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异编卷三十九

关灯
    艳异编卷三十九 鬼部四 莲塘二姬政和改元七月之望,士人杨彦采、陆升之载酒出游莲塘。

    舟回且夕,夜泊横桥下。

    月色明雾,酒各半醒。

    闻邻船有琵琶声,意其歌姬舟也,蹑而窥之。

    见灯下一姬,自弄弦索。

    二人径往见之。

    询其所由,答曰:“妾大都乐籍供奉女也。

    从人来游江南。

    值彼往云间收布,妾独处此候之,尚未回也。

    ”二人命取舟中余肴核,就灯下同酌。

    姬举止闲雅,姿色媚丽。

    二人情动于中,稍挑谑之,姬亦不以为嫌。

    求其歌以侑觞,则曰:“妾近夕冒风,咽喉失音,不能奉命。

    ”二人强之,乃曰:“近日游访西子陈迹,得古歌数首,敢奉清尘,不讶为荷。

    凡一歌,侑饮一觞。

    ”歌曰:风动荷花水殿香,姑苏台上宴吴玉。

    西施醉舞娇无力,笑倚东窗白玉床。

    再歌曰:吴王旧国水烟空,香径无人兰叶红。

    春色似怜歌舞地,年年称发馆娃官。

    又曰:馆娃宫外似苏台,郁郁芊芊草不开。

    无风自偃君知否,西子裙裾拂过来。

    又曰:半夜娃官作战场,血腥犹杂宴时香。

    西施不及烧残蜡,犹为君王泣数行。

    又曰:春入长洲草又生,鹧鸪飞起少人行。

    年深不辨娃官处,夜夜苏台空月明。

    又曰:几多云树倚青冥,越焰烧来一片平。

    此地最应沾恨血,至今春草不匀生。

    又曰: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官里人。

    彦采曰:“歌韵悠柔,含悲耸怆,固云美矣。

    第西施乃亡人家国妖艳之流,不足道也。

    愿更他曲,以涤尘抱,何幸如之。

    ”姬更歌曰:家国兴亡来有以,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亡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彦采曰:“此言固是,然皆古人陈言,素所厌闻者。

