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王孺人离合团鱼梦
关灯
小
中
大
第十回 王孺人离合团鱼梦
门外山青水绿,道路茫茫驰逐。
行路不知难,顷刻夫妻南北。
哭莫哭,不断姻缘终续。
这阕如梦令词,单说世人夫妇,似漆如胶,原指望百年相守。
其中命运不齐,或是男子命硬,克了妻子,或是女子命刚,克了丈夫。
命书上说,男逢羊刃必伤妻,女犯伤官须再嫁。
既是命中犯定,自逃不过。
其间还有丈夫也不是克妻的,女人也不是伤夫的,蓦地里遭着变故,将好端端一对和同水蜜,半步不厮离的夫妻,一朝拆散。
这何尝是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还有一说,或者分离之后,恩断义绝,再无完聚日子,到也是个平常之事,不足为奇。
惟有姻缘未断,后来还依旧成双的,可不是个新闻? 在下如今先将一个比方说起,昔日唐朝有个宁王,乃玄宗皇帝之弟,恃着亲王势头,骄纵横行,贪一一婬一一好色。
那王府门前,有个卖饼人的妻子,生得不长不短,又娇又嫩,修眉细眼,粉面朱唇,两手滑似柔荑,一双小脚,却似潘妃行步,处处生莲。
宁王一着魂,即差人唤进府中。
那妇人虽则割舍不得丈夫,无奈迫于威势,勉强从事,这一桩事,若是平民犯了,重则论做強一姦,轻则只算拐占,定然问他大大一个罪名。
他是亲王,谁人敢问?若论王子王孙犯与庶民同罪这句话看起来,不过是设而不行的虚套子,有甚相干。
宁王自得此妇,朝夕一一婬一一乐,专宠无比。
回头一看,满府中妖妖娆娆,娇娇媚媚,尽成灰土。
这才是人眼里西施,别个急他不过。
如此春花秋月,不觉过了一年余,欢爱既到处极,滋味渐觉平常。
一日遇着三月天气,海棠花盛开,宁王对花饮酒,饼妇在旁,看着海棠,暗自流泪。
宁王瞧着,便问道:“你在我府中,这般受宠,比着随了卖饼的,朝巴暮结,难道不胜千倍。
有甚牵挂在心,还自背地流泪?”饼妇便跪下去说苦道:“贱妾生长在大王府中,便没牵挂,既先为卖饼之妻,这便是牵挂之根了,故不免堕泪。
”宁王将手扶起道:“你为何一向不牵挂,今日却牵挂起来?”饼妇道:“这也有个缘故。
贱妾生长田舍之家,只晓得桃花李花杏花梅花,并不晓得有甚么海棠花。
昔年同丈夫在门前卖饼,见府中亲随人,担之海棠花过来,妾生平不曾看见此花,教丈夫去采一朵戴。
丈夫方走上采这海棠,被府中人将红棍拦肩一棍,说道:‘普天下海棠花,俱有色五香,惟有昌州海棠,有色有香。
奉大王命,直至昌州取来的,你却这样大胆,擅敢来采取?’贱妾此时就怨自己不是,害丈夫被打这一棍。
今日在大王府中,见此海棠,所以想起丈夫,不由人不下泪。
”宁王听此说话,也不觉酸心起来,说道:“你今还想丈夫,也是好处。
我就传令,着你丈夫进府,与你相见何如?”饼妇即跪下道:“若得丈夫再见一面,死亦瞑目。
”宁王听了,点点头儿,扔扶了起来,即传令旨出去呼唤。
不须臾唤到,直至花前跪下。
卖饼的虽俯伏在地,冷眼却瞧着妻子,又不敢哭,又不敢仰视。
谁知妻子见了丈夫,放声号哭起来,也不怕宁王嗔怪。
宁王虽则性情风流,心却慈喜,见此光景,暗想道:“我为何贪了美色,拆散他人的夫妻,也是罪过。
”即时随赏百金,与妇人遮羞,就着卖饼的领将出来,复为夫妇。
当时王维曾赋一诗,以纪此事。
诗云: 莫以今时宠,难忘旧日恩。
看花两眼泪,不共楚王言。
这段离而复合之事,一则是卖饼妻子貌美,又近了王府,终日在门前卖俏,慢藏诲盗,冶容诲一一婬一一,合该有此变故。
如今单说一个赴选的官人,蓦地里失了妻子,比宁王强夺的尤惨,后为无意中仍复会合,比饼妇重圆的更奇。
这事出在哪个朝代?出在南宋高宗年间。
这官人姓王名从事,汴梁人氏。
幼年做了秀才,就贡入太学。
娘子乔氏,旧家女儿,读书知礼。
夫妻二人,一双两好。
只是家道贫寒,单单惟有夫妻,并无婢仆,也未生儿女。
其时高宗初在临安建都,四方盗寇正盛,王从事捱着年资,合当受职,与乔氏商议道:“我今年纪止得二十四五,论来还该科举,博个上进功名,才是正理。
但只家私不足,更兼之盗贼又狠,这汴梁一带,原是他口里食,倘或复来,你我纵然不死,万一被他驱归他去,终身沦为异域之人了。
意欲收拾资装,与你同至临安,且就个小小前程,暂图安乐。
等待官满,干戈宁静,仍归故乡。
如若兵火未息,就入籍临安,未为不可。
你道何如?”乔氏道:“我是女流,晓得甚么,但凭官人自家主张。
”王从事道:“我的主意已定,更无疑惑。
”即便打叠行装,择日上道。
把房屋家伙,托与亲戚照管。
一路水程,毫不费力,直至临安。
看那临安地方,真个好景致,但见: 凰皇耸汉,秦晋连云。
慧日如屏多怪石,孤山幽僻遍梅花。
天竺峰,飞来峰,峰峰相对,谁云灵鹫移来?万松岭,风篁岭,岭岭分排,总是仙源发出。
湖开潋滟,六轿桃柳尽知春;城拱崔巍,百雉楼台应入画。
数不尽过溪亭、放鹤亭、翠薇亭、梦儿亭,步到赏心知胜览。
看不迭夫差墓、杜牧墓、林逋墓,行来吊古见名贤。
须知十塔九无头,不信清官留不住。
王从事到了临安,仓卒间要寻下处。
临安地方广阔,踏地不知高低,下处正做在抱剑营前。
那抱剑营前后左右都是妓家,每日间穿红着绿,站立门首接客。
