥和马车两项听那意思都要行宫来承担,他们实在是心里打鼓,不知道之后的安排到底如何。
薛瑜站在廊下,招呼他们过来,“这次能赶上这个时间,多亏了各位赶工。
” 姜匠应得最快,“全赖殿下。
之后说出去这都是我们隆山行宫的匠人手里出的,别管是哪家世家,惹我们不高兴就老老实实排着队去,实在没有比这更畅快得了。
” 他显然之前做署令时受过世家的气,薛瑜笑着点点他。
“闲话不提,先说你们最担心的。
今日所说行宫工坊,虽然也是行宫下辖,但并非是兵械坊与马具作坊两处,而是公田那边新设立的工坊。
你们以后还是主要负责驻军的需求。
” 闻言,几个匠人又是高兴,又有些失望。
高兴是因为不会因为赚钱的事情影响军营那群大爷的事,失望则是因为自己手里少了一笔入账。
身为工匠,每月的工银虽是定额,但赏银多少要看完成的工作数量质量。
行宫工坊平日里就管管马具损耗、农具和隔壁军营的各种东西维修,勉强糊口。
而这个月秋狩,军营驻军成倍上升,不仅维修工作多了,还多了个马蹄铁的差事,他们虽然忙碌些,但最后拿的也多,不比闲着好多了? 他们没有说出来,但脸色上露出来了些遗憾,薛瑜拍了拍手,吸引回他们的注意力,“当然,不是说你们就会闲下来。
让你们只管驻军需求也是为了我们大齐的军事保密考虑,你们和你们的学徒们大多是出身民兵,天然不会背叛我们大齐,对吗?强军卫国是我们每个齐人心中都有的念头,接下来你们要扛起来的任务很重,希望你们能够克服。
” 听说有重任委托,不仅是最爱表现的姜匠眼睛亮了,连其他人也被说得激动起来。
为了大齐,为了强军! “一是山下新的工坊大多都是没什么经验的匠人,我需要调一位匠师和一些基础扎实的学徒过去负责教学。
” 薛瑜拿出一张设计图,推了过去,“二则,此前乱世时有传言木牛流马一说,我自古籍翻阅多时,拼凑出一辆人力自行车,还请各位尽快试验出合适的材料做出来。
这车做起来容易,但是能够平稳行驶并且价格便宜,就是一道难题。
未来能否以机关代畜力,就要看各位的了。
” 好在墨家机关术在匠人们之间流传深远,木牛流马和之前的计步车都称得上巧夺天工,薛瑜拿出的自行车其实相对并不出奇。
拿出自行车也是薛瑜经过慎重考虑的结果,让行宫兵械坊闲下来或者去做商业订单实在有些埋没,她将两边工坊分开,那么这边就要负责国事或者军事器械出产。
兵贵神速,马不是不好,但耗费太大,步兵走起来慢得出奇,折中一下看看,只有自行车是最合适的选择。
而要军用,就不能把自行车流到外面去,正是兵械坊极好的产品选择。
她为此花了一整夜画图,最后还是不能确定不用橡胶轮的话用什么皮革和木材更合适,干脆交给这些成天和材料打交道的人去做。
听说给他们交代了任务,几个人安下了心,兴冲冲凑在一起头挨着头看起图纸,倒是姜匠对这个不大感兴趣,追问道,“殿下心中可有师长人选?若是可以,仆愿为殿下分忧。
” 行宫内的兵械坊自成体系多年,他虽有技术,但到底之前是做过官的,在这里消磨伺候大兵总是不甘心的,这次听到薛瑜有新的规划,立刻就来毛遂自荐。
薛瑜似笑非笑看他一眼,点了头,“其他带去的学徒需要五位联名选出,明天早上来我这里点卯出发。
我只有两个要求,他们要基础扎实,性子踏实。
放心,教学不会占用学徒们太长时间,教会一批人做马车,然后理理他们的木匠铁器等等的基本功就够了,要是他们教得好,还来得及
和薛瑜一起从人群里悄悄离开的还有兵械坊五位匠人,水泥他们不曾接手,但弹簧马车是他们眼皮子底下出来的,看到能够被人认可,整个人都与有荣焉,兴奋得满脸红光。
“还是读书好啊,殿下什么做出来都很好。
” “之前谁说耽误修理的来着?” “去去,别胡说八道!殿下做得什么不好!” 走出一段路,几人一起进了薛瑜的别苑,面对装潢精致的小院,他们都有些拘束。
