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关灯
小
中
大
然而钟南嘉记得的却是,春日溪水潺潺,花香青草,他莽撞摔倒险些砸到她,却还记得护住怀中孱弱的雀儿。
他们根本就不是一路人。
“你想什么时候去看看蹴鞠吗?”薛瑜发出邀请。
虽然蹴鞠场还没有完全改建回去,但不妨碍提前预订比赛。
“唔?”钟南嘉又打了个哈欠,显然出门这么长时间,又和薛瑜说话,已经耗去了她许多体力。
“我更想去看看书肆诶。
阿兄竟然没告诉我城里开了书肆,家里的书都看厌了,下次出来,我和你去看书肆呀,不教阿兄知道。
” 俏皮的少女约定让薛瑜一时难以分辨,她开心的到底是抛开不讲义气的兄长偷偷出来玩,还是去看新的书籍。
薛瑜起身看了看天边浮起的晚霞,“好。
” 钟南嘉没有回答,再一看,却是已经趴在膝头睡着了。
薛瑜小心后退,挥手让人过来,将钟三娘扶起带到马车上。
做武师傅的李娘子主动请缨,来看顾钟三娘,薛瑜和医正与原该一直守着钟三娘的两个少女一起上了另一辆马车。
少女都是曾经喜儿带出来的人,要不是因为钟三娘无人照顾,也不会被从隔壁研发部门调来打两份工守着。
她们心思敏锐,第一时间发现了薛瑜不快,上车就跪地磕头,“殿下容秉。
” 薛瑜冷淡地扫了一眼跟在后面也跪下来的医正,目光重落到两个少女头上,“容秉?当初喜儿带着你们留下,我让他们第一个教的就是,听话,忠诚。
这就是你们的听命做事?你们是不是觉得,反正也只是个疯子,照顾好坏,她也不会告诉我,人没有丢就没事?” 她很少对手下员工发火,大家都是打工人,没必要搞一些形式主义恐吓行动。
但这样不负责任,要是放在鸣水工坊,是要被从底层工人到审核人员一起扣掉全天工资的! 少女们瑟瑟发抖,常听的都是薛瑜温和仁厚的消息,好脾气的人突然严肃起来发火,确定了事态严重后,比脾气不好的人更加可怕。
医正叹了口气,伏地行了大礼,“殿下,是臣的错,不必责备她们。
” “嗯。
”薛瑜看着他,没有多说,但医正就是品出了“只要你不能说服我,这个医正就别做了”的意味。
医正:“上次诊脉三娘子……” 薛瑜眼皮微跳,“是钟娘子。
” “是,是钟三娘子。
”医正被纠正了叫法,心态很稳的继续解释,“上次诊脉已经有了郁结好转的迹象,二十日臣又去多诊了一次,发现她对外界已经有了回应,只是思绪混乱,不能很好分辨。
简单从表象来说,就是从一动不动,转变成会笑会哭,除了思绪混乱些以外,其他都接近常人。
” 薛瑜毫不留情地打断他,“开始让你治以前,也会出现这个状态。
你是想告诉我,堂堂太医署医正,反倒让病患情况倒退了?” 医正苦笑,看出来薛瑜心气不顺在找茬了,干脆抛开前面的解释,直接道,“并非如此。
今日之事只是观察到钟三娘在远远旁观他人时,维持平稳情绪时间会变长,正好今日初晦踏青,就出门了。
殿下来时,我们三人和陈园长都在附近,只是为了不影响钟三娘的状态,才没有靠近,并非有意懈怠。
” “她只能远观旁人,人群接近就情绪不稳,那怎么还与我聊了那么久?”薛瑜皱眉。
医正语塞一瞬,“……或许,就是因为外界宽广?或者是因为殿下亲和仁厚,钟三娘没感到不安,所以一直能有一个平稳的状态?” 只听他的假设,就让人感觉十分不靠谱。
医正在治疗癔症上的确有两把刷子,一时半刻也没有更合适的人能代替,加上解释的确合理,最后薛瑜同意下不为例,这次不把这件事转交太医署作为渎职处置,但两个负责照顾钟三娘的少女,却是不能留了,降一级打发回工坊继续做工。
离开时少女们依依不舍,试图让薛瑜回心转意。
薛瑜看着她们却很平静,“你们或许更适合在工坊做事。
也可能是因为工坊的生活太平静,抹去了你们的训练有素,我希望下次再有这样的出行,会有人记得通知我或是方女史这些将钟三娘交给你们的人,而不是直接听从他人的建议。
” 少女们脸瞬间白了,她们意识到了薛瑜发火的真正问题所在,低下头,再不敢争取什么。
晦日踏青薛瑜除了刷脸和聊天没有玩到什么,倒是薛玥对苏禾远能一口气针对春天背出几百字的诗赋十分兴奋,回宫后还在可惜薛瑜错过了精彩瞬间。
薛瑜并不可惜这个,也并没有可惜钱。
虽然从工坊正式有了将作监编制后,大部分收益已经名正言顺送到了国库中,和抄家保命拿到的银子一起支援各地建设去了,但她手里还是有点钱的。
当晚,大半车书就被送到了孤独园小院中。
内容从第一本印刷的《齐文千字》,一直到刚刚印完、连京兆府旁边的安阳书肆都还没上架的《本纪》。