有了妓家,便有这班闲游浪荡子弟,着了大袖阔带的华服,往来摇摆。
可怪这班子弟,若是嫖的,不消说要到此地;就是没有钱钞不去嫖的,也要到此闯寡门,吃空茶。
所以这抱剑营前,十分热闹。
既有这些妓家,又有了这些闲游子弟,男女混杂,便有了卖酒卖肉、卖诗画、卖古董、卖玉石、卖绫罗手帕、荷包香袋、卖春药、卖梳头油、卖胭脂搽面粉的。
有了这般做买卖的,便有偷鸡、剪绺、撮空、撇白、托袖拐带有夫妇女。
一班小人,丛杂其地。
王从事一时不知,赁在此处,雇着轿子,抬乔氏到下处。
原来临安风俗,无论民家官家,都用凉轿。
就是布帏轿子,也不用帘儿遮掩;就有帘儿,也要揭起凭人观看,并不介意。
今番王从事娘子,少不得也是一乘没帘儿的凉轿,那乔氏生得十分美貌,坐在轿上,便到下处。
人人看见,谁不喝彩道:“这是那里来的女娘,生得这样标致!”怎知为了这十分颜色,反惹出天样的一场大祸事来。
正是: 兔死因毛贵,龟亡为壳灵。
却说王从事夫妻,到了下处,一见地方落得不好,心上已是不乐。
到着晚来,各妓家接了客时,你家饮酒,我家唱曲,东边猜拳,西边掷骰。
那边楼上,提琴弦子;这边郎下,吹笛弄箫。
嘈嘈杂杂,喧喧攘攘,直至深夜,方才歇息。
从事夫妻,住在其间,又不安稳,又不雅相。
商议要搬下处,又可怪临安人家房屋,只要门面好看,里边只用芦苇隔断,涂些烂泥,刷些石灰白水,应当做装摺,所以间壁紧邻,不要说说一句话便听得,就是撒屁小解,也无有不知。
王从事的下处,紧夹壁也是一个妓家,那妓家姓刘名赛。
那刘赛与一个屠户赵成往来,这人有气力,有贼智,久惯打官司,赌场中抽头放囊,衙门里买差造访。
又结交一班无赖,一呼百应,打抢扎诈,拐骗掠贩,养贼窝赃,告春状,做硬证,陷人为盗,无所不为。
这刘赛也是畏其声势,不敢不与他往来,全非真心情愿。
乔氏到下处时,赵成已是看见。
便起下欺心念头。
为此连日只在刘赛家饮酒歇宿,打听他家举动。
那知王从事与妻子商量搬移下处,说话虽低,赵成却听得十之二三,心上想道:“这蛮子,你是别处人,便在这里住住何妨,却又分甚么皂白,又要搬向他处,好生可恶!我且看他搬到那一个所在,再作区处。
”及至从事去寻房子,赵成暗地里跟随。
王从事因起初仓卒,寻错了地方,此番要觅个僻静之处,直寻到钱塘门里边,看中了一所房子。
又仔细问着邻家,都是做生意的,遂租赁下了。
与妻子说知,择好日搬去。
这些事体,赵成一一尽知。
王从事又无仆从,每日俱要亲身。
到了是日,乔氏收拾起箱笼,王从事道;“我先同扛夫抬去,即便唤轿子来接你。
”道罢,竟护送箱笼去了。
乔氏在寓所等候,不上半个时辰,只见两个汉子,走入来说:“王官人着小的来接娘子,到钱塘门新下处去,轿子已在门首。
”乔氏听了,即步出来上轿。
看时,却是一乘布帏轿子,乔氏上了轿,轿夫即放下帘儿,抬起就走。
也不知走了多少路,到一个门首,轿夫停下轿。
轿夫停下轿子,揭起帘儿,乔氏出轿。
走入门去,却不见丈夫,只见站着一伙面生歹人。
原来赵成在间壁,听见王从事分付妻子先押箱笼去的话,将计就计,如飞教两个人抬乘轿子来,将乔氏骗去。
临安自来风俗,不下轿帘,赵成恐王从事一时转来遇着,事体败露,为此把帘儿下了,直抬至家中。
乔氏见了这一班人,情知有变,吓得面如土色,即回身向轿夫道:“你说是我官人教你来接我到新下处,如何抬到这个所在,还不快送我去。
”那轿夫也不答应,竟自走开。
赵成又招一个后生,赶近前来,左右各挟着一只胳脯,扶他进去,说:“你官人央我们在此看下处,即刻就来。
”乔氏娇怯怯的身子,如何强得过这两个后生,被他直搀至内室。
乔氏喝道:“你们这班是何等人,如此无理!我官人乃不是低下之人,他是河南贡土,到此选官的。
快送我去,万事皆休,若还迟延,决不与你干休!”赵成笑道:“娘子弗要性急,权且住两日,就送去便了。
”乔氏道:“胡说!我是良人妻子,怎住在你家里。
”赵成带着笑,侧着头,直走至面前去说道:“娘子,你家河南,我住临安,天凑良缘,怎说此话。
”乔氏大怒,劈面一个把掌,骂道:“你这砍头贼,如此清平世界,敢设计诓骗良家妇女在家,该得何罪。
”赵成被打了这一下,也大怒道:“你这贼妇,好不受人抬举。
不是我夸口说,任你夫人小姐,落到我手,不怕飞上天去,哪希罕你这酸丁的婆娘?要你死就死,活就活,看哪一个敢来与我讲话。
”乔氏听了想道:“既落贼人之手,丈夫又不知道,如何脱得虎口?罢,罢!不如死休!”乃道:“你原来是杀人强盗,索性杀了我罢。
”赵成道:“若要死偏不容你死。
”众人道:“我实对你说,已到这里,料然脱不得身,好好须从,自有好处。
” 乔氏此时,要投河奔井,没个去处;欲待悬梁自尽,又被这班人看守。
真个求生不能生,求死不得死,无可奈何,放声大哭。
哭了又骂,骂了又哭,捶胸跌足,磕头撞脑,弄得个头蓬发松,就是三寸三分的红绣鞋,也跳落了。
赵成被他打了一掌,又如此骂,如此哭,难道行不得凶?只因贪他貌美,奸他的心肠有十分,卖他的心肠更有十分,故所以不放出虎势,只得缓缓的计较。
乃道:“众弟兄莫理他,等再放肆,少不得与他一顿好皮鞭,自然妥当。
”一会儿搬出些酒饭,众人便吃,乔氏便哭。
