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关灯
小
中
大
后的母亲的重视。
于是,爱屋及乌之名再次不胫而走。
薛瑜已经懒得管稀奇古怪的流言了,只要陈关带人盯着没有往奇怪负面的方向发展,明天说她是三头六臂她也不在乎。
她手上接到了最新消息,第一批异国商人和他们的同行者,已经靠近了鸣水县城。
异国商队到来的时间,比薛瑜收集消息按照往年预估的时间早不少,往年要到三月皇帝诞辰才会随着祝贺的使臣队伍一同前来的商队,这次先一步出发。
往前推一下出发时间,就知道在正月与腊月之交,这些商人就顶着冰雪和团圆佳节的气氛上路了,十分罕见。
鸣水通过原材料收集道路和与周边搞好关系提前获得的消息,对京城来说就是极佳的用来打时间差的预备时间,薛瑜敲敲纸面,唤来陈关吩咐下去。
或许,她有意在胥吏考试张榜时安排下去的靶子,会和苏禾远与国子监提前做了准备的经籍大讨论、投资了商队的士族们期待已久的楚黎商队一起,开始进入踩雷爆发期? 毕竟,她这个三皇子丢人丢到国外去,听上去可比在国内翻车严重多了。
怀着期待的薛瑜遣人趁着宫门没有落锁离开,另一边,鸣水城外路上,两支远道而来的商队眺望着年复一年都是土黄色的城池,发出了低声嗤笑。
155.惊叹(二更)土包子竟是我自己…… 作为距离京城最近的县城,也是商路上最后一处歇脚的地方,鸣水县城里的生机尚未复苏。
本以为有了去年风靡楚国都城的肥皂后,齐国已经与曾经见过的模样有了变化,但不管是兴致勃勃来看看齐国的人,还是想要抓紧时间赶路的商队头领,看见远远看着毫无变化的小城,一时大摇其头。
齐国的贫穷凋敝从城池状态可见一斑,习惯了江南灰墙青瓦,一路上看着齐国除了边关城池外,一个比一个破旧的城池,直到京城附近仍然如此穷酸,对肥皂本身的怀疑和轻视不可避免地浮了上来。
“我们都忍了一路了,难道安阳城在望,却要我们住在这座城里?”商队里带着怀揣着第一次出远门,来亲眼看看齐国的游学楚人,一路上吃的辛苦已经差不多把期待磨平,如今只希望能平平稳稳进城,少吃点苦头。
商队头领应和几声,骑马绕了商队前方一圈,打了个呼哨,“全速前进!天色不早,我们去安阳城!” 骑士们和车夫们纷纷应声,一直没怎么出声的部分人皱眉道,“要是阿叔说的距离不假,从这里赶路到安阳城,恐怕也是进不了城的,得在外面守一夜。
” “你们黎人愿意住就住去吧,我们是受不了了。
比起继续在那些到处都是土、只有剌嗓子的粟米糊糊的客店里住一夜,身上不知还会沾染什么牲畜味道,我宁愿去安阳城外在马车上睡一宿!” 初春逐渐冰消雪融,冻土解冻,好走的路只有一两条,随着接近京城,来自不同方向的商队难免相遇。
两支商队从遇到后就结伴而行了几天,不同国家的鄙视链在商队之间传承下来,眼看已经形成了无法回避的矛盾。
黎国商队管事轻轻躬身行礼,笑容可掬,“那就就此别过,不耽误诸位与刘管事行程了。
” 楚国商队的刘管事头疼得厉害,对在路上碰到几个世家小郎君就甩不掉十分无奈,要是王谢两家也就算了,这群家伙都只能算是二三层次的附庸家族孩子,一身傲慢习气也不知跟谁学的,他们或多或少在楚国都有着高贵的身份,而他只是个管事,让商队头领完全不能怠慢。
不过,鸣水县城的糟糕他也是有印象的。
鸣水作为齐国京城脚下小城,连个客店都没有,只有一家时常会有牲畜寄卖的脚店,别说住下他们全部人,连黎国商队一半人都住不下,他感谢黎国商队的善解人意,但也觉得如果黎国商队不打肿脸充胖子的话,没多久他们就得出来追上自己一行。
左右都还会见面,客气话怎么说都行。
两队相互别过,一队顺着道路直奔京城,一队则是慢慢跟在他们后面,往鸣水而去。
全速前进意味着对路边景色的赏玩减少,目的地在望,劳累一路的楚国小郎君们坐在马车里只想睡觉,也忽略了外面看到分支道路上竖起的红色石头发生的一阵议论。
刘管事依稀记得去年还没有这块石头和下方车辙深深的道路,为保安全,还是顺着以前的道路而去。
后方的黎国商队却在石头下停了一会,才往鸣水前进。
鸣水县城的城墙已经不再是一个影影绰绰的小点,古老的土墙在望,披上了一层晚霞流光,倒是增添了一分美丽。
越往城池附近走,越能感觉到道路的不同,黎国商队管事绕到车队后方查看一边,回来惊奇地感叹道,“这路竟是新修不久!” 此前听着楚国嫌弃齐国,黎国人听在耳里,痛在心里,他们黎国,某些方面甚至连齐国都不如,只是有着以前的建设在,看上去不像一直作为边陲偏僻处的齐国这般破败罢了。
而现在他们看到了什么,齐国竟有钱好好修路了?