皇帝之前说的话他们也都听到了,从此后薛瑜就是他们的顶头上司,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
加上水泥和马车两项听那意思都要行宫来承担,他们实在是心里打鼓,不知道之后的安排到底如何。
薛瑜站在廊下,招呼他们过来,“这次能赶上这个时间,多亏了各位赶工。
” 姜匠应得最快,“全赖殿下。
之后说出去这都是我们隆山行宫的匠人手里出的,别管是哪家世家,惹我们不高兴就老老实实排着队去,实在没有比这更畅快得了。
” 他显然之前做署令时受过世家的气,薛瑜笑着点点他。
“闲话不提,先说你们最担心的。
今日所说行宫工坊,虽然也是行宫下辖,但并非是兵械坊与马具作坊两处,而是公田那边新设立的工坊。
你们以后还是主要负责驻军的需求。
” 闻言,几个匠人又是高兴,又有些失望。
高兴是因为不会因为赚钱的事情影响军营那群大爷的事,失望则是因为自己手里少了一笔入账。
身为工匠,每月的工银虽是定额,但赏银多少要看完成的工作数量质量。
行宫工坊平日里就管管马具损耗、农具和隔壁军营的各种东西维修,勉强糊口。
而这个月秋狩,军营驻军成倍上升,不仅维修工作多了,还多了个马蹄铁的差事,他们虽然忙碌些,但最后拿的也多,不比闲着好多了? 他们没有说出来,但脸色上露出来了些遗憾,薛瑜拍了拍手,吸引回他们的注意力,“当然,不是说你们就会闲下来。
让你们只管驻军需求也是为了我们大齐的军事保密考虑,你们和你们的学徒们大多是出身民兵,天然不会背叛我们大齐,对吗?强军卫国是我们每个齐人心中都有的念头,接下来你们要扛起来的任务很重,希望你们能够克服。
” 听说有重任委托,不仅是最爱表现的姜匠眼睛亮了,连其他人也被说得激动起来。
为了大齐,为了强军! “一是山下新的工坊大多都是没什么经验的匠人,我需要调一位匠师和一些基础扎实的学徒过去负责教学。
” 薛瑜拿出一张设计图,推了过去,“二则,此前乱世时有传言木牛流马一说,我自古籍翻阅多时,拼凑出一辆人力自行车,还请各位尽快试验出合适的材料做出来。
这车做起来容易,但是能够平稳行驶并且价格便宜,就是一道难题。
未来能否以机关代畜力,就要看各位的了。
” 好在墨家机关术在匠人们之间流传深远,木牛流马和之前的计步车都称得上巧夺天工,薛瑜拿出的自行车其实相对并不出奇。
拿出自行车也是薛瑜经过慎重考虑的结果,让行宫兵械坊闲下来或者去做商业订单实在有些埋没,她将两边工坊分开,那么这边就要负责国事或者军事器械出产。
兵贵神速,马不是不好,但耗费太大,步兵走起来慢得出奇,折中一下看看,只有自行车是最合适的选择。
而要军用,就不能把自行车流到外面去,正是兵械坊极好的产品选择。
她为此花了一整夜画图,最后还是不能确定不用橡胶轮的话用什么皮革和木材更合适,干脆交给这些成天和材料打交道的人去做。
听说给他们交代了任务,几个人安下了心,兴冲冲凑在一起头挨着头看起图纸,倒是姜匠对这个不大感兴趣,追问道,“殿下心中可有师长人选?若是可以,仆愿为殿下分忧。
” 行宫内的兵械坊自成体系多年,他虽有技术,但到底之前是做过官的,在这里消磨伺候大兵总是不甘心的,这次听到薛瑜有新的规划,立刻就来毛遂自荐。
薛瑜似笑非笑看他一眼,点了头,“其他带去的学徒需要五位联名选出,明天早上来我这里点卯出发。
我只有两个要求,他们要基础扎实,性子踏实。
放心,教学不会占用学徒们太长时间,教会一批人做马车,然后理理他们的木匠铁器等等的基本功就够了,要是他们教得好,还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