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 白玉赡死心求道德 丘长春度世作西游
关灯
小
中
大
第十六回 白玉赡死心求道德 丘长春度世作西游
词曰:
功深报应天然,行满飞升有日。
坚心苦志无休歇,要在虚心自觅。
《西游》道路幽深,《封神》火性未灭。
若将看作等闲文,难窥神仙门户。
(右调《醉高歌》) 却说郝太古带了云姑,一路随缘,过山西,渡过黄河,上西岳华山修炼。
运用神工,将华山顶上背后壁峭之处,凿开一洞居之。
外用铁桩排插岩中,以九接木椽接之,令人往来进出可走。
遂授道云姑。
二人不食火食,就在山上采取黄精、山药、百合之类为粮。
郝真人命云姑居对山洞中,修炼道成,满身长毛,步履如飞,人见之,耸身壁岩而去。
此洞后人呼曰“毛女洞”。
那郝真人复开七十二洞,以便后人养道。
时有访道者上山求道,投师日众。
那郝真人遂下山云游积功,待诏上升,留传派诗曰华山派: 至一无上道,崇教演全真。
冲和德正本,仁义礼智信。
嘉祥宗泰宇,万理复元亨。
清静通玄化,体性悟诚明。
却说琼州有白玉蟾,本姓葛,乃福州闽清县人,董教琼州。
父名振业。
于宋高宗绍兴三年甲寅岁三月十五日,母梦一道者以玉蟾蜍授之,遂生子,取名玉蟾。
稍长,又名长庚。
祖、父相继而逝,母他适,因改姓白,自号琼馆。
幼时天资敏慧,十岁自航海西来广州,应童子科,主司命赋织机诗,应咏曰:大地山河作织机,百花如锦柳如丝。
虚空白处做一疋,日月双梭天外飞。
主司意其狂,弗录,遂拂袖而归。
年十六岁,专思学仙,毅然就道,囊中止有钱三百。
初别家山,不知夜宿何处,日落乌啼,匆匆投止而已。
行了数日,至漳州城,衣服卖尽,举目无亲,夜宿江村孤馆。
明日起程,随身只柄雨伞矣。
勉强行到兴化地界,风雨潇洒,时正送春时候,到此欲归不得,乃乞祭充饥。
又走了一十余天,至罗源与福寺,愿自身作仆。
未满半月,与主僧作别。
值炎日烧空,赤足奔驰,肉流血汗,痛不可言。
至江浦,秋雨凄凄,头无伞笠遮盖,四顾难行。
闻建宁府城中人俱好善,特往彼地求活。
通衢舒手,谁人可怜乞儿?因入悲田院中,相混暂歇。
后上武夷山,道士骂其孤穷,玷辱宗风,悲泣下山。
访至龙虎山上清宫,谒见嗣师,知客嫌其褴楼。
直往东北,过饶州,渡鄱阳湖,至建康,遇兵渡江。
时淮、泗兵火,横尸堆道,野无草粒。
转至江东,正当三伏炎天,家人避藏谷穴。
行人两浙,秋凉渐侵。
在武林夜宿古庙,天方大雪七日,幸得童精未泄,死而复苏。
自思凄凉,欲去寻死,复自慰曰:“修道大事,切莫怨尤。
我生果有神仙之分,前程自有师指。
幸而天与残生,受此饥寒劳苦,何足悲哉!” 那玉赡劳苦不辞,寒暑不惧,遍处访道求玄。
幸其智慧天成,见多识广,能知真伪,不人傍门邪教之网。
所见这些僧道,尽在名利上搜求,并无一个性命中著脚。
来往二十余年,未尝遇一真师。
至四十二岁,时孝宗淳熙三年,游于甬东海滨,遇陈泥丸真人,见而怜之。
识其道器,携归罗浮,传授还丹之诀。
居一年,泥丸见其有怠惰之意,遂令下山,谓曰:“子可更在外勤求苦志数载,吾当于此俟子。
”玉蟾无奈,悲泣拜辞下山。
初至黎母山,遇神人授其上清法录、洞玄雷诀。
游武当山,北极驱邪院左判官,即三国中鲁肃也,与讲行施符法,济人立功。
游西蜀青城,访谒金堂,遇老道授《度人经》。
转至巴陵时,民染瘟疫,以符水济民,驱邪治病,然无不应;以经度鬼,皆获超升。
