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关灯
小
中
大
卷四
◆《文选》
◇五臣注文选
五臣者,不知何许人也,所注《文选》,颇为乖疏。
盖以时有王张,遂乃盛行于代。
将欲従首至末,搴其萧根,则必溢帙盈箱,徒费笺翰。
苟蔑而不语,则误后学。
习是用略举纲条,余可三隅反也。
◇吴都赋 《吴都赋》曰:“且有吴之开国,造于太伯,宣于延陵,盖端委之所彰,高节之所兴。
”臣延济曰:“太伯、延陵,端其志操,委弃其位,以存让体,是兴高节也。
”明曰:“据赋文,是双关覆装体。
以‘端委所彰’,覆太伯,‘高节所兴’,覆延陵,宜于‘所彰’下注太伯之德,解端委之事,‘所兴’下注延陵之德,释高节之文。
不宜将二人之事,混同而注之。
且释端委之意,殊非经典。
按《左传》曰:‘太伯端委以治《周礼》’。
杜元凯《注》曰:‘端委,礼服也’。
颖达曰:‘端,玄也。
委者,长垂于地也’。
赋言太伯造成国邑,服玄端之衣以行周礼,彰显先王之风化于吴国也。
《左传》又曰:‘公子光弑王僚,以国让延陵季子。
季子曰:圣达节,次守节,为君非吾节也。
虽不能达,敢失守乎弃其室而耕于野,遂舍之。
’赋言延陵以此高尚之节,宣播谦让之风,以兴盛吴国。
非谓自兴高节也。
”赋又曰:“建至德以创鸿业,世无得而显称。
”臣延济曰:“言我吴都后建,立延陵太伯之德,以创大业,代无得而称美者。
”又曰:“由克让以立风俗,轻脱屣于千乘。
”臣周翰曰:“言吴能建太伯延陵让节,以成风俗。
盖谓让千乘之重,如脱屣也。
”明曰:“此文亦双关体。
云‘建至德以创鸿业,世无得而显称’者,此独论太伯之德耳。
太伯建立至德,以开创吴国之大业。
其德浩大,故代人无可得而称。
《论语》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是也。
’且延陵非创业之主,注不得兼言延陵之德也。
其‘由克让以立风俗,轻脱屣于千乘’,此则论延陵之德也。
言延陵让国而耕于野,是其克让轻千乘也。
注不得兼言太伯之德,以致混淆。
”赋又曰:“外失辅车唇齿之援。
”臣向曰:“辅,陪乘也。
吴蜀相资犹陪乘,以唇齿为内外。
”明曰:“按《左传》云:‘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先儒皆以‘辅’为颊辅,‘车’谓牙车。
此注云陪乘,非也。
”或云“《诗》云‘其车既载,乃弃尔辅’,则是车之与辅,亦相依之物,有何不可而子非之,其有说乎?””《易》云:‘咸其辅颊舌’,孔颖达曰:‘辅颊俱为口旁之肉,辅是口旁之肉’。
则为牙车唇齿,四者同类,相依而存,阙一不可。
以喻二国更相表里,乃得俱全。
若以辅为陪乘,则车为载物之事,辅为御车之人也。
人之与车非相类,不可以喻二国,故陪乘非也。
” ◇支楶藻棁 《灵光殿赋》曰:“云楶藻棁。
”臣向曰:“‘楶’,梁上柱。
‘棁’,义手也。
”明曰:“按《尔雅·释宫》云:‘栭谓之楶’,郭璞曰:‘薄栌也薄,柱头也;栌,斗也’。
又云‘杗<厂留>谓之梁,其上楹谓之棁’。
郭璞云:‘侏儒柱也’。
臣向不依《尔雅》之文,臆为其说。
且上文‘枝撑杈桠而邪据’,周翰曰:‘枝撑,梁上交木’。
‘交’即义手也,何得更以‘棁’为义手违经背义,乖谬之甚。
