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异编卷十二
关灯
小
中
大
含霜,芳流绮殿,金衣烂日,色丽彤庭。
云矣。
”乃颁赐大臣。
外有一合欢果,上与妃子互相持玩。
上曰:“此果似知人意,朕与卿固同一体,所以合欢。
”于是促坐,同食焉。
因令画图,传之于后。
妃子既生于蜀,嗜荔枝。
南海荔枝,胜于蜀者,故每岁驰驿以进。
然方暑热而熟,经宿则无味。
后人不能知也。
上与妃采戏,将北,惟重四转败为胜。
连叱,骰子宛转而成重四,遂令高力士赐绯,风俗因而不易。
广南进白鹦鹉,洞晓言同,呼为“雪衣女”,一朝飞上妃镜台上,自语:“雪衣女昨夜梦为鸷乌所搏。
”上令妃授以《多心经》,记诵精熟。
后上与妃游别殿,置雪衣女于步辇竿上同去。
瞥有鹰至,搏之而毙。
上与妃叹息久之,遂瘗于苑中,呼为鹦鹉冢。
交趾贡龙脑香,有蝉蚕之状,五十枚。
波斯言老龙脑树节方有。
禁中呼为瑞龙脑,上赐妃十枚。
妃私发明驼使(明驼使,腹下有毛,夜能明,日驰五百里),持三枚遗禄山。
妃又常遗禄山金平脱装具,玉盒,金平脱铁面碗。
十一载,李林甫死,又以国忠为相,带四十余使。
十二载,加国忠司空。
长男暄,先尚延和郡主,又拜银青光禄大夫、太常卿,兼户部侍郎。
小男,尚万春公主。
贵妃堂弟秘书少监鉴,尚承荣郡主。
一门一贵妃,二公主,三郡主,三夫人。
十二载,重赠玄琰太尉,齐国公。
母重封梁国夫人,官为造庙,御制碑,及书。
叔玄又拜工部尚书。
韩国婿秘书少监崔女为代宗妃;虢国男裴徽尚代宗女延光公主,女为让帝男妻;秦国婿柳澄男钧尚长清县主,澄弟潭尚肃宗女和政公主。
上每年冬十月,幸华清宫,常经冬还宫阙,去即与妃同辇。
华清宫有端正楼,即贵妃梳洗之所;有莲花汤,即贵妃澡沐之室。
国忠赐第在宫东门之南,虢国相对。
韩国、秦国,甍栋相接。
天子幸其第,必过五家,赏赐燕乐。
扈从之时,每家为一队,队著一色衣。
五家合队相映,口百花之焕发。
遗钿,坠舄,瑟瑟珠翠,灿于路歧可掬。
曾有人俯身一窥其车,香气数日不绝。
驼马千余头匹。
以剑南旌节器仗前驱。
出有饯饮,还有软脚。
远近饷遗珍玩狗马,阉侍歌儿,相望于道。
及秦国先死,独虢国、韩国、国忠转盛。
虢国又与国忠乱焉。
略无仪检,每入朝谒,国忠与韩、虢连辔,挥鞭骤马以为谐谑。
从官妪百余骑。
秉烛如昼,鲜装服而行,亦无蒙蔽,衢路观者如堵,无不骇叹。
十宅诸王男女婚嫁,皆资韩。
虢绍介,每一人纳一千贯,上乃许之。
十四载六月一日,上幸华清宫,乃贵妃生日。
上命小部音声(小部者,梨园法部所置,凡三十人,皆十五以下),于长生殿奏新曲,未有名,会南海进荔枝,因以曲名《荔枝香》。
左右欢呼,声动山谷。
其年十一月,禄山反幽陵(禄山本名轧草山,杂种胡人也。
母本巫师。
禄山晚年益肥,垂肚过膝,自称得三百五十斤。
于上前胡旋舞,疾如风焉。
上尝于勤政楼东间设大金鸡障,施一大榻,卷去帘,令禄山坐。
其下设百戏,与禄山看焉。
