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异编卷三十八

关灯
    艳异编卷三十八 鬼部三 窦玉传进士王胜、盖夷,元和中,求荐于同州。

    时宾馆填溢,假郡功曹王翥第以俟试。

    既而他室皆有客,惟正堂以草绳系门。

    自牖而窥其室,独床上有褐衾,床北有破笼,此外更无有,问其邻,曰:“处士窦三郎玉居也。

    ”二客以西厢为窄,思与同居,甚喜其无姬仆也。

    及暮,窦处士者,一驴一仆,乘醉而来。

    胜、夷前谒,且曰:“胜求解于郡,以宾馆喧,故寓于此,所得西廊亦甚窄。

    君子既无姬仆,又是方外之人,愿略同此堂,以俟郡试。

    ”玉固辞,接对之色甚傲。

    夜深将寝,忽闻异香。

    惊起寻之,则见堂中垂帘帏,喧然笑语。

    于是夷、胜突入。

    其堂中屏帏四合,奇香扑人。

    雕盘珍膳,不可名状。

    有一女,年可十八九,娇丽无比,与窦对食。

    侍婢十余人,亦皆端妙。

    银炉煮茗方熟。

    坐者起入西厢帷中,侍婢悉入。

    曰:“是何儿郎,冲突人家。

    ”窦面色如土,端坐不语。

    夷、胜无以致辞,啜茗而出。

    既下阶,闻闭户之声,曰:“风狂儿郎,因何共止?古人所以卜邻者,岂虚语哉!”窦辞以“非己所居,难拒异客。

    必虑轻侮,岂无他宅。

    ”因复欢笑。

    及明,往觇之,尽复其旧。

    窦独偃于褐衾中,拭目方起。

    夷、胜诘之,不对。

    夷、胜曰:“君昼为布衣,夜会公侯,苟非妖幻,何以致丽人?不言其实,当即告郡。

    ”窦曰:“此固秘事,言亦尤妨。

    比者玉薄游太原,晚发冷泉,将宿于孝义县。

    阴晦失道,夜投人庄。

    问其主,其仆曰:‘汾州崔司马庄也。

    ’令入告焉,出曰:‘延入。

    ’崔司马年可五十余,衣绯,仪貌可爱。

    问窦之先及伯叔昆弟。

    诘其中外亲族,乃玉旧亲,知其为表丈也。

    自幼亦尝闻此丈人,但不知官位。

    慰问殷勤,情意甚优重。

    因令报其妻曰:‘窦秀才乃是右卫将军七兄之子,是吾之重表侄,夫人亦是丈母,可见之。

    从宦异方,亲戚离阻,不因行李,岂得相逢?请即见。

    ’有顷,一青衣曰:‘屈三郎入。

    ’其中堂陈设之盛,严若王侯之居。

    盘馔珍奇,味穷海陆。

    既食,丈人曰:‘君今此游,将何所求?’曰:‘求举资耳。

    ’曰:‘家在何郡?’曰:‘海内无家。

    ’丈人曰:‘君生涯如此,身事落然,蓬游无抵,徒劳往复,丈人有女,年近长成,今便令奉事。

    衣食之给,不求于人,可乎?’玉起拜谢。

    夫人喜曰:‘今夕甚佳,又有牢馔。

    亲戚中配属,何必广召宾客。

    吉礼既具,便取今夕。

    ”谢讫复坐,又进食,食毕,指玉憩于西厅。

    具沐浴讫,授衣巾。

    引相者三人来,皆聪明之士。

    一姓王,称郡法曹;一姓裴,称户曹;一姓韦,称郡督邮。

    相让而坐。

    俄而礼兴,香车皆具,花烛前引,自厅西至中门,展亲御之礼。

    因又绕庄一周,自南门入中堂。

    堂中帐帷已满。

    成礼讫,初三更。

    妻告玉曰:‘此非人间,乃神道也。

    所言汾州,阴道汾州,非人间也。

    相者数子,无非冥官。

    妾与君宿缘,合为夫妇,故得相遇。

    人神路殊,不可久住,君宜速去。

    ’玉曰:‘人神既殊,安得配属?已为夫妇,便合相从,何为一夕而别也?’妻曰:‘妾身奉君,固无远近,但君生人,不合久居于此。

    君速命驾。

    常令君筐中有绢百匹,用尽复满。

    所到必求静室独居,少以存想,随念即至。

    十年之外,可以同行,今且昼别宵会耳。

    ’玉乃入辞。

    崔曰:‘明晦虽殊,人神无二。

    小女子得奉巾栉,盖是宿缘。

    勿谓异类,遂猜薄之。

    亦不可言于人。

    公法讯问,言亦无妨。

    ’言讫,得绢百匹而别。

    自夜独宿,思之则来,供帐馔具,悉其携也。

    若此者五年矣。

