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窑火的时间胶囊

关灯
    笔记本,写下一行字:“时间是最好的釉料,而等待,是最温柔的窑变。

    ” 远处传来更夫打更的声音,已是子时。

    郭静打了个哈欠,却没有睡意。

    她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墨色的天空。

    繁星点点,像是撒在夜幕上的碎钻。

    她想起小时候,外婆常说每颗星星都对应着一个未完成的心愿。

    那么此刻,她封存在陶罐里的,算不算是一个对未来的期许? 窑炉的温度还在上升,郭静能感觉到工作室的空气都变得灼热。

    她突然想起赵环设计的美术馆穹顶,那些模拟星轨运行的灯光装置。

    如果此刻他在这里,会不会用建筑的语言解读这场窑变?这个念头让她忍不住微笑,心中泛起一丝期待。

     凌晨三点,窑炉的温度达到峰值。

    郭静守在旁边,看着火焰将陶罐吞噬。

    火光映在她脸上,忽明忽暗。

    她想起赵环说过,建筑与陶艺都是对永恒的短暂捕捉。

    此刻,她正在用陶土捕捉时间,用火焰书写历史。

     随着最后一丝火焰熄灭,窑炉开始降温。

    郭静在工作台前支起画架,开始描绘这次窑变的过程。

    她用丙烯颜料在画布上涂抹出火焰的形状,又用细碎的金粉点缀出星空的画布。

    画布上,一个陶罐悬浮在火焰与星辰之间,像是承载着无数个平行时空的记忆。

     东方泛起鱼肚白时,郭静终于放下画笔。

    她看着画布上的作品,满意地点点头。

    这时,窑炉已经冷却到可以打开的温度。

    她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取出陶罐——经过高温烧制,罐身呈现出意想不到的光泽,那些刻痕在釉面下若隐若现,像是时光留下的密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郭静轻轻晃动陶罐,能听见信笺在里面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她将陶罐放在窗台,阳光透过玻璃洒在上面,为它镀上一层金色的光晕。

    这一刻,她突然明白,所谓艺术,或许就是将瞬间凝固成永恒,让每个平凡的日常都成为值得被铭记的时刻。

     手机再次震动,是工作室新来的学徒发来消息,询问今天的课程安排。

    郭静回复完,目光又落在陶罐上。

    她决定在院子里挖个坑,将这个承载着记忆与期许的陶罐埋起来,就像埋下一颗等待发芽的种子。

     当铁锹铲开泥土的瞬间,郭静想起赵环在保护老建筑时说的话:“我们不是在对抗时间,而是在与时间合作。

    ”她将陶罐放入坑中,又在上面种了一株蓝雪花。

    或许多年以后,当花朵盛开时,会有人偶然发现这个时间胶囊,与她跨越时空产生共鸣。

     夕阳西下时,郭静站在院子里,看着蓝雪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远处传来瓷器开片的清脆声响,那是隔壁窑厂在出窑。

    她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火焰混合的独特气息。

    这一刻,她终于懂得,所谓艺术创作,何尝不是一场与自我、与时间、与未知的对话? 夜幕再次降临,郭静坐在工作室的摇椅上,翻开《会饮篇》。

    柏拉图笔下的爱欲哲学与手中的陶罐产生奇妙的共振。

    她在书页间夹入一片蓝雪花花瓣,合上书本时,嘴角带着满足的微笑。

    明天,又将是新的开始,而那个埋在地下的时间胶囊,正在等待着与未来的某颗灵魂相遇。

     喜欢星芒入怀:赵环与郭静的漫长共振请大家收藏:()星芒入怀:赵环与郭静的漫长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