肃宗谏曰:“历观今古,未闻臣下与君上同坐阅戏。
”上私曰:“渠有异相,我禳之故耳。
”又尝与夜宴,禄山醉卧,化为一猪而龙首。
左右遽告帝。
帝曰:“此猪龙,无能为。
”终不杀。
卒乱中国。
)以诛国忠为名。
咸言国忠、虢国、贵妃三罪,莫敢上闻。
上欲以皇太子监国,盖欲传位,自亲征。
谋于国忠,国忠大惧,归谓姊妹曰:“我等死在旦夕。
今东宫监国,当与娘子等并命矣。
”姊妹哭诉于贵妃。
妃衔土请命,事乃寝。
十五载六月,潼关失守,上幸巴蜀,贵妃从。
至马嵬,右龙武将军陈玄札惧兵乱,乃谓军士曰:“今天下崩离,万乘震荡,岂不由杨国忠割剥庶,以至于此。
若不诛之,何以谢天下?”众曰:“念之久矣。
”会吐蕃和好使在驿门遮国忠诉事。
军士呼曰:“杨国忠与番人谋叛!”诸军乃围驿四合,杀国忠并男暄等。
(国忠旧名钊,本张易之子也。
天授中,易之恩幸莫比。
每归私第,诏令居楼,仍去其梯,围以束棘,无复女奴侍立。
母恐张氏绝嗣,乃置女奴嫔妹于楼复壁中。
遂有娠,而生国忠。
后嫁于杨氏。
)上乃出驿门劳六军。
六军不解围,上顾左右责其故。
高力士对曰:“国忠负罪,诸将讨之。
贵妃即国忠之妹,犹在陛下左右,群臣能无忧怖?伏乞圣虑裁断。
”(一本云:“贼根犹在,何敢散乎?”盖斥贵妃也。
)上回入驿,驿门内旁有小巷,上不忍归行宫,于巷中倚杖欹首而立。
圣情昏默,久而不迸。
京兆司录韦锷(见素男也)进曰:“乞陛下割恩忍断,以宁国家。
”逡巡,上入行宫。
抚妃子出于厅门,至马道北墙口而别之,使力士赐死。
妃位涕鸣咽,语不胜情,乃曰:“愿大家好注,妾诚负国恩,死无恨矣。
乞容礼佛。
”帝曰:“愿妃子善地受生。
”力士遂缢于佛堂前之梨树下。
才绝,而南方进荔枝至。
上睹之,长号数息,使力士曰:“与我祭之。
”祭后,六军尚未解围。
以绣衾覆床,置驿庭中,敕玄礼等入驿视之。
玄礼抬其首,知其死,曰:“是矣。
”而围解。
瘗于西郭之外一里许道北坎下。
妃时年三十八。
上持荔枝于马上谓张野狐曰:“此去剑门,鸟啼花落,水绿山青,无非助朕悲悼妃子之由也。
”初,上在华清宫日,乘马出宫门,欲幸虢国夫人之宅。
玄礼曰,“未宣敕报臣,天子不可轻去就。
”上为之回辔。
他年,在华清宫,逼上元,欲夜游。
玄礼奏曰:“官外即是旷野,须有预备,若欲夜游,愿归城阙。
”上又不能违谏。
及此马嵬之诛,皆是敢言之有效也。
先是,术士李遐周有诗曰:燕市人皆去,函关马不归。
若逢山下鬼,环上系罗衣。
“燕市人皆去”,禄山即蓟门之士而来。
“函关马不归”,哥舒翰之败潼关也。
“若逢山下鬼”,嵬字,即马嵬驿也。
“环上系罗衣”,贵妃小字玉环,及其死也,力士以罗巾缢焉。
又妃常以假髻为首饰,而好服黄裙。
天宝末,京师童谣曰:“义髻抛河里,黄裙逐水流。
”至此应矣。
初、禄山尝于上前应对,杂以谐谑。
妃常在座,禄山心动。
及闻马嵬之死,数日叹惋。
虽林甫养育之,国忠激怒之,然其有所自也。
是时虢国夫人先至陈仓之官店。