    ”夷、胜开其箧,果有绢百匹。

    因各赠三十匹,求其秘言之。

    言讫遁去,不知所在焉。

    曾季衡太和四年春,监州防御使曾孝安,有孙曰季衡,居使宅西偏院。

    屋宇壮丽,而季衡独处之。

    有仆夫告曰:“昔王使君女暴终于此,乃国色也。

    昼日其魂或时出现,郎君慎之。

    ”季衡少年好色,愿睹其灵异,终不以人鬼为间。

    频炷名香,颇疏凡俗,步游闲处,恍然凝思。

    一日晡时,有双鬟前揖,曰:“王家小娘子遣某传达厚意,欲面拜郎君。

    ”言讫瞥然而没。

    俄顷,有异香袭衣,季衡乃束带伺之,见向者双鬟引一女而至,乃神仙中人也。

    季衡揖之,问其姓氏。

    曰:“某姓王氏,字丽贞,父今为重镇。

    昔侍从大人牧此城,据此室,亡何物故。

    感君思深窈冥,情激幽壤,所以不间存没,颇思相会,其来久矣,但非吉日良时。

    今方契愿,幸垂留意。

    ”季衡留之,款昵移时乃去。

    握季衡手曰:“翌日此时再会,慎勿泄于人。

    ”遂与侍婢俱不见。

    自此每及晡一至,近六 十余日,季衡不疑。

    因与大父麾下将校说及艳丽,误言之。

    将校惊欲实其事,曰:“郎君将及此时,愿一叩壁,某当与一二辈潜窥焉。

    ”季衡亦终不肯叩壁。

    是日,女郎一见季衡,容色惨沮,语声嘶咽,握季衡手曰:“何为负约而泄于人,自此不可更接欢笑矣。

    ”季衡追悔,无词以应。

    女曰:“殆非君之过,亦冥数尽耳。

    ”乃留诗曰:五原分袂真胡越,燕拆莺离芳草竭。

    年少烟花处处春,北郊空恨清秋月。

    季衡不能诗,耻无以酬,乃强为一篇,曰:莎草青青雁欲归,玉腮珠泪洒临歧。

    云鬟飘去香风尽,愁见莺啼红树枝。

    女遂于襦带解蹙金结花合子,又抽翠玉双凤翘一只,赠季衡,曰:“望异日睹物思人,无以幽冥为隔。

    ”季衡搜书笈中,得小金镂花如意酬之。

    季衡曰:“此物虽非珍异,但贵其名如意,愿长在玉手操持耳。

    ”又曰:“此别何时更会?”女曰:“非一甲子,元相见期。

    ”言讫,呜咽而没。

    季衡自此寝寐思念,形体羸瘵。

    故旧丈人工回推其方术,疗以药石,数月方愈。

    乃询王原纫妇人,曰:“王使君之爱女,无疾而终于此院,今已归葬北邙山,或阴晦而魂常游于此,人多见之。

    ”则知女诗“北邙空恨清秋月”也。

    颜会昌中,进士颜,下第游广陵,遂之建业,赁小舟抵白沙。

    同载有青衣,年二十许,服饰古朴,言词清洒。

    清揖之问其姓氏,对曰:“幼芳,姓赵。

    ”问其所适,曰:“亦之建业。

    ”甚喜。

    每维舟,即买酒果与之宴饮,多说陈隋间事。

    颇异之。

    或谐谑,即正色敛衽不对。

    抵白沙,各迁舟航。

    青衣乃谢曰:“数日承君深顾,其陋拙,不足奉欢笑。

    然亦有一事,可以奉酬。

    中元必游瓦官阁,此时当为君会一神仙中人。

    况君风仪才调,亦甚相称,望不渝此约。

    至时某候于彼。

    ”言讫,各登舟而去。

    志其言,中元日,来游瓦官阁。

    士女阗咽。

    及登阁,果有美人从二女仆,皆双鬟,而有媚态。

    美人倚栏独语,悲叹久之。

    注视不易,美人亦讶之。

    又曰:“幼芳之言不谬矣。

    ”使双鬟传语曰:“西廊有惠览黎院,则某旧门徒,君可至是。

    幼芳亦在彼。

    ”喜甚,蹑其踪而去。

    果见同舟青衣,出而微笑。

    遂与美人叙寒暄,言语竟日。

    僧进茶果。

    至暮,谓曰:“今日偶此登览,为惜高阁,病兹用功,不久毁除,故来一别,幸接欢笑。

    某家在青溪,颇多松月。

    室元他人,今夕必相过。

    某前往,可与幼芳后来。

    ”然之,遂乘轩而去。

    及夜,幼芳引前行,可数里而至。

    有青衣数辈,秉烛迎之。

    遂延入内室,与幼芳环坐。

    曰:“孔家娘子相邻,使邀之,曰‘今夕偶有佳宾相访,愿因倾觞,以解烦愤。

    ’”少顷而至。

    遂延入,亦多说陈朝故事。

    因起白曰:“不审夫人复何姓第,颇贮疑讶。

