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五
关灯
小
中
大
卷十五
○杂记
高祖武德四年四月十一日,敕诸州学士及白丁,有明经及秀才、俊士,明于理体,为乡曲所称者,委本县考试,州长重复,取上等人,每年十月随物入贡。
至五年十月,诸州共贡明经一百四十三人,秀才六人,俊士三十九人,进士三十人。
十一月引见,敕付尚书省考试;十二月吏部奏付考功员外郎申世宁考试,秀才一人,俊士十四人,所试并通,敕放选与理入官;其下第人各赐绢五疋,充归粮,各勤修业。
自是考功之试,永为常式。
至开元二十四年,以员外郎李昂与举子矛盾失体,因以礼部侍郎专知。
贞观初放榜日,上私幸端门,见进士于榜下缀行而出,喜谓侍臣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进士榜头,竖黏黄纸四张,以毡笔淡墨衮转书曰”礼部贡院”四字;或曰:文皇顷以飞帛书之。
或象阴注阳受之状。
进士旧例于都省考试。
斋南院放榜,张榜墙乃南院东墙也。
别筑起一堵,高丈余,外有壖垣,未辨色;即自北院将榜就南院张挂之。
元和六年,为监生郭东里决破棘篱圻裂文榜,因之后来多以虚榜自省门而出,正榜张亦稍晚。
开成二年,高侍郎锴主文,恩赐诗题曰《霓裳羽衣曲》。
三年复前诗题为赋题,太学《石经诗》并辞,入贡院日面试。
大中中,都尉郑尚书放榜,上以红笺笔札一名纸云,”乡贡进士,李”,以赐镐。
《文贞公神道碑》,太宗之文。
时征将薨,太宗尝梦见,及觉,左右奏征卒。
故曰,”俄于仿佛,忽睹形仪。
”复曰,”高宗昔日得贤相于梦中,朕今此宵失良臣于觉后。
”主高祖呼裴寂为裴三 明皇呼宋济作宋五德宗呼陆贽为陆九。
知高祖呼萧瑀为萧郎 宣宗呼郑镐为郑郎。
古裴晋公下世,文宗赐御制一篇,置于灵座之上。
斋白乐天去世,大中皇帝以诗吊之曰:“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古元和十三年,进士陈标,献诸先辈诗曰:“春官南院院墙东,地色初分月色红。
文字一千重马拥,喜欢三十二人同。
眼前鱼变辞凡水,心逐莺飞出瑞风。
莫怪云泥従此别,总曾惆怅去年中。
”知令狐赵公,大中初在内庭,恩泽无二,常便殿召对,夜艾方罢,宣赐金莲花送归院。
院使已下,谓是驾来,皆鞠躬阶下。
俄传吟曰:“学士归院!”莫不惊异。
金莲花,烛柄耳,惟至尊方有之。
韦澳、孙宏,大中时同在翰林。
盛署,上在太液池中宣二学士;既赴召,中贵人,颇以絺绤为讶,初殊未悟;及就坐,但觉寒气逼人,熟视有龙皮在侧;寻宣赐银饼,馅食之甚美;既而醉以醇酎。
二公因兹苦河鱼者数夕。
上窃知笑曰:“卿不禁事,朕日进十数,未当有损。
”银饼馅,皆乳酪膏腴所制也。
主王源中,文宗时为翰林承旨学士。
暇日与诸昆季蹴鞠于太平里第,球子击起,误中源中之额,薄有所损。
俄有急召,比至,上讶之,源中具以上闻。
上曰:“卿大雍睦!”遂赐酒两盘,每盘贮十金碗,每碗容一升许,宣令并碗赐之。
源中饮之无余,略无醉态。