国忠诛问至,县令薛景仙率吏人追之。
走入竹林下,以为贼军至,虢国先杀其男徽,次杀其女。
国忠妻裴柔曰:“娘子何不惜我方便乎?”遂并其女刺杀之。
已而自刎,不死。
载于狱中,犹问人曰:“国家乎?贼乎?”狱吏曰:“互有之。
”血凝其喉而死。
遂并坎于东郭十余步道北杨树下。
上发马嵬,行至扶风道。
道旁有花,寺畔见石楠树团圆,爱玩之,因呼为端正树,盖有所思也。
又至斜谷口,属霖雨涉旬,于栈道雨中闻铃声隔山相应。
上既悼念贵妃,因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
至德二年,既收复西京。
十一月,上自成都还,使祭之。
后欲改葬,李辅国等不从。
时礼部恃郎李揆奏曰:“龙武将士以杨国忠反,故诛之。
今改葬故妃,恐龙武将士疑惧。
”肃宗遂止之。
上皇密令中官潜移葬之于他所。
妃之初瘗,以紫褥裹之。
及移葬,肌肤已消释矣。
胸前犹有锦香囊在焉。
中官葬毕以献,上皇置之怀袖。
又令画工写妃形于别殿,朝夕视之而欷焉。
上皇既居南内,夜阑登勤政楼,凭栏南望,烟月满目。
上因自歌曰:“庭前琪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还。
”歌歇,闻里中隐隐如有歌声者,顾力士曰:“得非梨园旧人乎?迟明,为我访来。
”翌日,力士潜求于里中,因召与同去,果梨园弟子也。
其后,上复与妃侍者红桃在焉,歌《凉州》之词,贵妃所制也。
上亲御玉笛,为之倚曲。
曲罢相视,无不掩泣。
上因广其曲,今《凉州》留传者益加焉。
至德中,复幸华清宫。
从官嫔御,多非旧人。
上于望京楼下命张野狐奏《雨霖铃》曲。
曲半,上四顾凄凉,不觉流涕。
左右亦为感伤。
新丰有女伶谢阿蛮,善舞《凌波曲》,旧出入宫禁,贵妃厚焉。
是日,诏令舞。
舞罢,阿蛮因进金粟装臂环,曰:“此贵妃所赐。
”上持之,凄然垂涕曰:“此我祖大帝破高丽,获二宝:一紫金带,一红玉支。
朕以岐王所进《龙池篇》,赐之金带,红玉支赐妃子。
后高丽知此宝归我,乃上言‘本国因失此宝,风雨愆时,民离兵弱。
’朕寻以为得此不足为贵,乃命还其紫金带。
惟此不还。
汝既得之于妃子,朕今再睹之,但兴悲念矣。
”言讫,又涕零。
至乾元元年,贺怀智又上言,曰:“昔上夏日与亲王棋,令臣独弹琵琶(其琵琶以石为槽,鸡筋为弦,用铁拨弹之),贵妃立于局前观之。
上数枰子将输,贵妃放康国子上局乱之,上大悦。
时风吹贵妃领巾于臣巾上,良久,回身方落。
及归,觉满身香气。
乃卸头帻,贮于锦囊中,今辄进所贮幞头。
”上皇发囊,且曰:“此瑞龙脑香也。
吾曾施于暖池玉莲朵,再幸尚有香气宛然。
况乎丝缕润腻之物哉。
”遂凄伦不已。
自是圣怀耿耿,但吟:刻木牵丝作者翁,鸡皮鹤发与真同。
须臾舞罢寂无事,还似人生一世中。
有道士杨通幽自蜀来,知上皇念杨贵妃,自云:“有李少君之术。
”上皇大喜,命致其神。
方士乃竭其术以索之,不至。
又能游神驭气,出天界、入地府求之,竟不见。