除了苏禾远带着手下还没有兢兢业业修订完的部分,秘书省有什么,院子里就有什么,充分用行动展示了对这位方女史义绝
他们根本就不是一路人。
“你想什么时候去看看蹴鞠吗?”薛瑜发出邀请。
虽然蹴鞠场还没有完全改建回去,但不妨碍提前预订比赛。
“唔?”钟南嘉又打了个哈欠,显然出门这么长时间,又和薛瑜说话,已经耗去了她许多体力。
“我更想去看看书肆诶。
阿兄竟然没告诉我城里开了书肆,家里的书都看厌了,下次出来,我和你去看书肆呀,不教阿兄知道。
” 俏皮的少女约定让薛瑜一时难以分辨,她开心的到底是抛开不讲义气的兄长偷偷出来玩,还是去看新的书籍。
薛瑜起身看了看天边浮起的晚霞,“好。
” 钟南嘉没有回答,再一看,却是已经趴在膝头睡着了。
薛瑜小心后退,挥手让人过来,将钟三娘扶起带到马车上。
做武师傅的李娘子主动请缨,来看顾钟三娘,薛瑜和医正与原该一直守着钟三娘的两个少女一起上了另一辆马车。
少女都是曾经喜儿带出来的人,要不是因为钟三娘无人照顾,也不会被从隔壁研发部门调来打两份工守着。
她们心思敏锐,第一时间发现了薛瑜不快,上车就跪地磕头,“殿下容秉。
” 薛瑜冷淡地扫了一眼跟在后面也跪下来的医正,目光重落到两个少女头上,“容秉?当初喜儿带着你们留下,我让他们第一个教的就是,听话,忠诚。
这就是你们的听命做事?你们是不是觉得,反正也只是个疯子,照顾好坏,她也不会告诉我,人没有丢就没事?” 她很少对手下员工发火,大家都是打工人,没必要搞一些形式主义恐吓行动。
但这样不负责任,要是放在鸣水工坊,是要被从底层工人到审核人员一起扣掉全天工资的! 少女们瑟瑟发抖,常听的都是薛瑜温和仁厚的消息,好脾气的人突然严肃起来发火,确定了事态严重后,比脾气不好的人更加可怕。
医正叹了口气,伏地行了大礼,“殿下,是臣的错,不必责备她们。
” “嗯。
”薛瑜看着他,没有多说,但医正就是品出了“只要你不能说服我,这个医正就别做了”的意味。
医正:“上次诊脉三娘子……” 薛瑜眼皮微跳,“是钟娘子。
” “是,是钟三娘子。
”医正被纠正了叫法,心态很稳的继续解释,“上次诊脉已经有了郁结好转的迹象,二十日臣又去多诊了一次,发现她对外界已经有了回应,只是思绪混乱,不能很好分辨。
简单从表象来说,就是从一动不动,转变成会笑会哭,除了思绪混乱些以外,其他都接近常人。
” 薛瑜毫不留情地打断他,“开始让你治以前,也会出现这个状态。
你是想告诉我,堂堂太医署医正,反倒让病患情况倒退了?” 医正苦笑,看出来薛瑜心气不顺在找茬了,干脆抛开前面的解释,直接道,“并非如此。
今日之事只是观察到钟三娘在远远旁观他人时,维持平稳情绪时间会变长,正好今日初晦踏青,就出门了。
殿下来时,我们三人和陈园长都在附近,只是为了不影响钟三娘的状态,才没有靠近,并非有意懈怠。
” “她只能远观旁人,人群接近就情绪不稳,那怎么还与我聊了那么久?”薛瑜皱眉。
医正语塞一瞬,“……或许,就是因为外界宽广?或者是因为殿下亲和仁厚,钟三娘没感到不安,所以一直能有一个平稳的状态?” 只听他的假设,就让人感觉十分不靠谱。
医正在治疗癔症上的确有两把刷子,一时半刻也没有更合适的人能代替,加上解释的确合理,最后薛瑜同意下不为例,这次不把这件事转交太医署作为渎职处置,但两个负责照顾钟三娘的少女,却是不能留了,降一级打发回工坊继续做工。
离开时少女们依依不舍,试图让薛瑜回心转意。
薛瑜看着她们却很平静,“你们或许更适合在工坊做事。
也可能是因为工坊的生活太平静,抹去了你们的训练有素,我希望下次再有这样的出行,会有人记得通知我或是方女史这些将钟三娘交给你们的人,而不是直接听从他人的建议。
” 少女们脸瞬间白了,她们意识到了薛瑜发火的真正问题所在,低下头,再不敢争取什么。
晦日踏青薛瑜除了刷脸和聊天没有玩到什么,倒是薛玥对苏禾远能一口气针对春天背出几百字的诗赋十分兴奋,回宫后还在可惜薛瑜错过了精彩瞬间。
薛瑜并不可惜这个,也并没有可惜钱。
虽然从工坊正式有了将作监编制后,大部分收益已经名正言顺送到了国库中,和抄家保命拿到的银子一起支援各地建设去了,但她手里还是有点钱的。
当晚,大半车书就被送到了孤独园小院中。
内容从第一本印刷的《齐文千字》,一直到刚刚印完、连京兆府旁边的安阳书肆都还没上架的《本纪》。
除了苏禾远带着手下还没有兢兢业业修订完的部分,秘书省有什么,院子里就有什么,充分用行动展示了对这位方女史义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