众人吃完,赵成打发去了,叫妻子花氏与婢妾都来作伴防备。
原来赵成有一妻两妾,三四个丫头,走过来轮流相劝,将铜盆盛了热水,与他洗脸,乔氏哭犹未止。
花氏道:“铁怕落炉,人怕落囤。
你如今生不出两翅,飞不到天上,倒不如从了我老爹罢。
”乔氏嚷道:“从甚么,从甚么?”那娘道:“陪老爹睡几夜,若服侍得中意,收你做个小娘子,也叫做从;或把与别人做通房,或是卖与门户人家做小娘,站门接客,也叫做从。
但凭你心上从哪一件。
” 乔氏听了,一发乱跌乱哭,头髻也跌散了,有只金簪子掉将下来,乔氏急忙拾在手中。
原来这只金簪,是王从事初年行聘礼物,上有“王乔百年”四字,乔氏所以极其爱惜,如此受辱受亏之际,不忍弃舍。
此时赵成又添了几杯酒,欲火愈炽,乔氏虽则泪容惨淡,他看了转加娇媚,按捺不住,赶近前双手抱住,便要亲嘴。
乔氏愤怒,拈起手中簪子,望着赵成面上便刺,正中右眼,刺入约有一寸多深。
赵成疼痛难忍,急将手搭住乔氏手腕,向外一扯,这簪子随手而出,鲜血直冒,昏倒在地。
可惜一团高兴,弄得冰消瓦解。
连这一妻两妾,三四个丫头,把香灰糁的,把帕子扎的,把乔氏骂的揪打的,乱得大缸水浑。
赵成昏去了一大会,方才忍痛开言说:“好,好,不从我也罢了,反搠坏我一目。
你这泼贱歪货,还不晓得损人一目,家私平分的律法哩。
”叫丫头扶入内室睡下,去请眼科先生医治。
又吩咐妻妾们轮流防守乔氏,不容他自寻死路。
诗云: 双双鹣鸟在河洲,赠缴遥惊两地投。
自系樊笼难解脱,霜天叫彻不成俦。
且说王从事押了箱笼,到了新居,复身转来,叫下轿子,到旧寓时,只见内外门户洞开,妻子不知那里去了。
问及邻家,都说不晓得。
惟有刘赛家说:“方才有一乘轿子接了去,这不是官人是哪个?”王从事听了这话,没主意,一则是异乡人,初到临安,无有好友;二则孤身独自,何处找寻去。
走了两三日,没些踪影,心中愤恨,无处发泄,却到临安府中,去告起一张状词,连紧壁两邻,都告在状上。
这两邻一边是刘赛,一边是做豆腐的,南浔人,姓蓝,年纪约莫六十七八岁,人都叫做蓝老儿,又叫做蓝豆腐。
临安府尹,拘唤刘赛及蓝豆腐到官审问,俱无踪迹。
一面出广捕查访,一面将刘赛、蓝豆腐招保。
赵成在家养眼,得知刘赛被告,暗暗使同伴保了刘赛,又因刘赛保了蓝豆腐。
王从事告了这张状词,指望有个着落。
那知反用了好些钱钞,依旧是捕风捉影。
自此无聊无赖,只得退了钱塘门下处,权时桥寓客店,守候选期,且好打探妻子消息。
分明是: 石沉海底无从见,浪打浮沤那得圆。
再说赵成虽损了一目,心性只是照旧。
又想这婆娘烈性,料然与我无缘的了,不如早早寻个好主顾卖去罢。
恰有一新进士,也姓王,名从古,平江府吴县人,新选衢州府西安县知县。
年及五旬,尚未有子。
因在临安帝都中,要买一妾,不论室女再嫁,只要容貌出众,德性纯良,就是身价高,也不计较。
那赵成惯做这掠贩买卖,便有惯做掠贩的中媒,被打听着了,飞风来报与他知。
赵成便要卖与此人,心上踌躇,怕乔氏又不肯队,教妻子探问他口气。
这婆娘扯个谎,口说:“新任西安知县,结发已故,名虽娶妾,实同正室。
你既不肯从我老爹,若嫁得此人,依旧去做奶奶,可不是好。
”乔氏听了细想道:“此话到有三分可听。
我今在此,死又不得死,丈夫又不得见面,何日是了。
况我好端端的夫妻,被这强贼活拆生分,受他这般毒辱,此等冤仇,若不能报,虽死亦不瞑目。
”又想道:“到此地位,只得忍耻偷生,将机就计,嫁这客人,先脱离了此处,方好作报仇的地步。
闻得西安与临安相去不远,我丈夫少不得做一官半职,天若可怜无辜受难,日后有个机会,知些踪迹,那时把被掠真情告诉,或者读书人念着斯文一脉,夫妻重逢,也不可知,报得冤仇,也不可知。
但此身圈留在此,不知是甚地方,又不晓得这贼姓张姓李,全没把柄。
”想了一回,又怕羞一回,不好应承,汪汪眼泪,掉将下来,就靠在桌儿上,呜呜咽咽的悲泣。
花氏因他不应,垂头而哭,一眼觑见他头上,露出金簪子,就伸手去轻轻拔他来。
乔氏知觉,抬起头来,簪子已在那婆娘手中。
乔氏急忙抢时,那婆娘掣身飞奔去了。
乔氏失了此簪,放声大哭,暗思道:“这是我丈夫行聘之物,刺贼救身之宝,今落在他人之手,眼见得要夫妻重会,不能够了。
”自此寻死的念头多,嫁人的念头少。
哭得个天昏地暗,朦胧睡去,梦见一个大团鱼,爬到身边。
乔氏平昔善会烹治团鱼,见了这个大团鱼,便拿把刀将手去捉他来杀。
这团鱼抬头直伸起来,乔氏畏怕,又缩了手。
乔氏心记头上金簪,不知怎的这簪子却已在手,就向团鱼身上一丢,又舍不得,连忙去拾这簪子,却又不见。
四面寻觅,只见那团鱼伸长了颈,说起话来,叫道:“乔大娘,乔大娘,你不要爱惜我,杀我也早,烧我也早。
你不要怀念着金簪子,寻得着也好,寻不着也好。
你不要想着丈夫,这个王也不了,那个王也不了。
”乔氏见团鱼说话,连叫奇怪,举把刀去砍他,却被团鱼一口啮住手腕,疼痛难忍,霎然惊醒。
想道:“我丈夫平时爱吃团鱼,我常时为他烹煮,莫非杀生害命,至有今日夫妻拆散之报?” 正想之间,花氏又来问:“愿与不愿,早些说出来,莫要担误人。
”乔氏无可奈何,勉强应承。
赵成又想:“这婆娘利害,倘到那边,一五一十,说出这些缘故,他们官官相护,一时翻转脸来,寻我的不是,可不老大利害,莫把家里与他认得。
