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关灯
    有人深思,有人却生出期待来,“现在有考试,有部门考核,和老师们当初不一样。

    只要好好学,只要努力,总有出人头地的一天。

    ” 他们没有畏难,而是继承了群贤书社里和他们一起上课的一些小师弟师妹、继承了陈安和其他出身军中的师长们的意志。

     送走了对未来充满期待的少年青年们,有的前任胥吏回去数了数自己在群贤书社赚的钱,揣着钱袋回来,向陈安告辞,“或许我已经老了,但我还想再试一次。

    ” 能开第一次考试,就会有第二次,他们愿意等一次机会,重新回自己汲汲营营多年的地方看看,到底是什么让它焕发出了生机。

     陈安与他们的对话,并没有传到其他人耳中,等到尚在辛苦补基础的学生放完假回来,和讲堂里的老师一起看着他们的同学们发起了呆:你们不是老师吗,怎么跟我们一起来听课了! 薛瑜看着群贤书社出现给人群里带来的不同变化,轻轻笑了一下。

    优秀的卷子是前进方向,糟糕的卷子是显示最低的下限。

    有人看到的是胥吏的优秀,也有人看到的是胥吏的糟糕,觉得都远不如自家族学学习出来的子弟。

     优秀与糟糕两者结合,让人感受到普通人也能达到的优秀,制造跳一跳、念几天书就能过上好日子的可能性,才是张贴出卷子的真实目的。

     没几天,薛瑜路过吏部,和一个身上官袍很新的小吏迎面撞上,疾步而行的小吏手中捧着的书卷被伸手阻拦的侍卫推开,要不是后面补救了一把,眼看就要砸一地。

    小吏吓坏了,连声道歉,声音卑微极了。

     薛瑜很快认出他是考试当天最后一个到来的考生,能在不利开局稳住心态考上,也算是个人才。

     “不是你的错。

    考进来就好好做事,快去吧。

    ”薛瑜温声勉励一句,等人诚惶诚恐走了,才问起了陈关他的名字。

     考上的四百考生的审查内容陈关是看过的,想了一下,张口就道,“余善,余家旁支庶子……” 后面的内容薛瑜没在意,只大概了解了一下余善的不受重视和落魄。

    熟悉的名字唤起了记忆,她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余善的眼熟。

    当初清颜阁招掌柜的时候,和喜儿一起来面试的,不就是她觉得不合适做销售的余善嘛!看来后来他另有遭遇,也算是件好事。

     就是不知道工部侍郎意识到自家同姓人跑来做了个胥吏,会不会觉得丢脸了。

     薛瑜脑筋转了转,“走,去吏部。

    ”给已经混熟了的侍郎灌了一肚子的“内部欺负同僚影响恶劣应该阻止或者降低出现频率”的内容,她才心满意足地离开。

     154.晦日春游一介无名之辈 皇帝鲜少搞与民同乐的铺张浪费举动,但今年第一个晦日,绝大部分部门休沐放假,他最后还是允了薛瑜和薛玥两个一起跟着苏禾远出行,在非官方场合展示一下皇室的面貌。

     虽然不太确定苏禾远和背后的苏家到底和皇帝达成了什么秘密协定,但提议都摆在了眼前,皇帝点了头,薛玥也很想出去玩,薛瑜也不能说她更想猫在秘书省痛苦赶稿。

     刷脸对她来说有好处,她倒不至于不识好人心。

     京城剩下的世家纨绔和没进军营也没被塞进商队的中不溜军勋子弟,实话说薛瑜都不太熟,总不好意思去蹭将作监或者六部哪位尚书的家庭出游,最后还是跟着苏禾远和李娘子,靠着妹妹的师长们快乐游玩。

     京城附近有一条最终融入护城河的溪流,一月底的腊梅未落尽,青草初生,碎冰伴着小溪潺潺流过,相对来说是附近除了往庄子上和远郊跑以外最佳的观景所在。

     地方好就意味着人多,熟人更多,薛瑜听到苏禾远开始考校薛玥诗文就借口离开了,四处转转,先是遇上了乔尚书携妻慢行,后是碰到了工部尚书苏合折花赠美人。

    什么踏青,堪比情人节了好吗! 出去转了一圈和同样惊恐的纨绔们对话一番,刷了刷脸,薛瑜看时间差不多,刚要回去,就见前面小溪旁跪坐着一个少女。

     不,不是少女,是一位中年妇人。

    她的鬓发已经带上了些白,但身形窈窕,举止灵动,不仔细看当真与少女没什么区别。

     薛瑜生出了几分好奇,又觉得有些熟悉,靠近了些。

    还没走到旁边,就见妇人回头望着她笑眼弯弯,“在水边,小心点呀。

    ” 倒是抢了薛瑜的台词。

     “三娘一个人在这里吗?”薛瑜左右看看没看到有人陪同钟三娘,不禁一皱眉。

    但心里生出的怒气和不满,到底是因为方锦湖在外,而她没有遵守承诺保护好他要保护的人,还是其他的什么,她并不想去分辨明白。

     钟三娘拨了拨水,心情很好的样子,娇声埋怨,“做什么让人陪,我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