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异编续集卷十
关灯
小
中
大
贺若氏卒,乃舍俗为尼,号曰真如。
家于巩县孝义桥,其行高洁,远近宗推之。
天宝元年七月七日,真如于精舍户外,盥濯之间,忽有五色云气自东而来。
云中引手,不见其形,徐以囊授真如曰:“宝之,慎勿言也。
”真如谨守,不敢失坠。
天宝未,禄山作乱,中原鼎沸,衣冠南走,真如展转流寓于楚州安宜县。
肃宗元年建子月十人日夜,真如所居忽见二人,衣皂衣,引真如东南而行,可五六十步,值一城,楼观严饰,兵卫整肃,皂衣者指之曰:“化城也。
”城有大殿,一人衣紫衣,戴宝冠,号为天帝。
复有二十余人,衣冠亦如之,呼为诸天。
诸天坐。
命真如进。
既而,诸天相谓曰:“下界丧乱时久,杀戮过多。
腥秽之气,达于诸天,不知何以救之?”一天曰:“莫若以神宝压之。
”又一天曰:“当用第三宝。
”又一天曰:“今厉气方盛,秽毒凝固,第三宝不足以胜之。
须以第二宝,则兵可息、世可清也。
”天帝曰:“然。
”因出宝授真如,曰“汝往,令刺史崔进达于天子。
”复谓真如曰:“前所授汝小囊,有宝五段,人臣可得见之。
今者八宝,惟王所宜见,汝慎勿易也。
”乃具以宝名及所用之法,授真如。
已而,复令皂衣人送之。
翌日,真如诣县,摄令王滔之以状闻州。
州得滔之状,会刺史将行,以县状示从事卢恒曰:“安宜县有妖尼之事,怪之甚也。
”亟往讯之。
恒至县,召真如,欲以王法加之。
真如曰:“上帝有命,谁敢废坠?且宝非人力所致,又何疑焉?”乃以囊中五宝示恒。
其一曰玄黄天符,形如笏,长可八寸余,阔三寸,上圆下方,近圆有孔,黄玉也。
色比蒸栗,润若凝脂,避人间兵疫邪疡。
其二曰玉鸡,毛文悉备,白玉也。
王者以孝理天下,则见。
其三曰谷壁,白玉也。
径五六寸,其文粟粒自生,无异雕镌之状,王者得之,则五谷丰稔。
其四曰玉珍,有两枚,亦白玉也。
径六寸,好倍于肉。
王者得之,能令外国归服。
其玉色光彩溢发,特异于常。
卢恒曰:“玉信玉矣,安知宝乎?”真如乃悉出宝盘,向空照之。
其光皆射日,仰望,不知光之所极也,恒与县吏同视,咸异之。
翌日,至,恒白于曰:“宝盖天授,非人事也。
”复验无异。
叹骇久之,即白节度使崔圆圆,异之,征真如诣府,欲历观之。
真如曰:“不可。
”圆固强之,真如不得已,又出八宝。
一曰如意宝珠,其形正圆,大如鸡卵,光色莹彻,置之堂中,明如满月。
其二曰红,大如巨栗,赤烂若朱樱。
视之,可应手而碎;触之,则坚重不可破也。
其三曰琅汗珠,其形如环,四分缺一,径可五六寸。
其四曰玉印,大如半手,其纹如鹿,著物则鹿形现。
其五曰皇后采桑钩。
二枚,长五六寸,其细如箸,屈其未似金又似银,又类熟铜。
其六曰雷公石。
二枚斧形,长可四寸,阔寸许。
无孔,腻如青玉。
八宝置之日中,则白气连天;措之阴室,则烛耀如月。
其所厌胜之法,真如皆秘,不可得而知也。
圆为录表奏之,真如曰:“天命崔,争若何?”圆惧而止。
优乃遣卢恒随真如上献。
时史朝义方围宋州,又南陷申州。
淮河道绝,遂取江路而上,抵商山入关。
以建巳月十三日达京时,肃宗寝疾方甚。
视宝,促召代宗谓曰:“汝自楚王为皇太子,今上天赐宝,获于楚州,天许汝也。
宜宝爱之。
”代宗再拜受赐,即日改为宝应元年。
上既登位,乃升楚州为上州,县为望县。
改县名安宜,为宝应焉。
刺史及进宝官,皆有超擢。
号真如为宝和大师,宠锡有加。
自后兵革渐偃,年谷丰登。
封域之内,几至小康,宝应之符验也。
真如所居之地,河高敞,境物润茂,为六合县尉崔所居。
玉清三宝记杜陵韦,字景昭。
开元中,举进士第,寓游于蜀。
蜀多胜地,会春末,与其交数辈,为花酒宴,虽夜不怠。
