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回 帝尧宝露赐群臣 大司农筹备蜡祭

关灯
    来不甚了解,经师傅讲授之后,已能明白了。

    ”帝尧道:“汝姓名叫什么?”童子道:“姓篯,名铿。

    ”帝尧道:“汝父亲叫什么名字?”篯铿道:“我父亲名叫陆终,早已去世了。

    ” 帝尧听到陆终两个字,便又问道:“汝祖父是否叫作吴回,从前曾经做过祝融火正的?”篯铿应道:“是的,我祖父住在平阳天子的地方呢。

    我两个叔父,亦在平阳做官。

    ”帝尧道:“汝原来是陆终的儿子,怪道气宇不凡,难得今朝遇到。

    ”大司农在旁问道:“帝认识陆终吗?”帝尧道:“却没有见过,不过从前曾经有人说起他一桩异事。

    原来陆终所娶的是鬼方国君的女弟,名字叫作嬇,怀孕了三年才生,却生了六个男子,都是六月六日生的。

    她的生法,与大司徒相仿,先坼开左肋来,生出三个,后来剖开右肋来,又生了三个,岂不是异闻吗?所以朕能记得。

    ”说着,便问篯铿道:“汝兄弟是否共有六个? 都是同年的吗?”篯铿应道:“是。

    ”帝尧道:“汝排行第几?”篯铿道:“我排行第三,上面有两个哥哥,一个叫樊,一个叫惠连,下面有三个弟弟,一个叫求言,一个叫晏安,一个叫季连。

    ”帝尧道:“那么汝这些兄弟在哪里呢?” 篯铿听说,登时脸上现出悲苦之色,须臾就流下泪来,说道:“我兄弟们在未出世之前,我父亲已去世了。

    我兄弟们生了,在三岁上我母亲又去世了。

    我们六个孩子伶仃孤苦,幸喜得祖父、叔父和其他的亲戚,分头领去管养,才有今日。

    但是我们兄弟六个,天南地北的分散开,有多年不见面了。

    ”帝尧道:“那么此处是汝亲戚家吗?”篯铿道:“不是;是师傅家。

    ”帝尧道:“汝师傅姓甚名谁?”篯铿道:“我师傅姓尹名寿,号叫君畴。

    ”帝尧道:“现在在哪里?”篯铿道:“出去采药去了。

    ”帝尧道:“何时归来?”篯铿道:“甚难说,或则一月,或则十几日,都不能定。

    ”帝尧道:“汝几时住到此地来呢?”篯铿道:“我本来住在亲戚家里。

    有一年,师傅经过门前,看得我好,说我将来大有出息,和我那亲戚商量,要收我做弟子,并且说将来要传道于我。

    我那亲戚知道师傅是个正人君子,连忙写信去与我叔父商量,后来我叔父回信赞成,我就到师傅这里来,已经有两年了。

    ” 帝尧口中答应道:“原来如此”。

    心中却在那里想这个尹寿,必是个道德之士。

    又细看那堆积案上的书,大半是论道德讲政治说养生的书,还有天文占卜之书亦不少,遂又问篯铿道:“汝师傅到底几时可以回来?”篯铿道:“实在不能知道。

    ” 帝尧沉吟了一会,向大司农道:“朕想此人,一定是个高土,既到此地,不可错过,何妨等他回来,见见他呢?”大司农亦以为然。

    但是时已不早,遂慢慢地退出来。

    篯铿随后送出,看见远远有许多人马车骑,停在那边,觉得有点奇怪,遂向帝尧问道:“二位光降了半日,师傅不在家,失于招待,究竟二位是什么人?是否来寻我师傅,有无事情,请说明了,等我师傅回来,我好代达。

    ”帝尧道:“不必,我等明日还来拜访呢。

    ”说罢,别了篯铿,与大司农绕道草屋之后,只见后面还有两间小草屋,又有几间木栅,养着许多鸡豚之类。

    小草屋之内,放着一个炉灶,旁边堆着许多铜块,里面几上,又放着几面镜子,也不知道它有什么用处,帝尧看了一会,就和大司农上车,但是时已近暮,找不到行馆,就在左近,选了一块地方,支起行帐,野宿了一夜。

     次日上午,帝尧和大司农,再到尹寿家来探望,那尹寿果未回来。

    篯铿仍在那里读书。

    帝尧又和他谈谈,问他道:“汝师傅平日作何事业?”篯铿道:“除出与我讲解书籍之外,总是铸镜。

    ”帝尧道:“铸了镜做什么?”篯铿道:“去与人做交易的。

    师傅常说道:‘人生在世,不可作游民,总须有一个生计。

    ’此地山多,不利耕种,所以只好做工业铸镜。

    ” 帝尧听了,叹息一回,遂与大司农回到下处。

    司衡羿道:“蜡祭期近了,依老臣愚见,不如暂且回都吧。

    前天据篯铿说,他师傅的归期,是一月半月不定的,那么何能再等呢?好在此地离平阳甚近,和叔兄弟,又和这个人是相知,且到归都之后,访问和叔兄弟,叫他们先为介绍,等明春再召他人朝,何如?”帝尧道:“汝言亦有理。