    大都才人,四山五岳,精灵间气之所聚会,有何新声,倾耳一听。

    ”又歌曰:家是红罗亭上仙,来尘世已多年。

    君心既逐东流水,错把无缘当有缘。

    歌竟,掀篷揽衣,跃入水中。

    彦采大惊,汗背而觉,一梦境也。

    寻升之共话,醉眠脚后,不能寐也。

    翌日,事传吴下。

    钱履道钱履道,字嘉贞,京兆咸阳人。

    北虏皇统中,游学商虢,过户县。

    贪程不止,独一仆相随。

    天曛黑,不复辨路,信马行,到一大宅,叩门将托宿。

    遇小妾从内出,惊语之曰:“此地近多狼虎,岂宜夜涉。

    ”钱曰:“适不意迷途,敢求栖寓一席之地。

    但不知为何大官宅第?”妾曰:“是河中府尹张相公之居。

    相公薨,惟夫人在,须禀命乃可。

    ”遂人白之。

    少顷,延客相见。

    高堂峻屋,明烛盈前,已罗列杯盘。

    夫人容色端妍,冠服华盛。

    便与同宴。

    侍儿歌舞之妙,目所未睹。

    钱自谓奇遇,若游清都,情思荡摇,莫知身世之所在。

    拱手敬坐,不轻交一谈,诸人以为野戆,相视笑侮。

    罢席就枕。

    俄而烛至,夫人者复来,众拥之登床。

    钱趋下辞避,强之再三,于是共寝。

    明旦,留之饭。

    钱本漂泊旅人,既称惬怀抱,累日不言去,一夕,正欢饮间,闻户外传呼声。

    忽报云:“相公且至。

    ”夫人遽起,诸妾皆奔忙而散。

    钱窜伏暗室,不敢喘息。

    因假寐。

    久之,狐嗥鸦噪,东方既明,人屋俱亡,但卧于疏丛古冢耳。

    狼狈而出,逢耕夫始得官道。

    衣上余香芬馥,经月乃歇。

    绿衣人传天水赵源,早丧父母,未有妻室,延间,游学至于杭州钱塘,侨居西湖葛岭之上,其侧即宋贾秋壑旧宅也。

    源独居无聊,尝日遇晚徙倚门外,忽有一女子从东而来,绿衣双鬟,年可十五六,虽不盛妆浓饰,而姿色过人。

    源注目久之。

    明日出门,又见如此,凡数度,日晚辄来。

    源戏而问之曰:“娘子家居何处?暮暮来此。

    ”女笑而拜曰:“儿家与君为邻,君自不识尔。

    ”源试挑之,女子欣然而应。

    因遂留宿,甚相亲昵。

    明日辞去,夜则复来。

    如此凡有月余,情爱甚至。

    源问其姓氏,居址何处。

    女子曰:“君但得美妇则已,何用强问我也!”叩之不已,则曰:“儿常衣绿,但呼我为‘绿衣人’可矣。

    ”终不告以居止所在。

    源意其为巨室妾媵,夜出私奔,或恐事迹彰闻,故不肯言耳。

    信之不疑,宠念转密。

    一夕,源被酒,戏谓绿衣曰:“此真所谓‘绿兮衣兮,绿衣黄裳’者也。

    ”女子有惭色,数夕不至。

    及再来,源叩之,乃曰:“本欲相与郎君偕老,奈何以婢妾待之?令人扭促不安,故数日不敢侍君之侧。

    然君已知乎,今不复隐,请得备言之:儿与君旧相识也,今非至情相感,莫能及此。

    ”源问其故,女惨然曰:“得无相难乎。

    儿实非今世人,亦非有祸于君者,盖其数当然,夙缘未尽尔。

    ”源大惊曰:“愿闻其详。

    ”女子曰:“儿故宋平章秋壑之侍女也。

    本临安良家子女,少善弈棋,年十五,以棋童入侍。

    每秋壑回朝,宴坐半闲堂,必召儿侍弈;备见宠爱。

    是时君为其家苍头,职主煎茶,每因供进茶瓯,得至后堂,君时少年美姿容,儿见而慕之。

    尝以绣罗钱箧乘暗投君,君亦以玳瑁指盒为赠,彼此虽各有意,而内外严密,莫能得其便。

    后为同辈所觉,谗于秋壑,遂与君同赐死于西湖断桥之下。

    君今已再世为人,而儿犹在鬼录,得非命钦!”言讫,呜咽泣下,源亦为之动容。

    久之,乃曰:“审如此,则吾与汝乃再世因缘也,当更加亲爱,以偿畴昔之愿。

    ”自是遂留源舍,不复更去。

    源素不善棋,教之弈,尽得其妙。

    凡平日以棋称者,皆莫能敌也。

    每说秋壑旧事,其所目击者,历历甚详。

    尝言,秋壑一日倚楼闲望,诸姬皆侍,适有二人,乌巾素服,乘小舟由湖登岸。

    一姬曰:“美哉二少年!”秋壑曰:“愿事之耶?当令纳聘。

    ”姬笑而无言。

    逾时,令人捧一盒,呼诸姬至前曰:“适为某姬纳聘,可启视之。

    ”则姬之首也,诸姬皆战栗而退。

    又尝贩盐数百艘至都市卖之,太学有诗曰:昨夜江头涌碧波,满船都载相公鹾。

    虽然要作调羹用,未必调羹用许多。

    秋壑闻之,遂以士人付狱,论以诽谤罪。

    又尝于浙西行公田法,民受其苦,或题诗于路左云:襄阳累岁困孤城,豢养湖山不出征。

    不识咽喉形势去,公田枉自害苍生。

    秋壑见之,捕得遭显戮。

    又尝斋云水千人,其数已足。

    又一道士,衣裾槛褛,至门求斋。

    主者以数足,不肯引入,道士坚求不去。

    不得已,于门侧斋焉。

    斋罢,覆其钵于案而去。

    众将钵力举之,不动。

    启于秋壑,自往举之,乃有诗二句云:“得好休时便好休,收花结子在绵州。

    ”始知真仙降临而不识也。

    然终不喻绵州之意。

    嗟乎!孰知有漳州木绵庵之厄也?又尝有艄人泊舟苏堤,时方盛暑,卧于舟尾,终夜不寐,见三人长不盈尺,集于沙际,一曰:“张公至矣,如之奈何?”一曰:“贾平章非仁者,决不相恕。

