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回 昆仑山稀有大鸟 西王母瑶池宴客
关灯
小
中
大
第五十六回 昆仑山稀有大鸟 西王母瑶池宴客
且说大司农到了昆仑山,刚刚一足踏上岸边,陡见山上跑下一只人面而纯白色的老虎,背后有九条长尾,竖得很高,迎面叫道:“大鵹,这个人是大唐使者吗?”大司农吃了一惊,不觉脚下一滑,扑倒滩边,满身衣服沾满了污泥,肮脏已极。
早有青鸟前来扶起,并向那人面的白虎介绍道:“这位是陆吾先生,一名肩吾,是守护此山的神人,专管天之九部及天帝园囿中之时节的。
”大司农慌忙与他拱手为礼。
那陆吾亦将头点了两点,自向别处而去。
大司农见衣服肮脏,心中懊丧,不时去拂拭它。
少鵹道:“不妨事,过一会就会好的。
”大司农听了,亦莫解所谓。
过了片时,才问大鵹道:“这位陆吾先生既然管天之九部及天帝园囿中之时节,为什么不在天上,而在此地呢?”大驾道:“这座昆仑山是天帝的下都,天帝有时到下界来,总住在此地的,所以陆吾先生有时亦在此。
”大司农道:“贵主人不是此山之主吗?”大鵹道:“不是,那座玉山是敝主人所独有的。
这座昆仑山,周围不知道有几千万里,敝主人所住的是西北隅,敝主人之夫东王公所治的是东北隅,多不过一隅之地而已。
” 四个人一路走,一路向山上而来,但见奇花异卉,怪兽珍禽,多得不可言状。
转过一个峰岭,只见前面一座极大极大的山,映着日光,黄色灿烂,矗入天中,不见其顶,两旁亦不知道到什么地方为止,几乎半个天都被它遮去了。
大司农便问:“这座是什么山?”青鸟道:“这个不是山,是一根铜柱,亦叫作天柱,周围有三千里,在昆仑山之正北面,四周浑圆而如削,下面有一间房屋,叫作‘回屋’,方广一百丈,归仙人九府所治理的。
上面有一只大鸟,名叫‘稀有’,朝着南方,张开它的右翼来,盖住敝主人,张开它的左翼来,盖住敝主人之夫东王公。
它背上有一块小小的地方没有羽毛的,有人替它算过,还有一万九千里广。
贵使者想想,这个大鸟大不大?真真是世界所稀有的。
敝主人与她丈夫东王公每年相会,就登到那翼上去。
古人说牛郎织女乌鹊填桥,年年相会。
敝主人夫妇借着这大鸟的翼上作相会之地,天下事真是无独必有偶了。
那根铜柱上有二首铭词刻在上面,一首是说柱的,一首就是说敝主人夫妇相会之事的。
”大司农道:“可过去看吗?”青鸟道:“这个铭词的字,大极高极,贵使者恐怕不能看见呢。
”大司农道:“那铭词的句子,足下记得吗?”青鸟道:“某都记得,那铜柱的铭词只有四句,叫作:昆仑铜柱,其高入天。
圆周如削,肤体美焉。
它那个大鸟的铭词共有九句,叫作: 有鸟稀有,碌赤煌煌,不鸣不食,东覆东王公,西覆西王母。
王母欲东,登之自通。
阴阳相须,惟会益工。
大司农听了这个铭词,心中不禁大有所感,感的是什么呢?铜柱之高,稀有鸟之大,怪怪奇奇,都是神仙地方应有的东西,不足为异。
他所感的,第一是西王母已经做了神仙,还不能忘怀于情欲,夫妇要岁岁相会。
第二,夫妻相会何地不可,何以一定要登到这个鸟背上去?第三,夫妻相会总应该男的去找女的,乃东王公不来找西王母,而西王母反先去找东王公。
看到那铭词上‘王母欲东,登之自通’二句,竟有雉鸣求牡的光景,可见得神仙的情理真与人世间不同了。
还有一层,人世间一家之中,出名做事的人总是男子。
乃现在东王公之名,大家知道者甚少,而西王母反鼎鼎大名,几乎无人不知。
