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异编卷十三
关灯
小
中
大
知制浩潘佑与礼官参议。
铉曰:“婚礼古不用乐。
”佑以为今古不相沿袭,固请用乐。
铉曰:“案古房乐无钟鼓。
”佑曲引诗“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则房乐宜有钟鼓矣。
后初见君,《后魏书》有“后先拜后起,帝后拜先起”之文,因此以为夫妇之礼、人伦之本、承祖宗、主祭祀、请答拜。
佑以为王者婚礼,不可与庶人同,请不答拜。
又车服之制,互有矛盾,议久不决。
后主令文安郡公徐游评其是非。
时佑方宠用,游希旨奏佑为是。
既而,游病疽。
铉戏谓人曰:“周、孔亦有崇乎?”将纳采,后主先令校鹅代白雁,被以文绣,使御书侈靡不经,类如此。
及亲迎,民庶观者,或登屋极,至有坠瓦而毙者。
后自昭惠租,常在禁中,后主乐府词有:“衩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之类,多传于外,至纳后乃成礼而已。
翌日,大宴群臣。
韩熙载以下,皆为诗以讽焉,而后主不之谴。
归于京师,去号位,从夫之爵。
太平兴国三年,陇西公薨,周氏亦薨。
后主保仪黄氏后主保仪黄氏,世为江夏人。
父守忠,遇乱流徙湘湖,事马氏为裨将。
马希萼之难,守忠死之。
边镐下湖南,得黄氏。
甫数岁,奇其貌,内后宫。
后主即位,选为保仪。
容态幸鹿,冠绝当世。
顾盼颦笑,无不妍姣。
其书学技能,皆出于天性。
后主虽属意,会小周专房,由是进御稀,而吕秩不加,第以掌墨宝而已。
黄氏服勤,降体以事小周,故同时美女,率多遇害,而黄氏独不遭谴,以其事之尽也。
初元宗、后主皆妙于笔札,博收古书,有献者,厚赏之,宫中图籍万卷,尤多钟、王墨迹,皆系保仪所掌。
都城将陷,后主谓黄氏曰:“此皆吾所保,惜哉!城若不守,即焚之,无使散逸。
”及城陷,图籍皆炀,靡有遗者。
黄氏随后主俘至京师卒。
女冠耿先生耿先生,江表将校耿谦之女也,少而明慧,有姿色,颇好书,稍为诗句,往往有嘉者。
而明于道术,能拘制鬼魅。
通于黄白之术,变怪之事,奇伟恍惚,莫知其何从得也。
保大中,江淮富盛。
上好文雅,悦异常之事,召之人宫,盖观其术。
不以贯鱼之列待,特处之别院,号曰“先生”。
先生常被碧霞彼,见上精采卓逸,言词朗畅。
手如鸟爪,不便于用,饮食皆仰于人。
复不喜行宫中,常使人抱持之,每为诗句题于墙壁,自称“比大先生”,亦莫知其旨也。
先生之术,不常的然发扬,于遇事则应昭然而彰,上益以此重之也。
始入官,问以黄白之事,试之皆验,益复为之,而简易不烦。
上尝因暇,顾谓先生曰:“此皆因火以成之。
苟不须火,其能成乎?”先生曰:“试为之,殆亦可。
”上乃取水银,以纸重复裹之,封题甚密,先生内于怀中。
良久,忽若裂帛声,先生笑曰:“陛下常不信下妾之术,今日而观,可复不信耶?”将以呈上。
上周视,题处如旧,发之,已为银矣,又尝大雪,上戏谓曰:“先生能以雪为银乎?”先生曰:“亦可。
”乃取雪,削之为银锭状,先生自投于炽炭中,灰埃堂起,徐以炭周覆。
过食顷,曰:“可矣。
”乃持以出,赫然洞赤,置之于地,及冷烂然为银锭,而刀迹具在,反视其下,若垂酥滴乳之状,盖初为火之所融释也。
于是,先生所作雪银甚多。
上诞日,每作器用,献以为寿。
又多巧思,所作必过于人。
南海尝贡奇物,有蔷薇水。
龙脑浆。
蔷薇水,香郁烈;龙脑浆,补男子。
上实宝之。