    ”答曰:“某即陈朝张贵妃,彼即孔贵嫔。

    居世之时,谬当后主采顾,宠幸之礼,有过妃嫔。

    不幸国亡,为杨广所杀。

    然此贼不仁何甚乎!刘禅。

    孙皓,岂无嫔御。

    独有斯人,行此冤暴。

    且一种亡国,我后主实即风流,诗酒追欢,琴樽取乐而已。

    不似杨广,西筑长城,东征辽海,使天下男冤女旷,父寡子孤。

    途穷广陵,死于匹夫之手。

    亦上天降鉴,为我报仇耳。

    ”孔贵嫔曰:“莫出此言,在座有人不欲闻。

    ”美人大笑曰:“浑忘却。

    ”曰:“何人不欲闻此言耶?”幼芳曰:“某本江令公家嬖者,后为贵妃侍儿。

    国亡之后,为隋宫御女。

    炀帝江都,为侍汤膳者。

    及乱兵入,某以身蔽帝,遂为所害。

    萧后怜某尽忠于主,因使殉葬。

    后改葬于雷塘,则不得从焉。

    时至此谒贵妃耳。

    ”孔贵嫔曰:“前说尽是闲事,不如命酒,略延曩日之欢耳。

    ”遂命双鬟持乐器,洽饮久之。

    张贵妃题诗一章曰:秋草荒台响夜蛩,白杨凋尽减悲凤。

    彩笺曾擘欺江,绮阁尘清《玉树》空。

    孔贵嫔曰:宝阁排云称望仙,五云高艳拥朝天。

    清溪犹有当时月,夜照琼花绽绮筵。

    幼芳曰:皓魄初圆恨翠蛾,繁华浓艳竟如何。

    两朝惟有长江水,依旧行人逝作波。

    亦和曰:萧管清吟怨丽华,秋江寒月绮窗斜。

    惭非后主题诗客,得见临春阁上花。

    俄闻叩门曰:“江修容、何捷妤、袁昭仪来谒贵妃。

    ”曰:”窃闻今夕佳宾幽会,不免辄窥盛筵。

    ”俱艳其衣据,明其佩,而入坐。

    及见四篇,捧而泣曰:“今夕不意再逢三阁之会,又与新狎客题诗也。

    ”顷之,闻鸡鸣,孔贵嫔等俱起,各辞去。

    与贵妃就寝,欲曙而起。

    贵妃赠辟尘犀簪一枚,曰:“异日睹物思人。

    昨宵值客多,未尽欢情,别日更当一小会。

    然须咨祈幽府。

    ”呜咽而别。

    翌日懵然若有所失。

    信宿更寻曩日地,则近清溪,松桧丘墟。

    询之于人,乃陈朝宫人墓。

    惨恻而返。

    数月,阁因寺废而毁。

    后至广陵,访得吴公台炀帝旧陵,果有宫人赵幼芳墓,因以酒奠之。

    韦氏子京兆韦氏子,举进士,门阅甚盛。

    尝纳妓于洛,颜色明秀,尤善音律。

    常令写杜工部诗,本甚蠹,妓随笔改正,文理晓然,是以颇为所惑,年二十一而卒。

    韦悼痛之,甚为赢瘠。

    弃事而寝,意其梦见。

    一日,家童有言:“嵩山任处土有返魂之术。

    ”韦召而求其术。

    任命择日斋戒,除一室,舒帷于壁,焚香,仍须一经身衣以导其魂。

    韦搜衣筒,尽施僧矣,惟余一金缕裙。

    任曰:“事济矣。

    ”是夕,绝人屏事,且以昵近悲泣为戒。

    燃蜡烛于香前,曰:“睹烛燃寸,即复去矣。

    ”韦洁衣敛息,一如其诲。

    是夜,万籁俱止,河汉澄明,任忽长笑,持裙,向帷而招,如是者三。

    忽闻吁叹之声,俄顷,映帷微出,斜睇而立,幽芳怨态,若不自胜。

    韦惊起泣,任曰:“无庸,恐迫以致倏回。

    ”生忍泪视之,无异平生。

    或与之言,颔首而已,逾刻烛尽,欲逼之,然而灭,韦乃捧帷长恸,既绝而苏。

    任生曰:“某非猎金者,哀君情切,故来奉救,沤沫槿艳,不必置怀。

    ”韦欲酬之,不顾而别。

    韦尝赋诗曰:惆怅金泥簇蝶裙,春来犹见伴行云。

    不教布施刚留得,浑似初逢李少君。

    悼亡甚多,不备录。

    韦自此郁郁不怿,逾年而殁。

    韩宗武韩宗武文若,侍父庄敏公之官于蜀。

    舍郡宇书室中,僻在一隅,去使宅稍远。

    丛竹果树之前有大池,芰荷甚盛。

    孟秋初三日,风月清爽,闲步砌下。

    闻池中荷叶声,如急风至。

    视月影中,二青衣从一女行池上。

    其衣皆绡鲜丽,隔衣见肌肤莹白如玉。

    韩问曰:“不识子为何神,辄此临顾,愿闻所来。

    ”女曰:“予非神,亦非鬼,乃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