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异编卷八
关灯
小
中
大
起裸游馆千间,采绿苔而被阶,引渠水以绕砌,周流澄澈,乘船以游漾,使宫人乘之,选玉色轻体,以执篙楫,摇漾于渠中。
其水清澈,以盛暑之时,使舟覆没,视宫人玉色者。
又奏《招商》之歌,以来凉气也。
歌曰:凉风起兮日照渠,青荷昼偃叶夜舒,惟日不足乐有余,清丝流管歌玉凫,千年万岁喜难逾。
渠中植莲大如盖,长一丈,南国所献。
其叶夜舒昼卷,一茎有四莲丛生,名曰“夜舒荷”,亦云月出则舒也,故曰“望舒荷”。
帝盛夏避暑于裸游馆,长夜饮宴。
帝嗟曰:“使万岁如此,则上仙也。
”宫人年二七以上,三六以下,皆靓妆,解其上衣,惟着内服,或共裸浴。
西域所献茵墀香,煮以为汤,宫人以之浴浣,使以余汁人渠,名日“流香渠”。
又使内竖为驴鸣于馆北。
又作鸡鸣堂,多畜鸡。
每醉,迷于天晓,内侍竟作鸡鸣,以乱真声也,及以炬烛投于殿前,帝乃惊悟。
及董卓破京师,散其美人,焚其宫馆。
至魏咸熙中元,所投烛处,夕夕有光如星,后人以为神光。
于此地立小屋,名曰余光,词以祈福。
至魏明(帝)未,稍扫除矣。
献帝伏皇后献帝伏皇后,聪惠仁明,有闻于内。
则及乘舆为李催所败,昼夜逃走,宫人奔窜,万无一生。
至河,无舟揖,后乃负帝以济河。
河流迅急,惟觉脚下如有乘践,则神物之助焉。
兵戈逼岸,后乃以身拥遏于帝。
帝伤趾,后以绣绂拭血,刮玉钗以敷于疮,应手即愈。
以泪湔帝衣及面,洁净如渝烷,车人叹服,虽乱犹有明智,妇人精诚之至,幽祗之所感矣。
薛灵芸魏元帝所爱美人薛灵芸,常山人也。
父名业,为乡亭长。
母陈氏,随业舍于亭旁。
居生穷贱,至夜每聚邻妇绩,以麻藁自照。
灵芸年十七,容貌绝世。
闾中少年,多以夜来窃窥,终不得见。
咸熙元年,谷习出守常山郡,闻亭长有美女而家甚贫。
时元帝选良家女子以入六宫。
习以千金宝赂聘之。
既得,便以献元帝。
灵芸闻别父母,欷累目,泪下沾衣。
至升车就路之时,以玉唾壶盛泪,壶中即如红色。
既发常山,及至京师,壶中之泪凝如血色矣。
帝以文车十乘迎之。
车皆镂金为轮辋,丹画其毂轭,前有杂宝,为龙凤御百子;铃锵锵和鸣,响于林野;驾青色骈蹄之牛,日行三百里。
此牛尸涂国所献,足如马蹄也。
道侧烧石叶之香。
此石叠叠,状如云母,其光气辟恶厉之疾,乃腹题国所献也。
灵芸未至京师,数十里膏烛之光,相续不灭。
车徒噎路,尘起蔽于星月,时人谓为尘霄。
又筑土赤为台,基三十丈,列烛致于台下,名曰烛台,远望如列星之坠地。
又于大道之旁,一里致一铜表,高五尺,以志里数。
故行者歌曰:青槐夹道多尘埃,龙楼凤阙望崔嵬,清风细雨杂香来,土上出金火照台。
(此七字是妖辞也)时为铜表以志里数于道侧,是土上出金之义。
以烛致台下,则火在上下之义;汉火德王,魏土德王,火伏而上兴也;土上出金,是魏灭晋兴也。
灵芸未至京师十里,帝乘雕玉之辇,以望车徒之盛。
嗟曰:“昔者言:朝为行云,暮为行雨。
今非云非雨,非朝非暮。
”因改灵芸之名曰夜来。
人宫承宠爱。
外国献火珠龙鸾之钗。
帝曰:“明珠翠羽尚不胜,况乎龙鸾之重。
”乃止而不进。
夜来妙于针功,虽处于深帏重幄之内,不用灯烛之光,裁制立成。
非夜来所缝制,帝不服也。
宫中号曰针神。
吴赵夫人吴主赵夫人,丞相达之妹。
善画,巧妙无双。
能于指间以彩丝织云霞龙凤之锦。
大则盈尺,小则方寸。
宫中谓之机绝。
孙权常叹魏蜀未夷,军旅之隙,思得善画者,使图山川地势军阵之象。
达乃进其妹,权使写九州江河方岳之势。
夫人曰:“丹青之色,甚易歇灭,不可久宝,妾能刺绣作列国方帛之上,写以五岳河海城邑行阵之形。
”既成,乃于进吴主。
时人谓之针绝。
虽棘刺木猴云梯飞,无过此丽也。
