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糕点学艺

关灯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古之月的脸上,他缓缓睁开眼睛,一时竟有些恍惚。

     这熟悉的床铺,让他忍不住疑惑,自己不是还吊在门框上吗? 正纳闷着,师娘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之月,起来了,你师傅叫你呢。

    ” 古之月猛地坐起身,看着师娘,满心的不解, “师娘,我怎么在这儿?” 师娘冷哼一声,“还不是你师傅,说你伤太重,要是不好好养着,耽误明天干活,这才把你抱回来的。

    ” 古之月心里一暖,没想到师父竟会在背后为自己着想。

    他赶忙下床,整理好衣裳,就往厨房走去。

     “师傅,谢谢您昨晚把我抱回床上。

    ”古之月一进厨房,就对着师傅感激地说道。

     师傅摆摆手,“行了,别谢我,快去把手洗干净,待会儿有活儿给你干。

    ” 古之月点点头,麻利地洗完手,就站在师傅旁边,等着吩咐。

     接下来的半个月,古之月因为养伤,没有被安排下午沿街叫卖的任务。

     这空闲的时间,他都用来在厨房里看师傅做糕点。

     师傅似乎也并不避讳他,任由他站在一旁观看。

     古之月看着那些精致的糕点在师傅手下诞生,心里痒痒的,总想找机会帮忙。

     “师傅,我能帮您做点什么吗?” 一天下午,古之月终于忍不住开口。

     师傅看了他一眼,没说话,但也没拒绝。

     古之月便小心翼翼地在一旁打下手,递递工具,帮忙揉揉面团。

     师傅见他做得认真,也就默许了。

     转眼间,端午节就要到了。

     这天忙完上午的生意,师傅把古之月叫到一旁, “之月,下午你帮我一下,为明天的端午节做一顿拿手的糕点,也让全家见识见识咱苏州河两岸最出名的宫记苏式糕点是什么样子。

    ” 古之月眼睛一亮,“真的吗?师傅,我一定好好干。

    ” 吃过晌午饭,师傅就张罗起来。

    他一边熟练地准备着材料,一边给古之月讲解, “这后厨啊,无论是民间大酒楼还是大清那会的皇家御膳房, 都是分为白案,红案和面点三种功夫,宫里的面点还是乾隆下江南那会从我们这学去的,所以苏式面点那是面点界的头把交椅,那你知道苏式糕点的起源吗?” 古之月摇摇头,“师傅,我不知道,您说说呗。

    ” 师傅微微一笑,“苏式糕点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时期就有记载。

     它以松、酥、香、甜、肥为特色,品种繁多,像月饼、酥糖、粽子糖等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苏式糕点逢农历四时八节,均有它的时令品种,有春饼、夏糕、秋酥、冬糖的产销规律之称。

     苏式糕点充分利用咱们江南水乡的资源,把色泽鲜艳、香味浓郁的玫瑰花、桂花、橙子皮等, 经腌制加工,作为苏式糕点添加色彩和香味的辅料。

     另一方面,咱们这块盛产稻、麦,尤以水稻为主。

     苏式糕点在选用粮食原料上米、麦兼用;制品上以饼、糕为重。

    ” 古之月听得入迷,“师傅,那咱们今天要做哪些呀?” “今天咱们就做几样经典的,像松仁糖、玫瑰酥、豆沙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