    ”遂叫从人备了些礼物,再到尹寿家中,和篯铿说道:“朕访汝师傅多次,无奈缘悭,未得相见。

     现在因事急须回京,不能久待,区区薄物,留在此处,等汝师傅回来,烦汝转致。

    明春天和,再来奉谒。

    ”篯铿道:“我昨日已听见邻人说过,知道汝是当今天子,但是来寻我师傅做什么?我师傅向来见了贵人是厌恶的,或者给他做弟子,我师傅到肯收录,但是汝肯给我师傅做弟子吗?这些东西,我不便代收,恐怕明朝师傅要责罚,横竖你说明年还要再来,何妨自己带来,此刻请汝带回去吧。

    ”帝尧听了这话,做声不得,只得收转礼物,和篯铿作别,怅怅而回。

    众人知道了,都说道:“这个童子,太荒唐无礼。

    ”帝尧道:“朕倒很爱他的天真烂漫,真不知世间有‘势利’二字,不愧隐者的弟子。

    ” 且说帝尧离了王屋山,回到平阳。

    次日,帝尧视朝,群臣皆到,就是赤将子舆也来了,仍旧穿着工人的衣服。

    众人看了,无不纳罕,但知道他是得道之士,并加敬重,不敢嗤笑。

    帝尧和群臣商议蜡祭礼节单,又定好了日期,是十二月二十三日,又议了些别种庶政。

    正要退朝,只见赤将子舆上前,向帝说道:“野人不立朝廷,已经二百多年,不想今日,复在朝廷之上,想起来莫非天数之前定。

    不过野人有两件事情要求圣天子。

    一件是承圣天子恩宠,命野人为木工,可否仍准野人着此工人之服。

    一则木工着工服,本是相称;二则于野人不少方便,如嫌有碍朝仪,请以后准野人勿预朝会,有事另行宜召,未知可否?”帝尧道:“着工人之服,亦是可以,朕决不以朝服相强。

    朝会之时,还请先生出席,以便随时可以承教。

    ”赤将子舆道:“第二件,野人闻说帝的庭中,生有一种历草,能知月日。

    野人食野草花二百年,于百草所见甚多,不下几万种,独没有见过这种异草,可否请帝赐予一观?”帝尧道:“这个有何不可。

    ”说着,便退朝,和群臣一齐领导赤将子舆向内庭而来。

     这时正是十一月十七日,这株历草,十五荚之中已落去两荚,形迹尚在。

    赤将子舆细细视察了一会,不住的赞叹,又回头四面一看,这时虽是隆冬,百草枯萎,但还有许多依然尚在,赤将子舆忽然指着一株开红花的草说道:“这里还有异宝呢? 此草名绘实,四时开花成实,是个仙草,极难得的。

    假使用它的实,拿了龙的涎沫磨起来,其色正赤,可以绘画,历久不变。

     而且画在金玉上,它的颜色,能够透人一寸,永不磨灭,所以叫作绘实。

    可惜此处没有龙涎,不然是可以面试的。

    ”众人听他如此说,也似信不信。

    赤将子舆又指着一丛草说道:“这是菖蒲呀!本来是个薤草,感百阴之精,则化为菖蒲,这是人间所不可多得的。

    ”众人听了,颇不相信,独有帝尧深以为然,因为帝尧是日日闲步庭阶,观察各种植物的。

    起初确系是薤草,后来渐变成如此形状,所以相信赤将子舆的话是对的。

    后世叫菖蒲,别名叫尧韭,就是这个原故。

    闲话不提。

     且说赤将子舆在庭中低了头看来看去,忽然又指着一株草大呼道:“此地还有屈轶呢!真个是圣君之庭,无美不备了。

    ”众人听了,都知道屈铁一名指佞草,有佞人走过它就会得屈转来指着他的,所以叫作指佞草。

    从前黄帝之时,曾经生于庭中,因此大家都知道这个名字,不过从没有看见过,所以亦没有人认识。

    这次听见赤将子舆如此一说,大家都注意了,就问道:“是真的吗?”赤将子舆道:“怎么不真?野人在轩辕帝时代看了多少年,记得清清楚楚,怎么不真!”众人道:“何以从来没有看见它指过?”赤将子舆道:“一则你们并没有知道它的奇异,不曾留心;二则圣天子这里并无佞人,叫它指什么?你们只要以后留心就是了。

    ”众人听了,仍是似信不信,遂各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