    ”一曰:“我则已矣,公等及见其败也。

    ”相与哭入水中。

    次日,渔者张公获一鳖,径二尺余,纳之府第。

    不三年而祸作。

    盖物亦以先知数而不可逃也。

    源曰:“吾今日与汝相遇,抑岂非数乎?”女曰:“是诚不妄矣。

    ”源曰:“汝之精气,能久存于世耶?”女曰:“数至则散矣。

    ”源曰:“然则何时?”女曰:“三年尔。

    ”源固未之信。

    及其卧病不起,源为之延医,女不欲,曰:“曩固已与君言矣,因缘之契,夫妇之情,尽于此矣。

    ”即以手握源臂,而与之诀,曰:“儿以幽阴之质,得事君子,荷蒙不弃,周旋许时。

    往者一念之私,俱蹈不测之祸。

    然而海枯石烂,此恨难消,地老天荒,此情不泯。

    今幸得续前生之好,践往世之盟,三载于兹,志愿足矣,请从此辞,毋更以为念也!”言讫,面壁而卧,呼之不应矣。

    源大伤恸,为治棺榇而敛之。

    将葬,怪其枢甚轻,启而视之,惟衣衾钗珥在耳,虚葬于北山之麓。

    源感其情,不复再娶,栖灵隐寺出家为僧,终其身云。

    滕穆醉游聚景园记延初,永嘉滕生名穆,年二十六,美风调,善吟咏,为众所推重。

    素闻临安山水之胜,思一游焉。

    甲寅岁科举之诏兴,遂以乡书赴荐。

    至则侨居涌金门外,无日不往来于南北两山及湖上诸刹,灵隐、天竺、净慈、宝石之类,以至玉泉、虎跑、天龙、灵鹫,石屋之洞,冷泉之亭,幽涧深林,悬崖绝壁,足迹殆将遍焉。

    七月之望,于曲院赏莲,因而宿湖,泊舟雷峰塔下。

    是夜,月色如昼,荷香满身,时闻大鱼跳掷于波间,宿鸟飞鸣于崖际。

    生已大醉,寝不能寐,披衣而起,延堤观望。

    行至聚景园,信步而入。

    时宋亡已四十年,园中台馆,如会芳殿、清辉阁、翠光亭,皆已颓毁,惟瑶津西轩岿然独存。

    生至轩下,凭栏少憩。

    俄见一美人先行,一侍女随之,自外而入。

    风鬟云鬓,绰约多姿,望之殆若神仙。

    生于轩下屏息以观其所为。

    美人言曰:“湖山如故,风景不殊,但时移世换,令人有《黍离》之悲尔。

    ”行至园北太湖石畔,遂咏诗曰:湖上园亭好,重来忆旧游。

    征歌调《王树》,阅舞按《梁州》。

    径狭花迎辇,池深柳拂舟。

    昔人皆已没,谁与话风流!生放逸者,初见其貌,已不能定情,及闻此作,技痒不可复禁,即于轩下续吟曰。

    湖上园亭好,相逢绝代人。

    娥辞月殿,织女下天津。

    未会心中意,浑疑梦里身。

    愿吹邹子律,幽谷发阳春。

    吟已。

    趋出赴之。

    美人亦不惊讶,但徐言曰,“固知郎君在此,特来寻访耳。

    ”生问其姓名,美人曰:“妾弃人间已久,欲自陈叙,诚恐惊动郎君。

    ”生闻此言,审其为鬼,亦无所惧,因问之。

    乃曰:“芳华,姓卫。

    故宋理宗朝宫人,年二十四而殁,殡此园之侧。

    今晚因往演福堂访贾贵妃,蒙延坐久,不觉归迟,致令郎君于此久待。

    ”即命侍女曰:“翘翘可于舍中取席酒果来。

    今夜月色如此,郎君又至,不可虚度。

    可便于此赏月也。

    ”翘翘应命而去。

    须臾,携紫氍毹铺于中庭,设白玉碾花樽,碧琉璃盏,醪醴馨香,非世所有。

    与生谈谑笑咏,词旨清婉。

    复命翘翘歌以侑酒。

    翘翘请歌柳耆卿《望海潮》词,美人曰:“对新人不宜歌旧曲。

    ”即于座上自制《木兰花慢》一阂,命翘翘歌之。

    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