一日,有请者曰:“郡南去十里,有郑氏亭。
亭起苑中,真尘外境也。
愿偕去。
”闻其说,喜甚。
遂与俱南出十里,得郑氏亭。
当空巍巍,巍然四峙,门用花辟,砌用烟矗。
望之,不暇他视,真所谓尘外境也。
使人揖入。
既入,见亭上有神仙十数,皆极色也,凝立若仁,半掉云袂,飘飘然。
其侍立左右者,亦十数,纹绣杳渺,殆不可识。
有一人望而语曰:“韦进士来。
”命左右请上亭,斜栏层曲,既上,且拜。
群仙喜曰:“君不闻刘阮事乎?今日亦如是。
愿奉一醉,将尽春色。
君以为何如?”谢曰:“不意今日得为刘阮,幸何甚哉。
然则次为何所,女郎又何为者,愿一闻知。
”群仙曰:“我玉清之女也,居于此久矣。
此乃玉清宫也。
向闻君为下第进士,寓游至此,将以一言奉请,又惧君子不顾,且贻其辱,是人假郑氏之亭以命君,果副吾志。
虽然,此仙府也。
虽云不可滞,世间人君居之,固无损耳。
幸不以为疑。
”即命酒乐宴亭中,丝竹尽举,飘然泠泠,凌云越冥,不为人间声曲。
酒既酣,群仙曰:“吾闻唐天子尚神仙,吾有新乐一曲,曰《紫云》,愿授圣王。
君,唐人也。
为吾传之,一进可乎?”曰:“一儒也。
在长安中,徒为区区于尘土间。
望天子门,且不可见之,又非知音者,曷能致是?”群仙曰:“君既不能,吾将以梦传于天子可也。
”又曰:“吾有三宝,将以赠君,能使君富敌王侯,君其受之。
”乃命左右,取其宝。
始出一杯,其色碧而光润洞彻。
顾谓曰“碧瑶杯”也,又出一枕,似玉微红,麸枕也。
又出一小函,其色紫,亦似玉,而莹彻则过之。
曰“紫玉函”也,已而皆授。
拜谢别去。
行未及一里,回望其亭,茫然无有。
异之,亦竟不知何所也。
遂挈其宝还长安。
是年下第,东游广陵。
因以其宝,集于广陵市。
有胡人见而拜曰:“此天下奇宝也。
虽千万年,人无得者。
君何德而有?”以告之。
因问曰:“此何宝乎?”曰:“乃玉清三宝也。
”遂以数千万为值而易之。
由是建甲第,居广陵中为豪士,竟卒于白衣也。
宝母唐安史定后,有魏生者,少以勋戚,历任王宫,家财累万。
然其交结不轨之徒,由是穷匮,为士旅所摈。
因避乱,携妻入岭南数年,方宁后归。
舟行虔州界,因暴雨后,登岸肆目。
忽于砂碛中,见有地气冲上,直数十丈,从而寻之。
石涧中,见石片,大如手掌,状似瓮片,又类玉,半青半赤,甚辨焉。
生异之,取置箧中。
及抵家,故旧荡尽,无财贿以求叙录,假屋市肆。
贾客胡人等多旧相识者,哀之,皆分以财帛。
尝因胡客,自为宝会,胡客法,每年一度,与乡人大会,各阅宝物。
宝物多者,戴帽居上坐,其余以次分列。
召生观焉。
生怀石片与坐,不敢宣言。
食讫,诸胡出宝。
上坐者,出明珠四,其大,逾径寸余。
胡皆起,稽首礼拜。
其次以下所出者,或二或三,悉是宝。
至生坐,诸胡咸笑,戏曰:“君亦有宝否?”生曰:“有之。
”遂出所怀以示之,而自笑。
三十余胡皆起,扶生于坐首,礼拜。
生犹疑见谑,不胜惭悚。
后知诚意,大惊。
其老胡亦有泣者。
众遂请市此宝。
生大言索百万,众皆怒曰:“何轻辱此宝。
”加至千万乃已。
生潜问胡,胡云:“此国之宝。
因乱失之,已经三十余年。
我王求之,云‘获者,拜国相,得厚偿’,岂止于数百万哉。
”问其所用,则宝母也。
王自海岸,设致之。
一夕,明珠宝贝等,皆自聚,故名宝母也。
生由是倍富于初。
张牧张牧过点苍山,拾一圆石,径寸,明于水晶。
映月视之,则有绿树阴,阴下有一女子,坐绳床,观白兔捣药,兔不停忤,树叶若风动,女子亦时时以手拂鬓髻,或微笑。
意其为娥也。
一夕,召客看月,出以示之。
忽跃入空中,明于月,不知所之。
龙枕石太仓玉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