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异编卷二十二
关灯
小
中
大
尝暮乘驴游行,见一精舍,中有僧开讲,听徒甚众。
卢子方诣讲筵,倦寝。
梦至精舍门,见一青衣,携一篮樱桃在下坐。
卢子访其谁家,因与青衣同餐樱桃。
青衣云:“娘子姓卢,嫁崔家,今孀居在城。
”因访近属,即卢子再从姑也。
青衣曰:“岂有阿姑同在一都,郎君不往起居?”卢子便随之。
过天津桥,人水南一坊。
有一宅,门甚高大。
卢子立于门下,青衣先人。
少顷,有四人出门,与卢子相见,皆姑之子也。
一任户部郎中,一前任郑州司马,一任河南功曹,一任太常博士。
二人衣绯,二人着绿。
形貌甚美。
相见言叙,颇极欢畅。
斯须,引人北堂拜姑。
姑衣紫衣,年可六十许,言词高朗,威严甚肃。
卢子畏惧,莫敢仰视。
令坐,悉访内外,备谙氏族,遂访儿婚姻未?卢子曰:“未!”姑曰;“吾有一外甥女,姓郑,早孤,遗吾妹鞠养,甚有容质,颇有令淑,当为儿妇,平章计必允遂。
”卢子遽即拜谢,乃遣迎郑氏妹。
有顷,一家并到,车马甚盛,遂检历择日,云后日吉,因与卢子定谢。
姑云:“聘财函信礼物,儿并莫忧,吾悉与处置,儿在城有何亲故,并抄名姓,并其家第。
”凡三十余家,并在台省及府县官。
明日下函,其夕成婚,事事华盛,殆非人间。
明日设席,大会都城亲长,拜礼毕,遂入一院。
院中屏帷床席,皆极珍异。
其妻年可十四五,容色美丽,宛若神仙,卢生心不胜喜,遂忘家属。
俄又及秋试之时,姑曰;“礼部侍郎与姑有亲,必合极力,更勿忧也。
”明春遂擢第。
又应宏词,姑曰;“吏部侍郎与儿子弟当家连官,情分偏洽,令渠为儿必取高第。
”及榜出,又登甲科,受秘书郎。
姑云;“河南尹是姑堂外甥,令渠奏畿县尉。
”数月,敕授王屋尉,迁监察,转殿中,拜吏部员外郎,判南曹。
铨毕,除郎中,余如故。
知制诰,数月即真迁礼部侍郎。
两载知举,赏鉴平允,朝廷称之,改河南尹。
旋属车驾还京,迁兵部侍郎。
扈从到京,除京兆尹,改吏部侍郎。
三年掌铨,甚有美誉,遂拜黄门侍郎平章事。
恩渥绸缪,赏赐甚厚,作相五年,因直谏忤旨,改左仆射,罢知政事。
数月,为东都留守河南尹兼御史大夫。
自婚媾后,至是经三十年,有七男三女,婚宦俱毕,内外诸孙十人。
后因出行,却到昔年逢携樱桃青衣精舍,复见其中有讲筵,遂下马礼谒。
以故相之尊,处端揆居守之重,前后导从,颇极贵盛,高自简贵,辉映左右。
升殿礼佛,忽然昏醉,良久不起。
既而,梦觉,乃见著白衫服饰如故,前后官吏一人亦无。
彷徨迷惑,徐徐出门。
乃见小竖捉驴执帽在门外立,谓卢曰:“人饿驴饥,郎君何久不出?”卢访其时,奴曰:“日向午矣。
”卢子罔然叹曰;“人世荣华,穷达富贵贫贱,亦当然也。
而今而后,不更求官达矣。
”遂寻仙访道,绝迹人世焉。
独孤遐叔贞元中,进士独孤遐叔,家于长安崇贤里,新娶白氏女。
家贫下第,将游剑南,与其妻诀曰:“迟可周岁归矣。
”遇叔至蜀,羁栖不偶,逾二年乃归。