主白乐天以正卿致仕,时裴晋公保厘夜宴诸致仕官,乐天独有诗曰:“九烛台前十二姝,主人留醉任欢娱。
飘摇舞袖双飞蝶,宛转歌喉一索珠。
坐久欲醒还酩酊,夜深临散更踟蹰。
南山宾客东山妓,此会人间曾有无”。
斋长庆中,赵相宗儒为太常卿,赞郊庙之礼,罢相三十余年,年七十六,众论其精健。
有常侍李益笑曰:“仆为东府试官所送进士。
”知开成中,户部杨侍郎检校尚书镇东川,白乐天即尚书妹婿。
时乐天以太子少傅分洛,戏代内子贺兄嫂曰:“刘纲与妇共升仙,弄玉随夫亦上天。
何似沙哥领崔嫂,碧油幢引向东川!”又曰:“金花银碗饮兄用,罨画罗裙尽嫂裁;觅得黔娄为妹婿,可能空寄蜀茶来!”知李石相公镇荆,崔魏公在宾席;未几公擢拜翰林,明年登相位,时石犹在镇。
故贺书曰:“宾筵初起,曾陪樽俎之欢;将幕未移,已在陶钧之下。
”斋薛能尚书镇彭门,时薄、刘巨容、周岌俱在麾下。
未数岁,溥镇徐,巨容镇襄,岌镇许,俱假端揆。
故能诗曰”旧将已为三仆射,病身犹是六尚书。
”知崔安潜镇西川,李铤为小将。
广明初,驾幸西蜀,铤乃蜀帅带平章事。
安潜乃具寮耳;曾趋走,人皆美之。
斋庾承宣主文,后六七年方衣金紫,时门生李石,先于内庭恩锡矣。
承宣拜命之初,石以所服紫袍金鱼拜献座主。
知令狐赵公在相位,马举为泽潞小将,因奏事到宅;会公有一门僧善声色,偶窥之,谓公曰:“适有一军将参见相公,是何人?”以举名语之。
僧曰:“窃视此人,他日当与相公为方面交代。
”公曰:“此边方小将,纵有军功,不过塞垣一镇,奈何以老夫交代。
”僧曰:“相公第更召与语,贫道为细看。
”公然之。
既去,僧曰:“今日看更亲切,并恐是扬汴。
”公于是稍接之矣。
咸通元年,公镇维扬,举破庞勋有功。
先是上面许成功与卿扬州,既而难于爽信,即除举淮南行军司马。
公
至五年十月,诸州共贡明经一百四十三人,秀才六人,俊士三十九人,进士三十人。
十一月引见,敕付
自是考功之试,永为常式。
至开元二十四年,以员外郎李昂与举子矛盾失体,因以礼部侍郎专知。
贞观初放榜日,上私幸端门,见进士于榜下缀行而出,喜谓侍臣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进士榜头,竖黏黄纸四张,以毡笔淡墨衮转书曰”礼部贡院”四字;或曰:文皇顷以飞帛书之。
或象阴注阳受之状。
进士旧例于都省考试。
斋南院放榜,张榜墙乃南院东墙也。
别筑起一堵,高丈余,外有壖垣,未辨色;即自北院将榜就南院张挂之。
元和六年,为监生郭东里决破棘篱圻裂文榜,因之后来多以虚榜自省门而出,正榜张亦稍晚。
开成二年,高侍郎锴主文,恩赐诗题曰《霓裳羽衣曲》。
三年复前诗题为赋题,太学《石经诗》并辞,入贡院日面试。
大中中,都尉郑尚书放榜,上以红笺笔札一名纸云,”乡贡进士,李”,以赐镐。
《文贞公神道碑》,太宗之文。
时征将薨,太宗尝梦见,及觉,左右奏征卒。
故曰,”俄于仿佛,忽睹形仪。
”复曰,”高宗昔日得贤相于梦中,朕今此宵失良臣于觉后。
”主高祖呼裴寂为裴三 明皇呼宋济作宋五德宗呼陆贽为陆九。
知高祖呼萧瑀为萧郎 宣宗呼郑镐为郑郎。
古裴晋公下世,文宗赐御制一篇,置于灵座之上。