又旁求四虚上下,东极,绝大海,跨蓬壶。
忽见最高山,上多楼阁。
泊至,西厢下有洞户,东向,阖其门,额署曰“玉妃太真院”。
方士复抽簪叩扉,有双鬟童女出应门,方士造次未及言,双鬟复入。
俄有碧衣侍女至,诘其所从来。
方士因称天子使者,且致其命。
碧衣云:“玉妃方寝,请少待之。
”逾时,碧衣延入,且引曰:“玉妃出。
”妃冠金莲,紫绡,佩红玉,曳凤舄。
左右侍女七八人。
揖方士,问皇帝安否,次问天宝十四载以还事。
言讫悯然,指碧衣女取金钗钿合,折其半授使者曰:“为我谢太上皇,谨献是物,寻旧好也。
”方土将行,色有不足。
玉妃因征其意,乃复前跪致词:“请当时一事,不闻于他人者,验于太上皇。
不然,恐金钗钿合,负新垣平之诈也。
”玉妃茫然退立,若有所思,徐而言曰:“昔天宝十载,侍辇避暑骊山宫。
秋七月,牵牛织女相见之夕,上凭肩而望。
因仰天感牛女事,密相誓心:‘愿世世为夫妇。
’言毕,执手各呜咽。
此独君王知之耳。
”因悲曰:“由此一念,又不得居此,复堕下界,且结后缘。
或为天,或为人,决再相见。
好合如旧。
”因言:“太上皇亦不久人间,幸惟自爱,无自苦耳。
”使者还,具奏太上皇。
皇心震悼。
及至移入大内甘露殿,悲悼妃子,无日无之。
遂辟谷服气,张皇后进樱桃蔗浆,圣皇并不食。
帝玩一紫玉笛,因吹数声,有双鹤下于庭,徘徊而去。
圣皇语侍儿宫爱曰:“吾奉上帝所命,为元始孔升真人,此期可再会妃子耳,笛非尔所宝,可送大收。
”(大收,代宗小字。
)即令具汤沐。
“我若就枕,慎勿惊我。
”宫爱闻睡中有声,骇而视之,已崩矣。
妃子死日,马嵬媪得锦拗袜一只,相传过客一玩百钱,前后获钱无数。
悲夫,玄宗在位久,倦于万机,常以大臣接对拘检,难徇私欲。
自得李林甫,一以委成。
故绝逆耳之言,恣行燕乐,衽席无别,不以为耻,申林甫之赞成矣。
乘舆迁播,朝廷陷没,百僚系颈,妃王被戮,兵满天下,毒流四海,皆国忠之召祸也。
附录 杨妃梦与明皇游骊山,至兴元驿,方对食,后宫忽告火发。
仓卒出驿,回望驿木,俱为烈焰。
俄有二龙,帝跨白龙,其去若飞,妃跨黑龙,其行甚缓。
左右无人,惟一蓬头面物,貌不类人,望帝去之甚远,触一危峰,沉烟蔼中。
开目,则独自一室,面物曰:“某此峰神也。
”有一骑来授妃益州牧蚕元后。
悠然梦觉,翌日,渔阳叛书至。
帝至马嵬缢妃子死。
帝曰:“梦今有应矣。
与朕游骊山。
骊与离同;方食火发,失食之兆。
火,兵器也。
驿木俱焚,驿与易同,加木于旁,杨字也。
吾跨白龙,西游之象。
彼跨黑龙,阴暗之理。
独行无左右之助,一骑马也。
峰神,乃山鬼也,果死于马嵬乎。
当授益州牧蚕元后,牧,养也;养蚕所以致丝也,益旁加丝,缢字也。
”帝后梦至一处,题曰东虚府。
又至一院,题曰太一玉真元上妃院,入见太真,隔一云母屏对坐,不见其形。
帝曰;“汝思我乎?”妃曰;“人非木石,安得无情。
异日,当共跨晴晖,浮落景,游玉虚中。
”帝曰;“碧海无涯,仙人路绝,何计通耗?”妃曰;“若遇雁府上人,可附信矣。