”又分付媒人,只说姓胡。
这一班通是会中人,俱各会意,到王知县船上去说,期定明日亲自来相看。
赵成另向隐僻处,借下一个所在,把乔氏抬到那边住下。
赵成妻子,一同齐去。
到午牌前后,王从古同媒人来,将乔氏仔细一看,姿容美丽,体态妖娆,十分中意,即便去了。
不多时,媒人领了十多人来,行下了三十贯钱聘礼。
乔氏事到此间,只得梳妆,含羞上轿,虽非守一而终,还喜明媒正娶,强如埋没在赵成家里。
要知乔氏嫁人,原是失节,但赵成家紧紧防守,寻死不得,至此又还想要报仇,假若果然寻了死路,后来那得夫妇重逢,报仇雪耻。
当时有人作绝句一首,单道乔氏被掠从权,未为不是。
诗云: 草草临安住几时,无端风雨唤离居。
东天不养西天养,及到东天月又西。
乔氏上了轿,出了临安城,王从古船泊江口,即舟中成其夫妇。
王从古本来要娶妾养子,因见乔氏美艳,枕席之间,未免过度。
那乔氏从来知诗知礼,一时被掠,做下出乖露丑,每有所问,勉强支吾,心实不乐。
王从古只道是初婚的怕羞,那知有事关心,各不相照。
王从古既已娶妾,即便开船,过了富一陽一桐庐,望三衢进发。
为甚叫做三衢?因洪水暴出,分为三道,故名三衢。
这衢州地方,上届牛女分野,春秋为越西鄙姑蔑地,秦时名太末,东汉名新安,隋时名三衢,唐时名衢州,至宋朝相因为衢州府。
负郭的便是西安首县。
王从古到了西安上任,参谒各上司之后,亲理民事,无非是兵刑钱谷,户婚田土,务在伸屈锄强,除奸剔蠹,为此万民感仰,有神明之称。
又一清如水,秋毫不取,西安县中,寂然无事。
真个: 雨后有人耕绿野,月明无犬吠花村。
这王从古是中年发迹的人,在苏州起身时,欲同结发夫人安氏赴任。
夫人道:“你我俱是五旬上边的人,没有儿女。
医家说,妇人家至四十九岁,绝了天癸,便没有养育之事。
你的日子还长,不如娶了偏房,养个儿子,接代香火。
你自去做官,我情愿在家吃斋念佛。
”故此王从古到临安娶妾至任。
衙中随身伴当夫妻两人,亲丁只有乔氏。
谁知乔氏怀念前夫,心中只是怏怏。
光一陽一迅速,早又二年。
一日正值中秋,一轮明月当窗,清光皎洁。
王从古在衙斋对月焚香啜茗,乔氏在旁侍坐。
但见高梧疏影,正照在太湖石畔,清清冷冷,光景甚是萧瑟。
兼之鹤唳一声,蟋蟀络绎,间为相应,虽然是个官衙,恰是僧房道院,也没有这般寂寞。
王从古乘间问着乔氏道:“你相从我,不觉又是两年,从不见你一日眉开,毕竟为甚?”乔氏道:“大凡人悲喜各有缘故,若本来快活,做不出忧愁;若本来悲苦的,要做出喜欢,一发不能够。
”王从古见他说话含糊,又道:“我见你德性又好,才调又好,并不曾把偏房体面待你,为何不向我说句实话?”乔氏道:“失节妇人,有何好处,多烦官人,这般看待。
”王从古道:“你是汴梁人,重婚再嫁,不消说起。
毕竟你前夫是死是活,为甚的到了临安住在胡家?”乔氏道:“原来这贩卖人家姓胡么?”王从古听说,一发惊异道:“你住在他家,为何还不晓得他姓胡,然则你丈夫是甚么样人?”乔氏道:“妻子既被人贩卖,说出来一发把他人玷辱,不如不说。
况今离别二年有余,死也没用,活也没用。
”言罢,双泪交流,欷歔叹息。
王从古听他说话又苦,光景又惨,连自家讨个贩卖来的做偏房,也没意思,闷闷不名而睡。
乔氏见他已睡,乃题一诗于书房壁上。
诗云: 蜗角蝇头有甚堪,无端造次说临安。
因知不是亲兄弟,名姓凭君次第看。
题罢就寝。
明早王从古到书房中,见了此诗,知道是乔氏所作。
把诗中之意一想:“蜗角蝇头,他丈夫定是求名求利的,到临安失散,不消说起。
后边两句,想是将丈夫姓名,做个谜话,教我详察,我一时如何便省得其意。
”王从古方在此自言自语,只见乔氏送茶进来。
王从古道:“你诗中之意,我都晓得,若后来访得你前夫消息,定然使月缺重圆。
”乔氏听见此话,双膝就跪下,说道:“愿官人百年富贵,子孙满堂。
”此时笑容可掬,真是这两年间,只有这个时辰笑得一笑,眉头开得一开。
王从古看了,点头嗟叹其不忘前夫。
自此又过年余。
一日正当理事,一陰一一陽一生报道:“府学新到的教授来拜。
”王知县先看他脚色,乃是汴梁人,年二十八岁,由贡士出身,初授湖州训导,转升今职,姓王名从事。
王从古见名姓与己相去不远,就想着乔氏诗中有因,知不是亲兄弟之句,沉吟半晌,莫非正是此君,且从容看是如何。
遂出至宾馆中相见,答拜已毕,从此往来,也有公事,也有私事,日渐亲密。
一来彼此主宾,原无拘碍;二来是读书人遇读书人,说话投机,杯酒流连,习为常事。
倏忽便二年。
那衢州府城之南,有一烂柯山,相传是青霞第八洞天。
晋时樵夫王质入山砍樵,见二童子相对下棋,王质停了斧柯,观看一局,棋还未完,王质的斧柯,尽已朽烂,故名为烂柯山。
有此神山圣迹,所以官民士宦,都要到此山观玩。
一日早春天气,王从事治下肴榼,差驰夫持书柬到县,请王从古至烂柯山看梅花。
王从古即时散衙,乘小轿前来。
王从事又请训导叶先生,同来陪酒。
这叶先生双名春林,就是乐清县人,三位官人,都是角巾便服,素鞋净袜,携手相扶,缓步登山,藉地而坐,饮酒观花。
是日天气晴和,微风拂拂,每遇风过,这些花瓣如鱼鳞飞将下来,也有点在衣上,也有飞入酒杯。