于是,爱屋及乌之名再次不胫而走。
薛瑜已经懒得管稀奇古怪的流言了,只要陈关带人盯着没有往奇怪负面的方向发展,明天说她是三头六臂她也不在乎。
她手上接到了最新消息,第一批异国商人和他们的同行者,已经靠近了鸣水县城。
异国商队到来的时间,比薛瑜收集消息按照往年预估的时间早不少,往年要到三月皇帝诞辰才会随着祝贺的使臣队伍一同前来的商队,这次先一步出发。
往前推一下出发时间,就知道在正月与腊月之交,这些商人就顶着冰雪和团圆佳节的气氛上路了,十分罕见。
鸣水通过原材料收集道路和与周边搞好关系提前获得的消息,对京城来说就是极佳的用来打时间差的预备时间,薛瑜敲敲纸面,唤来陈关吩咐下去。
或许,她有意在胥吏考试张榜时安排下去的靶子,会和苏禾远与国子监提前做了准备的经籍大讨论、投资了商队的士族们期待已久的楚黎商队一起,开始进入踩雷爆发期? 毕竟,她这个三皇子丢人丢到国外去,听上去可比在国内翻车严重多了。
怀着期待的薛瑜遣人趁着宫门没有落锁离开,另一边,鸣水城外路上,两支远道而来的商队眺望着年复一年都是土黄色的城池,发出了低声嗤笑。
155.惊叹(二更)土包子竟是我自己…… 作为距离京城最近的县城,也是商路上最后一处歇脚的地方,鸣水县城里的生机尚未复苏。
本以为有了去年风靡楚国都城的肥皂后,齐国已经与曾经见过的模样有了变化,但不管是兴致勃勃来看看齐国的人,还是想要抓紧时间赶路的商队头领,看见远远看着毫无变化的小城,一时大摇其头。
齐国的贫穷凋敝从城池状态可见一斑,习惯了江南灰墙青瓦,一路上看着齐国除了边关城池外,一个比一个破旧的城池,直到京城附近仍然如此穷酸,对肥皂本身的怀疑和轻视不可避免地浮了上来。
“我们都忍了一路了,难道安阳城在望,却要我们住在这座城里?”商队里带着怀揣着第一次出远门,来亲眼看看齐国的游学楚人,一路上吃的辛苦已经差不多把期待磨平,如今只希望能平平稳稳进城,少吃点苦头。
商队头领应和几声,骑马绕了商队前方一圈,打了个呼哨,“全速前进!天色不早,我们去安阳城!” 骑士们和车夫们纷纷应声,一直没怎么出声的部分人皱眉道,“要是阿叔说的距离不假,从这里赶路到安阳城,恐怕也是进不了城的,得在外面守一夜。
” “你们黎人愿意住就住去吧,我们是受不了了。
比起继续在那些到处都是土、只有剌嗓子的粟米糊糊的客店里住一夜,身上不知还会沾染什么牲畜味道,我宁愿去安阳城外在马车上睡一宿!” 初春逐渐冰消雪融,冻土解冻,好走的路只有一两条,随着接近京城,来自不同方向的商队难免相遇。
两支商队从遇到后就结伴而行了几天,不同国家的鄙视链在商队之间传承下来,眼看已经形成了无法回避的矛盾。
黎国商队管事轻轻躬身行礼,笑容可掬,“那就就此别过,不耽误诸位与刘管事行程了。
” 楚国商队的刘管事头疼得厉害,对在路上碰到几个世家小郎君就甩不掉十分无奈,要是王谢两家也就算了,这群家伙都只能算是二三层次的附庸家族孩子,一身傲慢习气也不知跟谁学的,他们或多或少在楚国都有着高贵的身份,而他只是个管事,让商队头领完全不能怠慢。
不过,鸣水县城的糟糕他也是有印象的。
鸣水作为齐国京城脚下小城,连个客店都没有,只有一家时常会有牲畜寄卖的脚店,别说住下他们全部人,连黎国商队一半人都住不下,他感谢黎国商队的善解人意,但也觉得如果黎国商队不打肿脸充胖子的话,没多久他们就得出来追上自己一行。
左右都还会见面,客气话怎么说都行。
两队相互别过,一队顺着道路直奔京城,一队则是慢慢跟在他们后面,往鸣水而去。
全速前进意味着对路边景色的赏玩减少,目的地在望,劳累一路的楚国小郎君们坐在马车里只想睡觉,也忽略了外面看到分支道路上竖起的红色石头发生的一阵议论。
刘管事依稀记得去年还没有这块石头和下方车辙深深的道路,为保安全,还是顺着以前的道路而去。
后方的黎国商队却在石头下停了一会,才往鸣水前进。
鸣水县城的城墙已经不再是一个影影绰绰的小点,古老的土墙在望,披上了一层晚霞流光,倒是增添了一分美丽。
越往城池附近走,越能感觉到道路的不同,黎国商队管事绕到车队后方查看一边,回来惊奇地感叹道,“这路竟是新修不久!” 此前听着楚国嫌弃齐国,黎国人听在耳里,痛在心里,他们黎国,某些方面甚至连齐国都不如,只是有着以前的建设在,看上去不像一直作为边陲偏僻处的齐国这般破败罢了。
而现在他们看到了什么,齐国竟有钱好好修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