”后果遇鸿都道士于海上仙峰得钗合私言而回。
云矣。
”乃颁赐大臣。
外有一合欢果,上与妃子互相持玩。
上曰:“此果似知人意,朕与卿固同一体,所以合欢。
”于是促坐,同食焉。
因令画图,传之于后。
妃子既生于蜀,嗜荔枝。
南海荔枝,胜于蜀者,故每岁驰驿以进。
然方暑热而熟,经宿则无味。
后人不能知也。
上与妃采戏,将北,惟重四转败为胜。
连叱,骰子宛转而成重四,遂令高力士赐绯,风俗因而不易。
广南进白鹦鹉,洞晓言同,呼为“雪衣女”,一朝飞上妃镜台上,自语:“雪衣女昨夜梦为鸷乌所搏。
”上令妃授以《多
后上与妃游别殿,置雪衣女于步辇竿上同去。
瞥有鹰至,搏之而毙。
上与妃叹息久之,遂瘗于苑中,呼为鹦鹉冢。
交趾贡龙脑香,有蝉蚕之状,五十枚。
波斯言老龙脑树节方有。
禁中呼为瑞龙脑,上赐妃十枚。
妃私发明驼使(明驼使,腹下有毛,夜能明,日驰五百里),持三枚遗禄山。
妃又常遗禄山金平脱装具,玉盒,金平脱铁面碗。
十一载,李林甫死,又以国忠为相,带四十余使。
十二载,加国忠司空。
长男暄,先尚延和郡主,又拜银青光禄大夫、太常卿,兼户部侍郎。
小男,尚万春公主。
贵妃堂弟秘书少监鉴,尚承荣郡主。
一门一贵妃,二公主,三郡主,三夫人。
十二载,重赠玄琰太尉,齐国公。
母重封梁国夫人,官为造庙,御制碑,及书。
叔玄又拜工部尚书。
韩国婿秘书少监崔女为代宗妃;虢国男裴徽尚代宗女延光公主,女为让帝男妻;秦国婿柳澄男钧尚长清县主,澄弟潭尚肃宗女和政公主。
上每年冬十月,幸华清宫,常经冬还宫阙,去即与妃同辇。
华清宫有端正楼,即贵妃梳洗之所;有莲花汤,即贵妃澡沐之室。
国忠赐第在宫东门之南,虢国相对。
韩国、秦国,甍栋相接。
天子幸其第,必过五家,赏赐燕乐。
扈从之时,每家为一队,队著一色衣。
五家合队相映,口百花之焕发。
遗钿,坠舄,瑟瑟珠翠,灿于路歧可掬。
曾有人俯身一窥其车,香气数日不绝。
驼马千余头匹。
以剑南旌节器仗前驱。
出有饯饮,还有软脚。
远近饷遗珍玩狗马,阉侍歌儿,相望于道。
及秦国先死,独虢国、韩国、国忠转盛。
虢国又与国忠乱焉。
略无仪检,每入朝谒,国忠与韩、虢连辔,挥鞭骤马以为谐谑。
从官妪百余骑。
秉烛如昼,鲜装服而行,亦无蒙蔽,衢路观者如堵,无不骇叹。
十宅诸王男女婚嫁,皆资韩。
虢绍介,每一人纳一千贯,上乃许之。
十四载六月一日,上幸华清宫,乃贵妃生日。
上命小部音声(小部者,梨园法部所置,凡三十人,皆十五以下),于长生殿奏新曲,未有名,会南海进荔枝,因以曲名《荔枝香》。
左右欢呼,声动山谷。
其年十一月,禄山反幽陵(禄山本名轧草山,杂种胡人也。
母本巫师。
禄山晚年益肥,垂肚过膝,自称得三百五十斤。
于上前胡旋舞,疾如风焉。
上尝于勤政楼东间设大金鸡障,施一大榻,卷去帘,令禄山坐。
其下设百戏,与禄山看焉。
肃宗谏曰:“历观今古,未闻臣下与君上同坐阅戏。
”上私曰:“渠有异相,我禳之故耳。
”又尝与夜宴,禄山醉卧,化为一猪而龙首。
左右遽告帝。