自此以后,呼召雷雨,收摄魔精,方方累行,处处积功。
如是七年,归罗浮复命。
泥丸见之,喜曰:“学道须要如此辛勤,方是道器。
”复援太乙刀圭之道,向玉赡道:“我此时正欲调神出胎,必仗伴侣之功。
汝当在此护法数年,何如?”玉檐拜答道:“师父用功,弟子应当护法。
此乃为弟子分内之事,愿当护法,侍候恩师。
”于是泥丸得玉蟾诚心护持,就下手用功,遂调神出胎,三年乳哺,复再大定六年,神化无方,隐显莫测。
那白玉蟾在山侍师九年,一朝至师前再拜,启问曰:“弟子今生可得仙乎?”陈泥丸白:“人人皆可作仙,个个俱能成道,何况汝乎?”玉赡拜求道:“不避尊严之责,重伸僭易之问,修炼工夫,愿得一言点化。
”泥丸真人愍其真切,为其讲明次第火候、金丹妙旨以及出胎调神之功,逐一指示,道:“汝既得玄旨,须要下手用工,不可迟延岁月。
光阴迅速,,转瞬无常,谨慎修持,此是天机秘密,不可轻传匪人。
昔日张祖紫阳真人,三传非人,三遭天谴。
必须慎之!我令内丹已成,你可随我往北一走。
”那玉蟾拜谢起来,遂收拾单行,即日起程。
师徒别众下山,众弟子送行。
不表。
且说泥丸真人至湘江,向玉蟾道:“我此去北游,必要迟延岁月,犹恐耽误你修炼的工程,不如你去办你的事。
但你今无人护法,只可以财辅之。
你可去买些水银来,愈多愈好。
”玉蟾问道:“师父要水银何用?”泥丸道:“你去买来,自有用处。
”于是玉蟾听师之言,就去买了二斤水银,交与师父。
泥丸喜道:“这二斤水银,足可以供养数载矣。
”就将水银放在口中,片刻吐出,变成黄金。
玉蟾一见,惊喜曰:“我师有这般神通!尝闻《丹经》有云:道成之后,体化纯阳,能入水不溺,入火不焚,入金石而无碍,步日月而无影。
未闻水银入口,化成黄金。
此道更奇异也。
”泥丸曰:“此金丹大道修证,聚则成形,散而无质。
能
坚心苦志无休歇,要在虚心自觅。
《西游》道路幽深,《封神》火性未灭。
若将看作等闲文,难窥神仙门户。
(右调《醉高歌》) 却说郝太古带了云姑,一路随缘,过山西,渡过黄河,上西岳华山修炼。
运用神工,将华山顶上背后壁峭之处,凿开一洞居之。
外用铁桩排插岩中,以九接木椽接之,令人往来进出可走。
遂授道云姑。
二人不食火食,就在山上采取黄精、山药、百合之类为粮。
郝真人命云姑居对山洞中,修炼道成,满身长毛,步履如飞,人见之,耸身壁岩而去。
此洞后人呼曰“毛女洞”。
那郝真人复开七十二洞,以便后人养道。
时有访道者上山求道,投师日众。
那郝真人遂下山云游积功,待诏上升,留传派诗曰华山派: 至一无上道,崇教演全真。
冲和德正本,仁义礼智信。
嘉祥宗泰宇,万理复元亨。
清静通玄化,体性悟诚明。
却说琼州有白玉蟾,本姓葛,乃福州闽清县人,董教琼州。
父名振业。
于宋高宗绍兴三年甲寅岁三月十五日,母梦一道者以玉蟾蜍授之,遂生子,取名玉蟾。
稍长,又名长庚。
祖、父相继而逝,母他适,因改姓白,自号琼馆。
幼时天资敏慧,十岁自航海西来广州,应童子科,主司命赋织机诗,应咏曰:大地山河作织机,百花如锦柳如丝。
虚空白处做一疋,日月双梭天外飞。
主司意其狂,弗录,遂拂袖而归。
年十六岁,专思学仙,毅然就道,囊中止有钱三百。
初别家山,不知夜宿何处,日落乌啼,匆匆投止而已。
行了数日,至漳州城,衣服卖尽,举目无亲,夜宿江村孤馆。
明日起程,随身只柄雨伞矣。
勉强行到兴化地界,风雨潇洒,时正送春时候,到此欲归不得,乃乞祭充饥。
又走了一十余天,至罗源与福寺,愿自身作仆。
