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异编卷八

关灯
    之,以问领军。

    王茂曰:“亡齐者此物,留之恐贻外议。

    ”帝乃出之。

    军主田安,启求为妇。

    玉儿泣曰:“昔者见遇时王,今岂下匹非类,死而后己,义不受辱。

    ”及见缢,洁美如生。

    舆出,尉吏俱行非礼,乃以余妃赐茂,亦潘之亚也。

    郁林王何妃郁林王何妃,讳婧英,庐江人,抚军将军戢女也。

    初将纳为南郡王妃,文惠太子嫌戢无男,门孤,不欲与婚。

    王俭以甫郡王妃,便为将来外戚,惟须高胄,不须强门,今何氏荫华族弱,实允外戚之义。

    永明三年乃成婚。

    妃禀性淫乱,”南郡王所与元赖人游,妃择其美者,皆与交欢。

    南郡王侍书人马澄,年少,色美甚,妃悦之,常与斗腕较力,南郡王以为欢笑。

    澄者,本剡县寒人,尝于南岸逼略人家女,为秣陵县所录,南郡王语县散遣之。

    澄又逼求姨女为妾,姨不与,澄诣建康令沈徽孚讼之,徽罕曰:“姨女可为妇,不可为妾。

    ”澄曰:“仆父为给事中,门户既成,姨家犹是贱,正可为妾耳。

    ”徽孚呵而遣之。

    十一年,为皇太孙妃。

    又有女巫子杨珉之,亦有美貌,妃尤爱悦之,与同寝处,如伉俪。

    及太孙即帝位,为皇后。

    封后嫡母刘为高昌县都乡君。

    所生母宋为徐杭广昌乡君。

    后将拜,镜在床元因堕地。

    其冬,与太后同日谒太庙。

    杨珉之为帝所幸,常居中侍。

    明帝为辅,与王宴、徐孝嗣、王广之并面请,不听,又令肖谌、坦之固请。

    皇后与帝同席坐,流涕覆面,谓坦之曰:“杨郎好少年,无罪过,何可狂杀!”坦之耳语于帝曰:“此事别有一意,不可令人闻。

    ”帝谓皇后为阿奴,曰:“阿奴暂去。

    ”坦之乃曰:“外间并云,杨氓之与皇后有异情,彰闻遐迩。

    ”帝不得已,乃为敕。

    但之驰报明帝,即令建康行刑,而果有敕原之,而氓之已死。

    后既淫乱,又与帝相爱亵,故帝恣之。

    又迎后亲戚人宫,常赐人百数十万。

    以武帝曜灵殿处后家属。

    帝废,后为皇妃。

    父戢自有传。

    元帝徐妃梁元帝徐妃,讳昭佩,东海剡人也。

    祖孝嗣,齐太尉枝江文忠公。

    父鲲,侍中信武将军。

    妃以天监十六年十二月,拜湘东王妃,生世子方等、益昌公主含贞。

    妃无容质,不见札于帝,三二年一入房。

    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将至,必为半面妆以俟,帝见则大怒而出。

    妃性嗜酒,多洪醉,帝还房必吐衣中,与荆州后堂瑶光寺智远道人私通。

    酷妒忌,见无宠之妾,便交杯接坐;才觉有娠者,即手加刀刃。

    帝左右暨季江有姿容,又与淫通。

    季江每叹曰:“植直狗虽老犹能猎,萧溧阳马虽老犹骏;徐娘虽老,犹尚多情。

    ”时有贺徽者,美色。

    妃要之于普贤尼寺,书白角枕为诗相赠答。

    既而,贞惠世子方诸母王氏宠爱,未几而终。

    元帝归咎于妃。

    及方等死,愈见疾。

    太清三年,遂逼令自杀。

    妃知不免,乃投井死。

    帝以尸还徐氏,谓之出妻,葬江陵瓦官寺。

    帝制《金楼子》,述其淫行。