帝曰:“此猪龙,无能为。
”终不杀。
卒乱中国。
)以诛国忠为名。
咸言国忠、虢国、贵妃三罪,莫敢上闻。
上欲以皇太子监国,盖欲传位,自亲征。
谋于国忠,国忠大惧,归谓姊妹曰:“我等死在旦夕。
今东宫监国,当与娘子等并命矣。
”姊妹哭诉于贵妃。
妃衔土请命,事乃寝。
十五载六月,潼关失守,上幸巴蜀,贵妃从。
至马嵬,右龙武将军陈玄札惧兵乱,乃谓军士曰:“今天下崩离,万乘震荡,岂不由杨国忠割剥庶,以至于此。
若不诛之,何以谢天下?”众曰:“念之久矣。
”会吐蕃和好使在驿门遮国忠诉事。
军士呼曰:“杨国忠与番人谋叛!”诸军乃围驿四合,杀国忠并男暄等。
(国忠旧名钊,本张易之子也。
天授中,易之恩幸莫比。
每归私第,诏令居楼,仍去其梯,围以束棘,无复女奴侍立。
母恐张氏绝嗣,乃置女奴嫔妹于楼复壁中。
遂有娠,而生国忠。
后嫁于杨氏。
)上乃出驿门劳六军。
六军不解围,上顾左右责其故。
高力士对曰:“国忠负罪,诸将讨之。
贵妃即国忠之妹,犹在陛下左右,群臣能无忧怖?伏乞圣虑裁断。
”(一本云:“贼根犹在,何敢散乎?”盖斥贵妃也。
)上回入驿,驿门内旁有小巷,上不忍归行宫,于巷中倚杖欹首而立。
圣情昏默,久而不迸。
京兆司录韦锷(见素男也)进曰:“乞陛下割恩忍断,以宁国家。
”逡巡,上入行宫。
抚妃子出于厅门,至马道北墙口而别之,使力士赐死。
妃位涕鸣咽,语不胜情,乃曰:“愿大家好注,妾诚负国恩,死无恨矣。
乞容礼佛。
”帝曰:“愿妃子善地受生。
”力士遂缢于佛堂前之梨树下。
才绝,而南方进荔枝至。
上睹之,长号数息,使力士曰:“与我祭之。
”祭后,六军尚未解围。
以绣衾覆床,置驿庭中,敕玄礼等入驿视之。
玄礼抬其首,知其死,曰:“是矣。
”而围解。
瘗于西郭之外一里许道北坎下。
妃时年三十八。
上持荔枝于马上谓张野狐曰:“此去剑门,鸟啼花落,水绿山青,无非助朕悲悼妃子之由也。
”初,上在华清宫日,乘马出宫门,欲幸虢国夫人之宅。
玄礼曰,“未宣敕报臣,天子不可轻去就。
”上为之回辔。
他年,在华清宫,逼上元,欲夜游。
玄礼奏曰:“官外即是旷野,须有预备,若欲夜游,愿归城阙。
”上又不能违谏。
及此马嵬之诛,皆是敢言之有效也。
先是,术士李遐周有诗曰:燕市人皆去,函关马不归。
若逢山下鬼,环上系罗衣。
“燕市人皆去”,禄山即蓟门之士而来。
“函关马不归”,哥舒翰之败潼关也。
“若逢山下鬼”,嵬字,即马嵬驿也。
“环上系罗衣”,贵妃小字玉环,及其死也,力士以罗巾缢焉。
又妃常以假髻为首饰,而好服黄裙。
天宝末,京师童谣曰:“义髻抛河里,黄裙逐水流。
”至此应矣。
初、禄山尝于上前应对,杂以谐谑。
妃常在座,禄山心动。
及闻马嵬之死,数日叹惋。
虽林甫养育之,国忠激怒之,然其有所自也。
是时虢国夫人先至陈仓之官店。
国忠诛问至,县令薛景仙率吏人追之。
走入竹林下,以为贼军至,虢国先杀其男徽,次杀其女。
国忠妻裴柔曰:“娘子何不惜我方便乎?”遂并其女刺杀之。
已而自刎,不死。