王知县道:“这般良辰美景,不可辜负。
我三人各分一韵,即景题诗
行路不知难,顷刻夫妻南北。
哭莫哭,不断姻缘终续。
这阕如梦令词,单说世人夫妇,似漆如胶,原指望百年相守。
其中命运不齐,或是男子命硬,克了妻子,或是女子命刚,克了丈夫。
命书上说,男逢羊刃必伤妻,女犯伤官须再嫁。
既是命中犯定,自逃不过。
其间还有丈夫也不是克妻的,女人也不是伤夫的,蓦地里遭着变故,将好端端一对和同水蜜,半步不厮离的夫妻,一朝拆散。
这何尝是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还有一说,或者分离之后,恩断义绝,再无完聚日子,到也是个平常之事,不足为奇。
惟有姻缘未断,后来还依旧成双的,可不是个新闻? 在下如今先将一个比方说起,昔日唐朝有个宁王,乃玄宗皇帝之弟,恃着亲王势头,骄纵横行,贪一一婬一一好色。
那王府门前,有个卖饼人的妻子,生得不长不短,又娇又嫩,修眉细眼,粉面朱唇,两手滑似柔荑,一双小脚,却似潘妃行步,处处生莲。
宁王一着魂,即差人唤进府中。
那妇人虽则割舍不得丈夫,无奈迫于威势,勉强从事,这一桩事,若是平民犯了,重则论做強一姦,轻则只算拐占,定然问他大大一个罪名。
他是亲王,谁人敢问?若论王子王孙犯与庶民同罪这句话看起来,不过是设而不行的虚套子,有甚相干。
宁王自得此妇,朝夕一一婬一一乐,专宠无比。
回头一看,满府中妖妖娆娆,娇娇媚媚,尽成灰土。
这才是人眼里西施,别个急他不过。
如此春花秋月,不觉过了一年余,欢爱既到处极,滋味渐觉平常。
一日遇着三月天气,海棠花盛开,宁王对花饮酒,饼妇在旁,看着海棠,暗自流泪。
宁王瞧着,便问道:“你在我府中,这般受宠,比着随了卖饼的,朝巴暮结,难道不胜千倍。
有甚牵挂在心,还自背地流泪?”饼妇便跪下去说苦道:“贱妾生长在大王府中,便没牵挂,既先为卖饼之妻,这便是牵挂之根了,故不免堕泪。
”宁王将手扶起道:“你为何一向不牵挂,今日却牵挂起来?”饼妇道:“这也有个缘故。
贱妾生长田舍之家,只晓得桃花李花杏花梅花,并不晓得有甚么海棠花。
昔年同丈夫在门前卖饼,见府中亲随人,担之海棠花过来,妾生平不曾看见此花,教丈夫去采一朵戴。
丈夫方走上采这海棠,被府中人将红棍拦肩一棍,说道:‘普天下海棠花,俱有色五香,惟有昌州海棠,有色有香。
奉大王命,直至昌州取来的,你却这样大胆,擅敢来采取?’贱妾此时就怨自己不是,害丈夫被打这一棍。
今日在大王府中,见此海棠,所以想起丈夫,不由人不下泪。
”宁王听此说话,也不觉酸心起来,说道:“你今还想丈夫,也是好处。
我就传令,着你丈夫进府,与你相见何如?”饼妇即跪下道:“若得丈夫再见一面,死亦瞑目。
”宁王听了,点点头儿,扔扶了起来,即传令旨出去呼唤。
不须臾唤到,直至花前跪下。
卖饼的虽俯伏在地,冷眼却瞧着妻子,又不敢哭,又不敢仰视。
谁知妻子见了丈夫,放声号哭起来,也不怕宁王嗔怪。
宁王虽则性情风流,心却慈喜,见此光景,暗想道:“我为何贪了美色,拆散他人的夫妻,也是罪过。
”即时随赏百金,与妇人遮羞,就着卖饼的领将出来,复为夫妇。
当时王维曾赋一诗,以纪此事。
诗云: 莫以今时宠,难忘旧日恩。
看花两眼泪,不共楚王言。
这段离而复合之事,一则是卖饼妻子貌美,又近了王府,终日在门前卖俏,慢藏诲盗,冶容诲一一婬一一,合该有此变故。
如今单说一个赴选的官人,蓦地里失了妻子,比宁王强夺的尤惨,后为无意中仍复会合,比饼妇重圆的更奇。
这事出在哪个朝代?出在南宋高宗年间。
这官人姓王名从事,汴梁人氏。
幼年做了秀才,就贡入太学。
娘子乔氏,旧家女儿,读书知礼。
夫妻二人,一双两好。
只是家道贫寒,单单惟有夫妻,并无婢仆,也未生儿女。
其时高宗初在临安建都,四方盗寇正盛,王从事捱着年资,合当受职,与乔氏商议道:“我今年纪止得二十四五,论来还该科举,博个上进功名,才是正理。
但只家私不足,更兼之盗贼又狠,这汴梁一带,原是他口里食,倘或复来,你我纵然不死,万一被他驱归他去,终身沦为异域之人了。
意欲收拾资装,与你同至临安,且就个小小前程,暂图安乐。
等待官满,干戈宁静,仍归故乡。
如若兵火未息,就入籍临安,未为不可。
你道何如?”乔氏道:“我是女流,晓得甚么,但凭官人自家主张。
”王从事道:“我的主意已定,更无疑惑。
”即便打叠行装,择日上道。
把房屋家伙,托与亲戚照管。
一路水程,毫不费力,直至临安。
看那临安地方,真个好景致,但见: 凰皇耸汉,秦晋连云。
慧日如屏多怪石,孤山幽僻遍梅花。
天竺峰,飞来峰,峰峰相对,谁云灵鹫移来?万松岭,风篁岭,岭岭分排,总是仙源发出。
湖开潋滟,六轿桃柳尽知春;城拱崔巍,百雉楼台应入画。
数不尽过溪亭、放鹤亭、翠薇亭、梦儿亭,步到赏心知胜览。
看不迭夫差墓、杜牧墓、林逋墓,行来吊古见名贤。
须知十塔九无头,不信清官留不住。
王从事到了临安,仓卒间要寻下处。
临安地方广阔,踏地不知高低,下处正做在抱剑营前。
那抱剑营前后左右都是妓家,每日间穿红着绿,站立门首接客。
有了妓家,便有这班闲游浪荡子弟,着了大袖阔带的华服,往来摇摆。
可怪这班子弟,若是嫖的,不消说要到此地;就是没有钱钞不去嫖的,也要到此闯寡门,吃空茶。