    北齐武成皇后胡氏传胡后者,安定胡延之女。

    其母范阳卢道约女,初怀孕,有胡憎诣门曰:“此宅瓠芦中有月。

    ”既而生后。

    天保初,选为长广王妃。

    产后主日,鸣于产帐上。

    武成崩,尊为皇太后。

    陆媪及和士开,密谋杀赵郡王,出娄定远、高文遥为刺史。

    和、陆谄事太后无不至。

    初武成时,后与诸阉人亵狎。

    武成宠幸和士开,每与后握槊,因此与后奸通。

    自武成崩,后数出诣佛寺,又与沙门昙献通。

    布金钱于献席下,又挂宝胡床于献屋壁,武成平日所御也。

    乃置百僧于内殿,托以听讲,日夜与昙献寝处。

    以献为昭玄统。

    僧徒遥指太后,以弄昙献,乃至谓之为大上者。

    帝闻太后不谨,而未之信。

    后朝太后,见二小尼,悦而召之,乃男于也。

    于是昙献事亦发,皆伏法。

    并杀元山王三郡君,皆太后之所昵也。

    帝视晋阳,奉太后还邺。

    至紫陌,卒遇大风。

    舍人魏憎伽明风角,奏言:“即时当有暴逆事。

    ”帝诈云邺中有急,弯弓缠驰人城。

    令邓长幽太后北宫,仍(乃)敕内外诸亲,一不得与太后相见。

    久之,帝复迎太后。

    太后初闻使者至,大惊,虑不测。

    每太后设食,帝亦不敢尝。

    周使元伟来聘,作《述行赋》,叙郑庄公克段而迁姜氏,文虽不工,当时深以为愧。

    齐亡入周,恣行奸秽。

    隋开皇中殂。

    后主穆皇后后主皇后穆氏,名邪利。

    本斛律后从婢也。

    母名轻霄,本穆子伦婢也。

    转入侍中宋钦道家,好私而生后,莫知氏族。

    或云,后即钦道女子也。

    小字黄花,后字舍利。

    钦道妇妒,黥妇轻霄面,为宋郎钦道伏诛。

    黄花因此入宫,有幸于后主。

    女侍中陆大姬知其宠,养以为女,号为弘德夫人。

    武平元年六月生子,时后主未有储嗣,陆阴结代以监抚之任,不可无王。

    时皇后斛律氏,丞相光之女也。

    虑其怀恨,先令母养之,立为皇太子。

    陆以国姓之重,陆、穆相对,又奏赐姓穆氏。

    胡庶人之废也,陆有助焉,故遂立为皇后。

    大赦。

    初,有折冲将军元正列于邺城东水中得玺以献。

    文曰“天皇后玺”。

    盖石氏所作。

    诏书颁告,以为穆后之瑞焉,武成时,为胡后造真珠裙裤,所费不可胜计。

    被火所烧。

    后主既立,穆皇后复为营之,属周武,遭太后丧,诏侍中薛孤、康买等为吊使,又遣商胡赍锦三万匹,与吊使同往,欲市真珠为皇后造七宝车。

    周人不与交易,然而竟造焉。

    先是,童谣曰“黄花势欲落,清觞满杯酌。

    ”言黄花不久也。

    后主自立穆后以后昏饮无度,故云“清觞满杯酌。

    ”陆怠骆提婆诏改姓为穆。

    陆封大姬,皆以皇后故也。

    后既以陆为母,提婆为家,更不目轻霄。

    轻霄自辽西欲求见太后、陆媪,使禁掌之,竟不得见。

    后主冯淑妃冯淑妃,名小怜,大穆后从婢也。

    穆后爱衰,以五月五日进之,号曰续命。

    慧黠,能弹琵琶,工歌舞。

    后主惑之,坐则同席,出则并马,愿得生死一处。

    命淑妃处隆基堂。

    淑妃恶曹昭仪所常居也,悉令反换其地。

    周师之取平阳,帝猎于三堆。