权居昭阳宫,倦暑,乃摹紫绡之帷。
夫人曰:“此不足贵也。
”权使夫人指其意思焉。
答曰:“妾欲穷虑尽思,能使下绢绡帏而清风自入,视外无有蔽碍,列侍者飘然自凉,若驭风而行也。
”权赞善。
夫人乃折发,以神胶续之。
神胶出郁夷国,接弓弯之断弦,百断百续也。
乃织为罗,累月而成。
裁为幔,内外视之,飘飘如烟气轻动,而房内自凉。
时权常在军旅,每以此幔自随,以为征幕。
舒之,则广纵一丈;卷,则可内于枕中。
时人谓之丝绝。
故吴有三绝,四海无侍其妙。
后有贪宠求媚者,言夫人幻耀于人主,因而致退黜。
虽见疑坠,犹存录其巧工,吴亡不知所在。
吴潘夫人吴主潘夫人,父坐法,夫人输入织室。
容态少俦,为江东绝色。
同幽者百余人,谓夫人为神女,敬而远之,有闻于吴主,使图其容貌。
夫人忧戚不食,减瘦改形。
工人写其真状以进。
吴主见面喜悦。
以琥珀如意,抚按即折。
叹曰:“此女神也。
愁貌尚能感人,况在欢乐。
”乃命雕轮,就织室纳于后宫,果以姿色见宠。
每以夫人游昭宣之台,志意幸惬。
既尽酣醉,唾于玉壶中,使侍婢泻于台下,得火齐指环,即挂石榴枝上。
因其处起台,名曰“环榴台”。
时有谏者云:“今吴蜀争雄,还刘之名将为妖矣。
”权乃翻其名曰“榴环台”。
又与夫人游钓台,得大鱼,主大喜。
夫人曰:“昔闻泣鱼,今乃为喜,有喜必忧,以为深戒。
”至于未年,渐相谮毁,稍见离退。
时人谓夫人知几其神。
吴主于是罢宴,夫人果见弃逐。
其钓台基,今尚存焉。
吴邓夫人吴孙和,悦邓夫人,常置膝上。
和于月下舞水精如意,误伤夫人颊,血流污裤,娇姹弥苦。
自舐其疮,命太医合药。
医曰:“得白獭髓、杂玉与琥珀屑,当灭此痕。
”即购致百金能得白獭髓者厚赏之。
有富春渔人云:“此物知人欲取,则逃人石穴。
伺其祭鱼之时,獭有斗死者,穴中应有枯骨,虽无髓,其骨可合玉舂为粉,喷于疮上,其痕则灭。
”和乃命合此膏。
琥珀大多,及差,面有赤点如朱。
逼而视之,更益其妍。
诸嬖人欲要宠,皆以丹脂点颊而后进幸。
妖惑相动,遂成淫俗。
孙亮吴孙亮,作玻璃屏风,甚薄而莹澈,每于月下清夜舒之。
常与爱姬四人(皆振古绝色,一名朝姝,二名丽居,三名洛珍,四名洁华),使四人坐屏风内,而外望之如无隔,惟香气不通于外。
为四人合四气香,殊方异国所出。
凡经践蹑宴息之处,香气沾衣,历年弥盛,百浣不歇,因名曰“百濯香”。
或以人名香,故有朝姝香、丽居香、洛珍香、洁华香。
亮每游,此四人皆同舆席。
来侍皆以香名,前后为次,不得越乱。
所居之室,名为“思香媚寝”。
《烟花记》云:“吴主亮命宫人潘芳作玻璃屏凤,镂祥物一百三十种,各有生气,远视若真。
一日与夫人戏,触屏,坠其一凤,顿之飞去。
”蜀甘后蜀先主甘后,沛人也。
生于微贱。
里中相者云:“此女后贵,位极宫掖。
”及长,而体貌特异。
年至十八,玉质柔肌,态媚容冶。
先主召人,致白绡帐中,于户外望者,如月下聚雪。
河南献玉人,高三尺,乃取玉人置后侧。
昼则讲说军谋,夕则拥后而玩玉人。
常称:“玉之所贵,比德君子。
况为人形,而可不玩乎?”甘后与玉人洁白齐润,观者殆相惑乱。
嬖宠者非惟嫉于甘后,亦妒于玉人也。
后常欲取玉人琢毁之,乃诫先主曰:“昔子罕不以玉为宝,春秋美之。
今吴魏未灭,安以妖玩经怀。
凡淫惑生疑,勿复进焉。
”先主乃撤玉人,嬖者皆退。
当时君子,议以甘后为神智夫人焉。
贾皇后传贾后讳南风,父充。
后既立,而废弑杨太后。
遂荒淫放恣,与太医令程据等乱彰内外。
洛南有盗尉部小吏,端丽美容止。
既给厮役,忽有非常衣服,众咸疑其窃,盗尉嫌而辩之。
贾后疏亲欲求盗物,往听对辞。
小吏云:“先行逢一老妪,说家有疾病,师卜云:‘宜得城南少年厌之,欲暂相烦,必有重报。
’于是随去。
上车下帷,内簏箱中。