所以这抱剑营前,十分热闹。
既有这些妓家,又有了这些闲游子弟,男女混杂,便有了卖酒卖肉、卖诗画、卖古董、卖玉石、卖绫罗手帕、荷包香袋、卖春药、卖梳头油、卖胭脂搽面粉的。
有了这般做买卖的,便有偷鸡、剪绺、撮空、撇白、托袖拐带有夫妇女。
一班小人,丛杂其地。
王从事一时不知,赁在此处,雇着轿子,抬乔氏到下处。
原来临安风俗,无论民家官家,都用凉轿。
就是布帏轿子,也不用帘儿遮掩;就有帘儿,也要揭起凭人观看,并不介意。
今番王从事娘子,少不得也是一乘没帘儿的凉轿,那乔氏生得十分美貌,坐在轿上,便到下处。
人人看见,谁不喝彩道:“这是那里来的女娘,生得这样标致!”怎知为了这十分颜色,反惹出天样的一场大祸事来。
正是: 兔死因毛贵,龟亡为壳灵。
却说王从事夫妻,到了下处,一见地方落得不好,心上已是不乐。
到着晚来,各妓家接了客时,你家饮酒,我家唱曲,东边猜拳,西边掷骰。
那边楼上,提琴弦子;这边郎下,吹笛弄箫。
嘈嘈杂杂,喧喧攘攘,直至深夜,方才歇息。
从事夫妻,住在其间,又不安稳,又不雅相。
商议要搬下处,又可怪临安人家房屋,只要门面好看,里边只用芦苇隔断,涂些烂泥,刷些石灰白水,应当做装摺,所以间壁紧邻,不要说说一句话便听得,就是撒屁小解,也无有不知。
王从事的下处,紧夹壁也是一个妓家,那妓家姓刘名赛。
那刘赛与一个屠户赵成往来,这人有气力,有贼智,久惯打官司,赌场中抽头放囊,衙门里买差造访。
又结交一班无赖,一呼百应,打抢扎诈,拐骗掠贩,养贼窝赃,告春状,做硬证,陷人为盗,无所不为。
这刘赛也是畏其声势,不敢不与他往来,全非真心情愿。
乔氏到下处时,赵成已是看见。
便起下欺心念头。
为此连日只在刘赛家饮酒歇宿,打听他家举动。
那知王从事与妻子商量搬移下处,说话虽低,赵成却听得十之二三,心上想道:“这蛮子,你是别处人,便在这里住住何妨,却又分甚么皂白,又要搬向他处,好生可恶!我且看他搬到那一个所在,再作区处。
”及至从事去寻房子,赵成暗地里跟随。
王从事因起初仓卒,寻错了地方,此番要觅个僻静之处,直寻到钱塘门里边,看中了一所房子。
又仔细问着邻家,都是做生意的,遂租赁下了。
与妻子说知,择好日搬去。
这些事体,赵成一一尽知。
王从事又无仆从,每日俱要亲身。
到了是日,乔氏收拾起箱笼,王从事道;“我先同扛夫抬去,即便唤轿子来接你。
”道罢,竟护送箱笼去了。
乔氏在寓所等候,不上半个时辰,只见两个汉子,走入来说:“王官人着小的来接娘子,到钱塘门新下处去,轿子已在门首。
”乔氏听了,即步出来上轿。
看时,却是一乘布帏轿子,乔氏上了轿,轿夫即放下帘儿,抬起就走。
也不知走了多少路,到一个门首,轿夫停下轿。
轿夫停下轿子,揭起帘儿,乔氏出轿。
走入门去,却不见丈夫,只见站着一伙面生歹人。
原来赵成在间壁,听见王从事分付妻子先押箱笼去的话,将计就计,如飞教两个人抬乘轿子来,将乔氏骗去。
临安自来风俗,不下轿帘,赵成恐王从事一时转来遇着,事体败露,为此把帘儿下了,直抬至家中。
乔氏见了这一班人,情知有变,吓得面如土色,即回身向轿夫道:“你说是我官人教你来接我到新下处,如何抬到这个所在,还不快送我去。
”那轿夫也不答应,竟自走开。
赵成又招一个后生,赶近前来,左右各挟着一只胳脯,扶他进去,说:“你官人央我们在此看下处,即刻就来。
”乔氏娇怯怯的身子,如何强得过这两个后生,被他直搀至内室。
乔氏喝道:“你们这班是何等人,如此无理!我官人乃不是低下之人,他是河南贡土,到此选官的。
快送我去,万事皆休,若还迟延,决不与你干休!”赵成笑道:“娘子弗要性急,权且住两日,就送去便了。
”乔氏道:“胡说!我是良人妻子,怎住在你家里。
”赵成带着笑,侧着头,直走至面前去说道:“娘子,你家河南,我住临安,天凑良缘,怎说此话。
”乔氏大怒,劈面一个把掌,骂道:“你这砍头贼,如此清平世界,敢设计诓骗良家妇女在家,该得何罪。
”赵成被打了这一下,也大怒道:“你这贼妇,好不受人抬举。
不是我夸口说,任你夫人小姐,落到我手,不怕飞上天去,哪希罕你这酸丁的婆娘?要你死就死,活就活,看哪一个敢来与我讲话。
”乔氏听了想道:“既落贼人之手,丈夫又不知道,如何脱得虎口?罢,罢!不如死休!”乃道:“你原来是杀人强盗,索性杀了我罢。
”赵成道:“若要死偏不容你死。
”众人道:“我实对你说,已到这里,料然脱不得身,好好须从,自有好处。
” 乔氏此时,要投河奔井,没个去处;欲待悬梁自尽,又被这班人看守。
真个求生不能生,求死不得死,无可奈何,放声大哭。
哭了又骂,骂了又哭,捶胸跌足,磕头撞脑,弄得个头蓬发松,就是三寸三分的红绣鞋,也跳落了。
赵成被他打了一掌,又如此骂,如此哭,难道行不得凶?只因贪他貌美,奸他的心肠有十分,卖他的心肠更有十分,故所以不放出虎势,只得缓缓的计较。
乃道:“众弟兄莫理他,等再放肆,少不得与他一顿好皮鞭,自然妥当。
”一会儿搬出些酒饭,众人便吃,乔氏便哭。
众人吃完,赵成打发去了,叫妻子花氏与婢妾都来作伴防备。
原来赵成有一妻两妾,三四个丫头,走过来轮流相劝,将铜盆盛了热水,与他洗脸,乔氏哭犹未止。
花氏道:“铁怕落炉,人怕落囤。
