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回家的感觉

关灯
    。

    你外婆从昨天就开始准备,连糯米都是现舂的。

    " 饭桌上,小川的碗很快堆成了小山。

    外婆不停地给他夹菜,外公虽然不说话,却总是适时地把最好的一块鱼腹肉夹到他碗里。

    舅舅则滔滔不绝地讲着村里的趣事,时不时和陆远山碰一杯自家酿的杨梅酒。

     "哥,下午带我去看后山好不好?"表弟嘴里塞满饭菜还不停说话,"那里有好多萤火虫洞!" "还有解毒藤基地!"表妹补充道,"陆叔叔的实验室里有会发光的植物!" 陆远山笑着摇头:"没那么神奇,只是转入了荧光蛋白基因的观赏植物。

    "他转向小川,"如果你感兴趣,下午可以一起去看看。

    基地新引进了一套基因测序仪,可能比你们学校的还先进。

    " 午饭后,表弟妹迫不及待地拉着小川参观家里。

    后院用竹篱笆围出一块地方,几只雪白的兔子正在吃草。

    表妹熟练地抱起一只塞进小川怀里:"这只是最小的,叫糯米,因为和外婆做的糯米糕一样白。

    " 兔子温热的身体在他掌心轻轻颤抖,小川小心翼翼地抚摸它柔软的毛发,突然理解了母亲为什么总说乡下的生活单纯美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下午,陆远山如约带他们去了农业科研基地。

    穿过几道安检门,眼前豁然开朗——现代化的玻璃温室里,各种奇特的植物在人工光照下生长。

    表弟妹熟门熟路地跑到一株发着淡淡蓝光的藤蔓前。

     "这是解毒藤改良品种,"陆远山戴上实验手套,轻轻触碰叶片,"从传统中药材里提取有效成分基因,转入生长更快的藤本植物中。

    " 小川凑近观察,叶片上的脉络确实散发着微弱的荧光:"你们用的是什么载体?农杆菌介导法?" 陆远山眼睛一亮:"你懂这个?我们确实先用农杆菌,但最新一批用了纳米材料介导,转化效率提高了三倍。

    "他领着众人来到实验室,展示了几台精密仪器,"这是新到的二代测序仪,可以做全基因组..." 两人越聊越投入,从基因编辑聊到人工智能在农业中的应用,表弟妹早就无聊地跑去隔壁温室看彩色番茄了。

    等陆远山注意到时间,太阳已经西斜。

     "该回去了,"他歉意地说,"你外婆肯定准备好了晚饭。

    " 回程路上,表弟妹一左一右拉着小川,争相介绍路边的野果和可以吹响的草叶。

    路过一片荷塘时,表妹灵巧地摘下一片荷叶扣在小川头上:"遮太阳!外婆说城里人不经晒。

    " 晚饭后,舅舅提议拍全家福。

    相机架在院子里,夕阳给每个人都镀上一层金边。

    外婆坚持要小川站在中间,外公则悄悄往他手里塞了一个红包。

     "这..."小川不知所措。

     "拿着,"外公终于开口,声音低沉却温和,"压岁钱,欠了你二十一年的。

    " 就在快门即将按下时,小川突然走出队列,把站在边缘的陆远山拉到母亲身边:"陆叔叔应该站这里。

    " 余小麦惊讶地看着儿子,眼眶瞬间红了。

    陆远山略显拘谨地整理了一下衣领,站得笔直。

    表弟妹不明所以,只是开心地比着剪刀手。

     "茄子!"随着快门的声响,这个特别的瞬间被永远定格。

    葡萄架的影子斑驳地落在每个人脸上,晚风送来阵阵桂花香。

     那天夜里,小川躺在老屋的雕花木床上,听着窗外此起彼伏的虫鸣。

    床单散发着阳光的味道,枕头里窸窣作响的应该是晒干的野菊花。

    楼下传来隐约的说笑声——舅舅在讲村里的趣事,舅妈时不时插话,表弟妹追打玩闹,外婆轻声呵斥,而陆远山和母亲正在厨房收拾碗筷,瓷器的碰撞声清脆悦耳。

     这就是家的声音,他想。

    虽然迟到了二十一年,但终于,他回家了。

     喜欢野麦疯长请大家收藏:()野麦疯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