至户县西,去城尚百里,归心迫速,取是夕到家,趋斜径疾行,人畜既怠。
至金光门五六里,天色已瞑,绝元逆旅,惟路隅有佛堂,遐叔止焉。
时近清明,月色如昼。
系驴于庭外,人空堂中。
有桃杏十余株。
夜深,施衾褥于西窗下偃卧。
方思明晨到家,因吟旧诗曰:“近家心转切,不敢问来人。
”至夜分不寐。
忽闻墙外有十余人相呼,声若里胥田叟,将有供待迎接。
须臾,有夫役数人,各持畚锸箕帚,于庭中粪除讫,复去。
有顷,又持床席、牙盘、蜡烛之类,及酒具、乐器,阗咽而至。
遐叔意谓贵族赏会,深虑为其迫逐,乃潜伏屏气,于佛堂梁上伺之。
铺陈既毕,复有公子女郎共十数辈,青衣黄头亦十数人,步月徐来,言笑晏晏。
遂于筵中间坐,献酬纵横,履局交错。
中有一女郎,忧伤摧悴,侧身下坐,风韵若似遐叔之妻。
窥之,大惊。
即下屋,稍于暗处,迫而察焉,乃真是妻也。
方见一少年,举杯属之曰:“一人向隅,满坐不乐,小人窃不自量,愿闻金玉之声。
”其妻冤抑悲愁,若无所控诉,而强置于坐也。
遂举金雀,收泣而歌曰:“今夕何夕,存耶殁耶?良人去兮天之涯,园树伤心兮三见花。
”满坐倾听,诸女郎转面挥涕。
一人曰:“良人非远,何天涯之谓乎?”少年相顾大笑。
逻叔惊愤。
久之,计无所出,乃就阶间扪一大砖,向坐飞击,砖才至地,悄然一无所有。
遐叔怅然悲惋,谓其妻死矣。
速驾而归,前望其家,步步凄咽。
比平明,至其所居,使苍头先入,家人并无恙,遐叔乃惊愕,疾走人门。
青衣报娘子梦靥方悟。
遐叔至寝,妻卧犹未兴。
良久,乃曰:“向梦与姑妹之党,相与玩月,出金光门外,向一野寺,忽为凶暴者数十,胁与杂坐饮酒。
”又说梦中聚会言语,与遐叔所见并同。
又云:“方饮次,忽见大砖飞堕,因遂惊魇殆绝,才寤而君至。
”岂幽愤之所感耶。
邢凤元和十年,沈亚之始以记室从事陇西公,军泾州。
而长安中贤士,皆来客之。
五月十八日,陇西公与客期宴于东池便馆。
既半,陇西公曰:“余少从邢凤游,记得其异,请言之。
”客曰:“愿听。
”公曰;“凤帅家子无他能,后寓居长安平康里南,以钱百万,质故豪洞门曲房之第,即其寝而昼偃,梦一美人自西楹来,环步从容,执卷且吟。
为古妆,而高鬟长眉,衣方领绣带,被广袖之。
凤大悦曰:‘丽者何自而临我哉?,美人曰:‘此妾家也。
妾好诗而常缀此。
’凤曰:‘幸少留,得观览。
’于是美人授诗。
坐西床。
凤发卷视其首篇,题之曰《春阳曲》,曲终四句。
其后他篇,皆类此,凡数十篇。
美人曰‘君必欲传,无令过一篇。
’凤即起,从东庑下几上,取彩笺,传《春阳曲》,其词曰:长安少女玩春阳,何处春阳不断肠;舞袖弓弯浑忘却,罗帷空度九秋霜。
凤卒吟,请曰:‘何谓弓弯?’曰:‘妾昔年,父母使妾教此舞。
’美人乃起,整衣张袖,舞数拍,为弓弯状,以示凤。
既罢,美人低然良久,即辞去。
凤曰:‘愿复少留。
’须臾间,竟去。
凤亦寻觉,昏然无有所记,及更于襦袖得其辞,惊视,复省所梦。
事在贞元中,后,凤为余言如是。