你如今生不出两翅,飞不到天上,倒不如从了我老爹罢。
”乔氏嚷道:“从甚么,从甚么?”那娘道:“陪老爹睡几夜,若服侍得中意,收你做个小娘子,也叫做从;或把与别人做通房,或是卖与门户人家做小娘,站门接客,也叫做从。
但凭你心上从哪一件。
” 乔氏听了,一发乱跌乱哭,头髻也跌散了,有只金簪子掉将下来,乔氏急忙拾在手中。
原来这只金簪,是王从事初年行聘礼物,上有“王乔百年”四字,乔氏所以极其爱惜,如此受辱受亏之际,不忍弃舍。
此时赵成又添了几杯酒,欲火愈炽,乔氏虽则泪容惨淡,他看了转加娇媚,按捺不住,赶近前双手抱住,便要亲嘴。
乔氏愤怒,拈起手中簪子,望着赵成面上便刺,正中右眼,刺入约有一寸多深。
赵成疼痛难忍,急将手搭住乔氏手腕,向外一扯,这簪子随手而出,鲜血直冒,昏倒在地。
可惜一团高兴,弄得冰消瓦解。
连这一妻两妾,三四个丫头,把香灰糁的,把帕子扎的,把乔氏骂的揪打的,乱得大缸水浑。
赵成昏去了一大会,方才忍痛开言说:“好,好,不从我也罢了,反搠坏我一目。
你这泼贱歪货,还不晓得损人一目,家私平分的律法哩。
”叫丫头扶入内室睡下,去请眼科先生医治。
又吩咐妻妾们轮流防守乔氏,不容他自寻死路。
诗云: 双双鹣鸟在河洲,赠缴遥惊两地投。
自系樊笼难解脱,霜天叫彻不成俦。
且说王从事押了箱笼,到了新居,复身转来,叫下轿子,到旧寓时,只见内外门户洞开,妻子不知那里去了。
问及邻家,都说不晓得。
惟有刘赛家说:“方才有一乘轿子接了去,这不是官人是哪个?”王从事听了这话,没主意,一则是异乡人,初到临安,无有好友;二则孤身独自,何处找寻去。
走了两三日,没些踪影,心中愤恨,无处发泄,却到临安府中,去告起一张状词,连紧壁两邻,都告在状上。
这两邻一边是刘赛,一边是做豆腐的,南浔人,姓蓝,年纪约莫六十七八岁,人都叫做蓝老儿,又叫做蓝豆腐。
临安府尹,拘唤刘赛及蓝豆腐到官审问,俱无踪迹。
一面出广捕查访,一面将刘赛、蓝豆腐招保。
赵成在家养眼,得知刘赛被告,暗暗使同伴保了刘赛,又因刘赛保了蓝豆腐。
王从事告了这张状词,指望有个着落。
那知反用了好些钱钞,依旧是捕风捉影。
自此无聊无赖,只得退了钱塘门下处,权时桥寓客店,守候选期,且好打探妻子消息。
分明是: 石沉海底无从见,浪打浮沤那得圆。
再说赵成虽损了一目,心性只是照旧。
又想这婆娘烈性,料然与我无缘的了,不如早早寻个好主顾卖去罢。
恰有一新进士,也姓王,名从古,平江府吴县人,新选衢州府西安县知县。
年及五旬,尚未有子。
因在临安帝都中,要买一妾,不论室女再嫁,只要容貌出众,德性纯良,就是身价高,也不计较。
那赵成惯做这掠贩买卖,便有惯做掠贩的中媒,被打听着了,飞风来报与他知。
赵成便要卖与此人,心上踌躇,怕乔氏又不肯队,教妻子探问他口气。
这婆娘扯个谎,口说:“新任西安知县,结发已故,名虽娶妾,实同正室。
你既不肯从我老爹,若嫁得此人,依旧去做奶奶,可不是好。
”乔氏听了细想道:“此话到有三分可听。
我今在此,死又不得死,丈夫又不得见面,何日是了。
况我好端端的夫妻,被这强贼活拆生分,受他这般毒辱,此等冤仇,若不能报,虽死亦不瞑目。
”又想道:“到此地位,只得忍耻偷生,将机就计,嫁这客人,先脱离了此处,方好作报仇的地步。
闻得西安与临安相去不远,我丈夫少不得做一官半职,天若可怜无辜受难,日后有个机会,知些踪迹,那时把被掠真情告诉,或者读书人念着斯文一脉,夫妻重逢,也不可知,报得冤仇,也不可知。
但此身圈留在此,不知是甚地方,又不晓得这贼姓张姓李,全没把柄。
”想了一回,又怕羞一回,不好应承,汪汪眼泪,掉将下来,就靠在桌儿上,呜呜咽咽的悲泣。
花氏因他不应,垂头而哭,一眼觑见他头上,露出金簪子,就伸手去轻轻拔他来。
乔氏知觉,抬起头来,簪子已在那婆娘手中。
乔氏急忙抢时,那婆娘掣身飞奔去了。
乔氏失了此簪,放声大哭,暗思道:“这是我丈夫行聘之物,刺贼救身之宝,今落在他人之手,眼见得要夫妻重会,不能够了。
”自此寻死的念头多,嫁人的念头少。
哭得个天昏地暗,朦胧睡去,梦见一个大团鱼,爬到身边。
乔氏平昔善会烹治团鱼,见了这个大团鱼,便拿把刀将手去捉他来杀。
这团鱼抬头直伸起来,乔氏畏怕,又缩了手。
乔氏心记头上金簪,不知怎的这簪子却已在手,就向团鱼身上一丢,又舍不得,连忙去拾这簪子,却又不见。
四面寻觅,只见那团鱼伸长了颈,说起话来,叫道:“乔大娘,乔大娘,你不要爱惜我,杀我也早,烧我也早。
你不要怀念着金簪子,寻得着也好,寻不着也好。
你不要想着丈夫,这个王也不了,那个王也不了。
”乔氏见团鱼说话,连叫奇怪,举把刀去砍他,却被团鱼一口啮住手腕,疼痛难忍,霎然惊醒。
想道:“我丈夫平时爱吃团鱼,我常时为他烹煮,莫非杀生害命,至有今日夫妻拆散之报?” 正想之间,花氏又来问:“愿与不愿,早些说出来,莫要担误人。
”乔氏无可奈何,勉强应承。
赵成又想:“这婆娘利害,倘到那边,一五一十,说出这些缘故,他们官官相护,一时翻转脸来,寻我的不是,可不老大利害,莫把家里与他认得。
”又分付媒人,只说姓胡。
这一班通是会中人,俱各会意,到王知县船上去说,期定明日亲自来相看。