每以龙脑调酒服之,香气连日,不绝于口。
亦以赐近臣。
先生曰:“此未为佳也。
”上曰:“先生岂能为之?”曰:“试为,应亦可。
”乃取龙脑,以细绢袋悬于琉璃瓶中。
上亲封题之,置酒于其侧,而观之。
食顷,先生曰:“龙脑已浆矣。
”上自起附耳听之,果闻滴沥声。
且复饮。
少选,又视之,见琉璃瓶中,湛然如勺水矣。
明日发之,已半瓶,香气酷烈,逾于旧者远矣。
先生后有孕。
一日谓上曰:“妾此夕当产神孙圣子,诚在此耳。
请备生产所用之物。
”上悉为设之,复令宫人宿于室中。
夜半,烈风震雷,人皆悸怖。
是夜,不复产。
明旦,先生腹已消如常人。
上惊问之,先生曰:“昨夜雷电中生子,已为神物持去,不可得矣。
”先生嗜酒,至于男女大欲,亦复同于常。
后竟以疾终。
古者,神仙多晦迹混俗,先生岂其人乎?余顷在江南,尝闻其事。
而宫掖秘奥,说者多异同。
及江南平,在京师尝与徐率更游,即义祖之孙也。
宫中之事,悉能知之。
因就质之,备为余言。
后主(凡二条)李煜归朝后,郁郁不乐,见于词语。
在赐第七夕,命故伎作乐闻于外,太宗怒,又传“小楼昨夜又东风”,并坐之,遂被祸。
龙衮江南录云:“李国主小周后,随后主归朝,封郑国夫人。
例随命妇入宫,每一入辄数日,出必大位,骂后主声闻于外,后主多宛转避之。
又韩玉汝家,有李国主归朝后与金陵旧宫人书云:此中日夕以眼泪洗面。
又,李煜在国征行娼家,遇一僧张席、惺遂为不速之客。
僧酒令讴吟吹弹,莫不高了。
见煜明俊蕴藉,契合相爱重。
煜乘醉大书石壁曰:浅斟低唱,偎红倚翠,大师鸳鸯,寺主传持,风流教法。
久之,僧拥妓之屏帷。
惺徐步而出,僧妓竟不知。
煜尝密谕徐铉,铉因言于所亲焉。
大体双刘昏纵角出,得波斯女,年破瓜,丰鹞而慧艳,善淫,曲尽其妙。
嬖之,赐号“媚猪”。
延方士求健阳法,久乃得,多多益办。
好观人交,选恶少年配以雏宫人,皆妖俊美健者,就后园褫衣,使露而偶。
扶媚猪巡行览玩,号曰:“大体双”,又择新采异与媚猪对。
鸟兽见之,孰亦作合。
蜀徐太后太妃《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叔向之母,日子虚之妻,杀三夫,一君一子一国两卿矣,可开惩乎?吾闻之,甚美必有甚恶,此春秋为深诫矣。
前蜀,徐公有女焉。
徐写其二女真以感太祖,太祖遂纳之,各有子焉。
长曰翊圣太妃,生彭王;次曰顺圣太后,生后主。
后主性多狂率,不守宗桃。
频岁省方,政归国母,多行教令,淫录重臣,乾德中,姊妹以巡札圣境为名,恣风月烟花之胜。
惟驾辎于绿野,拥金翠于青山。
倍役生灵,颇销经费。
凡经过之所,宴寝之宫,皆有篇章刊于玉石,自秦汉以来,后妃省方,未有富贵如斯之盛也。
顺圣太后题青城面山丈人观诗曰:早与元妃慕至元,同脐灵岳访真仙。
当时信有壶中景,今日亲来洞里天。
仪仗影交寥廓外,金丝声揭翠微巅。
惟惭未至华胥理,徒卜升平万万年。
翊圣太妃继曰:获陪翠辇喜殊常,同陟仙坛岂厌长不羡乘鸾入烟雾,此中便是五云乡顺圣太后又题谒丈人观先帝圣容云:圣帝归梧野,躬来谒圣颜,旋登三径路,似涉九疑山。
日照惟岚迫,云横积翠间。
斯修封禅礼,方俟再跻攀。
栩圣太妃继曰:共谒御容仪,还同在禁闱。
笙歌喧玉殿,彩仗耀金徽。
清泪沾罗袂,红霞拂绣衣。
九嶷山水远,无路继湘妃。
顺圣又题谒丈人观先帝圣像云:千寻绿幛夹流溪,登眺因知海岳低。
瀑布迸舂石碎,轮横剪翠峰齐。
步粘苔薛龙桥滑,目闪烟萝鸟径迷。
莫道穹天无路到,此山便是碧云梯。