”是日,监军使与宾府群佐及宴,陇西独孤铉、范阳卢简辞、常山张又新、武功苏涤,皆叹息曰:“可记。
”故亚之退而著录。
沈亚之太和初,沈亚之将之,出长安城,客索泉邸舍。
春时,昼梦入秦主内史廖家。
内史廖举亚之,秦公召至殿前,促前席曰:“寡人欲强国,愿知其方,先生何以教寡人?”亚之以齐桓对,公悦,遂试补中涓。
使佐西乞术伐河西。
亚之帅将卒前攻,下五城。
还报,公大悦,起劳曰:“大夫良苦,休矣。
”居久之,公幼女弄玉婿萧史先死,公谓亚之曰:“微大夫,晋五城非寡人有。
甚德大夫。
寡人有爱女,欲与大夫备洒扫,可乎?”亚之少自立,雅不欲遇幸臣蓄之,固辞不得。
遂拜左庶长,尚公主,赐金二百斤。
民间犹谓“萧家公主”。
其日,有黄衣中贵骑疾马来,延亚之人,宫阙甚严,呼公主出,鬓发,着偏袖衣,妆不多饰。
其芳妹明媚,笔不可模画。
侍女祗承,分立左右者数百人,召见亚之便馆,居亚之于宫,题其门曰“翠微宫”。
宫人呼为“沈郎院”。
虽备位下大夫,由公主故,出入禁卫。
公主喜凤萧,每吹萧必翠微宫高楼上,声调远逸,能悲人,闻者莫不自废。
公主七月七日生,亚之尝元贶寿,内史廖先曾为秦以女乐遗西戎,戎王与之水犀小合,亚之从廖得,以献公主。
主悦,尝爱重,结裙带上。
穆公遇亚之礼兼同列,恩赐相望于道。
复一年,春,公主无疾忽卒。
公追伤不已,将葬咸阳原。
公命亚之作挽歌,应教而作曰:泣葬一技红,生同死不同。
金钿坠芳草,香绣满春风。
旧日闻萧处,高楼当月中。
梨花寒食夜,深闭翠微宫。
进公。
公读词,善之。
时宫中有失声若不忍者,公随泣下。
又使亚之作墓志铭,独忆其铭曰:白杨风哭兮,石髯莎。
维英满地兮,春色烟和。
朱愁粉瘦兮,不生绮罗。
深深埋玉兮,其恨如何!亚之亦送葬咸阳,宫中十四人殉。
亚之以悼怅过戚被病,犹在翠微宫,然处殿外特室,不居宫中矣。
居月余,病良已。
公谓亚之曰:“本以小女将托久要,不谓不得周奉君子,而先物故。
敝秦区区小国,不足辱大夫。
然寡人每见子,即不能不悲悼。
大夫盍适大国乎?”亚之对曰:“臣元状,肺腑公室,待罪左庶长,不能从死公主,幸兔罪戾,使得归骨父母国。
臣不忘君恩,时日将去。
”公置酒高会,声秦声,舞秦舞。
舞者击拊髀,呜呜而音有不快,声甚怨。
公执酒亚之前曰:“予顾此声少善,愿沈郎赓扬歌以塞别。
”公命趋进笔砚。
亚之受命,立为歌词曰:击体舞,恨满烟光无处所。
泪如雨,欲拟著词不成语。
金凤衔红旧绣衣,几度宫中同看舞。
人间春日正欢乐,日暮春风何处去。
歌卒,授舞者,杂其声而和之,四座皆位。
既再拜辞去,公复命至翠微宫,与公主侍人别。
重人殿内,时见珠翠遗碎青阶下,窗纱擅点依然。
宫人泣对亚之,亚之感咽良久,因题宫门诗曰:君王多感放东归,从此秦宫不复期。
春景自伤秦丧主,落花如雨泪胭脂。
竟别去。
公命车驾送出函谷关。
出关已,送吏曰:“公命尽此,且去。
”亚之与别。
语未卒,忽惊觉,卧邸舍。
明日,亚之为友人崔九万具道之。
九万,博陵人,谙古,谓余曰:“《皇览》云:秦穆公葬雍橐泉祈年宫下,非其神灵凭乎。