赵成另向隐僻处,借下一个所在,把乔氏抬到那边住下。
赵成妻子,一同齐去。
到午牌前后,王从古同媒人来,将乔氏仔细一看,姿容美丽,体态妖娆,十分中意,即便去了。
不多时,媒人领了十多人来,行下了三十贯钱聘礼。
乔氏事到此间,只得梳妆,含羞上轿,虽非守一而终,还喜明媒正娶,强如埋没在赵成家里。
要知乔氏嫁人,原是失节,但赵成家紧紧防守,寻死不得,至此又还想要报仇,假若果然寻了死路,后来那得夫妇重逢,报仇雪耻。
当时有人作绝句一首,单道乔氏被掠从权,未为不是。
诗云: 草草临安住几时,无端风雨唤离居。
东天不养西天养,及到东天月又西。
乔氏上了轿,出了临安城,王从古船泊江口,即舟中成其夫妇。
王从古本来要娶妾养子,因见乔氏美艳,枕席之间,未免过度。
那乔氏从来知诗知礼,一时被掠,做下出乖露丑,每有所问,勉强支吾,心实不乐。
王从古只道是初婚的怕羞,那知有事关心,各不相照。
王从古既已娶妾,即便开船,过了富一陽一桐庐,望三衢进发。
为甚叫做三衢?因洪水暴出,分为三道,故名三衢。
这衢州地方,上届牛女分野,春秋为越西鄙姑蔑地,秦时名太末,东汉名新安,隋时名三衢,唐时名衢州,至宋朝相因为衢州府。
负郭的便是西安首县。
王从古到了西安上任,参谒各上司之后,亲理民事,无非是兵刑钱谷,户婚田土,务在伸屈锄强,除奸剔蠹,为此万民感仰,有神明之称。
又一清如水,秋毫不取,西安县中,寂然无事。
真个: 雨后有人耕绿野,月明无犬吠花村。
这王从古是中年发迹的人,在苏州起身时,欲同结发夫人安氏赴任。
夫人道:“你我俱是五旬上边的人,没有儿女。
医家说,妇人家至四十九岁,绝了天癸,便没有养育之事。
你的日子还长,不如娶了偏房,养个儿子,接代香火。
你自去做官,我情愿在家吃斋念佛。
”故此王从古到临安娶妾至任。
衙中随身伴当夫妻两人,亲丁只有乔氏。
谁知乔氏怀念前夫,心中只是怏怏。
光一陽一迅速,早又二年。
一日正值中秋,一轮明月当窗,清光皎洁。
王从古在衙斋对月焚香啜茗,乔氏在旁侍坐。
但见高梧疏影,正照在太湖石畔,清清冷冷,光景甚是萧瑟。
兼之鹤唳一声,蟋蟀络绎,间为相应,虽然是个官衙,恰是僧房道院,也没有这般寂寞。
王从古乘间问着乔氏道:“你相从我,不觉又是两年,从不见你一日眉开,毕竟为甚?”乔氏道:“大凡人悲喜各有缘故,若本来快活,做不出忧愁;若本来悲苦的,要做出喜欢,一发不能够。
”王从古见他说话含糊,又道:“我见你德性又好,才调又好,并不曾把偏房体面待你,为何不向我说句实话?”乔氏道:“失节妇人,有何好处,多烦官人,这般看待。
”王从古道:“你是汴梁人,重婚再嫁,不消说起。
毕竟你前夫是死是活,为甚的到了临安住在胡家?”乔氏道:“原来这贩卖人家姓胡么?”王从古听说,一发惊异道:“你住在他家,为何还不晓得他姓胡,然则你丈夫是甚么样人?”乔氏道:“妻子既被人贩卖,说出来一发把他人玷辱,不如不说。
况今离别二年有余,死也没用,活也没用。
”言罢,双泪交流,欷歔叹息。
王从古听他说话又苦,光景又惨,连自家讨个贩卖来的做偏房,也没意思,闷闷不名而睡。
乔氏见他已睡,乃题一诗于书房壁上。
诗云: 蜗角蝇头有甚堪,无端造次说临安。
因知不是亲兄弟,名姓凭君次第看。
题罢就寝。
明早王从古到书房中,见了此诗,知道是乔氏所作。
把诗中之意一想:“蜗角蝇头,他丈夫定是求名求利的,到临安失散,不消说起。
后边两句,想是将丈夫姓名,做个谜话,教我详察,我一时如何便省得其意。
”王从古方在此自言自语,只见乔氏送茶进来。
王从古道:“你诗中之意,我都晓得,若后来访得你前夫消息,定然使月缺重圆。
”乔氏听见此话,双膝就跪下,说道:“愿官人百年富贵,子孙满堂。
”此时笑容可掬,真是这两年间,只有这个时辰笑得一笑,眉头开得一开。
王从古看了,点头嗟叹其不忘前夫。
自此又过年余。
一日正当理事,一陰一一陽一生报道:“府学新到的教授来拜。
”王知县先看他脚色,乃是汴梁人,年二十八岁,由贡士出身,初授湖州训导,转升今职,姓王名从事。
王从古见名姓与己相去不远,就想着乔氏诗中有因,知不是亲兄弟之句,沉吟半晌,莫非正是此君,且从容看是如何。
遂出至宾馆中相见,答拜已毕,从此往来,也有公事,也有私事,日渐亲密。
一来彼此主宾,原无拘碍;二来是读书人遇读书人,说话投机,杯酒流连,习为常事。
倏忽便二年。
那衢州府城之南,有一烂柯山,相传是青霞第
晋时樵夫王质入山砍樵,见二童子相对下棋,王质停了斧柯,观看一局,棋还未完,王质的斧柯,尽已朽烂,故名为烂柯山。
有此神山圣迹,所以官民士宦,都要到此山观玩。
一日早春天气,王从事治下肴榼,差驰夫持书柬到县,请王从古至烂柯山看梅花。
王从古即时散衙,乘小轿前来。
王从事又请训导叶先生,同来陪酒。
这叶先生双名春林,就是乐清县人,三位官人,都是角巾便服,素鞋净袜,携手相扶,缓步登山,藉地而坐,饮酒观花。
是日天气晴和,微风拂拂,每遇风过,这些花瓣如鱼鳞飞将下来,也有点在衣上,也有飞入酒杯。
王知县道:“这般良辰美景,不可辜负。
我三人各分一韵,即景题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