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贾春云为仙为鬼 锹惊鸿乍阴乍阳
关灯
小
中
大
第十回 贾春云为仙为鬼 锹惊鸿乍阴乍阳
且说翰林见了郑十三独自嗟叹,问道:“兄长有何独唏之事?何不说来?”十三笑道:“兄长看此多情好事之人,作此可笑之事。
”乃以汗巾投之。
翰林接手看来,便是自家赠他仙乐亭仙娘之诗。
心下大惊,不觉一身上寒粟遍起,旋又自解自言道:“向日之仙娘,必是张丽华。
总是奇缘,如能再会,岂不多胜他女神仙的,难得再会乎?凡人所以害怕鬼魅者,恐他伤害人命。
那女娘半夜三更,知我之来,送我叶上的诗,一夜缱绻,如重三生。
临别赠诗十分殷勤。
可见他出自衷曲。
何怕之有?”想毕,强言道:“总是伤他芳艳者的事,亦云奇男子之所为也。
”便乘了十三朝空不见之时,撮土为香,复以一酌,浇他坟上,暗自祷祝道:“生以为人,死而为鬼,其本一也。
惟冀芳魂,察此至意。
今宵重续前缘,这是张娘之有信。
”祷毕,还坐草茵,相与畅饮。
十三细察翰林浇酒潜祷之状,佯若不知他了。
直到山西日斜,方才起身,一同还归。
十三将他一五一十备说于妹妹琼贝,只为暗笑,伫见翰林落在圈套,不胜奇喜。
且说翰林至夜,独坐焚香,推窗伫望。
但见月色朦胧,树影参差,书童走堂的?K?K都睡着,万籁寂然无声。
翰林怊怅危坐,更焚一柱心香,默祷芙蓉帐里李夫人,庶几来至乎。
良久,但闻远远足音,稍稍渐近。
翰林又惊又疑,拭目视之:果然是仙乐亭女娘,袅袅而来,到了窗前,踌躇不入。
翰林喜之不胜,跳了出门,携手上堂道:“娘子诚有信,感我至诚,玉趾光降,感激不荆”美人辞谢道:“妾身陋秽,郎已尽知。
幽明路殊,惭愧难荆前者之夜,非敢欲欺踪迹,恐惊动郎君,假称仙娘,是妾之过。
今日妾之本末已露,而郎君酌酒浇荒坟,为诗慰孤魂,为谢郎君大德而来。
岂望重续前缘,以污郎君之贵体。
”乃欲回身自去。
翰林连忙款住了,说道:“娘子听我。
娘子悦我,我之慕娘,重于结发。
人生一世,草生一秋。
佛家说的,总是水沤风火,生而为人,死而为鬼,何别乎幽明?娘子勿以自外。
”乃与相携入室就寐,情爱缜密,有倍前日。
乃至鸡声初唱,张娘忙起身欲去。
翰林道:“娘子无遽,明星未遽了。
”张娘道:“鸡声一唱,阳气来逼,不敢久留。
“翰林无奈,出门相送,约以来夜,美人笑而不答。
自此,夜必来会。
翰林不胜喜爱,夜夜惟静坐焚蚝,只待张娘之至。
女娘或三日一至,或五日一来。
翰林情好日笃,惟恨女娘之不能夜夜相会,一心都在张娘身上。
昼则待夜,夜则待来。
朋友也不接,书籍也不看。
又有时发呆,痴痴坐着,言笑无常。
看官听我,杨翰林以少年才学,内蕴济世安民之策,外优经天纬地之量,那里以一个美貌之女,如是绻绻恋恋,至于发呆痴呆了?大凡人之虚灵者心,而初见女娘,认以仙娥,及其再遇,知其死鬼,疑眩蛊惑,只贪艳美,恐或人知,以至心不自在,疑痴发呆,可不戒哉!此是漫语,姑不多述。
一日,郑云镐访至,翰林欣迎,一同坐下。
十三道:“近日俗冗,不能分身,久失与兄谈话。
今夜月色将好,要与兄长开怀对酌,赋诗围棋,以续前游,特地而来了。