载于狱中,犹问人曰:“国家乎?贼乎?”狱吏曰:“互有之。
”血凝其喉而死。
遂并坎于东郭十余步道北杨树下。
上发马嵬,行至扶风道。
道旁有花,寺畔见石楠树团圆,爱玩之,因呼为端正树,盖有所思也。
又至斜谷口,属霖雨涉旬,于栈道雨中闻铃声隔山相应。
上既悼念贵妃,因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
至德二年,既收复西京。
十一月,上自成都还,使祭之。
后欲改葬,李辅国等不从。
时礼部恃郎李揆奏曰:“龙武将士以杨国忠反,故诛之。
今改葬故妃,恐龙武将士疑惧。
”肃宗遂止之。
上皇密令中官潜移葬之于他所。
妃之初瘗,以紫褥裹之。
及移葬,肌肤已消释矣。
胸前犹有锦香囊在焉。
中官葬毕以献,上皇置之怀袖。
又令画工写妃形于别殿,朝夕视之而欷焉。
上皇既居南内,夜阑登勤政楼,凭栏南望,烟月满目。
上因自歌曰:“庭前琪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还。
”歌歇,闻里中隐隐如有歌声者,顾力士曰:“得非梨园旧人乎?迟明,为我访来。
”翌日,力士潜求于里中,因召与同去,果梨园弟子也。
其后,上复与妃侍者红桃在焉,歌《凉州》之词,贵妃所制也。
上亲御玉笛,为之倚曲。
曲罢相视,无不掩泣。
上因广其曲,今《凉州》留传者益加焉。
至德中,复幸华清宫。
从官嫔御,多非旧人。
上于望京楼下命张野狐奏《雨霖铃》曲。
曲半,上四顾凄凉,不觉流涕。
左右亦为感伤。
新丰有女伶谢阿蛮,善舞《凌波曲》,旧出入宫禁,贵妃厚焉。
是日,诏令舞。
舞罢,阿蛮因进金粟装臂环,曰:“此贵妃所赐。
”上持之,凄然垂涕曰:“此我祖大帝破高丽,获二宝:一紫金带,一红玉支。
朕以岐王所进《龙池篇》,赐之金带,红玉支赐妃子。
后高丽知此宝归我,乃上言‘本国因失此宝,风雨愆时,民离兵弱。
’朕寻以为得此不足为贵,乃命还其紫金带。
惟此不还。
汝既得之于妃子,朕今再睹之,但兴悲念矣。
”言讫,又涕零。
至乾元元年,贺怀智又上言,曰:“昔上夏日与亲王棋,令臣独弹琵琶(其琵琶以石为槽,鸡筋为弦,用铁拨弹之),贵妃立于局前观之。
上数枰子将输,贵妃放康国子上局乱之,上大悦。
时风吹贵妃领巾于臣巾上,良久,回身方落。
及归,觉满身香气。
乃卸头帻,贮于锦囊中,今辄进所贮幞头。
”上皇发囊,且曰:“此瑞龙脑香也。
吾曾施于暖池玉莲朵,再幸尚有香气宛然。
况乎丝缕润腻之物哉。
”遂凄伦不已。
自是圣怀耿耿,但吟:刻木牵丝作者翁,鸡皮鹤发与真同。
须臾舞罢寂无事,还似人生一世中。
有道士杨通幽自蜀来,知上皇念杨贵妃,自云:“有李少君之术。
”上皇大喜,命致其神。
方士乃竭其术以索之,不至。
又能游神驭气,出天界、入地府求之,竟不见。
又旁求四虚上下,东极,绝大海,跨蓬壶。
忽见最高山,上多楼阁。
泊至,西厢下有洞户,东向,阖其门,额署曰“玉妃太真院”。