女权隆重,亦是可怪的。
大司农正在一路走,一路想,迎面和风阵阵,吹得来人的精神都为之一爽,颇觉快意。
忽而低头一看,只见那衣服上沾染的污泥肮脏,一概没有了。
就使新的洗灌过,亦没有这样的清洁,不觉大以为奇。
少鵹道:“这是风的作用。
此地山上的风叫作‘去尘风’,所有一切尘垢,都能去涤净尽,不留纤毫。
所以此地的房屋、庭宇、器具,不用洒扫洗灌,那衣服更不必说了。
”大司农听了,叹羡之至。
且说大司农这次上岸,是从昆仑山东隅到西北隅去,几平横穿昆仑山,所以走的日子不少,看见的奇异物件亦不少,都是由三青鸟使细细的说明。
在东面走进一座大城,便看见两种奇树:一种叫沙棠树,其状如棠,黄花而赤实,其味如李而无核。
大司农尝了几个,觉得非常甘美。
一种叫琅玕树,高大绝伦,枝、叶、花三项都是玉生成的,青葱可爱。
微风吹起,枝柯相击.铮鏦有声,其音清越。
比到民间檐下所悬的铁马,不知道要高几百倍。
少鵹道:“此山五方,按着五行,各有特别的树。
此处就是沙棠、琅玕两种。
西面有珠树、玉树、璇树、、不死树四种。
南面有绛树一种。
北面有碧树、瑶树两种。
中央有木禾一种,其高三十五尺,其大五围。
总而言之,此山之上,万物无不齐备。
这座大城名叫增城,共有九重,重重上去,共高一万一千里零一百十四步又二尺六寸,就是最上重了。
最上重的那一座城,亦有四百四十个城门,每个城门广约四里,其高可想而知。
城中最大的宫殿足足有一百亩地之大,名叫倾宫。
又有一间,处处以玉装成,极其华丽,而且有机括,可以使它旋转,要它朝东就朝东,要它朝西就朝西,所以名叫旋室,亦叫璇室。
这种旋室,敝主人那边亦有一间仿造。
四百多城门之中,有一扇城门,名叫闾阖门,就是西门。
那门内有一个疏圃,是种天帝所食蔬菜的地方,四面浸以黄水,黄水绕了三周,仍复归到原处,从古以来不增不减,亦名丹水,人能够饮它一勺,就可以长生不死。
敝主人有不死之药,就是用此水来配合的。
从第九重增城上去,再高一万一千里零一百十四步又二尺六寸,就是凉风之山了。
人能登到这座山上,不必服什么药,亦可以长生不死。
再上去高一万一千里零一百十四步又二尺五寸,就是悬圃之山。
人若能登到此山,不但长生不死,而且具有神灵,能呼风唤雨了。
从悬圃山再上去,高一万一千里零一百十四步又二尺五寸,这地方便是上天,就是天帝之所居,不是神人不能到了。
” 大司农听了一想:“昆仑山竟有这样大,这样高,真是不可思议!”乃问道:“此番过去,必须走过吗?”少鵹道:“不必走过,而且亦不能走过。
某等此番只从最外的一重增城斜过去,到那面第九重增城上就是了。
”大司农道:“最高的上天,足下等去过吗?”少鵹道:“某等只有凉风山到过,悬圃山已不能上去,何况上天呢。
平时听敝主人说,上天之上,极其平坦,方约八百里,其高万仞,可谓世界上最高之地了。
” 大司农与三青鸟使一路谈谈说说,过了多日,穿过了第九重城,那城上大书“龙月”二字,不觉已到西王母所居之地。
大鵹先前去通报,回来说道:“敝主人请贵使者稍息,明日再行延见。
”当下大司农在客馆之中,斋心息气,虔诚万分,希望见了西王母之后,便答应自己的请求。
到了次日,青鸟等引导着大司农,曲曲弯弯的往山上前进。
这时,大司农秉着诚心,目不旁视,但觉一路古松翠柏,瑶草琪花,不是人间景物而已。
俄而,到了一个阙前,上面大书“琼华”二字,走进阙中,四面都是金碧辉煌的房屋。