” ◇滥觞 《江赋》云:“初发源乎滥觞。
”周翰曰:“‘滥’谓泛滥水流貌,‘觞’,酒杯也。
谓江之发源,流如一杯也。
”明曰:“周翰以‘觞’为酒杯则是也。
然以其流水如一杯之多,则非也。
何者且‘滥’非水流之貌,‘监’者,泛也。
言其水小,裁可浮泛酒杯耳。
” ◇岂鲜辉于阳春 《雪赋》云:“君宁见阶上之白雪,岂鲜辉于阳春?”臣铣曰:“‘鲜’,寡也。
雪之光辉,岂寡于阳春也?”明曰:“下文云‘玄阴凝冱,不昧其洁,太阳辉耀,不固其节’,则‘鲜’谓鲜明也,言雪当见日而消,不能鲜明光辉于阳春也。
” ◇畴德瑞圣 《赭白马赋》云:“实有腾光,吐畴德瑞圣之符焉。
”臣良曰:“‘畴’,昔也,言昔帝之德,有瑞圣之符焉。
”明曰:“‘畴’,等也,言焉可以等齐君子之德,祥瑞圣人之道也。
” ◇珪璋特达 郭璞《游仙诗》曰:“圭璋虽特达,明月难暗投。
”臣延济曰:“‘特达’,美貌。
”明曰:“按朝聘之礼,有珪璋璧琮。
璧琮则加束帛,然后能达。
而珪璋德重,可以独行,故曰特达。
《聘礼》云:‘圭璋特达,德也’。
此诗之意,言君子虽有才德,不假外助,然亦不可仕于乱代,如明月之珠,不可以暗中投人也。
” ◇昔闻东陵瓜 阮籍《咏怀诗》曰:“昔闻东陵瓜,近在青门外。
”臣延济曰:“故秦时东陵侯邵平,种瓜于青门外。
其瓜甚美,以供宾也。
”明曰:“按嗣宗此诗,是遭乱代,思深居远害,故以瓜喻之。
言邵平种瓜,不能深远,近在青门之外,又色妍味美,遂为人所食啗。
故下云‘五色耀朝日,嘉宾四面会。
膏火自煎熬,多财为患害’,意言人遭代乱,苟逞才露颖,必为时所害,如美瓜膏火之自丧矣。
而延济不喻此义,‘种瓜以供宾客’,何其谬欤!” ◇布衣可终身 其诗又云:“布衣可终身。
”臣铣曰:“布衣,谓邵平。
”明曰:“此诗取瓜喻,不专
盖以时有王张,遂乃盛行于代。
将欲従首至末,搴其萧根,则必溢帙盈箱,徒费笺翰。
苟蔑而不语,则误后学。
习是用略举纲条,余可三隅反也。
◇吴都赋 《吴都赋》曰:“且有吴之开国,造于太伯,宣于延陵,盖端委之所彰,高节之所兴。
”臣延济曰:“太伯、延陵,端其志操,委弃其位,以存让体,是兴高节也。
”明曰:“据赋文,是双关覆装体。
以‘端委所彰’,覆太伯,‘高节所兴’,覆延陵,宜于‘所彰’下注太伯之德,解端委之事,‘所兴’下注延陵之德,释高节之文。
不宜将二人之事,混同而注之。
且释端委之意,殊非经典。
按《
杜元凯《注》曰:‘端委,礼服也’。
颖达曰:‘端,玄也。
委者,长垂于地也’。
赋言太伯造成国邑,服玄端之衣以行周礼,彰显先王之风化于吴国也。
《左传》又曰:‘公子光弑王僚,以国让延陵季子。
季子曰:圣达节,次守节,为君非吾节也。
虽不能达,敢失守乎弃其室而耕于野,遂舍之。
’赋言延陵以此高尚之节,宣播谦让之风,以兴盛吴国。
非谓自兴高节也。
”赋又曰:“建至德以创鸿业,世无得而显称。
”臣延济曰:“言我吴都后建,立延陵太伯之德,以创大业,代无得而称美者。
”又曰:“由克让以立风俗,轻脱屣于千乘。
”臣周翰曰:“言吴能建太伯延陵让节,以成风俗。
盖谓让千乘之重,如脱屣也。
”明曰:“此文亦双关体。
云‘建至德以创鸿业,世无得而显称’者,此独论太伯之德耳。
太伯建立至德,以开创吴国之大业。
其德浩大,故代人无可得而称。
《