    晋州亟告急,帝将还,淑妃请更杀一围,帝从其言。

    识者以为,后主名纬,杀围,言非吉征。

    及帝至晋州,城已欲没矣。

    作地道攻之。

    城陷十余步,将士乘势欲入,帝敕且止,召淑妃共观之。

    淑妃妆点不获时至,周人以木拒塞城,遂不下。

    旧相传,晋州城西石上,有圣人迹,淑妃欲往观之。

    帝恐弩矢及桥,故抽攻城木造远桥。

    监作舍人,以不造成受罚。

    帝与淑妃渡桥,桥坏,至夜乃还。

    称妃有功勋,将立为左皇后。

    即令使驰取翟等皇后服御,仍与之并骑观战。

    东偏少却,淑妃怖曰:“军败矣。

    ”帝遂以淑妃奔,还至洪洞戍。

    淑妃以粉镜自玩,后声乱唱贼至,于是复走。

    内参自晋阳以皇后衣至。

    帝为按辔,命淑妃着之,然后去。

    帝奔邺,太后后至,帝不出迎。

    淑妃将至,凿城北门,出十里迎之。

    复以淑妃奔青州。

    后主至长安,问周武帝乞淑妃。

    帝曰:“朕视天下如脱,一老妪岂与公惜也。

    ”仍以赐之。

    及帝遇害,以淑妃赐代王达,甚嬖之。

    淑妃弹琵琶,因弦断作诗曰:虽蒙今日宠,犹忆昔时怜,欲知心断绝,应看胶上弦。

    达妃为淑妃所谮,几至于死。

    隋文帝将赐达妃兄李询,令著布裙配舂,询母逼令自杀。

    后主以李祖钦女为左昭仪,进为左娥英,裴氏为右娥英。

    娥英者兼取舜妃娥皇女英名。

    阳休之所制乐人曹僧奴进二女,大者件旨剥面皮,少者弹琵琶为昭仪。

    以僧奴为日南王。

    僧奴死后,又贵其兄弟妙达等二人,同日皆为郡王。

    为昭仪别起隆基堂,极为绮丽。

    陆媪诬以左道,遂杀之。

    又有董昭仪、毛夫人、彭夫人、王夫人、小王夫人、二李夫人,皆嬖宠之。

    毛能弹筝,本和士开荐入。

    帝所幸彭夫人,亦音伎进,死于晋阳,造佛寺与总持相埒。

    二李是隶户女,以五弦进。

    二李即孝真之女也。

    小王生一男,诸阉人在宫,皆蒙赐给。

    毛兄思安,超登武卫。

    董父贤义,为作军主。

    田昭仪父,亦超登开府。

    其余姻属,多至大官。

    后主张贵妃张贵妃名丽华,兵家女也。

    父兄以织席为业。

    后主为太子,以选入宫。

    侍龚贵嫔为良娣。

    贵妃年十岁,为之给使。

    后主见而悦之,因得幸。

    遂有娠,生太子深。

    后主即位,拜为贵妃。

    性聪慧,甚被宠遇。

    后主始以始兴王叔陵之乱被伤,卧于承香殿,时诸姬并不得进,惟贵妃侍焉。

    而柳太后犹居柏梁殿,即皇后之正殿也。

    而阮皇后素无宠于后主,不得侍疾,别居求贤殿。

    至德二年,乃于光昭殿前起临春、结绮、望仙三阁,高数十丈,并数十间,其窗牖壁带,悬媚栏槛之类,悉以沉檀香为之。

    又饰以金玉,间以珠翠。

    外施珠帘,内有宝床宝帐。

    其服玩之属,瑰奇珍丽,皆近古未有。

    每微风暂至,香闻数里。

    朝日初照,光映后庭,其下积石为山,引水为池。

    植以奇树,杂以花药。

    后主自居临春阁,张贵妃居结绮阁。

    龚、孔二贵嫔居望仙阁,并复道交相往来。

    又有王李二美人、张薛二淑媛、袁昭仪、何捷妤、江修容等七人,并有宠,递代以游其上。

    以宫人有文学者袁大舍等为女学士。