斋白乐天去世,大中皇帝以诗吊之曰:“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古元和十三年,进士陈标,献诸先辈诗曰:“春官南院院墙东,地色初分月色红。
文字一千重马拥,喜欢三十二人同。
眼前鱼变辞凡水,心逐莺飞出瑞风。
莫怪云泥従此别,总曾惆怅去年中。
”知令狐赵公,大中初在内庭,恩泽无二,常便殿召对,夜艾方罢,宣赐金莲花送归院。
院使已下,谓是驾来,皆鞠躬阶下。
俄传吟曰:“学士归院!”莫不惊异。
金莲花,烛柄耳,惟至尊方有之。
韦澳、孙宏,大中时同在翰林。
盛署,上在太液池中宣二学士;既赴召,中贵人,颇以絺绤为讶,初殊未悟;及就坐,但觉寒气逼人,熟视有龙皮在侧;寻宣赐银饼,馅食之甚美;既而醉以醇酎。
二公因兹苦河鱼者数夕。
上窃知笑曰:“卿不禁事,朕日进十数,未当有损。
”银饼馅,皆乳酪膏腴所制也。
主王源中,文宗时为翰林承旨学士。
暇日与诸昆季蹴鞠于太平里第,球子击起,误中源中之额,薄有所损。
俄有急召,比至,上讶之,源中具以上闻。
上曰:“卿大雍睦!”遂赐酒两盘,每盘贮十金碗,每碗容一升许,宣令并碗赐之。
源中饮之无余,略无醉态。
主白乐天以正卿致仕,时裴晋公保厘夜宴诸致仕官,乐天独有诗曰:“九烛台前十二姝,主人留醉任欢娱。
飘摇舞袖双飞蝶,宛转歌喉一索珠。
坐久欲醒还酩酊,夜深临散更踟蹰。
南山宾客东山妓,此会人间曾有无”。
斋长庆中,赵相宗儒为太常卿,赞郊庙之礼,罢相三十余年,年七十六,众论其精健。
有常侍李益笑曰:“仆为东府试官所送进士。
”知开成中,户部杨侍郎检校尚书镇东川,白乐天即尚书妹婿。
时乐天以太子少傅分洛,戏代内子贺兄嫂曰:“刘纲与妇共升仙,弄玉随夫亦上天。
何似沙哥领崔嫂,碧油幢引向东川!”又曰:“金花银碗饮兄用,罨画罗裙尽嫂裁;觅得黔娄为妹婿,可能空寄蜀茶来!”知李石相公镇荆,崔魏公在宾席;未几公擢拜翰林,明年登相位,时石犹在镇。
故贺书曰:“宾筵初起,曾陪樽俎之欢;将幕未移,已在陶钧之下。
”斋薛能尚书镇彭门,时薄、刘巨容、周岌俱在麾下。
未数岁,溥镇徐,巨容镇襄,岌镇许,俱假端揆。
故能诗曰”旧将已为三仆射,病身犹是六尚书。
”知崔安潜镇西川,李铤为小将。
广明初,驾幸西蜀,铤乃蜀帅带平章事。
安潜乃具寮耳;曾趋走,人皆美之。
斋庾承宣主文,后六七年方衣金紫,时门生李石,先于内庭恩锡矣。
承宣拜命之初,石以所服紫袍金鱼拜献座主。
知令狐赵公在相位,马举为泽潞小将,因奏事到宅;会公有一门僧善声色,偶窥之,谓公曰:“适有一军将参见相公,是何人?”以举名语之。
僧曰:“窃视此人,他日当与相公为方面交代。
”公曰:“此边方小将,纵有军功,不过塞垣一镇,奈何以老夫交代。
”僧曰:“相公第更召与语,贫道为细看。
”公然之。
既去,僧曰:“今日看更亲切,并恐是扬汴。
”公于是稍接之矣。
咸通元年,公镇维扬,举破庞勋有功。
先是上面许成功与卿扬州,既而难于爽信,即除举淮南行军司马。
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