最后到了一座大殿,深广足可容数万人,内中男男女女,站着的已不计其数。
青鸟请大司农暂住,先进去通报。
过了一会,出来说道:“敝主人请见。
”大司农整肃衣冠,跨进殿中。
只见许多美女拥着一个环佩叮噹的老妇,迎将上来。
青鸟就向大司农介绍道:“这位就是敝主人。
” 大司农不看犹可,一看之后,顿觉一惊。
原来大司农初意以为,王母娘娘是世界闻名的,她手下许多仙子亦都是美丽绝伦的,那么她的面貌即使不是十分美丽,亦当然是个端正和霭的一位老婆婆模样。
哪知她的头发蓬蓬松松,好像有几个月未曾梳洗过似的,头上戴着一支玉胜,满嘴虎齿露出,气象威猛,俨然是一个雌老虎,所以甚为诧异。
然而外表不敢流露,当下就恭恭敬敬的下拜。
西王母亦还礼答拜,回身请坐,只见西王母臀部拖出一条豹尾,坐下之后,翘起地上,摇摇动动,更是可怪。
但是这个时候不敢乱想,赶忙将帝尧命他来的意思,委曲说明,并且恳求她大发慈悲,赶速施救百姓的灾苦。
西王母道:“圣天子来意,我早巳知道了。
不过,有一句极简单的话和尊使说,叫作‘天意难违,无法可想’八个大字而已。
”大司农听了,慌忙道:“天意虽是如此,但弃闻王母有回天之力,何妨格外施仁? 况且天心总以仁慈为本,就使王母赶速拯救了,于天意亦不算违背,务请怜悯苍生为幸。
”说着,又再拜稽首。
西王母亦还礼,重复坐下,说道:“我不是不怜惜百姓,不肯施救,不过现在尚非其时。
现在我知道下界虽有灾情,尚不算大,还有极大的大灾在后面呢。
况且我们神仙就使要救助你们下界,亦必须你们下界有一个可以受我们帮助的人,不能使我们神仙亲自来指挥的。
老实和尊使说,将来平定下界大灾的这个人,现在还没有生呢,,到得生了之后,长成之后,出而任事了,那其间我一定叫人来帮助你们。
现在这个时候,我实在无法可想。
”大司农忙问道:“那么王母所说的这个人,要几时才降生呢?”西王母道:“大概还要过三四十年。
”大司农大惊道:
早有青鸟前来扶起,并向那人面的白虎介绍道:“这位是陆吾先生,一名肩吾,是守护此山的神人,专管天之九部及天帝园囿中之时节的。
”大司农慌忙与他拱手为礼。
那陆吾亦将头点了两点,自向别处而去。
大司农见衣服肮脏,心中懊丧,不时去拂拭它。
少鵹道:“不妨事,过一会就会好的。
”大司农听了,亦莫解所谓。
过了片时,才问大鵹道:“这位陆吾先生既然管天之九部及天帝园囿中之时节,为什么不在天上,而在此地呢?”大驾道:“这座昆仑山是天帝的下都,天帝有时到下界来,总住在此地的,所以陆吾先生有时亦在此。
”大司农道:“贵主人不是此山之主吗?”大鵹道:“不是,那座玉山是敝主人所独有的。
这座昆仑山,周围不知道有几千万里,敝主人所住的是西北隅,敝主人之夫东王公所治的是东北隅,多不过一隅之地而已。
” 四个人一路走,一路向山上而来,但见奇花异卉,怪兽珍禽,多得不可言状。
转过一个峰岭,只见前面一座极大极大的山,映着日光,黄色灿烂,矗入天中,不见其顶,两旁亦不知道到什么地方为止,几乎半个天都被它遮去了。
大司农便问:“这座是什么山?”青鸟道:“这个不是山,是一根铜柱,亦叫作天柱,周围有三千里,在昆仑山之正北面,四周浑圆而如削,下面有一间房屋,叫作‘回屋’,方广一百丈,归仙人九府所治理的。
上面有一只大鸟,名叫‘稀有’,朝着南方,张开它的右翼来,盖住敝主人,张开它的左翼来,盖住敝主人之夫东王公。
它背上有一块小小的地方没有羽毛的,有人替它算过,还有一万九千里广。