” 翰林肚里日以女娘为心,夜夜苦企,今闻十三夜饮之语,蹙眉不展道:“愚弟近日气宇好不舒舒服服,难乎夜酌。
惟兄长只卜其昼。
”十三笑道:“兄长高兴,胡为衰倦?”乃说些闲语,别去。
次日,十三又同一先生来到,坐下,问夜来之安,乃道:“此先生不但娴于筹命,又精麻衣之篇,近日来住广渠门外东岳庙,所筹无不灵异。
今与兄长同为相一相问的何如?”翰林点点头道:“好”。
但见他先生生得眉分春山,眼如铜铃,悬鼻方口,七尺以上身材,头戴一顶乌绉纱抹眉头巾,穿一领皂沿边白绢道服,系杂彩吕公绦,着一双方头青布履,手里拿一副赛炙金熟钢铃杆,气宇轩轩。
茶罢,翰林向前施礼道:“请问先生贵乡何处,高姓大名?”那先生躬身答礼道:“晚生祖贯山东人,姓吴,双名荣泽便是。
”翰林道:“久仰,久仰。
君子问灾不问福,只求推筹目下行藏则个。
在下今年十五岁,甲午年甲午月天中部甲午日甲午时生。
”那先生取出一把铁算子来,排在桌上,算了一回,拿起算子,桌上一拍,叫一声道:“怪哉!” 翰林失惊道:“贱造主何凶吉?”先生道:“翰林若不见怪,当以直言。
”翰林道:“正要先生与迷人指路,但说不妨。
“先生道:“翰林这命,文章出群,功业振业,手执兵权,万里封侯之相,福禄无穷,但目下横厄。
极其怪哉呢!” 翰林道:“人之吉凶祸福,自有前定。
疾病之自来,人所不见。
有何目下之灾乎?疾病么?”先生道:“非为是也。
” 翰林笑道:“然则先生差矣。
在下新入翰林,言语谨慎,作事遵法,非理不为,非财不龋疾病之外,有何横厄之来?”那先生作色道:“天下原来都要人阿谀谄佞。
罢,罢,分明指与平川路,却把忠言当恶言。
晚生告退了。
”乃起身欲去。
翰林道:“先生息怒,前言特地戏耳。
愿听指教。
”十三又挽住了,说道:“先生再加仔细。
”先生道:“翰林贵造,一切都在好运。
但今年时犯岁君,正交横厄,不徒造命如是,晚生粗解麻衣,翰林凤眼龙准,耳白唇红。
天下之人,莫不闻名瞻仰。
但今黑气侵于明堂,如非鬼祟,来于梦中,必是秽污,近于寝簦旬日之内,一卧难起。
不足疏忽。
再加慎旃。
” 翰林听来,想道:“先生所言,也指张女娘,颇解术数来历。
女娘情爱,决无害我之心。
且我有天命,岂一幺魔鬼祟,有能害我?”想毕,便道:“今祸福夭寿,已定于有生之初。
在下苟有富贵封侯之相,虽有鬼魅,于我何有?周京兄更观贵造。
” 那先生道:“大凡算命,便是算了先天之数,一从古法。
倘或精神不能专一,便为舛错,是谓差毫谬千。
是故晚生一日一命之外,再不叠说,愿相公更卜他日罢。
”翰林点点头儿。
十三道:“贱造改日再论,有甚不可。
但翰林兄之横厄,且有何导避的法了?”先生道:“翰林公甚不准信,晚生何敢多论。
”乃拂袖而起。
翰林只将例金赏他,先生不受而去。
翰林不平,倒不挽他。
十三道:“人不可确信。
兄长吉人天相,那有鬼祟来侵?原来术数之人,不作诞说,无以动人,往往作此虚妄怪诞之论,欲为惊人,甚是不妥。
”乃相对而笑。
翰林对酌畅饮,十三有意连以大白相劝,翰林不知其计,连倒大醉。
至夜深方醒惊,重整衣衿,焚香危坐,以待张女娘之来。