行可十余里,过六七门限,开簏箱,忽见楼阙好屋。
问:‘此是何处?’云:‘是天上。
’即以香汤见浴,好衣美食将人。
见一妇人,年可三十五六,短形,青黑色眉,后有疵,见留数夕,共寝欢宴。
临出赠此众物。
”听者闻其形状,知是贾后,惭笑而去。
尉亦解颐。
时他人入者多死,惟此小吏以后爱之,得全而出。
晋武胡贵嫔传胡贵嫔,名芳。
父奋,别有传。
泰始九年,帝多简良家子女以充内职,自择其美者,以绛纱系臂。
而芳既入选,下殿号泣,左右止之曰:“陛下闻声。
”芳曰:“死且不畏,何畏陛下。
”帝遣洛阳令司马肇,册拜芳为贵嫔。
帝每有顾问,不饰言辞,率尔而答,进退方雅。
时帝多内宠,平吴之后,复纳孙皓宫人数千。
自此,掖庭殆将万人,而并宠者甚众。
帝莫知所适,常乘羊车恣其所之,至便宴寝。
宫人乃取竹叶插户,以盐汁洒地,而引帝车。
然芳最蒙爱幸,殆有专房之宠焉。
侍御服饰,亚于皇后。
帝尝与之樗蒲争矢,遂伤上指,帝怒曰:“此固将种也?”芳对曰:“北伐公孙,西拒诸葛,非将种而何?”帝甚有惭色。
芳生武安公主。
晋时事石虎于太极殿前,起楼高四十丈,结珠为帘,垂五色玉佩,风至铿锵,和鸣清雅。
盛夏之时,登高楼以望四极,奏金石丝竹之乐,以夜继日。
于楼下,开马埒射场,周回四百步,皆文石丹砂,及彩画于埒。
旁聚金玉钱贝之宝,以赏百戏之人。
四厢置锦馒,屋柱皆隐起为龙凤百兽之形。
雕听众宝,以饰楹柱,夜往往有光明。
集诸羌胡于楼上。
时亢旱,舂杂宝异香为屑,使数百人于楼上吹散之,名日芳尘台。
上有铜龙,腹容数百斛酒,使胡人于楼上嗽酒。
风至,望之如露,名曰粘雨台,用以洒尘。
楼上嬉笑之声,音震空中。
又为四时浴室,用石为堤岸,或以琥珀为瓶杓。
夏则引渠水以为池,池中皆以纱为囊,盛百杂香渍于水中;严冰之时,作铜屈龙数千枚,各重数十斤,烧如火色,投入水中,则池水恒温,名曰龙温池。
引凤文锦步障,索蔽浴所。
共宫人宠嬖者解服宴戏,弥于日夜,名日清嬉浴室。
浴罢泄水于宫外,水流之所,名温香渠。
渠外之人,争来汲取,得升合以归,其家人莫不怡悦。
至石氏破灭,诸龙犹在,邺城池今夷塞矣。
齐废帝东昏侯潘妃传帝为潘贵妃起神仙、永寿二殿,皆饰以金璧,其玉寿中作飞仙帐,四回绣绮,窗间尽画神仙,又作七贤,皆以美女侍侧。
凿金银为书字,灵兽神禽,风云华炬,为之玩饰。
椽桷之端悉垂铃佩。
江左旧物,有古玉律数枚,悉裁以铟笛。
庄严寺有玉九子铃,外国寺佛面有光相,禅灵寺塔诸宝珥,皆剥取以施潘妃殿饰。
又凿为莲花以贴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莲花也。
”涂壁皆以麝香,锦幔珠帘,穷极绮丽。
执役工匠,自夜达晓,犹不速副,乃剔取诸佛寺刹殿藻,并仙人骑兽以充之。
武帝兴光楼上施青漆,世人谓之“青楼”。
帝曰:“武帝不巧,何不纯用琉璃!”潘氏服御,极选珍宝。
主衣库旧物不复用,用贵市人间金银宝物,价皆数倍。
琥珀钗一只,值百七十万。
潘妃生女,百日而亡。
制斩衰杖衣,悉粗布。
群小来吊,盘旋地坐,举手受执蔬膳,积旬不听音伎。
左右直长阉竖王宝孙诸人,共营肴羞,云为天子解菜。
于苑中立店肆,模大市,日游市中,杂所货物,与人、阉竖共为裨贩,以潘妃为市令,自为市吏。
录事将斗者就潘妃罚之。
帝小有得失,潘则与杖。
乃敕虎贲威仪,不得进大荆子,阁内不得进实中获。
虽畏潘氏,而窃与诸姊妹淫通。
每游幸,潘妃乘小舆,宫人皆露,着。
帝自戎服骑马从后。
又开渠立埭,躬自引船。
埭上设店,坐而屠沽。
于时,百姓歌云:“开武堂,种杨柳,至尊屠肉,潘妃沽酒。
”建康下,梁武帝将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