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关灯
    席间的人纷纷驻目,一时竟无人言语。

     温诗河看着这画,脸上的笑意十分复杂。

    她再也按捺不住,硬挤出几声轻咳,“妹妹果然天赋出众,竟能使这幅佳作焕然一新,真是叫人惊叹。

    ” 温绮罗恭敬地执笔退至一旁,笑容端庄得当,“臣女不过是拾人牙慧,托画之本韵,予那山河锦绣添描一笔,岂敢居功。

    ” 太后慢慢走上前,低头端详画卷良久,不禁点头浅笑,“果然是妙人。

    哀家本以为,这画经岁月更迭,恐难复旧。

    但如今瞧来,尚有再现生机之况,兴许便该叫作命数天定吧。

    ” 太后的每一字,都似乎裹了重重试探。

    温绮罗心头一紧,却面色始终不露破绽。

     她柔声道:“谢太后娘娘抬爱,臣女不敢妄揣天意。

    臣女只是以为,世事繁盛,绘者之眼与笔,并未存于线条与颜色间。

    他们笔下的江山,如您旧日所筑,才是兴荣根本。

    那未描之处,不过待后续继承与眷顾罢了。

    ” 语毕,殿中霎时静得无人声。

    太后的手微微搭在画卷之上,眉眼不见波动,但面上那一抹意味深长之笑却更深重了些。

     “好一句‘后续继承与眷顾’。

    绮罗丫头,你这可不算是略懂皮毛。

    ”太后威严犹在,只是话语中多了两分亲近之意。

     温绮罗未曾隐瞒,“臣女好似曾见过这幅画,方能补全,如此也是班门弄斧了。

    ” 太后深深地看了她一眼,“这幅画,哀家珍藏多年,从未示人。

    你既见过,想必也是与哀家有缘。

    ” 谁料这心思涌动间,在厅内九重檐梁上,风动相掺的衣袂破空之声,跃动的影子轻若骤雪,停在梁上阴影吞吐的一角,细微至极,难以察觉。

     温绮罗端庄垂首,额间冷汗未干,心却如幽深湖水,波澜暗涌。

     太后语调如同冬日清泉,听着舒缓,却透着凉意:“只愿锦绣江山,后人能有你这般妙心慧手之人描点,才不会负了过往先贤所托。

    ” 再度被明着夸赞,暗中试探,温绮罗并未急着接话,反倒以一丝浅笑倾首示意,仿佛谦恭至极。

     太后又将凤眸转向一旁的萧策:“策儿,如何看这画?” 萧策微微一滞,随即板正神情,朗声道,“皇祖母金目玉口,此画经温二娘子之手,今日这一笔补得是百妙俱生,气韵流转,此画机缘不绝,此为再造之福。

    ” 太后笑意加深:“策儿倒机灵。

    ”言辞之间,她更添目光,落在不远处垂手立着的温绮罗身上。

    这个女子,无论是智巧,胆识,还是举止,皆如她心头某处念头般契合。

     第三十五章杀机尽散 气氛因太后与萧策这一问一答稍稍缓和,可温绮罗却并未在意众人的视线。

    她无意与太后言辞交锋太久,只听得自己指甲轻轻划过青丝的衣袖声,隐隐绞紧。

     此时,梁上一抹猩红悄然闪过,先有利物寒芒轻晃,才有另一道清越低沉的声音渗透云端般徐徐落下,“走。

    ” 说话者的语气并无高扬气势,却像一盆水骤然从高至下泼来,瞬间浇灭了梁上的变数。

    一瞬间,兵刃收起,那些跃动之间的“悄然杀意”尽归寂静,当真令人疑心这一切,是一场错觉。

     江知寂最终决定撤退,并非毫无原因。

     未几,风声撤,厅内再度恢复了常态。

     太后将袖口一抖,轻轻按住画卷边缘,目光半倚冷暖,若有所思。

    接着她缓缓起身,言语却显露倦意,“罢了,今日不过是闲散谈画,也劳了你们几个待到这般时辰。

    你们再用些莲羹,就散了吧。

    明日自会有嬷嬷送两个娘子回府。

    ” 一众人随太后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