翊圣太妃继曰:登寻丹壑到玄都,接日红霞照座隅。
即问周回岩上看,似看鲁进画图无。
顺圣又题金华宫曰:再到金华顶,玄都访道回。
云披分景象,黛锁显楼台。
雨涤前山净,风吹去路开。
翠屏夹流水,何必羡蓬莱。
翊圣太妃继曰:碧烟红雾扑人衣,露宿粘苔百径危。
风巧解吹松上曲,蝶娇频采脸边脂。
同寻僻径思携手,暗指遥山学画眉。
好把身心清静处,角冠霞彼事希夷。
顺圣又题丹景山至德寺云:周回云水游丹景,回辇真成眺上方。
晴日晓升金晃耀,寒泉夜落玉了当。
松梢月转禽栖影,柏径风牵麝食香。
虔六铢宜祷祝,惟期圣祚保遐昌。
翊圣继曰:丹景山头宿梵宫,玉轩金辂驻遥空。
军持无水注寒碧,兰若有花开晚红。
武土尽排青障下,内人皆在讲筵中。
我家帝子专王业,积善终期四海同。
顺圣又题彭州平阳宫云:寻真游胜境,巡礼到阳平。
水远波澜碧,山高气象清。
殿严孙氏貌,碑暗系师名。
夜月登坛醮,松风森碧声。
翊圣继曰:云浮翠辇庙阳平,真似骏鸾至上清。
风起半崖闻虎啸,雨来当面见龙行。
晚寻水涧听松韵,夜上星坛看月明。
长恐前身居此境,玉皇教向锦城生。
顺圣又题州三学山坐夜看圣灯云:虔祷游灵境,元妃夙志同。
玉香焚静夜,银烛炫辽空。
泉漱云根月,钟敲桧抄风。
印金标圣迹,飞石显神功。
满望天涯极,临西日脚红。
猿来斋室上,僧集讲筵中。
顿觉超三界,浑疑证六通。
愿成修偃事,社稷保延洪。
诩圣继曰:圣灯千万炬,旋向碧云生。
细雨湿不暗,好风吹更明。
磬敲金地响,僧唱梵天声。
若说无心法,此光如有情。
顺圣又题天回云:因寻灵境散幽情,千里江山暂得行。
即恨炳光看未足,却驱金翠入龟城。
翊圣继曰:翠江亭近玉京,梦魂犹自恋青城。
比来出看江山景,尽被江山看出行。
议者以为翰林之事,非妇人女子之能,所以谢女无长城之志,空振才名;班姬有团扇之辞,亦彰淫志。
今徐氏逞乎妖志,饵自幸臣,假以风骚,庇其游幸。
取女史一时之美,为游人旷代之嗤。
及唐朝兴吊伐之师,遇蜀国有荒淫之主,三军不战,束手而降。
良由子母盘游,君臣陵替之所致。
于是亡一君,后主名衍,破一国蜀杀九子:彭王宗鼎,忠王宗贤,褒王宗纪,兴王宗泽,汝王宗献,雅王宗辂,资王宗霸,子承祧、承纪;诛十臣:王宗弼,王宗勋,李周辂,韩昭,景润澄,宗先嗣,欧阳晃,王承伏,萧怀武;殄灭万家,流移百郡。
其次六宫嫔御,坐红绿于征途;十宅公主,碎金珠于逆旅。
掖子虚之宝,无以比方。
故兴圣太子随军仁裕有咏后主出降诗曰:蜀朝昏主出降时,衔壁牵羊例击旗。
二十万军高拱手,更无一个是男儿。
有蜀僧远公有《伤废国》诗曰:乐极悲来数有涯,歌声才歇便兴嗟。
牵羊废主寻倾国,指鹿奸臣尽破家。
丹禁夜凉空锁月,后庭春暖谩开花。
两朝帝业空成梦,陵树苍苍噪暮鸦。
王衍(原书无目有文)王衍,字化源,建幼子,即位年十八。
时梁贞明五年也,立妃周氏为皇后。
十月,诏选良家女二十人备后宫。
二年八月,衍北巡,以宰相王锴判六军诸卫事,旌旗戈甲,百里不绝。
衍戎装,被金甲,珠帽锦袖,执弓挟矢。
百姓望之,谓如灌口神。
至汉州驻西湖,与宫人泛舟奏乐,饮常弥日,九月,驻军西县,自西县泛至益昌,泛舟巡阆中。
舟子皆衣锦绣。
衍自制《水调银汉曲》禽乐二歌之。
郡民何康女有美色,将嫁,衍取之,赐其夫家百缣。
其夫一痛而卒。
三年三月,衍还成都。
五月,宣华苑成,延袤十里,有重光太清延昌会真之殿,清和迎仙之宫,降真蓬莱丹霞之亭。
土木之功,穷极奢巧。
衍数于其中为长夜之饮,嫔御杂坐,舄履交错。
尝召嘉王宗寿赴宴,宗寿因持杯谏衍,宜以社稷为念,少节宴饮。
