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关灯
    李清远散学,趁着擦黑的天,快步往家中行。

     夫子今日留他考校一番,又将县试需得注意的地方细细告知,殷殷期盼可见一斑。

     到了青杏巷子,远远就能听见小馆里的笑谈声。

    想到姑姑早上提起的事情,他脚步缓了些。

     昨儿个从孙婆婆那处得知,小馆得罪了广平伯府的小厮,幸得御史台大人与裴侍郎朝堂相护才得以保全之事,他心中愤怒又无力。

     若是他能再年长一些,能有官位在身,他们又怎敢狗仗人势,欺压妇孺。

     李清远握紧拳头,心中的念头更加坚定。

     “清远回来了。

    ” 孙婆婆忙起身,去后面端一直在炉子上温着的姜茶,给他驱寒。

     “过来见过各位大人。

    " 李玥妩招手,将他叫到跟前。

     李清远执学生礼,向他们请安。

     “是李娘子弟弟?瞧着一表人才,风度不凡。

    ” 并非这位大人有意捧着。

    李清远年仅十岁,却已有李玥妩一般高。

    外出一日,衣着干净整洁,眼中神采熠熠,不见疲惫。

    举止不卑不亢,谈吐温和有序,如翩翩贵公子,教养极好。

     “是家中侄儿。

    多谢大人夸奖。

    ” 李玥妩没有推脱。

    瞧着李清远的眸中满是爱护。

    于她而言,清远担得起这般称赞。

     “怎的这会儿才散学?” 裴泓之瞧着外面擦黑的天色,已然过了酉时。

     “先生指点学生课业,故而晚归。

    ” 李清远对裴泓之很有几分好感。

    或者说,大乾读书人,大多都对六元及第的裴泓之,抱以崇敬之心,更不谈他出身百年书香的裴家。

     “你要参加这届县试。

    ” 第7章不速之客 “大人敏慧。

    ” 李玥妩先前就见识过裴泓之的聪颖。

    对他只言片语就窥见全貌的本事,依旧惊讶。

     众人闻言,瞧着李清远的目光,又多了些打量。

     十年寒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