到了深更,不胜焦燥,忽闻窗外有嘘唏啼哭之声。
翰林大骇,推窗跳出看时,女娘隐身树林之中,啼泣不来。
翰林说道:“娘子有什么委屈,有此悲切?”女娘呜咽道:“郎君信他妖道之言,欲绝妾身,妾不敢近前。
天缘已尽,从此永诀。
“翰林大惊,欲近艳女娘,已远去了。
有一纸落在庭前,翰林拾取视之,乃张娘告诀之诗。
诗云:昔访佳期蹑彩云,更将清酌酹荒坟。
深诚未效恩先绝,不怨郎君怨郑君。
翰林大愤,拂衣而搜,果然头髻中坠落朱砂符咒一片来。
翰林大怒道:“周京之误我事如是了!”遂拈裂投火,不胜恨叹。
须次女娘之诗作为方胜儿,以埋女娘之坟,以俟更来,深藏袖里,诗云:冷然风驭上神云,莫道芳魂寄孤坟。
园里百花花底月,故人何处不思君。
一番吟罢,不胜愤愤道:“女郎诗云,不怨我而怨郑君。
我见周京,必大辱之矣。
” 次日早起,往访于十三。
十三已他出不在家,怀恨归来。
三日连忙,一不相遇。
翰林无奈,将欲往城南,埋了和诗于女娘之坟矣。
¥司徒置酒内堂,使邀翰林,翰林即进陪席。
司徒道:“近日杨郎一何憔悴?”翰林道:“前日与周京一夜过饮,因此气不舒服。
” 十三自房里笑笑嘻嘻出来,翰林怒目相视,不作一言。
十三道:“兄长虽欲讳我,我已尽知。
兄不谢我,反为藏怒于我耶?”司徒接口道:“老夫有闻,杨郎夜夜与美妹共坐花园,信然么?”翰林低头,未及回话。
十三道:“杨兄恕谅罢。
愚弟忧闷,兄长见迷于鬼魅,画了符咒于吴先生,乘兄醉睡,藏之头髻,潜身窥见女鬼哭诀,而不敢近兄。
吴先生之言,果不差矣。
弟心为兄长,而远逐鬼魅,兄反怒我,可乎么?”司徒道:“诚有这事,杨郎不必牢讳,略说所由也,且不妨。
” 翰林无奈,遂将仙乐初见女娘,后又浇酒孤坟,夜会花园之事,一一备说,道:“张女娘虽然非阳界上人,为性和柔,动止典则,必不为祟伤人。
且学生虽甚疲劣,宁为鬼魅所迷? 楚襄王遇神女而同席,柳春畜鬼妻而生子,人不为怪。
今周京与妖道相谋,将不经之符,断女娘自来之路,可不是骇慨了么?” 司徒抚掌大笑道:“贤婿何不早言于老夫?宋玉赋神女而遇神女,少翁致李夫人魂于芙蓉帐里。
老夫薄解是法,今为贤婿致张女娘于前,何如?”翰林道:“岳丈戏学生,不敢仰对呢。
”司徒笑道:“曷尝戏也?”便把手里麝尾,向空击了屏风,道:“张女娘安在?” 言未已,有一美娥,凝妆艳饰,从屏风后来,立司徒面前。
翰林惊讶,举眼视之,果与张女娘无差。
翰林瞠然,莫知其是真是假,是人是鬼,是为环顾一堂,目睁口呆。
此时司徒夫妻掌不住哈哈大笑。
十三弯腰屈背,两手握着嘴,却说不出话来。
满堂老妈、奶娘、丫鬟们,也有笑岔了气,伏着桌儿的,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上来替他搬去东西的,哄然一堂。
翰林益摸不着头脑,哑口无言。
司徒笑道:“老夫刚才说的实话来。
这女娘非仙非鬼,俺家养育之贾氏,名春云,与女儿为伴,薄有才貌。
老夫念贤婿独处花园,不免龃龉,且念寂寥,欲先送此贾娘,要为媵侍。
贤郎少辈居中用事,戏谑使贤郎堕他圈中,三疑四惑,弄了几天。
老夫若不说明,无以解贤郎之猜疑,多是老夫之过了呢。