贵使者想想,这个大鸟大不大?真真是世界所稀有的。
敝主人与她丈夫东王公每年相会,就登到那翼上去。
古人说牛郎织女乌鹊填桥,年年相会。
敝主人夫妇借着这大鸟的翼上作相会之地,天下事真是无独必有偶了。
那根铜柱上有二首铭词刻在上面,一首是说柱的,一首就是说敝主人夫妇相会之事的。
”大司农道:“可过去看吗?”青鸟道:“这个铭词的字,大极高极,贵使者恐怕不能看见呢。
”大司农道:“那铭词的句子,足下记得吗?”青鸟道:“某都记得,那铜柱的铭词只有四句,叫作:昆仑铜柱,其高入天。
圆周如削,肤体美焉。
它那个大鸟的铭词共有九句,叫作: 有鸟稀有,碌赤煌煌,不鸣不食,东覆东王公,西覆西王母。
王母欲东,登之自通。
阴阳相须,惟会益工。
大司农听了这个铭词,心中不禁大有所感,感的是什么呢?铜柱之高,稀有鸟之大,怪怪奇奇,都是神仙地方应有的东西,不足为异。
他所感的,第一是西王母已经做了神仙,还不能忘怀于情欲,夫妇要岁岁相会。
第二,夫妻相会何地不可,何以一定要登到这个鸟背上去?第三,夫妻相会总应该男的去找女的,乃东王公不来找西王母,而西王母反先去找东王公。
看到那铭词上‘王母欲东,登之自通’二句,竟有雉鸣求牡的光景,可见得神仙的情理真与人世间不同了。
还有一层,人世间一家之中,出名做事的人总是男子。
乃现在东王公之名,大家知道者甚少,而西王母反鼎鼎大名,几乎无人不知。
女权隆重,亦是可怪的。
大司农正在一路走,一路想,迎面和风阵阵,吹得来人的精神都为之一爽,颇觉快意。
忽而低头一看,只见那衣服上沾染的污泥肮脏,一概没有了。
就使新的洗灌过,亦没有这样的清洁,不觉大以为奇。
少鵹道:“这是风的作用。
此地山上的风叫作‘去尘风’,所有一切尘垢,都能去涤净尽,不留纤毫。
所以此地的房屋、庭宇、器具,不用洒扫洗灌,那衣服更不必说了。
”大司农听了,叹羡之至。
且说大司农这次上岸,是从昆仑山东隅到西北隅去,几平横穿昆仑山,所以走的日子不少,看见的奇异物件亦不少,都是由三青鸟使细细的说明。
在东面走进一座大城,便看见两种奇树:一种叫沙棠树,其状如棠,黄花而赤实,其味如李而无核。
大司农尝了几个,觉得非常甘美。
一种叫琅玕树,高大绝伦,枝、叶、花三项都是玉生成的,青葱可爱。
微风吹起,枝柯相击.铮鏦有声,其音清越。
比到民间檐下所悬的铁马,不知道要高几百倍。
少鵹道:“此山五方,按着五行,各有特别的树。
此处就是沙棠、琅玕两种。
西面有珠树、玉树、璇树、、不死树四种。
南面有绛树一种。
北面有碧树、瑶树两种。
中央有木禾一种,其高三十五尺,其大五围。
总而言之,此山之上,万物无不齐备。
这座大城名叫增城,共有九重,重重上去,共高一万一千里零一百十四步又二尺六寸,就是最上重了。
最上重的那一座城,亦有四百四十个城门,每个城门广约四里,其高可想而知。
城中最大的宫殿足足有一百亩地之大,名叫倾宫。
又有一间,处处以玉装成,极其华丽,而且有机括,可以使它旋转,要它朝东就朝东,要它朝西就朝西,所以名叫旋室,亦叫璇室。
这种旋室,敝主人那边亦有一间仿造。
四百多城门之中,有一扇城门,名叫闾阖门,就是西门。
那门内有一个疏圃,是种天帝所食蔬菜的地方,四面浸以黄水,黄水绕了三周,仍复归到原处,从古以来不增不减,亦名丹水,人能够饮它一勺,就可以长生不死。
敝主人有不死之药,就是用此水来配合的。
从第九重增城上去,再高一万一千里零一百十四步又二尺六寸,就是凉风之山了。
