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异编续集卷二
关灯
小
中
大
隆庆春,一日,道经南城下,花雨蒙蒙,柳风。
展转之间,神情恍惚,渐至海月楼西,竟迷去路。
心正惊疑,忽有二女童施礼于前,曰:“奉主母命,邀先生过山。
”朱曰:“素昧识荆,得非邀之错耶?”女童曰:“至当自知,幸弗多却。
”朱与偕行。
但见崇山峻岭,路极崎岖。
夹道桃株,鸟音嘈杂。
自念生长郡内,不意有此佳境。
更进里许,入一洞门,遥望楼殿玲珑,金玉照耀。
两度石桥,方抵其处。
屏后出一仙娥,霞帔霓裳,降阶而迎。
登殿叙礼,引入内室坐定,女童进茶讫。
朱才问娥姓字,娥晒曰:“妾乃蓬莱宫中人也。
邀君欲了夙世之缘,不烦骇问。
”顷间开宴,酒肴罗致。
娥与朱促席畅饮,因制《贺新郎》一词,命女童歌以侑觞。
其词曰:“花柳绕春城。
运神工,重楼叠宇,顷刻间成。
绿水青山多宛转,免教鹤怨猿惊。
看来无异旧神京。
虑只虑佳期不定。
天从人愿,邂逅多情。
相引处,佩声声。
等闲回首远蓬瀛。
呼小玉,旋开锦宴,谩荐兰羹,须信是,琼浆一饮,顷令百感俱生。
且休道,尘缘易尽。
纵然云收雨散,琵琶峡,依旧凤月交明。
念此会,果非轻。
酒阑夜静,娥荐枕席,曲尽鱼水之乐。
逮晨,朱谓娥曰:“仆承款爱,甚欲留连。
但家君颇严,不归恐致深罪。
愿朝去暮来可也。
”娥愀然曰:“灵境难逢,佳期易失。
妾因与君夙缘未了,故移洞府于人间,委仙姿于凡客耳。
正议久交,何即请去?”朱唯而止。
三日后,朱复恳归。
娥乃设宴正殿,铺陈饮馔,比昨愈奇,且丰。
劝朱酩叮。
将彻时,出一锦轴,展于净几,写诗十绝以赠,各挥涕而别。
仍命女童送朱出洞。
忽风雨暴至,云雾晦冥,咫尺莫辨,不觉失足堕于山下。
须臾,天开云朗。
乃颠扑北城岑寂之处,宛若梦觉。
归述其事,父以少年放逸,迷宿花柳中,假此自掩耳,欲责之。
朱不得已,出锦轴呈父。
父见云章灿烂,信非凡笔,怒始少释。
时求玩者甚众,因录诗于后焉。
其一:三山窈窕许飞琼,伴我来经几万程。
好与清华公子会,不妨玄露谩相倾。
其二:壶天移傍郡城壕,云自飞扬鹤自巢。
千载偶偕尘世愿,碧桃花下共吹萧。
其三:海外三山
此身也解为云雨,迢递鸾驾携李游。
其四:涧水流杯出凤台,引将刘阮入山来。
春怀何事难拘束,谩被东风吹得开。
其五:海天漠漠彩鸾飘,争奈文萧有意邀。
自分不殊花夜合,含香和露乐深宵。
其六:莫道仙凡各一方,须知张硕遇兰香。
春风尝恋人间乐,底事无心问海棠。
其七:百雉斜莲一道开,为君翻作雨云台。
高情仿佛襄王事,宋玉如何不赋来。
其八:湖柳青青花蒲枝,可怜分手艳阳时。
离宫谩自添离思,瞒得封姨不我知。
其九:阳台后会已无期,眉上春云不自知。
那更灵官传晓令,含情骑鹄强题诗。
其十:驱山缩地迥尘衰,从此交情事不关。
他日离愁何处慰,暂将三塔作三山。
后事竟息,轴亦寻失去。
不知其为何仙也。
陶尹二君传唐大中初,有陶太白、尹子虚二老人,相契为友。
多游嵩、华二峰,采松脂茯苓为业。
二人因携酿酝,陟芙蓉峰,寻异境,息于大松林下,因倾壶饮。
闻松梢有二人抚掌笑声,二公起而问曰:“莫非神仙乎?岂不能下降而饮斯一爵?”笑者曰:“吾二人非山精水魅。
仆是秦之役夫,彼即秦宫女子,闻君酒馨,颇思一醉。
但形体改易,毛发怪异,恐子悸栗,未能便降。
子但安心,徐待,吾当返穴易衣而至。
幸无遽舍我去。
”二公曰:“敬闻命矣。
”遂久伺之。