方士复抽簪叩扉,有双鬟童女出应门,方士造次未及言,双鬟复入。
俄有碧衣侍女至,诘其所从来。
方士因称天子使者,且致其命。
碧衣云:“玉妃方寝,请少待之。
”逾时,碧衣延入,且引曰:“玉妃出。
”妃冠金莲,紫绡,佩红玉,曳凤舄。
左右侍女七八人。
揖方士,问皇帝安否,次问天宝十四载以还事。
言讫悯然,指碧衣女取金钗钿合,折其半授使者曰:“为我谢太上皇,谨献是物,寻旧好也。
”方土将行,色有不足。
玉妃因征其意,乃复前跪致词:“请当时一事,不闻于他人者,验于太上皇。
不然,恐金钗钿合,负新垣平之诈也。
”玉妃茫然退立,若有所思,徐而言曰:“昔天宝十载,侍辇避暑骊山宫。
秋七月,牵牛织女相见之夕,上凭肩而望。
因仰天感牛女事,密相誓心:‘愿世世为夫妇。
’言毕,执手各呜咽。
此独君王知之耳。
”因悲曰:“由此一念,又不得居此,复堕下界,且结后缘。
或为天,或为人,决再相见。
好合如旧。
”因言:“太上皇亦不久人间,幸惟自爱,无自苦耳。
”使者还,具奏太上皇。
皇心震悼。
及至移入大内甘露殿,悲悼妃子,无日无之。
遂辟谷服气,张皇后进樱桃蔗浆,圣皇并不食。
帝玩一紫玉笛,因吹数声,有双鹤下于庭,徘徊而去。
圣皇语侍儿宫爱曰:“吾奉上帝所命,为元始孔升真人,此期可再会妃子耳,笛非尔所宝,可送大收。
”(大收,代宗小字。
)即令具汤沐。
“我若就枕,慎勿惊我。
”宫爱闻睡中有声,骇而视之,已崩矣。
妃子死日,马嵬媪得锦拗袜一只,相传过客一玩百钱,前后获钱无数。
悲夫,玄宗在位久,倦于万机,常以大臣接对拘检,难徇私欲。
自得李林甫,一以委成。
故绝逆耳之言,恣行燕乐,衽席无别,不以为耻,申林甫之赞成矣。
乘舆迁播,朝廷陷没,百僚系颈,妃王被戮,兵满天下,毒流四海,皆国忠之召祸也。
附录 杨妃梦与明皇游骊山,至兴元驿,方对食,后宫忽告火发。
仓卒出驿,回望驿木,俱为烈焰。
俄有二龙,帝跨白龙,其去若飞,妃跨黑龙,其行甚缓。
左右无人,惟一蓬头面物,貌不类人,望帝去之甚远,触一危峰,沉烟蔼中。
开目,则独自一室,面物曰:“某此峰神也。
”有一骑来授妃益州牧蚕元后。
悠然梦觉,翌日,渔阳叛书至。
帝至马嵬缢妃子死。
帝曰:“梦今有应矣。
与朕游骊山。
骊与离同;方食火发,失食之兆。
火,兵器也。
驿木俱焚,驿与易同,加木于旁,杨字也。
吾跨白龙,西游之象。
彼跨黑龙,阴暗之理。
独行无左右之助,一骑马也。
峰神,乃山鬼也,果死于马嵬乎。
当授益州牧蚕元后,牧,养也;养蚕所以致丝也,益旁加丝,缢字也。
”帝后梦至一处,题曰东虚府。
又至一院,题曰太一玉真元上妃院,入见太真,隔一云母屏对坐,不见其形。
帝曰;“汝思我乎?”妃曰;“人非木石,安得无情。
异日,当共跨晴晖,浮落景,游玉虚中。
”帝曰;“碧海无涯,仙人路绝,何计通耗?”妃曰;“若遇雁府上人,可附信矣。
”后果遇鸿都道士于海上仙峰得钗合私言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