其言慷慨流涕,衍有愧色。
佞臣潘在迎、顾在、韩昭等奏曰:“嘉王从来酒悲,不足怪也。
”乃相与谐谑嬉笑。
衍命宫人李玉萧歌衍所撰宫词,送宗寿酒。
宗寿惧祸,乃尽饮之。
在迎曰:“嘉王闻玉萧歌即饮,请以玉萧赐之。
”衍曰:“王必不纳。
”衍宫词曰:赫赫辉辉浮五云,宣华池上月华新。
月华如水浸宫殿,有酒不醉真痴人。
十月,以韩昭为吏部侍郎,判三铨。
昭字德华,长安人,衍北巡,以为文思殿学士,京城留守判官李台服云韩公,凡事如僧剃发,无有寸长。
昭以便佞恩倾一时,出入宫掖。
太妃爱其美风姿,而专有璧阳之宠。
四年三月,禁百姓不得戴小帽。
衍好私行,往往宿于娼家,饮于酒楼,索笔提曰:“王一来。
”去恐人识之,故令民间皆戴大帽。
四月,流军使王承纲于茂州,衍尝私至承纲家。
觇其女有美色,欲私之。
承纲言已许嫁将适人,衍不听,遂取入宫。
潘昭与承纲有隙,奏其出怨言,故被贬。
女闻父得罪,剪发求赎。
不许,乃自缢死。
五年三月,上巳宴昭神亭,妇女杂坐,夜分而罢。
衍自执板唱《霓裳羽衣》及《后庭花》、《思越人曲》。
四月,游浣花龙舟,彩舫十里绵。
自百花潭至万里桥,游人士女,珠翠夹岸。
日正午,暴风起,须臾,雷电晦冥,有白鱼自江心跃出,变为蛟形,腾空而起。
是日,溺者数千人,衍惧,即夕还宫。
重阳宴群臣于宣华苑,夜分未罢,衍自唱韩琮《柳枝词》曰:梁苑隋堤事己空,万条犹舞旧春风。
何须更想千年事,谁见杨花入汉宫。
侍郎宋光传咏贾曾诗曰:吴王霸业恃雄才,贪向姑苏醉绿醅。
不见钱塘江上月,一宵西送越兵来。
衍闻之不乐,于是罢宴。
咸康元年九月,衍与母同祷青城山,宫人毕从,皆衣云霞之衣。
衍自制《甘州同》,令宫人歌之。
其词哀怨,闻者凄怆。
衍至青城住旬日,设醮祈福。
太妃太后谓建铸像,及丈人观。
玄都观、金华宫、景山至德寺,各有唱和诗刻于石。
次至彭州阳平、化溪州。
三学山夜看圣灯,亦各赋诗。
回至天回泽,又各赋诗。
太后诗曰:周游灵境散幽情,千里江山辄得行。
所恨风光看不足,却驱金翠入龟城。
大妃诗曰:翠驿江亭近帝京,梦魂犹是在青城。
比来出看江山景,却被江山看出行。
徐氏父名耕,成都人,生二女皆有国色。
耕教为诗,有藻思。
耕家甚贫,有相者谓之曰:“公非久,当大富贵。
”耕因使相其二女,相者曰“青城山有王气,每夜彻天者一纪矣。
不十年后,有真人乘运,此二子当做妃后。
君之贵,由二女致也。
”及建入城,闻有姿色,纳于后房。
姊生彭王,妹生衍。
建即位,姊为淑妃,妹为贵妃,耕为瞟骑大将军。
衍即位,册贵妃为顺圣太后,淑妃为翊圣太妃,兄延琼,弟延皆致位太师侍中。
衍既荒于酒色,而徐氏姊妹亦各有幸臣,不能规正,至于失国,皆其致也。
十月,衍还成都。
是月,庄宗遣兴云宫使魏王维岌、枢密使郭崇韬来伐,中外惶惧。
衍所私秦州节度使王承休妻严氏,至是,自统精兵入秦州,以巡边为名,左右切谏皆不听。
补阙满禹卿上疏,衍不纳。
禹卿,成都人,从衍入洛。
及衍被诛,乃恸哭曰:“蜀人自此重不幸也。
”乃题诗于驿门而逃,不知所终。
衍离成都日,天地冥晦,兵不成列,有群鸦泊于旗杆上,其鸣甚哀。
次梓潼,大风暴起,发屋拔木。
知星者超延又言曰:“此贪狼风,千里外必有破军杀将之凶。
”衍亲祷张恶子庙,抽签,得“逆天者殃”四字,不悦。
次绵谷。
唐将李彦琛等围凤州,刺史王承捷以城降。
衍乃以王宗仪、宗勋、昱俨为三招讨,以御之。
唐师至三泉,诸将皆弃城寨随还。
衍令断桔柏津,留王宗弼以兵固守,仍令斩宗勋等三将,俄而,宗弼亦弃绵谷奔白芳,与三将同谋,纳款于魏王。