人能登到这座山上,不必服什么药,亦可以长生不死。
再上去高一万一千里零一百十四步又二尺五寸,就是悬圃之山。
人若能登到此山,不但长生不死,而且具有神灵,能呼风唤雨了。
从悬圃山再上去,高一万一千里零一百十四步又二尺五寸,这地方便是上天,就是天帝之所居,不是神人不能到了。
” 大司农听了一想:“昆仑山竟有这样大,这样高,真是不可思议!”乃问道:“此番过去,必须走过吗?”少鵹道:“不必走过,而且亦不能走过。
某等此番只从最外的一重增城斜过去,到那面第九重增城上就是了。
”大司农道:“最高的上天,足下等去过吗?”少鵹道:“某等只有凉风山到过,悬圃山已不能上去,何况上天呢。
平时听敝主人说,上天之上,极其平坦,方约八百里,其高万仞,可谓世界上最高之地了。
” 大司农与三青鸟使一路谈谈说说,过了多日,穿过了第九重城,那城上大书“龙月”二字,不觉已到西王母所居之地。
大鵹先前去通报,回来说道:“敝主人请贵使者稍息,明日再行延见。
”当下大司农在客馆之中,斋心息气,虔诚万分,希望见了西王母之后,便答应自己的请求。
到了次日,青鸟等引导着大司农,曲曲弯弯的往山上前进。
这时,大司农秉着诚心,目不旁视,但觉一路古松翠柏,瑶草琪花,不是人间景物而已。
俄而,到了一个阙前,上面大书“琼华”二字,走进阙中,四面都是金碧辉煌的房屋。
最后到了一座大殿,深广足可容数万人,内中男男女女,站着的已不计其数。
青鸟请大司农暂住,先进去通报。
过了一会,出来说道:“敝主人请见。
”大司农整肃衣冠,跨进殿中。
只见许多美女拥着一个环佩叮噹的老妇,迎将上来。
青鸟就向大司农介绍道:“这位就是敝主人。
” 大司农不看犹可,一看之后,顿觉一惊。
原来大司农初意以为,王母娘娘是世界闻名的,她手下许多仙子亦都是美丽绝伦的,那么她的面貌即使不是十分美丽,亦当然是个端正和霭的一位老婆婆模样。
哪知她的头发蓬蓬松松,好像有几个月未曾梳洗过似的,头上戴着一支玉胜,满嘴虎齿露出,气象威猛,俨然是一个雌老虎,所以甚为诧异。
然而外表不敢流露,当下就恭恭敬敬的下拜。
西王母亦还礼答拜,回身请坐,只见西王母臀部拖出一条豹尾,坐下之后,翘起地上,摇摇动动,更是可怪。
但是这个时候不敢乱想,赶忙将帝尧命他来的意思,委曲说明,并且恳求她大发慈悲,赶速施救百姓的灾苦。
西王母道:“圣天子来意,我早巳知道了。
不过,有一句极简单的话和尊使说,叫作‘天意难违,无法可想’八个大字而已。
”大司农听了,慌忙道:“天意虽是如此,但弃闻王母有回天之力,何妨格外施仁? 况且天心总以仁慈为本,就使王母赶速拯救了,于天意亦不算违背,务请怜悯苍生为幸。
”说着,又再拜稽首。
西王母亦还礼,重复坐下,说道:“我不是不怜惜百姓,不肯施救,不过现在尚非其时。
现在我知道下界虽有灾情,尚不算大,还有极大的大灾在后面呢。
况且我们神仙就使要救助你们下界,亦必须你们下界有一个可以受我们帮助的人,不能使我们神仙亲自来指挥的。
老实和尊使说,将来平定下界大灾的这个人,现在还没有生呢,,到得生了之后,长成之后,出而任事了,那其间我一定叫人来帮助你们。
现在这个时候,我实在无法可想。
”大司农忙问道:“那么王母所说的这个人,要几时才降生呢?”西王母道:“大概还要过三四十年。
”大司农大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