”亚之更求得秦时地志,说如九万言。
呜呼!弄玉既仙矣,恶又死乎!张生有张生者,家在汴州中牟县东北赤城坂。
以饥寒,一旦别妻子,游河朔,五年方还。
自河朔还汴州,晚出郑州门,到板桥,已昏黑矣。
乃下道,取陂中径路而归。
忽于草莽中,见灯火荧煌,宾客五六人,方宴饮次。
生乃下驴以诣之。
相去十余步,见其妻亦在坐中,与宾客语笑方洽。
生乃蔽形于白杨树间以窥之。
见其长须者持杯:“请措大夫人歌。
”生之妻,文学之家,幼习诗礼,甚有篇咏。
欲不为唱,四座勤请。
乃歌曰:叹衰草,络纬声切切,良人一去不复还,今夕坐愁鬓如雪。
长须云:“劳歌。
”一杯饮讫。
酒至白面少年,复请歌。
张妻曰:“一之已甚,其可再乎!”长须持一筹著云:“请置觥,有拒请歌者,饮一钟。
歌旧词中笑语准此罚。
”于是,张妻又歌曰:劝君酒,君莫辞,落花徒绕枝,流水无返期。
莫恃少年时,少年能几时。
酒至紫衣者,复持杯请歌。
张妻不悦,沉吟良久,乃歌曰:怨空闺,秋日亦难暮,夫婿断音书,遥天雁空度。
酒至黑衣胡人,复请歌。
张妻连唱三四曲,声气不续,沉吟未唱问,长须抛觥云:“不合推辞。
”乃酌一钟。
张妻涕泣而饮,复唱送胡人酒曰:切切夕风急,露滋庭草湿。
良人去不回,焉知掩闺泣。
酒至绿衣少年,持杯曰:“夜已久,恐不得从容,即当睽索。
无辞一曲,便望歌之。
”又唱云:萤火穿自杨,悲风人荒草。
疑是梦中游,愁迷故园道。
酒至张妻,长须歌以送之云:花前始初见,花下又相送。
何必言梦中,人生尽如梦。
酒至紫衣胡人,复请歌云:“须有艳意。
”张妻低头未唱间,长须又抛一觥。
于是,张生怒,扪足下得一瓦,击之,中长须头。
再发一瓦,中妻额。
阒然无所见。
张生谓其妻已卒,恸哭,连夜而归。
及明至门,家人惊喜出迎,张生问其妻,婢仆曰:“娘子夜来头痛。
”张生人室,问妻病之由。
曰:“昨夜梦草莽之处,有六七人,遍令饮酒,各请歌。
孥凡歌六七曲。
有长须者,频抛觥。
方饮次,外有发瓦来,第二中孥额,因惊觉,乃头痛。
”张生因知昨夜所见,乃妻梦耳。
刘道济光化中,有文士刘道济,止于天台山国清寺。
尝梦见一女子,引生于窗,下有侧柏树,葵花,遂为伉俪。
后频于梦中相遇,自不晓其故。
无何,于明州奉化县古寺内,见有一窗,侧柏葵花,宛是梦所游。
有一客官人,寄寓于此,室女有美才,贫而未聘,近中心疾,而生所遇,乃女之魂也。
又有彭城刘生,梦人一娼楼,与诸辈狎饮,尔后但梦便及彼处。
自疑非梦,所遇之姬,芳香常袭衣。
亦心邪所致。
闻于刘山甫也。
淳于棼东平淳于棼,吴、楚游侠之士。
嗜酒使气,不守细行。
累巨产,养豪客。
曾以武艺补淮南军裨将,因使酒忤帅,斥逐落魄,纵诞饮酒为事。
家住广陵郡东十里。
所居宅南,有大古槐一株,枝干修长,清阴数亩。
淳于生日,与群豪大饮其下,其以唐贞元七年九月,因沉醉致疾。
时二友人于坐扶生归家,卧于堂东庑之下。
二友谓生曰:“子其寝矣,予将秣马濯足,俟子小愈而去。
”生解衣就枕,昏然忽忽,仿佛若梦。