十一月,衍至成都,宫人及百官迎谒于七里亭,衍入伎妾中,作回纥队以趋城中。
知唐师已逼,但掩袂泣下。
既而,宗弼拥兵还成都,遂劫衍及母诸子迁于天启宫,收其金宝降唐。
铉曰:“婚礼古不用乐。
”佑以为今古不相沿袭,固请用乐。
铉曰:“案古房乐无钟鼓。
”佑曲引诗“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则房乐宜有钟鼓矣。
后初见君,《后
佑以为王者婚礼,不可与庶人同,请不答拜。
又车服之制,互有矛盾,议久不决。
后主令文安郡公徐游评其是非。
时佑方宠用,游希旨奏佑为是。
既而,游病疽。
铉戏谓人曰:“周、孔亦有崇乎?”将纳采,后主先令校鹅代白雁,被以文绣,使御书侈靡不经,类如此。
及亲迎,民庶观者,或登屋极,至有坠瓦而毙者。
后自昭惠租,常在禁中,后主乐府词有:“衩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之类,多传于外,至纳后乃成礼而已。
翌日,大宴群臣。
韩熙载以下,皆为诗以讽焉,而后主不之谴。
归于京师,去号位,从夫之爵。
太平兴国三年,陇西公薨,周氏亦薨。
后主保仪黄氏后主保仪黄氏,世为江夏人。
父守忠,遇乱流徙湘湖,事马氏为裨将。
马希萼之难,守忠死之。
边镐下湖南,得黄氏。
甫数岁,奇其貌,内后宫。
后主即位,选为保仪。
容态幸鹿,冠绝当世。
顾盼颦笑,无不妍姣。
其书学技能,皆出于天性。
后主虽属意,会小周专房,由是进御稀,而吕秩不加,第以掌墨宝而已。
黄氏服勤,降体以事小周,故同时美女,率多遇害,而黄氏独不遭谴,以其事之尽也。
初元宗、后主皆妙于笔札,博收古书,有献者,厚赏之,宫中图籍万卷,尤多钟、王墨迹,皆系保仪所掌。
都城将陷,后主谓黄氏曰:“此皆吾所保,惜哉!城若不守,即焚之,无使散逸。
”及城陷,图籍皆炀,靡有遗者。
黄氏随后主俘至京师卒。
女冠耿先生耿先生,江表将校耿谦之女也,少而明慧,有姿色,颇好书,稍为诗句,往往有嘉者。
而明于道术,能拘制鬼魅。
通于黄白之术,变怪之事,奇伟恍惚,莫知其何从得也。
保大中,江淮富盛。
上好文雅,悦异常之事,召之人宫,盖观其术。
不以贯鱼之列待,特处之别院,号曰“先生”。
先生常被碧霞彼,见上精采卓逸,言词朗畅。
手如鸟爪,不便于用,饮食皆仰于人。
复不喜行宫中,常使人抱持之,每为诗句题于墙壁,自称“比大先生”,亦莫知其旨也。
先生之术,不常的然发扬,于遇事则应昭然而彰,上益以此重之也。
始入官,问以黄白之事,试之皆验,益复为之,而简易不烦。
上尝因暇,顾谓先生曰:“此皆因火以成之。
苟不须火,其能成乎?”先生曰:“试为之,殆亦可。
”上乃取水银,以纸重复裹之,封题甚密,先生内于怀中。
良久,忽若裂帛声,先生笑曰:“陛下常不信下妾之术,今日而观,可复不信耶?”将以呈上。
上周视,题处如旧,发之,已为银矣,又尝大雪,上戏谓曰:“先生能以雪为银乎?”先生曰:“亦可。
”乃取雪,削之为银锭状,先生自投于炽炭中,灰埃堂起,徐以炭周覆。
过食顷,曰:“可矣。
”乃持以出,赫然洞赤,置之于地,及冷烂然为银锭,而刀迹具在,反视其下,若垂酥滴乳之状,盖初为火之所融释也。
于是,先生所作雪银甚多。
上诞日,每作器用,献以为寿。
又多巧思,所作必过于人。
南海尝贡奇物,有蔷薇水。
龙脑浆。
蔷薇水,香郁烈;龙脑浆,补男子。
上实宝之。
每以龙脑调酒服之,香气连日,不绝于口。
亦以赐近臣。
先生曰:“此未为佳也。