未满半月,与主僧作别。
值炎日烧空,赤足奔驰,肉流血汗,痛不可言。
至江浦,秋雨凄凄,头无伞笠遮盖,四顾难行。
闻建宁府城中人俱好善,特往彼地求活。
通衢舒手,谁人可怜乞儿?因入悲田院中,相混暂歇。
后上武夷山,道士骂其孤穷,玷辱宗风,悲泣下山。
访至龙虎山上清宫,谒见嗣师,知客嫌其褴楼。
直往东北,过饶州,渡鄱阳湖,至建康,遇兵渡江。
时淮、泗兵火,横尸堆道,野无草粒。
转至江东,正当三伏炎天,家人避藏谷穴。
行人两浙,秋凉渐侵。
在武林夜宿古庙,天方大雪七日,幸得童精未泄,死而复苏。
自思凄凉,欲去寻死,复自慰曰:“修道大事,切莫怨尤。
我生果有神仙之分,前程自有师指。
幸而天与残生,受此饥寒劳苦,何足悲哉!” 那玉赡劳苦不辞,寒暑不惧,遍处访道求玄。
幸其智慧天成,见多识广,能知真伪,不人傍门邪教之网。
所见这些僧道,尽在名利上搜求,并无一个性命中著脚。
来往二十余年,未尝遇一真师。
至四十二岁,时孝宗淳熙三年,游于甬东海滨,遇陈泥丸真人,见而怜之。
识其道器,携归罗浮,传授还丹之诀。
居一年,泥丸见其有怠惰之意,遂令下山,谓曰:“子可更在外勤求苦志数载,吾当于此俟子。
”玉蟾无奈,悲泣拜辞下山。
初至黎母山,遇神人授其上清法录、洞玄雷诀。
游武当山,北极驱邪院左判官,即三国中鲁肃也,与讲行施符法,济人立功。
游西蜀青城,访谒金堂,遇老道授《度人经》。
转至巴陵时,民染瘟疫,以符水济民,驱邪治病,然无不应;以经度鬼,皆获超升。
自此以后,呼召雷雨,收摄魔精,方方累行,处处积功。
如是七年,归罗浮复命。
泥丸见之,喜曰:“学道须要如此辛勤,方是道器。
”复援太乙刀圭之道,向玉赡道:“我此时正欲调神出胎,必仗伴侣之功。
汝当在此护法数年,何如?”玉檐拜答道:“师父用功,弟子应当护法。
此乃为弟子分内之事,愿当护法,侍候恩师。
”于是泥丸得玉蟾诚心护持,就下手用功,遂调神出胎,三年乳哺,复再大定六年,神化无方,隐显莫测。
那白玉蟾在山侍师九年,一朝至师前再拜,启问曰:“弟子今生可得仙乎?”陈泥丸白:“人人皆可作仙,个个俱能成道,何况汝乎?”玉赡拜求道:“不避尊严之责,重伸僭易之问,修炼工夫,愿得一言点化。
”泥丸真人愍其真切,为其讲明次第火候、金丹妙旨以及出胎调神之功,逐一指示,道:“汝既得玄旨,须要下手用工,不可迟延岁月。
光阴迅速,,转瞬无常,谨慎修持,此是天机秘密,不可轻传匪人。
昔日张祖紫阳真人,三传非人,三遭天谴。
必须慎之!我令内丹已成,你可随我往北一走。
”那玉蟾拜谢起来,遂收拾单行,即日起程。
师徒别众下山,众弟子送行。
不表。
且说泥丸真人至湘江,向玉蟾道:“我此去北游,必要迟延岁月,犹恐耽误你修炼的工程,不如你去办你的事。
但你今无人护法,只可以财辅之。
你可去买些水银来,愈多愈好。
”玉蟾问道:“师父要水银何用?”泥丸道:“你去买来,自有用处。
”于是玉蟾听师之言,就去买了二斤水银,交与师父。
泥丸喜道:“这二斤水银,足可以供养数载矣。
”就将水银放在口中,片刻吐出,变成黄金。
玉蟾一见,惊喜曰:“我师有这般神通!尝闻《丹经》有云:道成之后,体化纯阳,能入水不溺,入火不焚,入金石而无碍,步日月而无影。
未闻水银入口,化成黄金。
此道更奇异也。
”泥丸曰:“此金丹大道修证,聚则成形,散而无质。
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