    后主每引宾客对贵妃等游宴,则使诸贵人及女学士与狎客共赋新诗,互相赠答。

    采其尤艳丽看以为曲调,被以新声。

    选宫女有容色者,以千百数令置而歌之。

    分部迭进,持以相乐。

    其曲有《玉树后庭花》、《临春乐》等。

    其略云:“壁月夜夜满,琼树朝朝新。

    ”大旨所归,皆美张贵妃、孔贵嫔之容色。

    张贵妃发长七尺,黑如漆,其光可鉴。

    特聪慧,有神采,进止闲暇,容色端丽。

    每瞻视睐,光彩溢目,照映左右。

    常于阁上靓妆,临于轩槛。

    宫中遥望,飘若神仙。

    才辩强记,善候人主颜色。

    荐诸宫女,后宫咸德之,竟言其善。

    又工厌魅之术,假鬼道以惑后主,置淫祀于宫中,聚诸女而使之鼓舞。

    使后主怠于政事。

    百司启奏,并因宦者蔡临儿、李善度进诸后主。

    倚隐囊置张贵妃于膝上共决之。

    李、蔡所不能记者,贵妃并为条疏,无所遗脱。

    因参访外事,人间有“一言一事贵妃必先知”白之,由是益加宠异,冠绝后庭。

    而后宫之家不尊法度有于理者,但求哀于贵妃,贵妃则令李。

    蔡先启其事,而后从容为言之。

    大臣有不从者,因而谮之,言无不听,于是张、孔之势,熏灼四方,内外宗族,多被引用,大臣执政,亦从风而靡。

    阉宦便佞之徒,内外交结,转相引进,贿赂公行。

    赏罚无常,纲纪瞀乱矣。

    及隋军克台城,贵妃与后主俱入于井。

    隋军出之。

    晋王广,命斩贵妃,于青溪中桥。

    隋宣华夫人陈氏宣华夫人陈氏,陈宣帝之女也。

    性聪慧,姿貌无双。

    及陈灭,配掖庭,后选入宫为嫔。

    时独孤后性妒,后宫罕得进御,惟陈氏有宠。

    晋王广之在藩也,阴有夺宗之计,规为内助,每致礼焉,进金蛇、金驼等物,以取媚于陈氏。

    皇太子废立之际,颇有力焉。

    及文献皇后崩,进位为贵人。

    专房擅宠,主断内事,六宫莫与为比。

    及上大渐,遗诏拜为宣华夫人。

    初上寝疾于仁寿宫也,夫人与皇太子同侍疾。

    平旦出更衣,为太子所逼,夫人拒之得免。

    归于上所,怪其神色有异,问其故,夫人泫然曰:“太子无礼。

    ”上恚曰:“畜生何足付大事,独孤诚误我!”(谓献皇后也)因呼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岩曰:“召我儿。

    ”述等将呼太子,上曰:“勇也。

    ”述、岩出阁为敕书讫,示左仆射杨素。

    素以其事白太子。

    太子遣张衡入寝殿,遂令夫人及后宫同侍疾者,并出就别宫。

    俄闻上崩,而未发丧也。

    夫人与诸后宫相顾曰:“事变矣。

    ”皆色动股栗。

    晡后,太子遣使者赍金盒子,缄纸于际,亲书封字,以赐夫人。

    夫人见之惶惧,以为鸩毒,不敢发。

    使者促之,乃发,见盒中有同心结数枚,诸人咸悦。

    相谓曰:“得免死矣。

    ”陈氏恚而却坐,不肯致谢。

    诸宫人共逼之,乃拜使者。

    其夜,太子焉。

    及炀帝即位之后,出居先都宫,寻召入。

    岁余而终,时年二十九。

    帝深悼之,为制《伤神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