”上曰:“先生岂能为之?”曰:“试为,应亦可。
”乃取龙脑,以细绢袋悬于琉璃瓶中。
上亲封题之,置酒于其侧,而观之。
食顷,先生曰:“龙脑已浆矣。
”上自起附耳听之,果闻滴沥声。
且复饮。
少选,又视之,见琉璃瓶中,湛然如勺水矣。
明日发之,已半瓶,香气酷烈,逾于旧者远矣。
先生后有孕。
一日谓上曰:“妾此夕当产神孙圣子,诚在此耳。
请备生产所用之物。
”上悉为设之,复令宫人宿于室中。
夜半,烈风震雷,人皆悸怖。
是夜,不复产。
明旦,先生腹已消如常人。
上惊问之,先生曰:“昨夜雷电中生子,已为神物持去,不可得矣。
”先生嗜酒,至于男女大欲,亦复同于常。
后竟以疾终。
古者,神仙多晦迹混俗,先生岂其人乎?余顷在江南,尝闻其事。
而宫掖秘奥,说者多异同。
及江南平,在京师尝与徐率更游,即义祖之孙也。
宫中之事,悉能知之。
因就质之,备为余言。
后主(凡二条)李煜归朝后,郁郁不乐,见于词语。
在赐第七夕,命故伎作乐闻于外,太宗怒,又传“小楼昨夜又东风”,并坐之,遂被祸。
龙衮江南录云:“李国主小周后,随后主归朝,封郑国夫人。
例随命妇入宫,每一入辄数日,出必大位,骂后主声闻于外,后主多宛转避之。
又韩玉汝家,有李国主归朝后与金陵旧宫人书云:此中日夕以眼泪洗面。
又,李煜在国征行娼家,遇一僧张席、惺遂为不速之客。
僧酒令讴吟吹弹,莫不高了。
见煜明俊蕴藉,契合相爱重。
煜乘醉大书石壁曰:浅斟低唱,偎红倚翠,大师鸳鸯,寺主传持,风流教法。
久之,僧拥妓之屏帷。
惺徐步而出,僧妓竟不知。
煜尝密谕徐铉,铉因言于所亲焉。
大体双刘昏纵角出,得波斯女,年破瓜,丰鹞而慧艳,善淫,曲尽其妙。
嬖之,赐号“媚猪”。
延方士求健阳法,久乃得,多多益办。
好观人交,选恶少年配以雏宫人,皆妖俊美健者,就后园褫衣,使露而偶。
扶媚猪巡行览玩,号曰:“大体双”,又择新采异与媚猪对。
鸟兽见之,孰亦作合。
蜀徐太后太妃《
前蜀,徐公有女焉。
徐写其二女真以感太祖,太祖遂纳之,各有子焉。
长曰翊圣太妃,生彭王;次曰顺圣太后,生后主。
后主性多狂率,不守宗桃。
频岁省方,政归国母,多行教令,淫录重臣,乾德中,姊妹以巡札圣境为名,恣风月烟花之胜。
惟驾辎于绿野,拥金翠于青山。
倍役生灵,颇销经费。
凡经过之所,宴寝之宫,皆有篇章刊于玉石,自秦汉以来,后妃省方,未有富贵如斯之盛也。
顺圣太后题青城面山丈人观诗曰:早与元妃慕至元,同脐灵岳访真仙。
当时信有壶中景,今日亲来洞里天。
仪仗影交寥廓外,金丝声揭翠微巅。
惟惭未至华胥理,徒卜升平万万年。
翊圣太妃继曰:获陪翠辇喜殊常,同陟仙坛岂厌长不羡乘鸾入烟雾,此中便是五云乡顺圣太后又题谒丈人观先帝圣容云:圣帝归梧野,躬来谒圣颜,旋登三径路,似涉九疑山。
日照惟岚迫,云横积翠间。
斯修封禅礼,方俟再跻攀。
栩圣太妃继曰:共谒御容仪,还同在禁闱。
笙歌喧玉殿,彩仗耀金徽。
清泪沾罗袂,红霞拂绣衣。
九嶷山水远,无路继湘妃。
顺圣又题谒丈人观先帝圣像云:千寻绿幛夹流溪,登眺因知海岳低。
瀑布迸舂石碎,轮横剪翠峰齐。
步粘苔薛龙桥滑,目闪烟萝鸟径迷。
莫道穹天无路到,此山便是碧云梯。
翊圣太妃继曰:登寻丹壑到玄都,接日红霞照座隅。
即问周回岩上看,似看鲁进画图无。
顺圣又题金华宫曰:再到金华顶,玄都访道回。
云披分景象,黛锁显楼台。
雨涤前山净,风吹去路开。
翠屏夹流水,何必羡蓬莱。
翊圣太妃继曰:碧烟红雾扑人衣,露宿粘苔百径危。
风巧解吹松上曲,蝶娇频采脸边脂。