“十三陪笑道:“仙娥相迎,我所媒的。
张娘夜至,我所媒的。
杨兄将恩作仇,倒也怒目疾视
”乃以汗巾投之。
翰林接手看来,便是自家赠他仙乐亭仙娘之诗。
心下大惊,不觉一身上寒粟遍起,旋又自解自言道:“向日之仙娘,必是张丽华。
总是奇缘,如能再会,岂不多胜他女神仙的,难得再会乎?凡人所以害怕鬼魅者,恐他伤害人命。
那女娘半夜三更,知我之来,送我叶上的诗,一夜缱绻,如重三生。
临别赠诗十分殷勤。
可见他出自衷曲。
何怕之有?”想毕,强言道:“总是伤他芳艳者的事,亦云奇男子之所为也。
”便乘了十三朝空不见之时,撮土为香,复以一酌,浇他坟上,暗自祷祝道:“生以为人,死而为鬼,其本一也。
惟冀芳魂,察此至意。
今宵重续前缘,这是张娘之有信。
”祷毕,还坐草茵,相与畅饮。
十三细察翰林浇酒潜祷之状,佯若不知他了。
直到山西日斜,方才起身,一同还归。
十三将他一五一十备说于妹妹琼贝,只为暗笑,伫见翰林落在圈套,不胜奇喜。
且说翰林至夜,独坐焚香,推窗伫望。
但见月色朦胧,树影参差,书童走堂的?K?K都睡着,万籁寂然无声。
翰林怊怅危坐,更焚一柱心香,默祷芙蓉帐里李夫人,庶几来至乎。
良久,但闻远远足音,稍稍渐近。
翰林又惊又疑,拭目视之:果然是仙乐亭女娘,袅袅而来,到了窗前,踌躇不入。
翰林喜之不胜,跳了出门,携手上堂道:“娘子诚有信,感我至诚,玉趾光降,感激不荆”美人辞谢道:“妾身陋秽,郎已尽知。
幽明路殊,惭愧难荆前者之夜,非敢欲欺踪迹,恐惊动郎君,假称仙娘,是妾之过。
今日妾之本末已露,而郎君酌酒浇荒坟,为诗慰孤魂,为谢郎君大德而来。
岂望重续前缘,以污郎君之贵体。
”乃欲回身自去。
翰林连忙款住了,说道:“娘子听我。
娘子悦我,我之慕娘,重于结发。
人生一世,草生一秋。
佛家说的,总是水沤风火,生而为人,死而为鬼,何别乎幽明?娘子勿以自外。
”乃与相携入室就寐,情爱缜密,有倍前日。
乃至鸡声初唱,张娘忙起身欲去。
翰林道:“娘子无遽,明星未遽了。
”张娘道:“鸡声一唱,阳气来逼,不敢久留。
“翰林无奈,出门相送,约以来夜,美人笑而不答。
自此,夜必来会。
翰林不胜喜爱,夜夜惟静坐焚蚝,只待张娘之至。
女娘或三日一至,或五日一来。
翰林情好日笃,惟恨女娘之不能夜夜相会,一心都在张娘身上。
昼则待夜,夜则待来。
朋友也不接,书籍也不看。
又有时发呆,痴痴坐着,言笑无常。
看官听我,杨翰林以少年才学,内蕴济世安民之策,外优经天纬地之量,那里以一个美貌之女,如是绻绻恋恋,至于发呆痴呆了?大凡人之虚灵者心,而初见女娘,认以仙娥,及其再遇,知其死鬼,疑眩蛊惑,只贪艳美,恐或人知,以至心不自在,疑痴发呆,可不戒哉!此是漫语,姑不多述。
一日,郑云镐访至,翰林欣迎,一同坐下。
十三道:“近日俗冗,不能分身,久失与兄谈话。
今夜月色将好,要与兄长开怀对酌,赋诗围棋,以续前游,特地而来了。
” 翰林肚里日以女娘为心,夜夜苦企,今闻十三夜饮之语,蹙眉不展道:“愚弟近日气宇好不舒舒服服,难乎夜酌。
惟兄长只卜其昼。
”十三笑道:“兄长高兴,胡为衰倦?”乃说些闲语,别去。