’且延陵非创业之主,注不得兼言延陵之德也。
其‘由克让以立风俗,轻脱屣于千乘’,此则论延陵之德也。
言延陵让国而耕于野,是其克让轻千乘也。
注不得兼言太伯之德,以致混淆。
”赋又曰:“外失辅车唇齿之援。
”臣向曰:“辅,陪乘也。
吴蜀相资犹陪乘,以唇齿为内外。
”明曰:“按《左传》云:‘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先儒皆以‘辅’为颊辅,‘车’谓牙车。
此注云陪乘,非也。
”或云“《诗》云‘其车既载,乃弃尔辅’,则是车之与辅,亦相依之物,有何不可而子非之,其有说乎?””《易》云:‘咸其辅颊舌’,孔颖达曰:‘辅颊俱为口旁之肉,辅是口旁之肉’。
则为牙车唇齿,四者同类,相依而存,阙一不可。
以喻二国更相表里,乃得俱全。
若以辅为陪乘,则车为载物之事,辅为御车之人也。
人之与车非相类,不可以喻二国,故陪乘非也。
” ◇支楶藻棁 《灵光殿赋》曰:“云楶藻棁。
”臣向曰:“‘楶’,梁上柱。
‘棁’,义手也。
”明曰:“按《尔雅·释宫》云:‘栭谓之楶’,郭璞曰:‘薄栌也薄,柱头也;栌,斗也’。
又云‘杗<厂留>谓之梁,其上楹谓之棁’。
郭璞云:‘侏儒柱也’。
臣向不依《尔雅》之文,臆为其说。
且上文‘枝撑杈桠而邪据’,周翰曰:‘枝撑,梁上交木’。
‘交’即义手也,何得更以‘棁’为义手违经背义,乖谬之甚。
” ◇滥觞 《江赋》云:“初发源乎滥觞。
”周翰曰:“‘滥’谓泛滥水流貌,‘觞’,酒杯也。
谓江之发源,流如一杯也。
”明曰:“周翰以‘觞’为酒杯则是也。
然以其流水如一杯之多,则非也。
何者且‘滥’非水流之貌,‘监’者,泛也。
言其水小,裁可浮泛酒杯耳。
” ◇岂鲜辉于阳春 《雪赋》云:“君宁见阶上之白雪,岂鲜辉于阳春?”臣铣曰:“‘鲜’,寡也。
雪之光辉,岂寡于阳春也?”明曰:“下文云‘玄阴凝冱,不昧其洁,太阳辉耀,不固其节’,则‘鲜’谓鲜明也,言雪当见日而消,不能鲜明光辉于阳春也。
” ◇畴德瑞圣 《赭白马赋》云:“实有腾光,吐畴德瑞圣之符焉。
”臣良曰:“‘畴’,昔也,言昔帝之德,有瑞圣之符焉。
”明曰:“‘畴’,等也,言焉可以等齐君子之德,祥瑞圣人之道也。
” ◇珪璋特达 郭璞《游仙诗》曰:“圭璋虽特达,明月难暗投。
”臣延济曰:“‘特达’,美貌。
”明曰:“按朝聘之礼,有珪璋璧琮。
璧琮则加束帛,然后能达。
而珪璋德重,可以独行,故曰特达。
《聘礼》云:‘圭璋特达,德也’。
此诗之意,言君子虽有才德,不假外助,然亦不可仕于乱代,如明月之珠,不可以暗中投人也。
” ◇昔闻东陵瓜 阮籍《咏怀诗》曰:“昔闻东陵瓜,近在青门外。
”臣延济曰:“故秦时东陵侯邵平,种瓜于青门外。
其瓜甚美,以供宾也。
”明曰:“按嗣宗此诗,是遭乱代,思深居远害,故以瓜喻之。
言邵平种瓜,不能深远,近在青门之外,又色妍味美,遂为人所食啗。
故下云‘五色耀朝日,嘉宾四面会。
膏火自煎熬,多财为患害’,意言人遭代乱,苟逞才露颖,必为时所害,如美瓜膏火之自丧矣。
而延济不喻此义,‘种瓜以供宾客’,何其谬欤!” ◇布衣可终身 其诗又云:“布衣可终身。
”臣铣曰:“布衣,谓邵平。
”明曰:“此诗取瓜喻,不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