同寻僻径思携手,暗指遥山学画眉。
好把身心清静处,角冠霞彼事希夷。
顺圣又题丹景山至德寺云:周回云水游丹景,回辇真成眺上方。
晴日晓升金晃耀,寒泉夜落玉了当。
松梢月转禽栖影,柏径风牵麝食香。
虔六铢宜祷祝,惟期圣祚保遐昌。
翊圣继曰:丹景山头宿梵宫,玉轩金辂驻遥空。
军持无水注寒碧,兰若有花开晚红。
武土尽排青障下,内人皆在讲筵中。
我家帝子专王业,积善终期四海同。
顺圣又题彭州平阳宫云:寻真游胜境,巡礼到阳平。
水远波澜碧,山高气象清。
殿严孙氏貌,碑暗系师名。
夜月登坛醮,松风森碧声。
翊圣继曰:云浮翠辇庙阳平,真似骏鸾至上清。
风起半崖闻虎啸,雨来当面见龙行。
晚寻水涧听松韵,夜上星坛看月明。
长恐前身居此境,玉皇教向锦城生。
顺圣又题州三学山坐夜看圣灯云:虔祷游灵境,元妃夙志同。
玉香焚静夜,银烛炫辽空。
泉漱云根月,钟敲桧抄风。
印金标圣迹,飞石显神功。
满望天涯极,临西日脚红。
猿来斋室上,僧集讲筵中。
顿觉超三界,浑疑证六通。
愿成修偃事,社稷保延洪。
诩圣继曰:圣灯千万炬,旋向碧云生。
细雨湿不暗,好风吹更明。
磬敲金地响,僧唱梵天声。
若说无心法,此光如有情。
顺圣又题天回云:因寻灵境散幽情,千里江山暂得行。
即恨炳光看未足,却驱金翠入龟城。
翊圣继曰:翠江亭近玉京,梦魂犹自恋青城。
比来出看江山景,尽被江山看出行。
议者以为翰林之事,非妇人女子之能,所以谢女无长城之志,空振才名;班姬有团扇之辞,亦彰淫志。
今徐氏逞乎妖志,饵自幸臣,假以风骚,庇其游幸。
取女史一时之美,为游人旷代之嗤。
及唐朝兴吊伐之师,遇蜀国有荒淫之主,三军不战,束手而降。
良由子母盘游,君臣陵替之所致。
于是亡一君,后主名衍,破一国蜀杀九子:彭王宗鼎,忠王宗贤,褒王宗纪,兴王宗泽,汝王宗献,雅王宗辂,资王宗霸,子承祧、承纪;诛十臣:王宗弼,王宗勋,李周辂,韩昭,景润澄,宗先嗣,欧阳晃,王承伏,萧怀武;殄灭万家,流移百郡。
其次六宫嫔御,坐红绿于征途;十宅公主,碎金珠于逆旅。
掖子虚之宝,无以比方。
故兴圣太子随军仁裕有咏后主出降诗曰:蜀朝昏主出降时,衔壁牵羊例击旗。
二十万军高拱手,更无一个是男儿。
有蜀僧远公有《伤废国》诗曰:乐极悲来数有涯,歌声才歇便兴嗟。
牵羊废主寻倾国,指鹿奸臣尽破家。
丹禁夜凉空锁月,后庭春暖谩开花。
两朝帝业空成梦,陵树苍苍噪暮鸦。
王衍(原书无目有文)王衍,字化源,建幼子,即位年十八。
时梁贞明五年也,立妃周氏为皇后。
十月,诏选良家女二十人备后宫。
二年八月,衍北巡,以宰相王锴判六军诸卫事,旌旗戈甲,百里不绝。
衍戎装,被金甲,珠帽锦袖,执弓挟矢。
百姓望之,谓如灌口神。
至汉州驻西湖,与宫人泛舟奏乐,饮常弥日,九月,驻军西县,自西县泛至益昌,泛舟巡阆中。
舟子皆衣锦绣。
衍自制《水调银汉曲》禽乐二歌之。
郡民何康女有美色,将嫁,衍取之,赐其夫家百缣。
其夫一痛而卒。
三年三月,衍还成都。
五月,宣华苑成,延袤十里,有重光太清延昌会真之殿,清和迎仙之宫,降真蓬莱丹霞之亭。
土木之功,穷极奢巧。
衍数于其中为长夜之饮,嫔御杂坐,舄履交错。
尝召嘉王宗寿赴宴,宗寿因持杯谏衍,宜以社稷为念,少节宴饮。
其言慷慨流涕,衍有愧色。
佞臣潘在迎、顾在、韩昭等奏曰:“嘉王从来酒悲,不足怪也。
”乃相与谐谑嬉笑。
衍命宫人李玉萧歌衍所撰宫词,送宗寿酒。
宗寿惧祸,乃尽饮之。
在迎曰:“嘉王闻玉萧歌即饮,请以玉萧赐之。
”衍曰:“王必不纳。
”衍宫词曰:赫赫辉辉浮五云,宣华池上月华新。