次日,十三又同一先生来到,坐下,问夜来之安,乃道:“此先生不但娴于筹命,又精麻衣之篇,近日来住广渠门外东岳庙,所筹无不灵异。
今与兄长同为相一相问的何如?”翰林点点头道:“好”。
但见他先生生得眉分春山,眼如铜铃,悬鼻方口,七尺以上身材,头戴一顶乌绉纱抹眉头巾,穿一领皂沿边白绢道服,系杂彩吕公绦,着一双方头青布履,手里拿一副赛炙金熟钢铃杆,气宇轩轩。
茶罢,翰林向前施礼道:“请问先生贵乡何处,高姓大名?”那先生躬身答礼道:“晚生祖贯山东人,姓吴,双名荣泽便是。
”翰林道:“久仰,久仰。
君子问灾不问福,只求推筹目下行藏则个。
在下今年十五岁,甲午年甲午月天中部甲午日甲午时生。
”那先生取出一把铁算子来,排在桌上,算了一回,拿起算子,桌上一拍,叫一声道:“怪哉!” 翰林失惊道:“贱造主何凶吉?”先生道:“翰林若不见怪,当以直言。
”翰林道:“正要先生与迷人指路,但说不妨。
“先生道:“翰林这命,文章出群,功业振业,手执兵权,万里封侯之相,福禄无穷,但目下横厄。
极其怪哉呢!” 翰林道:“人之吉凶祸福,自有前定。
疾病之自来,人所不见。
有何目下之灾乎?疾病么?”先生道:“非为是也。
” 翰林笑道:“然则先生差矣。
在下新入翰林,言语谨慎,作事遵法,非理不为,非财不龋疾病之外,有何横厄之来?”那先生作色道:“天下原来都要人阿谀谄佞。
罢,罢,分明指与平川路,却把忠言当恶言。
晚生告退了。
”乃起身欲去。
翰林道:“先生息怒,前言特地戏耳。
愿听指教。
”十三又挽住了,说道:“先生再加仔细。
”先生道:“翰林贵造,一切都在好运。
但今年时犯岁君,正交横厄,不徒造命如是,晚生粗解麻衣,翰林凤眼龙准,耳白唇红。
天下之人,莫不闻名瞻仰。
但今黑气侵于明堂,如非鬼祟,来于梦中,必是秽污,近于寝簦旬日之内,一卧难起。
不足疏忽。
再加慎旃。
” 翰林听来,想道:“先生所言,也指张女娘,颇解术数来历。
女娘情爱,决无害我之心。
且我有天命,岂一幺魔鬼祟,有能害我?”想毕,便道:“今祸福夭寿,已定于有生之初。
在下苟有富贵封侯之相,虽有鬼魅,于我何有?周京兄更观贵造。
” 那先生道:“大凡算命,便是算了先天之数,一从古法。
倘或精神不能专一,便为舛错,是谓差毫谬千。
是故晚生一日一命之外,再不叠说,愿相公更卜他日罢。
”翰林点点头儿。
十三道:“贱造改日再论,有甚不可。
但翰林兄之横厄,且有何导避的法了?”先生道:“翰林公甚不准信,晚生何敢多论。
”乃拂袖而起。
翰林只将例金赏他,先生不受而去。
翰林不平,倒不挽他。
十三道:“人不可确信。
兄长吉人天相,那有鬼祟来侵?原来术数之人,不作诞说,无以动人,往往作此虚妄怪诞之论,欲为惊人,甚是不妥。
”乃相对而笑。
翰林对酌畅饮,十三有意连以大白相劝,翰林不知其计,连倒大醉。
至夜深方醒惊,重整衣衿,焚香危坐,以待张女娘之来。
到了深更,不胜焦燥,忽闻窗外有嘘唏啼哭之声。
翰林大骇,推窗跳出看时,女娘隐身树林之中,啼泣不来。
翰林说道:“娘子有什么委屈,有此悲切?”女娘呜咽道:“郎君信他妖道之言,欲绝妾身,妾不敢近前。
天缘已尽,从此永诀。