见二紫衣使者,跪拜生曰:“槐安国王遣小臣致命奉邀。
”生不觉下榻整衣,随二使至门。
见青油小车,驾以白牡,左右从者七八,扶生上车,出大户,指古槐穴而去。
使者即驱人穴中,生颇甚异之,不敢致问。
豁见山川、风候、草木、道路,与人世甚殊。
前行数十里,有郛郭城堞,车舆人物,不绝于路。
生左右传车者,传呼甚严,行者亦争避于左右。
又人大城,朱门重楼,楼上有金书,题曰:“大槐安国”。
执门者趋拜奔走。
旋有一骑传呼曰:“王以驸马远降,令且息东华馆。
”因前导而去。
俄见一门洞开,生降车而入。
采槛雕楹,华木珍果,列植于庭下;几案茵褥,帘帏肴膳,陈设于庭上。
生心甚自悦。
复有呼曰:“右相且至。
”生降阶祗奉,有一人紫衣象简前趋,宾主之仪敬尽焉。
右相曰:“寡君不以敝国远僻,奉迎君子,托以姻亲。
”生曰:“某以贱劣之躯,岂敢是望。
”右相因请生同诣其所。
行可百步,人朱门,矛戟斧钺,布列左右,军吏数百,避易道侧。
生有平生酒徒周弁者,亦趋其中;生私心悦之,不敢前问。
右相引生升广殿,御卫严肃,若至尊之所。
见一人长大端严,居正位,衣素练服,簪朱华冠。
生战栗,不敢仰视。
左右侍者令生拜。
王曰:“前奉贤尊命,不弃小国,许令次女瑶芳,奉事君子。
”生但俯伏而已,不敢致词。
王曰:“且就宾宇,续造仪式。
”有顷,右相亦与生偕还馆舍。
生私心念之,意以为父在边将,因没虏中,不知存亡。
将谓父北蕃交逊,而致兹事,心甚迷惑,不知其由。
是夕,羔雁币帛,威容仪度,伎乐丝竹,肴膳灯烛,车骑礼物之用,无不咸备。
有群女,或称华阳姑,或称青溪姑,或称上仙子,或称下仙子,若名者数辈,皆侍从左右。
冠翠风冠,衣金霞帔,彩碧金钿,目不可视。
遨游戏乐,往来其门,争以淳于郎为戏弄。
凤态妖丽,言词巧艳,生莫能对。
复有一女谓生曰:“昨上巳日,吾从灵芝夫人过禅智寺,于天竺院。
观石延舞《婆罗门》。
吾与诸女坐北牖石榻上,时君少年,亦解骑来看。
君独强来亲洽,言笑调谑。
吾与琼英妹结绛中,挂于竹枝上,君独不忆念之乎?又七月十六日,吾于孝感寺,悟上真子,听契玄法师讲《观音经》。
吾于讲下舍金凤钗两只,上真子舍水犀合子一枚。
时君亦讲筵中,于法师处请钗合视之,赏叹再三,嗟异良久。
顾余辈曰:‘人之与物,皆非野间所有。
’或问吾氏,或访吾里,吾亦不答。
情意恋恋,瞩盼不舍,君岂不思念之乎?”生曰:“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群女曰:“不意今日与此君为眷属。
”复有三人,冠带甚伟,前拜生曰:“奉命为驸马相者。
”中一人与生且故,生指曰:“子非冯翊田子华乎?”对曰:“然。
”生前,执手叙旧久之。
生谓曰:“子何以居此?”于华曰:“吾放游,获受知于右相武成侯段公,因以栖托。
”生复问曰:“周弁在此,知之乎?”子华曰:“周生,贵人也。
职为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