月华如水浸宫殿,有酒不醉真痴人。
十月,以韩昭为吏部侍郎,判三铨。
昭字德华,长安人,衍北巡,以为文思殿学士,京城留守判官李台服云韩公,凡事如僧剃发,无有寸长。
昭以便佞恩倾一时,出入宫掖。
太妃爱其美风姿,而专有璧阳之宠。
四年三月,禁百姓不得戴小帽。
衍好私行,往往宿于娼家,饮于酒楼,索笔提曰:“王一来。
”去恐人识之,故令民间皆戴大帽。
四月,流军使王承纲于茂州,衍尝私至承纲家。
觇其女有美色,欲私之。
承纲言已许嫁将适人,衍不听,遂取入宫。
潘昭与承纲有隙,奏其出怨言,故被贬。
女闻父得罪,剪发求赎。
不许,乃自缢死。
五年三月,上巳宴昭神亭,妇女杂坐,夜分而罢。
衍自执板唱《霓裳羽衣》及《后庭花》、《思越人曲》。
四月,游浣花龙舟,彩舫十里绵。
自百花潭至万里桥,游人士女,珠翠夹岸。
日正午,暴风起,须臾,雷电晦冥,有白鱼自江心跃出,变为蛟形,腾空而起。
是日,溺者数千人,衍惧,即夕还宫。
重阳宴群臣于宣华苑,夜分未罢,衍自唱韩琮《柳枝词》曰:梁苑隋堤事己空,万条犹舞旧春风。
何须更想千年事,谁见杨花入汉宫。
侍郎宋光传咏贾曾诗曰:吴王霸业恃雄才,贪向姑苏醉绿醅。
不见钱塘江上月,一宵西送越兵来。
衍闻之不乐,于是罢宴。
咸康元年九月,衍与母同祷青城山,宫人毕从,皆衣云霞之衣。
衍自制《甘州同》,令宫人歌之。
其词哀怨,闻者凄怆。
衍至青城住旬日,设醮祈福。
太妃太后谓建铸像,及丈人观。
玄都观、金华宫、景山至德寺,各有唱和诗刻于石。
次至彭州阳平、化溪州。
三学山夜看圣灯,亦各赋诗。
回至天回泽,又各赋诗。
太后诗曰:周游灵境散幽情,千里江山辄得行。
所恨风光看不足,却驱金翠入龟城。
大妃诗曰:翠驿江亭近帝京,梦魂犹是在青城。
比来出看江山景,却被江山看出行。
徐氏父名耕,成都人,生二女皆有国色。
耕教为诗,有藻思。
耕家甚贫,有相者谓之曰:“公非久,当大富贵。
”耕因使相其二女,相者曰“青城山有王气,每夜彻天者一纪矣。
不十年后,有真人乘运,此二子当做妃后。
君之贵,由二女致也。
”及建入城,闻有姿色,纳于后房。
姊生彭王,妹生衍。
建即位,姊为淑妃,妹为贵妃,耕为瞟骑大将军。
衍即位,册贵妃为顺圣太后,淑妃为翊圣太妃,兄延琼,弟延皆致位太师侍中。
衍既荒于酒色,而徐氏姊妹亦各有幸臣,不能规正,至于失国,皆其致也。
十月,衍还成都。
是月,庄宗遣兴云宫使魏王维岌、枢密使郭崇韬来伐,中外惶惧。
衍所私秦州节度使王承休妻严氏,至是,自统精兵入秦州,以巡边为名,左右切谏皆不听。
补阙满禹卿上疏,衍不纳。
禹卿,成都人,从衍入洛。
及衍被诛,乃恸哭曰:“蜀人自此重不幸也。
”乃题诗于驿门而逃,不知所终。
衍离成都日,天地冥晦,兵不成列,有群鸦泊于旗杆上,其鸣甚哀。
次梓潼,大风暴起,发屋拔木。
知星者超延又言曰:“此贪狼风,千里外必有破军杀将之凶。
”衍亲祷张恶子庙,抽签,得“逆天者殃”四字,不悦。
次绵谷。
唐将李彦琛等围凤州,刺史王承捷以城降。
衍乃以王宗仪、宗勋、昱俨为三招讨,以御之。
唐师至三泉,诸将皆弃城寨随还。
衍令断桔柏津,留王宗弼以兵固守,仍令斩宗勋等三将,俄而,宗弼亦弃绵谷奔白芳,与三将同谋,纳款于魏王。
十一月,衍至成都,宫人及百官迎谒于七里亭,衍入伎妾中,作回纥队以趋城中。
知唐师已逼,但掩袂泣下。
既而,宗弼拥兵还成都,遂劫衍及母诸子迁于天启宫,收其金宝降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