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东线风云:1915,奥匈帝国的挣扎与转机
关灯
小
中
大
维也纳:决策的阴影
1915年4月的维也纳霍夫堡皇宫,84岁的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在痛风的折磨下艰难起身。
他的手抚过东线地图上大片被俄军占领的领土——加利西亚、布科维纳,这些曾属于哈布斯堡王朝的土地如今被涂成了刺眼的红色。
“陛下,德国同意增派第11集团军。
”陆军元帅康拉德·冯·赫岑多夫的声音在空旷的书房回荡。
这位因1914年惨败被短暂解职的总参谋长,此刻重新掌握着帝国命运。
外交大臣贝希托尔德伯爵插话道:“但德国要求我们承诺战后将波兰部分领土让与他们。
” 弗朗茨·约瑟夫的手指重重敲在地图上:“先守住加利西亚!匈牙利人会同意吗?” 此时,一封来自布达佩斯的加急电报摆在案头。
匈牙利总理蒂萨·伊什特万在电报中措辞强硬:“若德国要求牺牲匈牙利利益,我们将退出东线战场。
” 布达佩斯:二元帝国的裂痕 蒂萨·伊什特万站在匈牙利议会大厦的穹顶下,俯瞰着多瑙河上穿梭的运兵船。
作为匈牙利自治政府的首脑,他清楚这场战争对匈牙利意味着什么——1914年动员令已征调了50万匈牙利青年,而奥匈帝国总参谋部却拒绝向匈牙利透露东线的真实伤亡。
“我们的士兵正在加利西亚的泥沼中腐烂!”激进议员伊斯特万·蒂萨(总理堂弟)拍案而起,“奥匈帝国的战争机器正在吞噬匈牙利!” 蒂萨·伊什特万攥紧了手中的钢笔。
他刚刚收到康拉德的密信,要求匈牙利第三集团军立即开赴喀尔巴阡山脉。
“告诉拜尔将军,”他对副官说,“守住山口,但不要越过匈牙利边境一步。
” 喀尔巴阡山脉:血色黎明 1915年5月2日,奥地利士兵约瑟夫·迈尔蜷缩在战壕里,听着德军重炮在远处轰鸣。
作为第4猎兵团的机枪手,他已经在喀尔巴阡山脉坚守了三个月。
“迈尔!换防!”下士的喊声被俄军的炮击声淹没。
约瑟夫拖着冻僵的双腿爬出掩体,迎面撞见匈牙利士兵米哈伊·拉约什——后者正用匈牙利语咒骂着分发弹药。
“听说德国人来了?”米哈伊用生硬的德语问道。
“是的,他们带来了毒气弹。
”约瑟夫打了个寒颤,“但俄国人有十万哥萨克骑兵......” 突然,阵地后方传来密集的马蹄声。
约瑟夫透过望远镜,看到德军灰色的钢盔如潮水般涌来。
“进攻!”康拉德的命令通过野战电话传来,此时距戈尔利采-塔尔努夫攻势发起还有三天。
柏林-维也纳:同盟的博弈 5月6日,德军总参谋长法金汉在给康拉德的电报中措
他的手抚过东线地图上大片被俄军占领的领土——加利西亚、布科维纳,这些曾属于哈布斯堡王朝的土地如今被涂成了刺眼的红色。
“陛下,德国同意增派第11集团军。
”陆军元帅康拉德·冯·赫岑多夫的声音在空旷的书房回荡。
这位因1914年惨败被短暂解职的总参谋长,此刻重新掌握着帝国命运。
外交大臣贝希托尔德伯爵插话道:“但德国要求我们承诺战后将波兰部分领土让与他们。
” 弗朗茨·约瑟夫的手指重重敲在地图上:“先守住加利西亚!匈牙利人会同意吗?” 此时,一封来自布达佩斯的加急电报摆在案头。
匈牙利总理蒂萨·伊什特万在电报中措辞强硬:“若德国要求牺牲匈牙利利益,我们将退出东线战场。
” 布达佩斯:二元帝国的裂痕 蒂萨·伊什特万站在匈牙利议会大厦的穹顶下,俯瞰着多瑙河上穿梭的运兵船。
作为匈牙利自治政府的首脑,他清楚这场战争对匈牙利意味着什么——1914年动员令已征调了50万匈牙利青年,而奥匈帝国总参谋部却拒绝向匈牙利透露东线的真实伤亡。
“我们的士兵正在加利西亚的泥沼中腐烂!”激进议员伊斯特万·蒂萨(总理堂弟)拍案而起,“奥匈帝国的战争机器正在吞噬匈牙利!” 蒂萨·伊什特万攥紧了手中的钢笔。
他刚刚收到康拉德的密信,要求匈牙利第三集团军立即开赴喀尔巴阡山脉。
“告诉拜尔将军,”他对副官说,“守住山口,但不要越过匈牙利边境一步。
” 喀尔巴阡山脉:血色黎明 1915年5月2日,奥地利士兵约瑟夫·迈尔蜷缩在战壕里,听着德军重炮在远处轰鸣。
作为第4猎兵团的机枪手,他已经在喀尔巴阡山脉坚守了三个月。
“迈尔!换防!”下士的喊声被俄军的炮击声淹没。
约瑟夫拖着冻僵的双腿爬出掩体,迎面撞见匈牙利士兵米哈伊·拉约什——后者正用匈牙利语咒骂着分发弹药。
“听说德国人来了?”米哈伊用生硬的德语问道。
“是的,他们带来了毒气弹。
”约瑟夫打了个寒颤,“但俄国人有十万哥萨克骑兵......” 突然,阵地后方传来密集的马蹄声。
约瑟夫透过望远镜,看到德军灰色的钢盔如潮水般涌来。
“进攻!”康拉德的命令通过野战电话传来,此时距戈尔利采-塔尔努夫攻势发起还有三天。
柏林-维也纳:同盟的博弈 5月6日,德军总参谋长法金汉在给康拉德的电报中措