忽松下见一丈夫古服严雅,一女子鬟髻彩衣,俱至。
二公拜谒,忻然还坐。
顷之,陶君启:“神仙何代人,何以至此?既获拜侍,愿法未悟。
”古丈夫曰:“余,秦之役夫也,家本秦人。
及稍成童,值始皇帝好神仙术,求不死药。
因为徐福所惑,搜童男童女千人,将之海岛。
余为童子,乃在其选。
但见鲸涛蹙雪,蜃阁排空,石桥之柱欹危,蓬岫之烟沓渺。
恐葬鱼腹,犹贪雀生,于危难之中,遂出奇计,因脱斯祸。
归而易姓,业懦,不数年,中有遭始皇煨烬典坟,坑杀儒士,缙绅泣血,簪绂悲号。
余当此时,复在其数。
时于危惧之中,又出奇计,乃脱斯苦。
又改姓氏,为版筑。
夫又遭秦皇信妖妄,遂筑长城。
西起临桃,东之海曲。
胧雁悲画,塞云烟空。
乡关之思魂飘,沙碛之劳力竭,堕趾伤骨,陷雪触冰。
余为役夫,复在其数。
遂于辛勤之中,又出奇计,得脱斯难。
又改姓氏,而业工乃属。
秦皇帝崩,穿凿骊山,大修茔域。
玉墀金砌,珠树琼枝,绮殿锦官,云楼霞阁。
工人匠石,尽闭幽隧,念为工匠,复在数中,又出奇谋,得脱斯苦。
凡四设权奇之计,俱脱大祸。
知不遇世,遂逃此山,食松脂木实,乃得延龄耳。
此毛女者,乃秦之宫人,同为殉者。
余乃同与脱骊山之祸,共匿于此。
不知于今经几甲子耶””二子曰:“秦于今世继正统者,九代千余年。
兴亡之事,不可历数。
”二公遂俱稽颡曰:“余二小子,幸遇大仙。
多劫因依,使今谐遇。
金丹大药,可得闻乎?”古丈夫曰:“余本凡人,但能绝其世虑。
因食木实,乃得凌虚。
岁久日深,毛发钳绿,不觉生之与死,俗之与仙,鸟兽为邻,同乐,飞腾自在,云气相随,亡形得形,无情无性,不知金丹大药为何物也?”二公曰:“敬闻命矣。
”饮将尽,古丈夫折松枝,叩玉壶吟曰:饵柏身轻叠嶂间,是非无意到尘寰。
冠裳暂备论浮世,一饷云游碧落闲。
毛女继和曰:谁知古是与今非,闲蹑青霞到翠微。
萧管秦楼应寂寂,采云空惹薜萝衣。
古丈夫曰:“吾与子邂逅相遇,那无恋恋耶?吾有万岁松脂、千秋柏子少许,汝可各分饵之,亦应出世。
”二公捧受拜荷,以酒吞之。
二仙曰:“吾当去矣。
善自道养,无令漏泄伐性,使神气暴露于窟舍耳。
”二公拜别,但觉超然,莫知其踪去矣。
旋见所衣之衣,因风化为花片、蝶翅,而扬空中。
陶尹二公今巢居莲花峰上,颜脸微红,毛发尽绿。
云台观道士,往往遇之,亦时细话得道之来由尔。
柳归舜传吴兴柳归舜,隋开皇二十年,自江南抵巴陵。
大风吹至君山下,因维舟登岸,寻小径,不觉行四五里。
兴酣,逾越溪涧,不由径路。
忽道旁有一大石,表里洞彻,圆而砥平。
周匝六七亩,其外尽生翠竹。
圆大如盎,高百余尺,叶曳白云,森罗映天。
清风徐吹,戛为丝竹音。
石中央又生一材,高百尺,条干僵阴为五色,翠叶如盘,花径尺余,色深碧蕊深红。
异香成烟,著物霏霏。
有鹦鹉数千,翱翔其间,相呼姓字,音旨清越。
有名武游郎者,有名阿苏儿者,有名武仙郎者,有名自在先生者,有名踏莲露者,有名凤花台者,有名戴蝉儿者,有名多花子者。
或有唱歌者曰:“吾此曲,是汉武钧弋夫人常所唱。
词曰:‘戴蝉儿,分明传与君王语。
建章殿里未得归,朱箔金缸双凤舞。
’”名阿苏者曰:“我忆阿娇深宫不泪时唱曰:‘昔请司马郎,为作长门赋。
徒使费百金,若王终不顾。
’”又有诵司马相如大人赋者曰:“吾初学赋时,为赵昭仪抽七宝钗横鞭,余痛不彻。
今日诵得,还是终身一艺。
”名武游郎者曰:“余昔见汉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