“翰林大惊,欲近艳女娘,已远去了。
有一纸落在庭前,翰林拾取视之,乃张娘告诀之诗。
诗云:昔访佳期蹑彩云,更将清酌酹荒坟。
深诚未效恩先绝,不怨郎君怨郑君。
翰林大愤,拂衣而搜,果然头髻中坠落朱砂符咒一片来。
翰林大怒道:“周京之误我事如是了!”遂拈裂投火,不胜恨叹。
须次女娘之诗作为方胜儿,以埋女娘之坟,以俟更来,深藏袖里,诗云:冷然风驭上神云,莫道芳魂寄孤坟。
园里百花花底月,故人何处不思君。
一番吟罢,不胜愤愤道:“女郎诗云,不怨我而怨郑君。
我见周京,必大辱之矣。
” 次日早起,往访于十三。
十三已他出不在家,怀恨归来。
三日连忙,一不相遇。
翰林无奈,将欲往城南,埋了和诗于女娘之坟矣。
¥司徒置酒内堂,使邀翰林,翰林即进陪席。
司徒道:“近日杨郎一何憔悴?”翰林道:“前日与周京一夜过饮,因此气不舒服。
” 十三自房里笑笑嘻嘻出来,翰林怒目相视,不作一言。
十三道:“兄长虽欲讳我,我已尽知。
兄不谢我,反为藏怒于我耶?”司徒接口道:“老夫有闻,杨郎夜夜与美妹共坐花园,信然么?”翰林低头,未及回话。
十三道:“杨兄恕谅罢。
愚弟忧闷,兄长见迷于鬼魅,画了符咒于吴先生,乘兄醉睡,藏之头髻,潜身窥见女鬼哭诀,而不敢近兄。
吴先生之言,果不差矣。
弟心为兄长,而远逐鬼魅,兄反怒我,可乎么?”司徒道:“诚有这事,杨郎不必牢讳,略说所由也,且不妨。
” 翰林无奈,遂将仙乐初见女娘,后又浇酒孤坟,夜会花园之事,一一备说,道:“张女娘虽然非阳界上人,为性和柔,动止典则,必不为祟伤人。
且学生虽甚疲劣,宁为鬼魅所迷? 楚襄王遇神女而同席,柳春畜鬼妻而生子,人不为怪。
今周京与妖道相谋,将不经之符,断女娘自来之路,可不是骇慨了么?” 司徒抚掌大笑道:“贤婿何不早言于老夫?宋玉赋神女而遇神女,少翁致李夫人魂于芙蓉帐里。
老夫薄解是法,今为贤婿致张女娘于前,何如?”翰林道:“岳丈戏学生,不敢仰对呢。
”司徒笑道:“曷尝戏也?”便把手里麝尾,向空击了屏风,道:“张女娘安在?” 言未已,有一美娥,凝妆艳饰,从屏风后来,立司徒面前。
翰林惊讶,举眼视之,果与张女娘无差。
翰林瞠然,莫知其是真是假,是人是鬼,是为环顾一堂,目睁口呆。
此时司徒夫妻掌不住哈哈大笑。
十三弯腰屈背,两手握着嘴,却说不出话来。
满堂老妈、奶娘、丫鬟们,也有笑岔了气,伏着桌儿的,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上来替他搬去东西的,哄然一堂。
翰林益摸不着头脑,哑口无言。
司徒笑道:“老夫刚才说的实话来。
这女娘非仙非鬼,俺家养育之贾氏,名春云,与女儿为伴,薄有才貌。
老夫念贤婿独处花园,不免龃龉,且念寂寥,欲先送此贾娘,要为媵侍。
贤郎少辈居中用事,戏谑使贤郎堕他圈中,三疑四惑,弄了几天。
老夫若不说明,无以解贤郎之猜疑,多是老夫之过了呢。
“十三陪笑道:“仙娥相迎,我所媒的。
张娘夜至,我所媒的。
杨兄将恩作仇,倒也怒目疾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